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适应证及技术要点。方法对36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行后路椎体间融合和上下关节突间植骨以及相应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果31例经8~31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依据日本JOA评分法;优良率87.1%。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是治疗重度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间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及其适应证。方法:自2001年5月-2004年1月,对37例退变性腰椎不稳同时合并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系统非手术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而行椎间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其中26例采用腰椎体间融合器(cage)椎间融合加TSRH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11例采用腰椎体间融合器椎间融合加TENOR-Ⅱ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及复位系统。结果: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2.2个月。根据腰椎不稳与腰椎管狭窄专题研讨会纪要所采用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优26例,良10例,差1例,优良率达97%。根据下腰痛评分(JOA score)由术前平均6.9分提高到术后20.6分。随访期间椎体间固定融合节段稳定,融合良好,无椎间高度及复位丢失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检查相符合的退变性腰椎不稳通过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植骨治疗腰椎不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后外侧植骨融合在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腰椎不稳症患者通过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24个月,65例患者原有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优良率达90.80%。57例达到骨性融合标准,融合率达87.7%,8例融合欠佳,但原症状明显改善,无1例断钉退钉现象。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后外侧植骨融合,可使不稳节段达到即刻稳定,骨性融合率高,手术操作简单,临床疗效好,是治疗腰椎不稳症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及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不同类型及合并症的腰椎滑脱症患者67例,比较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手术疗效与并发症、滑脱椎体复位率与复位丢失率以及椎间隙高度。结果: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手术时间最长、出血量最多。手术总体优良率为88.71%,三种术式间无差异。所有椎体间植骨组植骨融合良好,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12例后外侧植骨者平均复位丢失率为11.24%,2例椎弓根螺钉松动,2枚椎弓根螺钉断裂。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腰椎滑脱翻修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5.
TSRH器械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介绍TSRH器械在脊柱外科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应用TSRH器械治疗的各种脊柱疾患的手术疗效,探讨TSRH器械的特点、适应证及临床应用。结果:KingⅢ、Ⅳ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矫正率达645%,用于腰椎滑脱、椎间盘脱出症合并腰椎不稳、脊柱肿瘤、脊柱骨折等疗效满意。结论:TSRH器械是一种多功能的脊柱三维矫形器械,可用于前路和后路固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术后出现断裂的原因.[方法]对2006年9月~2011年9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获随访2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类型、植骨融合方式、取内固定时间等因素对椎弓根螺钉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其中胸腰椎骨折109例,腰椎滑脱或不稳症154例.[结果]术后263例患者中12例发生断钉,断钉率4.56%.12例发生断钉者中胸腰椎骨折9例(8.2%),腰椎滑脱或不稳症3例(2%);椎间植骨3例(1.9%),后外侧植骨2例(4%),未植骨7例(11.7%);内固定术后7 ~12个月断钉2例(2.3%),12 ~18个月断钉2例(2.1%),18 ~30个月断钉8例(9.7%).[结论]胸腰椎骨折比腰椎滑脱或不稳症断钉率高;未植骨者的断钉率高于植骨融合者,椎间植骨融合者最少断钉;取内固定时间超过18个月断钉率高.因此,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操作技巧,仔细规范操作,充分有效植骨融合,避免早期活动负重,以及及时取出内固定,可有效防止椎弓根螺钉断裂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U”形棒椎弓根钉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结合椎弓根钉三柱固定与Luque棒节段固定原理设计“U”型棒椎弓根钉,治疗腰椎滑脱症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42岁。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结果优28例,良12例,中5例,优良率88.8%,术的滑脱复位率,65%-100%,平均87.2%,骨性融合时间4-8个月。平均5.1个月。结论:“U”形棒椎弓根钉,是具有较好复位与固定作用,且操作比较简单的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腰椎后路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比较。方法 采用手术治疗35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其中16例减压后采用单枚cage植骨融合加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19例在前一术式基础上采用双侧椎弓根内固定。结果 2组间改善率、优良率、植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2种术式都能取得较好疗效,但单侧固定组手术时间短、创伤小。  相似文献   

9.
退变性腰椎不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附4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诊断要点及Monarch系统对腰椎节段性不稳的固定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48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行后路横突间植骨以及相应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果 48例经6~20个月随访,平均15.8个月.依据日本JOA评分法:优41例,良6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7.9%.结论 后路横突间植骨融合术结合Monarch椎弓螺钉系统固定治疗下腰椎不稳满足充分减压,即刻的腰椎稳定性的重建以及长期可靠骨性融合治疗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0.
椎间植骨融合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器(cage)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04年3月~2008年6月收治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症31例,行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作滑脱复位后加单侧cage椎间融合固定。随访观察固定节段有无位移,滑脱有无复发。结果随访24~72个月、平均36个月,椎间高度维持良好,固定节段无移位,滑脱无复发。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器(cage)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可减少术后断钉和复发的问题,是治疗腰椎滑脱症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单侧cage即可以达到稳定椎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