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AgP)患者血清中的抗伴放线聚集杆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 Aa)血清c型IgG抗体滴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集62例AgP患者(18例切磨牙型,44例广泛型)和45例牙周健康者的空腹静脉血,同时收集AgP患者的龈下菌斑和非刺激性全唾液用于Aa的检测(PCR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血清中抗Aa血清c型IgG抗体滴度。结果:AgP组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抗Aa血清c型IgG抗体检出率均为100%,AgP组的抗体滴度为11.1±1.9,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9.1±1.8,P<0.01)。切磨牙型AgP患者的抗Aa血清c型的IgG抗体滴度和抗体升高率与广泛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唾液或龈下菌斑样本Aa检出阳性的AgP患者抗体滴度显著高于Aa阴性患者(11.9±1.3 vs. 10.7±2.1, P<0.05)。结论:Aa血清c型为我国AgP患者定植的Aa的重要血清型,广泛型AgP患者血清抗Aa抗体滴度与切磨牙型AgP患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用唾液取代龈下菌斑采集牙周致病菌样本的可能性.方法 选择侵袭性牙周炎和慢性牙周炎患者各36例,应用16S rRNA PCR技术分别检测患者龈下菌斑和唾液中的伴放线放线杆菌(A.a)、牙龈卟啉单胞菌(P.g) 和福赛斯坦纳菌(T.f).以21名牙周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 A.a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唾液和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1.67%和50%,与其他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g在侵袭性牙周炎和慢性牙周炎患者唾液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6.67%和50%,在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3.33%和91.67%,与对照组的30% 和51.74%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T.f在侵袭性牙周炎、慢性牙周炎和健康对照者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分别91.67%、91.67%和85.71%;在唾液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5%、66.67%和71.43%;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牙周炎患者的非刺激性全唾液是龈下菌斑样本的集合,可以取代龈下菌斑用于采集细菌样本检测牙周病原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与慢性牙周炎患者(chronic periodontitis,cP)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的分布.方法 收集50例CP患者及50例CP合并CHD患者的龈下菌斑,提取细菌DNA以巢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 PCR)法检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福赛斯坦纳菌(tannerella forsythensis,Tf)、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ficola,Td),并比较6种微生物在CP及CP合并CHD患者物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结果 CP组细菌检出率为:Pg 98%,Pi 92%,Fn 88%,Aa6%,Tf92%和Td98%;CP合并CHD组细菌检测出率为:Pg 100%,Pi 94%,Fn 80%,Aa 14%,Tf96%和Td98%,2组间6种牙周可疑致病菌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组及cP合并CHD组的龈下菌斑中6种牙周可疑致病菌的分布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唾液取代龈下菌斑采集牙周致病菌样本的可能性。方法选择侵袭性牙周炎和慢性牙周炎患者各36例,应用16SrRNAPCR技术分别检测患者龈下菌斑和唾液中的伴放线放线杆菌(A.a)、牙龈卟啉单胞菌(P.g)和福赛斯坦纳菌(T.f)。以21名牙周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A.a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唾液和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1.67%和50%,与其他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g在侵袭性牙周炎和慢性牙周炎患者唾液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6.67%和50%,在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3.33%和91.67%,与对照组的30%和51.74%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T.f在侵袭性牙周炎、慢性牙周炎和健康对照者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分别91.67%、91.67%和85.71%;在唾液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5%、66.67%和71.43%;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的非刺激性全唾液是龈下菌斑样本的集合,可以取代龈下菌斑用于采集细菌样本检测牙周病原菌。  相似文献   

5.
牙龈类杆菌(Bacteroides gingivalis,Bg)是主要的牙周致病菌之一,在快速进展型牙周炎(RPP)和其它类型牙周炎的龈下菌斑中检出率较高,血清中有相应的特异抗体水平增高。本文在国内首次报告用ELISA检测RPP患者21人,青少年牙周炎(JP)20人和牙周健康者(对照组)30人的血清抗Bg抗体IgG水平。结  相似文献   

6.
牙周炎患者唾液和龈下菌斑3种厌氧微生物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牙周炎患者唾液和集合龈下菌斑中3种厌氧微生物(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齿垢密螺旋体)的检出率,并探讨唾液中3种微生物的存在状况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AgP)、48例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 CP)患者和25例非牙周炎者的非刺激性唾液和集合龈下菌斑,应用PCR技术检测两种样本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齿垢密螺旋体。结果:3种微生物在AgP组、CP组唾液和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牙周炎组(P<0.01)。牙龈卟啉单胞菌在龈下菌斑和唾液中的检出率分别为:AgP组100% vs 100%,CP组93.8% vs 93.8%,非牙周炎组为32% vs 48%。福赛坦氏菌在龈下菌斑和唾液中的检出率为:AgP组96% vs 88%,CP组97.9% vs 89.6%,非牙周炎组为32% vs 24%。齿垢密螺旋体在龈下菌斑和唾液中的检出率为:AgP组94% vs 86%,CP组89.6% vs 70.8%,非牙周炎组12% vs 16%。3种微生物在同一患者两种样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均较高。唾液中存在3种微生物均与牙龈出血指数密切相关,其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OR值高达13.5。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齿垢密螺旋体广泛存在于AgP和CP患者的唾液和龈下菌斑中。唾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齿垢密螺旋体的检出状况与牙周临床指标密切相关,唾液样本可以用于口腔内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齿垢密螺旋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牙周炎患者的唾液、龈下菌斑中三种厌氧微生物的检测结果,探讨唾液样本用于检测微生物的可能性。方法:选取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40例,慢性牙周炎(CP)患者36例,非牙周炎者30例,在非刺激性情况下取患者唾液及龈下菌斑,对两种样本中的福赛坦氏菌(Tf)、牙龈卟啉单胞菌(Pg)、齿垢密螺旋体(Td)进行检测。结果:AgP患者、CP患者检出Tf、Pg、Td率高于非牙周炎者(P<0.05),有显著性差异。Td在CP患者龈下菌斑样本的检出率高于唾液样本(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福赛坦式菌、牙龈卟啉单细胞、齿垢密螺旋体三种微生物在AgP和CP患者的龈下菌斑以及唾液中广泛存在,并且他们的检出状况与受试者牙周指标存在相关性,因此唾液样本同样可用于三种微生物的检测,并且可在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取样时显示出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牙周状况者唾液和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ld,GCF)中的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弹性蛋白酶(granulocyte elastase,EA)含量,并分析唾液与龈沟液E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底物法对牙周健康者(17例)、牙龈炎患者(14例)、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患者(24例)和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24例)的唾液和/或龈沟液样本中的EA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AgP患者龈沟液EA水平高于CP患者(0.485 3±0.225 0 vs.0.288 4±0.193 1,P<0.01);牙周炎患者(AgP和CP)唾液EA水平高于牙周健康者和牙龈炎患者(0.844 5±0.660 6,0.637 3±0.648 9 vs.0.012 2±0.005 8,0.031 6±0.020 6;P均<0.001)。牙周炎患者唾液与龈沟液E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60)。结论:龈沟液EA的测定对不同类型牙周炎的诊断可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唾液EA水平的测定可用于在人群普查中筛选牙周炎患者及进行全口牙周评估。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9名牙周炎患者观察和比较其龈沟液、血清和牙龈组织匀浆中抗牙龈类杆菌(Bg)和抗伴放线放线杆菌(Aa)特异抗体IgG的水平,结果表明,牙龈匀浆中抗体水平>血清>龈沟液,三者呈正相关性,证明牙龈局部有特异抗体合成。只有约一半患者的龈沟液抗体水平高于血清,比值>1。抗Bg抗体的水平都高于抗Aa抗体水平,说明此组患者Bg感染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抗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的IgG抗体滴度与疾病程度、性别、年龄和吸烟的关系。方法:(1)AgP患者91人,其中男35人,女56人,平均27.6岁,吸烟者14人。牙周健康者35人,男10人,女25人,平均29.4岁。(2)问卷调查吸烟状况、全口根尖片评价牙槽骨吸收状况。(3)根据中、重度牙槽骨吸收的牙数,分为重度AgP组58人,轻-中度组33人。(4)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抗Pg的IgG抗体滴度。结果:(1)AgP组血清中抗Pg的IgG抗体滴度的光密度值(8.55±3.24)明显高于健康组(4.78±2.58,P=0.000 4);(2)男、女组Pg的IgG抗体水平分别为8.38±3.73和8.67±2.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轻组(≤25岁)抗体滴度(6.96±3.98)明显低于年长组(9.26±2.58,P=0.001 4)。(4)吸烟组Pg的IgG抗体滴度(7.33±3.72)明显低于非吸烟组(8.78±3.12,P=0.016)。(5)重度AgP组抗Pg的IgG抗体滴度(9.33±2.59)明显高于轻-中度组(7.19±3.80,P=0.002)。结论:多因素分析显示AgP患者抗Pg的IgG抗体水平与吸烟(OR=1.039)、年龄(OR=1.157)和病变程度(OR=1.132)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和C_3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对68名(18~59岁)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留取了血液标本检测免疫球蛋白和C_3。结果:血液透析后Bun和Scr下降,CO_2CP、IgG和C_3上升(P<0.01),IgA、IgM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症合并对机体不利的免疫损害,血液透析能明显改善尿毒症的症状,增强尿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血透患者血清庚型肝炎病毒RNA及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透患者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率及与其他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情况。方法:收集57份血透患者血清标本,根据HGV RNA保守片段5′非编码区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采用逆转录巢式PCR扩增HGV RNA,以及EIA法检测HGV IgG抗体。同时还检测了HBV DNA及HCV IgG抗体。结果:57份标本中,4份HGV RNA阳性(7.0%),2份HGV IgG抗体阳性(3.5%)。HGV RNA与HGV IgG抗体呈“分离”现象。4份HGV RNA阳性标本中2份为HBV DNA阳性,2份为HCV IgG抗体阳性;其中1份标本HBV DNA和HCV IgG抗体均为阳性。结论:血透患者HGV感染率高于健康献血员和正常人群,HGV可与HBV和HCV重叠感染。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血清流行病学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3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采用间接微量免疫荧光法(micro-IF,MIF)检测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G、IgM抗体,同时测定空腹血脂、血糖值.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肺炎衣原体慢性感染率分别为73.33%和33.33%,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炎衣原体慢性感染阳性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肺炎衣原体慢性感染阴性组,并有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炎衣原体慢性感染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危险因素;肺炎衣原体感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可能机制是导致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4.
Gao Y  Zhao MH  Guo XH  Zhang Y  Wang HY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9):1625-1628
目的观察丙基硫氧嘧啶(PTU)引起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活动期和缓解期血清中抗MPO抗体IgG亚型的分布并探讨其意义。方法以12例PTU引起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未治疗的活动期血清,其中10例同时具有缓解期的血清,应用抗原特异性ELISA法检测抗MPO抗体总IgG及各IgG亚型的滴度,比较其与原发性小血管炎中抗MPO抗体IgG亚型分布的异同。结果与原发性血管炎不同,所有PTU引起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患者血清中均未检测到IgG3亚型。其他亚型在活动期的检测结果分别为IgG1(12/12例,100%),IgG2(8/12例,66、7%),IgG4(7/12例,58.3%);缓解期各亚型的检测结果分别为IgG1(9/10例,90%),IgG2(4/10例,40%),IgG4(2/10例,20%)。与原发性小血管炎缓解期中IgG4仍保持较高水平的现象不同,经停用PTU及应用免疫抑制治疗病情缓解后,IgG4亚型的滴度显著下降甚至转阴。结论PTU引起的抗MPO抗体IgG亚型的分布与原发性小血管炎并不一致。高滴度的ANCA可能与PTU的反复抗原刺激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的肿瘤/胎盘抗原基因PLAC1/CP1 mRNA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表达的蛋白PLAC1/CP1诱导的自身体液免疫应答,为胃癌患者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部分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28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PLAC1/CP1 mRNA表达情况;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PLAC1/CP1蛋白特异性抗体的水平.结果:28例胃癌患者中,14例(50%,14/28)在mRNA水平表达PLAC1/CP1;8例(29%,8/28)血清抗PLAC1/CP1蛋白抗体阳性,占PLAC1/CP1 mRNA阳性标本的57%(8/14).结论:PLAC1/CP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较高,并具有免疫原性,可能是胃癌免疫治疗的一个良好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尿液中特异性循环抗体在幽门螺旋杆菌诊断上的应用。方法采集经C^14尿素呼气实验确诊的幽门螺旋杆菌患者尿液,ELISA法测定尿液中抗幽门螺旋杆菌特异性IgG及亚类(IgG1,IgG2,IgG3)抗体;同时用健康人群尿液作为阴性对照。结果C^14尿素呼气实验幽门螺旋杆菌患者尿液中抗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的检出率为96%(47/49),其中IgG1为96%(47/49),IgG2为20%(9/49),IgG3为32%(16/49),健康人群尿液中有4%的假阳性,但在健康人群中无幽门螺旋杆菌IgG2和IgG3特异性抗体检出。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患者尿液中存在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特异性循环抗体,提示尿液中的抗体可以作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诊断标志,特别是尿液中的IgGl抗体可以作为幽门螺旋杆菌病的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频率超声观察5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肱动脉充血后反应性扩张(DTRH)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的变化(DTNG)。应用多普勒组织显像技术检测二尖瓣环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及两者之间的比值(Ea/Aa)。结果:Ea/Aa正常及异常的肾性高血压患者DTRH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Ea/Aa异常的患者DTRH低于Ea/Aa正常的高血压病患者[(4.12±1.98)%vs(7.89±2.14)%,P<0.05],而DTNG在Ea/Aa正常及异常的肾性高血压患者和对照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肾性高血压患者DTRH与二尖瓣环Ea/Aa比值及Ea呈正相关(r=0.68,P<0.01和r=0.48,P<0.05),与Aa呈负相关(r=-0.32,P<0.05)。结论:肾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变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内皮功能障碍可能在肾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