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哲学、方法论和伦理学等不同角度阐述了儒家学说对中医学的形成发展、学派的形成、诊断治疗乃至医疗道德的巨大影响。研究中医学不可忽略儒家学说的这些影响。  相似文献   

2.
古代哲学气论对中医天人相应学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发祥于古代社会,受当时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中医学接收了古代哲学气论的精髓,与其自身固有的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创立了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论述古代哲学思想(主要是儒家和道家思想)中的“气论”对中医理论中天人相应学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形成于古代社会 ,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接收了古代哲学气论的合理内涵 ,从而创建了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本文论述了古代哲学思想 (主要是儒家和道家思想 )中的“气论”对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中医理论中的整体观 中医学整体观是构建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贯穿在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是中医理论的本体思想和方法论原则。中医学整体观是以中国古代哲学的三大学说体系——气一元论思想、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其主要理论基础,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道家思想是以老庄为代表,以“道”为其学说宗旨的学派,道家思想与中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建国以来学者主要研究了道家思想对中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学科、思维方式及医家的影响。中医学继承并发展了道家精气学说和养生理论。从道家无神论思想、精气化生万物的巨大能量性以及“和”的观点研究道家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还很缺乏,有待于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学术体系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中医学与儒家的关系。基于儒家经典阐述的思想体系,从本体、变动、显效三个维度,深入分析了儒家"独立守中"思想本质,提出了儒家思想一元论的原则和方法,并从本体角度分析了儒家"独立守中"思想与中医学的同一性,进一步探讨了其在中医诊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太极学说是道家的基本思想,强调动静之间、阴阳中和等理念。太极学说也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根基,例如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体现了中焦气机平衡的太极思想。故在脾胃病的治疗中,气机的通畅、阴阳寒热的平衡十分重要。新安医学历来重视太极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与实践中的指导作用。该文结合新安医学思想以及作者对于泄泻、胃脘痛的实际临证经验,对太极学说在脾胃病治疗中的指导意义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任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6):125-126
祖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的先哲们基于生产实践及自然物态结合的思考概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派,如儒家、道家、佛家等。这其中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一贯主张的是道法自然的思想。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在告诫人们,我们可以从自然的这个角度去认识人体,中医学的哲学思想也接受了这一训诫,如中医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下面仅从中医五行哲学的自然属性角度谈谈对中医临床病案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是研究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中医系统论是关于人类健康与疾病系统规律的学说,简单数字既提示了中医学有关理论基础、思维方法、诊断、病因病机等核心内容,又体现了系统论思想与中医学的紧密结合。通过简单数字了解中医学与中医系统论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把握中医学的理论要点和中医系统论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0.
阴阳五行学说属于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内经》应用阴阳相互对立统一的观点,和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预防、治则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成为中医学理论的指导思想。《内经》中虽然专论阴阳五行学说的篇章不多,但是,阴阳五行的思想方法和理论观点,贯穿在《素问》和《灵枢》的各个篇章之中。在学习阴阳五行学说时,主要理解《素问》的《阴阳应象大论》、《金匮真言论》和《阴阳离合论》等篇章的原文,掌握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以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作为一种思想方法、说理工具,支配着中医学对自然、生命、疾病和防治等的认识。通常人们把“阴阳”解释为“对立”。其实,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和特征,而有别于辩证唯物主义中某些相近的概念,本论即着眼于此。  相似文献   

12.
<正>1中医文化的价值追求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孕育起来的,是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融的产物,并且在长期的积累、沉淀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中医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吸取了周易、道家、儒家等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并以此为基础来阐述和理解人的生理、病理现象而形成了以整体观、联系观、稳态观为主要内容的的中医学系统观。由于承载了特定的政治、文化内涵,是多门人文科学的总汇,因  相似文献   

13.
“治未病”的历史文化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岚 《四川中医》2008,26(9):124-125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疾病防治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养生、既病防变、瘥后调摄等方面内容.<内经>在总结前人养生防病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古代哲学和预防思想,初步奠定了"治未病"学说的理论基础.<难经>则从已病防变角度阐述了"治未痛"理论.此后,历代医家对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不断发挥,使其成为中医养生保健的主导思想和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而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等预防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整体观念、自然观念、道家哲学等中国传统文化观念,都是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形成的历史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4.
儒家文明是中华文明发展成熟的标志。儒家文明认识自然事物及其规律,先秦儒家提出“薄物征知”说和“格物致知”说。儒家文明是中医学形成发展的摇蓝,中医学也经历了格物致知化的过程。儒家文明的科技思想,其中不少就有先进及闪光的一面,“格物致知”便是其一。从儒家文明中找到中医学自身发展的科学精神,并作为指导今后中医现代化及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发展走向,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笔者提出“让中医学本身具有的自然科学认识论--格物致知重新崛起?”这一命题,围绕整体观念的重新崛起,辨证论治的创新发展,直觉灵感的再创辉煌,中医唯象的规范科学,特色优势的发扬光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仁爱"思想和道家的"贵身"思想对中医学人文精神形成的独特影响,并列举了经典医学名著中所体现的中医学人文精神。强调融汇传统文化思想的中医学人文精神对于重建当代医学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哲学渊源,受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法的影响,根植于丰厚儒家文化的土壤,贯穿于中医学构建和发展的全过程。尤其是儒家"中和"思想的渗透更是将中医文化镌刻的氤氲而深邃。李廷荃教授多年习读阳明先生之作,传承阳明学说对"中和"思想的新解,对其"未发已发之中和问题"研究颇有见地,将其作为一种治学之道应用到临证思维中,并延伸到达观处世,治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阴阳、三才、五行是中医学中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模型,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学说、儒家的三才观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阴阳、三才、五行作为一种说理方法,应用之处较多,可以说其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如在中医生理、病理、诊疗、养生、预防等方面都有体现.中医脉诊中,阴阳、三才、五行思维模型的影响也是随处可见的,下面就以独取寸口诊脉法为主就这一问题作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8.
易耀森  林端宜  肖充 《中医杂志》2011,52(10):811-813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系统自组织理论取得很大发展,而且深入应用到各个领域。主要从阴阳学说、正邪学说、五行学说3个方面入手,分析中医学理论中蕴涵的系统自组织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免疫与共鸣学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利清 《国医论坛》1999,14(2):13-14
继承和发展中医学,最基本的一条就在于继承其思想精华,并将其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建立新理论。笔者以中医学阴阳学说、整体观念等理论为基础,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联系现代科学知识,对免疫与共鸣学说进行探讨。现代免疫学的发展,使"免疫"概念逐步上升到哲学高度,这就为免疫理论与中医学理论相结合提供了条件。因为中医学就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上并共同发展起来的。本文中,免疫指维持肌体独立性,使之免受外在的及内在的各种因素侵犯、干扰。而根据中医学阴阳学说及马克思主义矛盾论,肌体有免疫系统,则亦必然有一与之相对立…  相似文献   

20.
阴阳五行渊源及其学术内涵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阳五行学说首先是一种哲学上的方法论,渗透到中医学中则成为中医学中独特的思维方法.认识阴阳五行学说,首先揭示其方法论的科学内涵,才能理解其在医学中的运用意义.探寻先秦哲学发展的轨迹,主要从早期阴阳家言,到<周易>哲学的成熟、邹衍思想的形成三个方面,结合现代科学中的地理、气候知识对阴阳五行学说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正确掌握和运用阴阳五行,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