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刘伟胜教授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方法: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2),对2014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刘伟胜教授门诊就诊的大肠癌患者用药进行药物频次统计、四气五味和归经分析、药物关联度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处方205首,涉及中药151味,药性以平、温、微寒及甘、苦、辛味为主,多归脾、肝、肺、肾经。高频中药频次前3位为茯苓、全蝎、党参,高频药对及关联规则分析前三位为"党参-茯苓""全蝎-茯苓""党参-全蝎",聚类分析得出4类组合药物,复杂网络分析挖掘药物核心组合为党参、茯苓、柴胡、白芍、女贞子、白术、砂仁、全蝎、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甘草。结论:刘伟胜教授治疗大肠癌常用健脾与疏肝并举的治法,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益气扶正、解毒抗癌的同时注重疏畅气机,体现了平调气机、以通为宜的整体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借助数据挖掘分析的方法,探讨刘伟胜教授治疗肝癌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于刘伟胜教授肿瘤专科门诊治疗的患者病案,筛选出456份肝癌病案处方,构建病案处方数据库,经数据整理后,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刘伟胜教授治疗肝癌的常用药物包括柴胡、女贞子、白芍、预知子、全蝎等,多为苦寒之药。对使用频率较高的前30味中药依照主治功效分类,可得出疏肝健脾、化瘀抑瘤的核心治法。基于聚类分析结果,可得出刘伟胜教授治疗肝癌1个核心处方(柴胡、白芍、甘草、女贞子、预知子、全蝎、党参、黄芪、茯苓)以及4组核心中药组合。结论:刘伟胜教授辨治肝癌以"辨病-辨证-辨症"思路贯穿诊治过程,辨病以攻毒散结药物进行抑瘤,辨证选用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活血化瘀药物,并辅佐利湿退黄、健胃消食等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探讨刘伟胜教授治疗肺癌的中医用药经验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刘伟胜教授在广东省中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门诊接诊的肺癌病例为研究对象,提取处方,建立数据库,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挖掘分析用药经验。结果:纳入患者290例,并录入处方290个,使用中药共148味。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和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其中使用频次高于65的中药共24味,使用频次最高的前5味药依次为半枝莲(267),白花蛇舌草(265),全蝎(238),桃仁(228),淫羊藿(221),5味药所对应的常用剂量分别为20,20,10,10,15 g;支持度为185,置信度为0.95时,共有药物组合32组,使用频次最高的前5位药物组合依次为白花蛇舌草-半枝莲(259),全蝎-半枝莲(226),白花蛇舌草-全蝎(223),白花蛇舌草-全蝎-半枝莲(220),桃仁-半枝莲(218);设置相关度为9,惩罚度为2,演化出22个药物核心组合及11首新方。结论:刘伟胜教授临证以"攻毒扶正"为根本,强调癌毒是肺癌发生的直接因素,而正气不足是肺癌发病的关键,临证主张清热毒、破瘀毒、化痰毒并注重顾护脾肾之气,尤以温补肾阳为主。  相似文献   

4.
<正>徐志瑛教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临床善用中医药治疗肺癌,而且疗效肯定。本研究收集整理徐教授治疗肺癌的中药处方,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统计分析,探讨其处方用药规律,深入研究徐教授治疗肺癌的用药经验,以期能进一步提高疗效,让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林丽珠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林丽珠门诊治疗的肺癌病例为研究对象,提取患者处方药物,建立处方数据库,统计药物及药物核心组合使用频次,采用关联规则分析药物之间的关联系数,并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进行核心药物组合的聚类分析,进而使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方法挖掘新处方。结果共纳入病例227例,处方227首,使用药物共计135味。使用频次最高的前3位药物依次为红豆杉(178)、桃仁(172)、半夏(162);使用频次最高的前3位药物组合依次为桃仁-红豆杉(134)、红豆杉-壁虎(128)、僵蚕-红豆杉(128)、桃仁-僵蚕(127)、半夏-红豆杉(127)。置信度≥0.96的关联药物共计25组;关度为8、惩罚度为3,应用复杂系统熵聚类的层次聚类分析演化出3~4味药核心组合16组,新处方8首。结论林丽珠治疗肺癌以化痰、理气、健脾、祛瘀之品为主,随证加减祛瘀通络与消肿散结药,体现其"益气除痰,祛瘀散结"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分析刘伟胜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用药经验与组方规律。方法:纳入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刘伟胜在广东省中医院门诊部的诊断为大肠癌的中药汤剂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中,建立数据库,采用该软件的方剂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刘伟胜的用药经验。结果:纳入并录入处方334例,共使用中药133味。其中使用频次高于100的中药共22味,使用频次最高的5味中药依次为茯苓(315)、女贞子(305)、党参(283)、甘草(278)、全蝎(275)。支持度为250,置信度为0.95时,共有药物组合11组,使用频次最高的5个组合依次为党参-茯苓(279)、女贞子-茯苓(279)、甘草-女贞子(273)、甘草-茯苓(268)、茯苓-全蝎(265);设置相关度为9,惩罚度为2,演化出24个药物核心组合与12个新处方。结论:刘伟胜认为大肠癌的病因病机为脾肾亏虚、湿瘀互结,遣方用药攻补兼施,在治疗中尤为重视补益脾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0年—2019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关于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型文献,对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纳入381篇文献,共402首方剂,总计322味中药,药物总频次5241次;使用频次≥50次的中药有25味,其中黄芪使用频次最多,达241次。药物归类以补气药为首,其次为补阴药。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从支持度看,茯苓、陈皮、白术关联度最高;从置信度来看,黄芪、沙参、白术关联度最高;从提升度来看,白术、党参、茯苓相关性最高。聚类分析结果:有沙参、麦冬,生地黄、百合、鱼腥草、莪术、半枝莲、桃仁、桔梗、五味子、仙鹤草、太子参、当归,杏仁、瓜蒌、薏苡仁、白花蛇舌草、贝母,陈皮、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4个有效聚类群。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找出肺癌治疗用药规律,其治法主要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健脾化湿、清热解毒等,符合肺癌以正虚为主,痰、瘀、毒夹杂为病的发病基础,其用药规律与治法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文本数据挖掘方法研究肺癌中医药治疗的用药特点和规律,探索利用文本数据挖掘方法进行肺癌中医药治疗规律研究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肺癌"相关主题词,运用文本数据挖掘方法,从肺癌治疗常用中药、中成药、西药及其联合应用等方面,探讨肺癌中医治疗特点和规律。结果:通过分析58745篇肺癌相关文献文本挖掘结果,发现中药治疗肺癌以益气养阴扶正为主,中药人参、黄芪最为常用;活血、祛痰药物应用较多以使邪有出路,如薏苡仁、丹参等;同时应用有毒中药以解毒散结;中成药中艾迪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平消胶囊等应用较多,通过方剂的配伍,增加疗效,减轻毒性,发挥扶正散结作用;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其中较突出的为顺铂和艾迪注射液。结论:肺癌中医治疗以扶正固本为主,兼顾祛邪,从而提高疗效和生存质量;采用文本数据挖掘技术与方法,整体把握肺癌中医药治疗规律,指导临床用药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王锦鸿研究员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和用方经验。方法收集110份王锦鸿研究员治疗肺癌的医案,将处方进行数据规范化整理,运用SPSS软件进行频数分布、药物种类和关联规则分析,对高频药物、药对和学术思想进行探讨。结果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是临床上王锦鸿研究员治疗肺癌的常用药类,以党参、杏仁、当归、浙贝母、炙鳖甲为主。结论王锦鸿研究员治疗肺癌强调益气补血养阴,辅以化痰、清热、活血、通络、健脾,注重宣肃肺气,用药平和,灵活变通。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明确田建辉主任医师中医综合治疗肺癌的临证思路和用药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病例来自上海龙华医院肿瘤科田建辉主任门诊肺癌患者。处方:手术后310首、化疗期117首、放疗期60首、靶向治疗期53首。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 5)中"数据分析"功能,在其"方剂分析"模块中的"中医疾病"中输入"术后""放疗""化疗""靶向治疗"来查询,并进行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药物频次分析,总结中医综合治疗肺癌规律和反应出的临证思路。结果:根据数据挖掘结果结合田建辉主任临床经验,总结出手术后配合中药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石见穿、石上柏、生黄芪、白花蛇舌草、桔梗、淫羊藿等;中药配合化疗常用的药物有鸡内金、焦六曲、鸡血藤、大枣、石韦、姜半夏、姜竹茹等;中药配合放疗常用的药物有金银花、黄连、黄芩、当归、丹参、夏枯草等;中药配合靶向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升麻、柴胡、制大黄、麻黄等。结论:在"扶正为主"的基础上,手术后仍喜用解毒之品以清除无形之伏毒,预防复发;放化疗期间以调理脾胃、活血解毒以增效减毒;配合靶向治疗喜用"透毒"之品以促毒邪外出,或从表而解,或从里而下,畅达邪毒通路,邪有出路,体现了"扶正治癌"之根本大法。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含薏苡仁方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收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治疗肺癌的含薏苡仁方的临床研究文献,筛选后建立数据库,统计方中的薏苡仁用量以及高频药物性、味、归经的频次、使用频率等,并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9个文献,22首中药复方,涉及中药99味。药物的主要药性为寒、温、平,主要药味为甘、苦、辛,主要归经为肺、肝、脾,主要药物类别为清热药、补虚药、化痰止咳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高频药物有黄芪、甘草、白术、半夏、茯苓等。薏苡仁用量范围为10~30 g。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14对药对。通过聚类分析生成1个新组方。结论:在肺癌的治疗中,薏苡仁配伍的总原则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主要配伍甘、苦、辛味药物,主要治法有补益脾肺、健脾祛湿、活血化瘀、燥湿化痰等。薏苡仁的用量范围为10~30 g,用量可随着肺癌病情的加重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治疗银屑病方剂的组方用药配伍规律,为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收录治疗银屑病方剂,采用频次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方剂的组方用药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327首治疗银屑病方剂,涉及中药240味,出现频数最高的单味药为生地黄(204次);聚类数目为9类时较好,常用药物有生地黄、赤芍、甘草、牡丹皮、当归、土茯苓、丹参、白鲜皮、紫草、白花蛇舌草等;关联分析显示,当归配伍川芎、生地黄配伍水牛角、桃仁配伍红花为已知常用药对。结论:治疗银屑病处方多以清热、凉血、解毒、滋阴、活血化瘀法为主,而生地黄→板蓝根、生地黄→白茅根以及藤类药、虫类药的使用值得进行进一步讨论,进而为中医方剂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脱发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近10年中药内服治疗脱发的文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2.5,分析脱发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结果从文献中筛选出230个中药处方,数据挖掘发现使用超过20次中药有38个,使用频次超过40次的常用组合34个,挖掘出28个核心组合和13首新处方。结论本研究发现治疗脱发内服中药以补益肝肾中药为主。挖掘出的新处方将为脱发新药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6.
挖掘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组方用药规律.以阿尔茨海默病或含老年性痴呆为主题,收集、整理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文献为资料来源,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方剂文献研究数据库,对纳入标准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显示,在纳入标准的113首方剂中,单药石菖蒲最为常见,药物四气以温、平居多,五味中甘、苦、辛味为主...  相似文献   

17.
李萌  王博  张越 《吉林中医药》2023,(4):475-479
目的 探析张越中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9年3月-2021年12月期间吉林省名中医张越于吉林省肿瘤医院门诊治疗肺癌患者的中药处方,整理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对处方药物的用药频次、气味归经、关联、聚类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病历248例,男女患者比例相当,年龄集中在50~80岁,其中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90岁。用药频次≥80的有16味药,浙贝、黄芪、白术、佛手等药物为高频药物。药物多苦、甘、辛味,四气以平药居多,主要归肺、脾胃、肝经。治法主要是清热解毒、燥湿化痰、生津养血、补气升阳等。结论 张越中药治疗肺癌强调“治人而非治病”的整体辨证思路,扶正祛邪兼顾,寒热平调,扶正重点在于补气健脾,疏肝益肺;祛邪重点在于清热解毒,化痰软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张允岭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思路。方法 收集2017年9月-2020年12月张允岭教授治疗失眠的门诊中药处方数据,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2.3.5对筛选出的中药处方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药物功效统计,并进行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结果 共纳入中药处方520首,涉及192味中药,药物总频次8 690次。药物使用频次前10位分别为白术、合欢花、川芎、栀子、法半夏、茯神、淡豆豉、百合、竹茹、白芍。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肺经、心经、脾经、肝经为主。药物功效以清心除烦、解郁安神、燥湿化痰、健脾益气等功效使用频次较高。药物关联中高频药物组合有“栀子→淡豆豉”“法半夏→白术”“法半夏→竹茹”“栀子→白术”等。药物聚类可将使用频次≥100的28味高频中药聚类成6类。复杂网络分析筛选出治疗失眠的核心组方为:栀子、淡豆豉、白术、法半夏、合欢花、竹茹、川芎、百合、茯神。结论 张允岭教授治疗失眠注重补虚泻实,标本兼治,常用清心除烦、解郁安神、滋阴养血、健脾养心、活血化瘀、清热化痰、和胃化湿之品,可为失眠的临床治疗提供一...  相似文献   

19.
杨淑慧  丁吉善  陈丽平 《新中医》2019,51(11):35-39
目的:探讨治疗痹证中成药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医师治疗痹证、科研人员研发新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 2015版收载治疗痹证的中成药,将相关信息录入EXCEL表格,对药物名称进行规范,运用Clementine12.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成药42种,涉及药物150味,用药总频次468次;提取证素10个,前3位分别是湿、风、寒;药物按功效归为18类,祛风湿药最多,其次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频次≥5的高频药物共30味,前10位分别是牛膝、当归、防风、甘草、独活、木瓜、苍术、川乌、川芎、桂枝;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二联药对23组,三联药对55组,其中核心药对4组,分别是川乌+草乌、乳香+没药、白术+羌活+防风、茯苓+秦艽+防风;聚类分析得到有意义的聚类组7组,体现了补虚+祛风湿、解表+益气活血、解表+祛风湿、清热祛湿+通络、祛风湿+补虚+活血的配伍特点。结论:《中国药典》收载治疗痹证的中成药以治疗风寒湿痹为主,针对风湿热痹的中成药较少;临床治疗多以祛风湿、补虚、活血为基本治则,兼以解表、清热、利水进行配伍组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研究治疗腹泻中成药的用药规律,为其现代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收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和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治疗腹泻的所有中成药,收集各处方用药、功能主治等信息,以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处方中的主治证候、主治西医疾病、中药性味及归经等进行频次统计,对所有治疗腹泻的中成药处方及其高频证候处方进行组方规律分析,运用复杂系统熵聚类运算分析处方中的核心药物组合并得出候选处方。结果一共纳入治疗腹泻中成药处方250个,包含主治西医疾病12种,使用频率最多的疾病为急/慢性肠炎、急/慢性痢疾;主治证候59种,使用频率最多的证候为胃肠湿热证、脾胃气虚证、湿困脾胃证;处方共涉及中药369味,出现频率≥10%的中药共24味,药性主要为温性药,其次为平性药、寒性药,药味主要为甘味,其次为辛味、苦味,主要归脾、胃、肺经。经关联规则分析,在支持度为10%、15%、20%,置信度为0.6的条件下,核心用药组合分别为113、23、11个,药物间关联规则分别为254、46、24条。治疗胃肠湿热证腹泻的核心用药为香连丸合黄芩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证腹泻的核心用药为异功散,治疗食积证/脾虚食积证腹泻的核心用药为健脾丸加减。基于复杂熵聚类及改进的互信息法得到10个核心药物组合与5首新处方。结论基于治疗腹泻中成药处方分析,腹泻基本病机为脾虚湿滞,基本治则为运脾化湿,核心组方为异功散,湿热甚者加用香连丸合黄芩汤加减,食积甚者加用保和丸加减,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