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行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A组);与同期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例(B组)比较。结果:A组死亡率、致残率均低于B组,P<0.05,均具有显性差异。结论: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该法操作简单,定位准确,损伤小,疗效可靠,易在临床上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结果 住院期间立体定向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GC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立体定向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显著降低脑出血患者死亡率及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院从2000年2月~2004年12月对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根据CT靶点坐标定位、立体定向穿刺抽吸后注入尿激酶的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穿刺术与内科保守治疗在治疗少量出血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少量出血的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其中行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的为34例,行内科保守治疗的为34例;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临床疗效。结果立体定向穿刺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内科保守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立体定向穿刺组的良好率为41.18%,明显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的1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穿刺术在治疗少量出血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具有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患者的致残率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排空术配合早期应用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7例患者局麻行立体定向脑内血肿部分排空,术后早期应用尿激酶反复向血肿腔内注入,溶解清除脑内血肿,并及时消除了血肿及血浆产物,促进血肿排空,观察其疗效、病死率等临床指标。结果34例1周内即达到血肿大部排空;死亡3例,病死率为8.1%,随访3个月,恢复良好26例,占68.4%。结论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排空术结合早期应用尿激酶是一种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改善预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轻中型脑出血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方法 对63例出血量在20-60ml之间,GC3评分≥6分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施行了CT定位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及术中、术后尿激酶溶解方法。结果 63例无1例死亡,术后第3天和第7天分别复查头颅CT,术后第3天血肿消除量达到80%的54例,术后1周时有60例血肿清除量达到了90%以上。住院期间(平均住院12d)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3个月后随访,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ADL1 19例,hDL2 26例,ADL3 12例,ADL4 6例,ADL5 0例。结论 轻中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用立体定向手术方法治疗近期内可取得良好效果,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刘长省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9):3501-3502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南召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HIH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接受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对比两组术后3 d血肿残留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3、7 d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流参数[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RI)、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s)]。结果术后3 d两组血肿残留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Vm、Vs均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HIH,可改善患者脑血流速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8.
张磊 《新疆医学》2021,(5):536-539
目的 分析立体定向穿刺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运动能力影响.方法 将本院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用立体定向穿刺微创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用常规开颅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详细收集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的各项数据指标,统计完整两组的临床结果,分析研究两组治疗方案的最终疗效、生活质量、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的晚期表现,病死率和病残率很高。它仍是我国中、老年人三大主要致死疾病之一,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开颅手术,其病死率和病残率均较高。2005年10月-2006年12月我院开展了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出血36例,使本病死残率有所下降,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院于 1 999年 5月开始应用安科公司生产的ASA - 60 2型脑立体定向仪开展CT监视立体定向血肿抽吸 ,置管注入尿激酶引流血肿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42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8例 ,女 1 4例 ,年龄 41~76岁 ,平均 62 3岁。入院时均有血压增高 ,有明确高血压病史 38例 ,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 ,基底节区出血 33例 ,丘脑出血 9例 ,其中破入脑室 1 1例 ,根据多田氏计算方式估算 ,血肿量约 30~ 80ml,平均 5 2 3ml。意识朦胧状态 7例 ,浅昏迷 2 1例 ,昏迷1 2例 ,脑疝 2例 ,均有偏瘫 ,病理征阳性 …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内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死亡率及致残率相当高,目前多主张超早期或早期手术治疗。但对于“既成事实”的亚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迄今未见规范的指导性治疗意见。我科自2000年6月-2003年12月采用随机双盲研究,对72例亚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和保守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李宝兰,杨萍(包钢三医院神经科,包头014010)高血压脑出血是死亡率、致残率很高的一种常见病,内科治疗病死率在50%~70%左右。开展外科治疗以来,使部分患者获救,但开颅清除血肿后,因手术对基底节区的主要...  相似文献   

13.
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  张云峰 《安徽医学》2015,36(11):1339-1342
目的:探讨少量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与 CT 引导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预后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2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20~30 mL),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各36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4% vs 22.9%,P >0.05),均无死亡病例。手术治疗组平均血肿消除时间(4.8±1.9)d 明显短于保守治疗组(15.2±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组住院时间(19.6±4.2)d 明显短于保守组(23.3±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两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手术组术后2周、1个月的 NIHSS 评分均明显低于保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3个月后 NIHSS 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少量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可以缩短血肿消除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促进神经功能早期恢复,临床疗效优于内科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采用微创立体定向双管穿刺引流术治疗大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3年9月至2015年11月在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单管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管穿刺引流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治疗前后生存质量(QOL)评分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QOL评分相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治疗,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88%比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微创立体定向双管穿刺引流术治疗大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确切,血肿清除率高,可缩短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16.
立体定向多路径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合理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立体定向多路径置管引流术,根据血肿形状和血肿量设计引流管的路径,考虑血肿腔动态回缩和血肿重力下降等因素设计引流管的靶点,设计引流管侧孔数目及其大小的排列顺序,进而达到最佳引流效果。选择距血肿最大层面上下各1.0-1.5cm的CT层面上,以距血肿后壁1.0cm处为靶点。如CT鞍上池层面,颞叶内侧血肿直径大于2cm易压迫中脑,必须设计侧方引流管迅速缓解血肿对中脑的压迫。根据血肿最长轴设计引流管上侧孔的数量,使侧孔完全包含在血肿引流腔内,且侧孔按引流管远端至近端方向呈渐小性排列,减少血肿腔回缩对管的阻塞。结果:65例手术治疗均做到跟踪随访,近期优良率为60%,远期优良率为83.1%。结论:该疗法疗程短,恢复快,耗资少,效果好,病死率显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定向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CT片上的出血量、血肿形态及患者病情,选定靶点后行微创定向软通道技术抽吸引流血肿,同时应用尿激酶溶解引流出残余血肿。并评价平均手术时间、血肿体积减少量、术前与术后GCS评分、1周内病死率及远期随访。结果:术前与术后GCS评分增加4分,血肿体积平均减少60%,平均手术时间35min,1周内病死率11.1%。结论:微创定向软通道技术是一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定位准确、方法简易、创伤微小,费用低廉的全新手术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的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采用立体定向微创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38例为研究组,并以同期基线资料匹配的高血压小脑出血开颅手术治疗患者38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住院时间、血肿排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术后3个月和术后半年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唐修学  李敬权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2):1642-1643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不同病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观察86例不同病情患者(下称手术组)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后72h G lasgow昏迷评分变化及并发症、病死率、平均住院天数,并与传统内科治疗组(下称内科组)对比。结果:治疗后在中型及重型患者手术组G lasgow评分高于内科组(P<0.01);中型患者手术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内科组(P<0.01);重型患者手术组的病死率低于内科组(P<0.05);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内科组(P<0.01);中、重型患者,手术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内科组,而极重型患者高于内科组(P<0.01);在极重型患者,两组病死率及G lasgow昏迷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中、重型患者临床疗效好,对极重型疗效差,应选用其他术式及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尿激酶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风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35(4):430-430,432
目的:观察用尿激酶冲洗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CT定位,在电钻动力驱动下,一次性直接穿透颅骨及硬脑膜后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运用尿激酶溶解血凝块,解除脑室梗阻。结果:术后24 h复查头颅CT可见原出血灶有9例已基本排空,170例所剩不到1/3,另有31例所剩不到1/2,分别在术后逐渐排空。结论:尿激酶引流术操作简便,脑损伤轻微,特别适合于年老体弱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