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与证候的关系,为高血压病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问卷对4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以进行体质和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体质分布与性别、年龄有一定相关性(P<0.01),在病理体质中,阴虚体质、痰湿体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都质、血瘀质、平和质、特禀质;阴虚阳亢、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阳两虚等证候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尚有少数其他证候,如气血亏虚,痰瘀阻络.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与阴虚质、湿热质显著相关(P<0.05),痰湿壅盛与痰湿质、气虚、气郁质显著相关(P<0.05),阴阳两虚证与气虚质、阴虚质显著相关(P<0.05).结论:阴虚质、痰湿质和气虚质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未发糖尿病肾病的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2组中医体质类型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统计研究组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分析研究组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气虚质、血瘀质占比高于对照组(P0.01),平和质、阳虚质占比低于对照组(P0.01)。2组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及特禀质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P0.01),阳虚证占比低于对照组(P0.01)。2组水湿证、湿热证及湿浊证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体质患者中,气虚质患者表现为气虚证、阴虚证较多,阴虚质患者表现为气虚证和阴虚证,血瘀质患者多表现为气虚证、血瘀证,平和质患者多表现为气虚证和阳虚证,痰湿质患者多表现为水湿证,湿热质患者表现为湿热证、水湿证,气郁质患者多表现为血瘀证,阳虚质患者表现为阳虚证、气虚证。气虚质与气虚证、阴虚证强相关;阴虚质与气虚证、阴虚证强相关;痰湿质与水湿证强相关,与湿热证中等相关;湿热质与水湿证、湿热证中等相关;血瘀质与气虚证强相关,与血瘀证中等相关;气郁质与血瘀证强相关。结论:糖尿病气虚质、血瘀质患者更易发生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存在明确的相关性,不同体质可能决定糖尿病患者发病及发病后的中医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中医体质、证候分布特点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中医科、肾内科、内分泌科就诊的268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进行体质问卷调查并根据四诊资料进行中医证候诊断,统计患者体质类型分布和中医证候分布,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结果:268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体质类型主要以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为主;证候类型主要以阴虚热盛证、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湿热困脾证、血瘀脉络证为主;主要体质类型与证候类型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是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其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类型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关系。方法调查分析64例三阴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分布规律及两者相关性。结果 64例三阴乳腺癌患者体质类型分布为气郁24例、气虚14例、阴虚9例、血瘀6例、平和4例、湿热3例、痰湿2例、阳虚2例;证型分布为肝郁气滞22例、气血两虚19例、冲任失调18例、热毒蕴结5例;其中气郁质与肝郁气滞密切相关、气虚质与气血两虚密切相关。结论三阴乳腺癌中医体质以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为主,中医证型肝郁气滞比例最高,气郁质与肝郁气滞、气虚质与气血两虚关系密切,三阴乳腺癌中医体质与证型分布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晚期卵巢癌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从而分析晚期卵巢癌患者中医体质特征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晚期卵巢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判别分析,并对晚期卵巢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和中医证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8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中,阳虚质26例(31.0%),血瘀质23例(27.4%)、气虚质12例(14.3%)、气郁质8例(9.5%)、痰湿质8例(9.5%)和阴虚质7例(8.3%)。气郁质与和血瘀质与气滞血瘀型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阳虚质与气滞血瘀型呈正相关(P0.05);痰湿质与痰湿凝聚型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气虚质与痰湿凝聚型呈正相关(P0.05);阳虚质和气虚质与气血亏虚型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结论晚期卵巢癌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多为阳虚质、血瘀质、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气郁质、血瘀质和阳虚质与气滞血瘀型呈正相关,痰湿质和气虚质与痰湿凝聚型呈正相关,阳虚质和气虚质与气血亏虚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史若愚 《河南中医》2014,(7):1334-1335
目的:探讨ICU中耐药菌肺炎患者的中医体质与初始证候类型的关系。方法:收集耐药菌肺炎病例67例,对患者进行体质调查,并记录患者入院的初始证候类型。结果:气虚质26例,阴虚质19例,痰湿质13例,阳虚质3例,瘀血质2例,痰热质2例;风热犯肺证12例,痰热郁肺证21例,痰浊阻肺证17例,痰瘀互结证4例,热闭心包证i例,气阴两虚证2例。结论:气虚质患者多见风热犯肺证及痰浊阻肺证,阴虚质患者多见痰热郁肺证,痰湿质患者多见痰浊阻肺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中医体质特征探索乳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为预防和早期治疗乳腺癌寻找新的思路和途径。方法:通过大样本、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横断面调查和非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504例乳腺癌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和证型分布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的中医易患体质类型特征以及乳腺癌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分布在阴虚质15例(3.0%),气虚质126例(25.0%),湿热质30例(6.0%),痰湿质45例(8.9%),气郁质213例(42.3%)和血瘀质75例(14.9%)。其中乳腺癌患者主要分布在气虚质和气郁质,而对照组则分布在平和质,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种类型中,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在气虚型患者110例,阴虚型19例,血虚型9例,冲任失调型85例,肝气郁结型281例;气虚质与气虚型证候呈正相关(P0.05),气郁质与肝气郁结型证候呈正相关(P0.05),血瘀质与冲任失调型证候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体质多表现为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和血瘀质,其中气虚体质与气虚型证候,气郁体质与肝气郁结型证候,血瘀体质与冲任失调型证候具有明显相关性,该理论为乳腺癌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治未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10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生活习惯,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和证候特点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法,对100例AMI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及生活习惯的问卷调查,参照王琦"体质九分法"并结合中医理论最终得出体质辨识结果,并根据中医四诊资料进行证候诊断,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中医体质类型和证候的相关性。结果生活习惯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患者有嗜食油腻、大量饮酒、思虑过度、缺乏运动、精神紧张、急躁易怒等不良生活习惯,前3位分别为:嗜食油腻42例(42.00%)、思虑过度25例(25.00%)、缺乏运动24例(24.00%)。100例患者中,平和质3例,特禀质1例,其余96例全部为病理体质,如果兼杂质者按每种体质出现频次统计,则最常见者为脾虚质,其次为痰湿质、气郁质、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阳虚质、平和质、异禀质;中医辨证结果显示最常见的证型是痰浊瘀阻证,占39.00%,其次为气阴两虚证(22.00%),气虚血瘀证(18.00%),气滞血瘀证(11.00%),阴寒凝滞证(6.00%),阳气虚衰证(4.00%)。主要偏颇体质类型与证候相关分析显示,脾虚质与痰浊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呈正相关;痰湿质与痰浊瘀阻证、气滞血瘀证呈正相关;气郁质与气滞血瘀证、痰浊瘀阻证呈正相关;湿热质与痰浊瘀阻证呈正相关;气虚质与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呈正相关;阴虚质与气阴两虚证呈正相关;血瘀质与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呈正相关;阳虚质与阴寒凝滞证、阳气虚衰证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AMI患者体质类型以脾虚质、痰湿质最为常见,证候特点以痰浊瘀阻证最为常见,体质类型与AMI的证候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是其高危因素和重要特质。其中脾虚质多为痰浊瘀阻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痰湿质表现为痰浊瘀阻证、气滞血瘀证。这些体质和证候的形成可能与嗜食油腻、思虑过度、缺乏运动等现代人的不良生活习惯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型流感患者中医证候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甲型流感确诊病例151例,分别进行中医四诊资料的中医证候学调查和中医体质类型问卷调查,进而作出中医证候分析和中医体质类型判定。以各证候为因变量,9种中医体质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51例患者中卫分证136例(占90.1%),气分证91例(占60.3%),无营分证、血分证。在气分证中,阳明证52例(占34.4%),肺热证30例(占19.9%),少阳证40例(占26.5%),胸膈证10例(占6.6)%,湿阻证28例(占18.5%)。体质类型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平和质特禀质。回归分析显示,甲型流感气分证与平和质、特禀质呈负相关,与阴虚质呈正相关;阳明证与阴虚质呈正相关;少阳证与气郁质呈正相关;肺热证与痰湿质呈正相关;湿阻证与痰湿质呈正相关,与特禀质呈负相关;卫气合病证与阴虚质呈正相关,与特禀质呈负相关;单卫分证与平和质、特禀质呈正相关,与阴虚质呈负相关(P0.05)。结论阴虚质、痰湿质、气郁质、平和质、特禀质是影响甲型流感患者中医证候的5种主要中医体质类型,发病时的中医证候与患者中医体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孕症中医体质分布以及其与证候的相关性。方法:调查对象分为不孕症组200例和正常组212例,调查人员直接询问被调查者,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中医体质量表》,对2组进行体质测评。结果:不孕症体质类型主要为阳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构成比分别为29.5%、20.0%和21.0%。不孕症组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所占比例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肾虚证与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证与瘀血质、阳虚质,肝郁证与痰湿质、湿热质,痰湿证与痰湿质相关程度较高;而气虚质与4种证候均相关。体质因素对不孕症证候的影响始终都是显著的,而气虚质与痰湿证、肝郁证、血瘀证、肾虚证的形成均显著相关。瘀血质仅与血瘀证密切相关,只易产生血瘀证候。结论:不孕症发病及其发病后的证候类型均与体质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20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发病刺激因素,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和证候特点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法,对2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发病刺激因素及中医体质的问卷调查,依据王琦"体质九分法"同时结合中医理论辨证分型最终总结体质辨识结果,进行中医四诊资料采集及证候诊断,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中医体质类型和证候的相关性。结果:(1)发病刺激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多数患者受到喜怒情致过激、思虑过度、饮食不节、饮食偏咸、抑郁情志不遂等刺激因素的影响,前三位依次为:喜怒情致过激142例(71%)、思虑过度138例(69%)、饮食不节127例(63.5%);(2)200例患者中,平和质3例,特禀质4例,其余193例均为病理体质,如果兼杂质者按每种体质出现频次统计,以痰湿质出现频次最高,其后依次为气郁质、血瘀质、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阳虚质、特禀质、平和质;(3)中医辨证分型结果表明,200例入选患者中以痰湿壅盛证最为常见,占39%,其后依次为痰瘀互结证(25%)、肝阳上亢证(16%)、痰热内阻证(10%)、气阴两虚证(6%)、阴阳两虚证(4%);(4)中医体质类型与证候相关数据表明,痰湿质与痰湿壅盛证、痰瘀互结证、痰热内阻证呈正相关;气郁质与肝阳上亢证、痰瘀互结证呈正相关;血瘀质与痰瘀互结证、肝阳上亢证呈正相关;阴虚质与肝阳上亢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呈正相关;湿热质与痰热内阻证呈正相关;气虚质与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痰湿壅盛证呈正相关;阳虚质与阴阳两虚证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体质类型以痰湿质、气郁质最为常见,证候特点以痰湿壅盛证最为常见,体质类型与本病临床表现证候具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其危险因素及至关重要的特质。其中痰湿质多为痰湿壅盛证、痰瘀互结证、痰瘀互结证;气郁质表现为肝阳上亢证、痰瘀互结证,这些体质和证候的形成可能与喜怒情致过激、思虑过度、饮食不节、饮食偏咸、抑郁情志不遂等刺激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证候分布和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90例,对患者四诊资料进行系统收集,以进行辨证分型,并对患者的体质进行初步判定,以探讨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证型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结果:90例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辨证分型为:肺脾气虚证42例(46.67%)、肝郁气滞证24例(26.67%)、气阴两虚证12例(13.33%)、肺肾两虚证12例(13.33%);体质分布为:气虚质64例(22.61%)、阳虚质64例(22.61%)、气郁质48例(16.96%)、阴虚质33例(11.66%)、痰湿质29例(10.25%),血瘀质13例(4.59%)、特禀质13例(4.59%)、湿热质10例(3.53%)、平和质9例(3.18%);体质类型与证型之间关系:气虚质与肺脾气虚证最为密切,阳虚质与肺肾两虚证、肺脾气虚证最为密切,阴虚体质与气阴两虚证密切,气郁质与肝郁气滞证密切,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中主要是肺脾气虚证、肝郁气滞证、气阴两虚证和肺肾两虚证,并分别与气虚体质、气郁体质、阴虚体质和阳虚体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不孕症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对141例不孕症患者体质进行调查分类统计,并进一步对不同年龄段(35岁与≤35岁)体质类型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41例不孕症患者共判定体质类型总频次为539次,其中以阴虚质最多(87次),其次为阳虚质(81次)、气郁质(72次)、气虚质(68次)、痰湿质(66次)等;不孕症患者不同年龄阶段中体质类型分布有明显差异,其中35岁患者中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分布较多(P0.05),≤35岁患者中气虚质、阳虚质及痰湿质的分布较多(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体质类型多表现为阴虚质、阳虚质及气郁质,≤35岁患者中气虚质、阳虚质及痰湿质的分布较多,而35岁患者中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分布较多。  相似文献   

14.
叶笑妮  陆慧敏  黄梅  全小明 《新中医》2016,48(2):174-176
目的:探讨乳腺癌巩固期患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判别和中医证候分析,再采用Spearman法分析乳腺癌巩固期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150例乳腺癌巩固期患者中气虚质占26.0%,瘀血质占17.3%,阴虚质占16.7%,阳虚质占14.7%,气郁质占13.3%,痰湿质占8.7%,湿热质占3.3%。中医证型中冲任失调证占45.3%,气血两虚证占34.7%,脾肾两虚证占20.0%。气血两虚证与气虚质呈正相关(P0.01);脾肾两虚证与阳虚质及痰湿质正相关(P0.01,P0.05);冲任失调与阴虚质及瘀血质正相关(P0.01)。结论:乳腺癌巩固期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乳腺癌巩固期体质类型的特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证型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p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350例Hp相关性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分别判定为9种体质类型,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胃脘痛的有关内容辨证分型为脾胃虚寒证、胃阴亏虚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瘀阻胃络证,分析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的关系。结果:1Hp相关性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出现的频次为湿热质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平和质血瘀质痰湿质阴虚质特禀质;2中医证型频次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亏虚证瘀阻胃络证;3胃镜征象、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充血红斑、水肿多见于阳虚质,糜烂多见于痰湿质,阳虚质、气郁质的炎症程度较重,阳虚质、气虚质的萎缩程度较重,气虚质伴肠化生多见;4脾胃虚寒证属阳虚质的较多见,脾胃湿热证属湿热质的较多见,瘀阻胃络证属血瘀质的较多见,胃阴亏虚证属气虚质的较多见,肝胃不和证属气郁质的较多见。结论:湿热质、气郁质、阳虚质和气虚质是Hp相关性胃病的主要体质类型,因体质具有可调性,故对易感体质进行早期干预,可望成为防治Hp相关性胃病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中医》2017,(12)
目的:观察温州市103例卵巢早衰(POF)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比较不同中医体质类型POF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03例POF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统计各中医体质类型例数及比例,记录不同中医体质类型POF患者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_2)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103例POF患者以偏颇体质为主,共95例,占92.23%。阴虚质(29.13%)气郁质(19.42%)气虚质(15.53%)阳虚质(14.56%)湿热质(6.80%)痰湿质(3.88%)血瘀质(2.91%)。阴虚质组、气郁质组、阳虚质组及气虚质组的E_2、FSH及LH水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不同体质类型POF患者E_2水平两两比较,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P0.05)。4种不同体质类型POF患者LH水平两两比较,阴虚质气郁质(P0.05),阴虚质气虚质(P0.05);阴虚质与阳虚质、气郁质与阳虚质、气郁质与气虚质、阳虚质与气虚质的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不同体质类型POF患者FSH水平两两比较,阴虚质气郁质(P0.05),阴虚质阳虚质(P0.05),阴虚质气虚质(P0.05),气郁质阳虚质(P0.05);气郁质与气虚质、阳虚质与气虚质POF患者F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州市103例POF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以阴虚质为主,其次为气郁质、气虚质及阳虚质。阴虚体质患者的E_2水平下降程度及FSH水平的上升程度较气郁质、阳虚质及气虚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500例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证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研究体质与证候的关系,为冠心病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5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按照王琦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以进行体质和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病理体质中,瘀血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平和质、特禀质;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和心阴亏虚证等证候为冠心病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瘀血质与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气虚质与心阴亏虚证、心气亏虚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痰湿质与痰阻心脉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阳虚质与寒滞心脉证、心气亏虚证和心阳亏虚证显著相关,阴虚质与心阴亏虚证、心气亏虚证显著相关,气郁质与气滞心脉证显著相关。结论瘀血质、气虚质和痰湿质为冠心病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冠心病患者的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更年期女性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为更年期综合征中医体质调养提供临床指导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63例女性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更年期综合征(有证候)组580例及无更年期综合征(无证候)组183例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及比较其体质类型。结果:无证候组体质以平和质为主(占71.6%);有证候组体质以偏颇体质为主(占87.4%),其中兼夹体质占68.6%,兼夹类型以2~6种为主(占85.4%);两组兼夹体质中均以阳虚质兼夹占最大比例。有证候组单纯偏颇体质以阳虚、阴虚、气虚为主,兼夹体质以阳虚质、阴虚质及气郁质为主;无证候组单纯偏颇体质以瘀血、气虚、阳虚为主,兼夹体质以阳虚质、痰湿质及气虚质、血瘀质多见。结论:更年期女性中兼夹体质在有证候组中更为普遍,有更年期综合征与无更年期综合征的兼夹体质类型存在一定差异,但以阳虚质兼夹多见,阴虚兼夹与气郁兼夹也是更年期综合征常见的兼夹体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高度近视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探讨高度近视的易感体质。方法采用标准化的调查表对324例高度近视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辨析。结果 1.不同性别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较:男、女性患者均以平和质占比最多。除此外,男性患者以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为主,占总体质的39.7%;女性患者以阴虚质、气郁质、阳虚质为主,占总体质的49.2%,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195,P=0.007)。2.不同屈光度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较:不同屈光度患者均以平和质占比最多。除此外,-10.00 D的患者以阴虚质、气郁质和阳虚质为主,占总体质的38.7%;≥-10.00 D的患者以阴虚质、阳虚质和气郁质为主,占总体质的50.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03,P=0.258)。3.不同年龄段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均以平和质占比最多。除此外,18岁患者体质构成比以阳虚质、气虚质和阴虚质为主,占总体质的49.5%;18~40岁患者体质构成,以气郁质、阳虚质和阴虚质为主,占总体质的42.1%;41~60岁患者体质构成,以阴虚质、气郁质和阳虚质为主,占总体质的50.8%;60岁的患者体质构成,以阴虚质、痰湿质和阳虚质为主,占总体质的50.0%。不同年龄段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447,P=0.002)。结论高度近视患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以平和质为主,除此外,以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将152例IgA肾病进行体质分类,并记录其临床分型及检测相关指标。结果:IgA肾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较大,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质(31.58%)、阴虚质(26.32%)、湿热质(19.08%)、血瘀质(7.9%)、阳虚质(5.9%)、气郁质(5.3%)、痰湿质(2.0%)、平和质(1.3%)及特禀质(0.6%);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以无症状尿检异常型和镜下血尿型为主,阳虚质以大量蛋白尿型为主,痰湿质以高血压型为主,血瘀质可表现为血管炎型;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各项指标呈逐渐加重的趋势,痰湿质体质指数和平均动脉压最高,湿热质表现为中等量蛋白尿,血瘀质和气郁质各项指标均处于"中间型"。结论:IgA肾病中医体质以气虚质、阴虚质和湿热质多见,体质类型与发病形式及客观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