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震 《中国厂矿医学》2002,15(3):222-223
肌间沟法可通过寻找异感作为穿刺的客观指标,因而成功率较高。经腋路臂神经丛阻滞法不同于肌间沟法,目前主要依据穿刺针的落空感和针随动脉搏动而摆动来判断穿刺正确与否山。笔者在腋路臂神经丛阻滞中通过寻找异感,以期提高阻滞的成功率和降低反应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能充分配合且无明显心肺疾病的ASAI~Ⅱ级前臂尺侧或中、环和小指手术病人100例,所有病人腋窝都均无疤痕及其它畸形,其中男71例,女29例。……  相似文献   

2.
郭玉明  郭芹 《农垦医学》2005,27(4):286-286
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是常规。多年来工作经验,利用寻找异感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可以提高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可选择性行尺侧、桡侧及正中神经阻滞,均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大部切除手术应用改良的颈神经丛阻滞麻醉效果。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一点法深浅颈神经丛阻滞。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深丛均为0.25%布比卡因液或1.14%利多卡因和0.14%地卡因混合液,每侧各约5-6ml。A组为与深丛相同浓度的局麻药液,每侧约8-10ml,B组为与A组所用药同等剂量,但其浓度为A组的2/3(即加入1/3容量的生理盐水),使浅丛容量较A组增加1/3,约为11-13.5ml。结果:两组病人经过顺利,均无并发症。阻滞效果均较好,但A组病人在手术进行到牵拉甲状腺上极时,有12例病人牵拉痛较明显。结论:低浓度高容量法颈丛阻滞,效果可靠、安全、并发症少,是甲状腺大部切除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院1989~2003年共行颈神经丛阻滞麻醉1300多例,臂神经阻滞麻醉1500多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行持续颈神经丛阻滞麻醉330例。以颈神经丛麻醉为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器械:一次性静脉留置针5号1具、7号1具,5ml注射器1具。操作:乳突与锁骨中点连线之中点为C4椎体,乳突下1.5cm为C2椎体,在C2与C4间找到C3椎体,常规消毒、局麻及浅丛阻滞。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穿刺找到C3横突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固定针套,拔去针心,在针套下垫一小块纱布使针套与皮肤夹角大于90°,固定针套连接局麻药注射器。评比标准:①优:手术中,手术部位无疼痛,肌肉松弛良好,术…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究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在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50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研究组合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术中采用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分子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8%,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在氧饱和度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手术中采用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麻醉效果更好,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的痛感,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我们以小剂量氯胺酮(0.5mg/kg)处理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时的牵拉反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蒋奕红 《右江医学》2003,31(1):32-33
目的 :选择 0 .2 5 %、0 .375 %、0 .5 %罗比卡因作颈丛神经阻滞 ,与 0 .2 5 %布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时进行临床效果的观察。方法 :ASAI Ⅱ级甲状腺疾病需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病人 60例 ,随机分成三组 ,每组 2 0例 ,均行双侧肌间沟一点法作深丛及浅丛神经阻滞 ,常规辅以神经安定镇痛 ,根据镇痛效果增加静脉用药。A组左侧 0 .2 5 %布比卡因 1 4ml,右侧 0 .2 5 %罗比卡因 1 4ml;B组左侧 0 .2 5 %布比卡因 1 4ml,右侧用药 0 .375 %罗比卡因 1 4ml;C组左侧 0 .2 5 %布比卡因 1 4ml,右侧 0 .5 %罗比卡因 1 4ml。术中监测HR、ECG、R、BP等生命征变化情况。记录镇痛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效果C组最好 ,B组次之 ,A组最差 (P <0 .0 5)。结论 :相同浓度的罗比卡因较布比卡因镇痛效果差 ,用于颈丛神丛阻滞时 ,应适当提高浓度至 0 .375 %~ 0 .5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将其中行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单纯行全身麻醉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阿片类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切皮时、缝合切口时、入麻醉苏醒室30分钟时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2小时、第12小时、第24小时及第48小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阿片类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12.68±3.08)μg vs(38.25±8.69)μg,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麻醉效果更好,可有效缓解疼痛,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颈丛神经阻滞是颈部手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麻醉方法,但因为是盲探穿刺,经常会出现膈神经麻痹、喉返神经阻滞、霍纳综合征等并发症。我院麻醉科从2005年起尝试应用神经刺激器进行颈丛神经阻滞麻醉84例,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回顾分析,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84例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术中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观察组)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对照组)各4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相关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及阻滞完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95.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0%,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9.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且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中颈浅丛阻滞改良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甲状腺肿块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颈浅丛神经阻滞法(即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皮下注射局部麻醉药阻滞颈浅丛).对照组:采用C4横突一针阻滞法.局部麻醉药均为0.25%罗哌卡因.由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共同评价阻滞效果,监测抬头肌力,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等.记录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10 min(T1)、切皮时(T2)、分离瘤体时(T3)、手术结束时(T4 )5个时间点的血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与同组T0时间点比较,对照组T2、T3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T1、T2、T3时间点的HR均显著增快(P值均<0.05);实验组T3时间点的SBP,DBP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T2、T3时间点的HR显著增快(P值均<0.05).实验组T2、T3时间点的SBP,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实验组的阻滞有效率为95%(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2/40,P<0.05).两组各时间点的SP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神经阻滞后,两组患者头颈活动均自如,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改良颈浅丛神经阻滞法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 我院近年来采用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完成甲状腺手术55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5例中男16例,女39例;年龄20岁到68岁,其中甲状腺瘤切除术12例,甲状腺囊肿摘除术32例,甲状腺大部切除术11例。 1·2 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0.5mg,心率快、基础代谢率高者用牙莨菪碱0.3mg代替阿托品。 1·2·1 双侧颈深丛阻滞法 患者平卧,头转向对  相似文献   

16.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培俊  乌云 《包头医学》2003,27(1):37-37
颈丛神经阻滞最常用于甲状腺手术。甲状腺受高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因此,使颈丛阻滞非常完善,也难以达到手术时完全无痛及舒适的要求,也不能完全抑制因手术刺激喉头和气管所致的呛咳和心率、血压改变等不良反应。因此,加强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的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高峻岭  朱珩 《医学综述》2008,14(11):1750-1752
目的探讨臂丛复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优势。方法锁骨骨折36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全身麻醉组(A组),臂丛阻滞麻醉组(B组),臂丛复合颈丛麻醉组(C组),每组12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切皮时(T1)、手术10min(T2)、上钢板时(T3)、缝合时(T4),记录血流动力学情况,观察患者术中不适次数和追加基础麻醉次数,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①B组追加基础麻醉次数和术中不适次数与A、C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在T1、T2、T3、T4时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C组患者情况相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臂丛复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手术中,麻醉效果接近全身麻醉,但操作简单,麻醉管理方便,更适合此类手术。  相似文献   

18.
19.
20.
1病例报道患者女,20岁,59kg,160cm,因左甲状腺肿物(4.0cm×2.8cm)入院。既往体健。拟行左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入室P82次/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