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调查监狱结核病患病情况,评价督导化疗效果。方法:对所有服刑人员进行X线胸透和症状调查,对胸透异常阴影和可疑症状者进行拍胸片和痰涂片、痰培养检查,确诊病人,加上调查期间已登记治疗的病人,评价结核病患病率。对查出的病人集中隔离,按照统一的化疗方案免费提供抗结核药品,实行全程督导化疗,在疗程结束时对病例化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监狱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1802.1/10万,菌阳患病率852.0/10万,涂阳患病率458.7/10万,比当地正常人群分别高出4.1倍、4.5倍和3.0倍。涂阳病人的平均治愈率85.7%,与当地平均水平相当。结论:通过普查和因症就诊的方式发现病人,并对发现的病人实行集中隔离督导治疗,是控制监狱结核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衡量和判断病人是否具有传染性最简便、可靠的方法就是对病人的痰液作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检查.如涂片检查发现抗酸杆菌阳性,则认为具有传染性,或称为"传染源".尽早发现病人,实行DOTS这是目前结核病防治的最重要的措施,因为它能直接控制结核病的传染源.卡介苗接种被称为"出生第一针",在产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一出生就应接种.如果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在1岁以内一定要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其他卡介苗接种站去补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农牧区结核痰涂片镜检情况,加强痰检检查质量管理,提高肺结核病人的阳性率。方法: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统计海南州农牧区结核病痰涂片资料。结果:海南州农牧区共镜检14117张结核病痰涂片,阳性涂片1609张;发现血性痰涂阳率最高(46.86%);脓性样痰次之(39.14%);水样痰最低(2.86%)。不同时间段采集的痰标本涂阳率也有显著性差别,即时痰阳性率(10.21%);夜间痰阳性率(10.84%);清晨痰阳性率(12.32%)。结论:为了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应尽量采集血性痰和脓性痰标本,认真收集清晨痰标本。  相似文献   

4.
<正> 痰检工作已成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贯穿于结核病人的诊断、选择化疗方案、改变化疗方案、考核化疗效果自诊断至治愈的始终。 痰结核菌检查包括涂片和培养,涂片检查简便易行,在实际工作中最为重要,因此,化疗中把它作为常规检查。培养则可增加分枝杆菌生长率,提高阳性率,并可进一步进行药敏试验和菌型鉴定。药敏试验是评价流行情况,原发耐药率、化疗效果与管理的重要指标,它可以提导选择方案与规划,还可以评价化疗是否失败或复  相似文献   

5.
一、发现病人在结防工作中的地位从健康人群中将结核病人(尤其涂片阳性的排菌病人)检查出来,进行彻底的不中断的规则化疗,使痰菌阳性病人痰菌迅速转阴,以切断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染环节,是当前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头等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痰涂片检查(简称痰检)是肺结核病人诊断与鉴别诊断、制订化疗方案、考核疗效、评价防治效果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国家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及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均以早期大量发现和治疗传染源,即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为目标,最终实现控制感染,减少发病,降低疫情。如何实现新病人的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有效提高涂阳率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我县人民医院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痰检室对2004~2007年共10556例痰标本进行厚涂片检查,现将4年来不同时间段的痰标本菌阳检出情况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结核病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卷土重来”之势,肺结核已成为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在肺结核病防治工作中,肺结核病人痰标本的细菌学检查对发现传染源、选择有效化疗方案以及进行疗效考核起着重要作用。搞好肺结核病人的痰涂片检查、提高肺结核病人的菌阳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痰涂片检查是国家控制结核病规划中确诊结核病患者的主要手段,痰涂片镜检作为发现传染源、选择化疗方案、考核评价疗效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结核病控制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越来越得到各级结防机构的重视:加强痰涂片的质量的控制,提高各级实验室的痰检质量,提高肺结核病人的涂阳发现率已成为当前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实施中的重要内容.为了全面了解本地区痰检工作情况,从2005年6月~2006年6月在全区开展痰检质控工作,现将本次痰检质控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更好地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积极发现和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控制传染源,降低患病率,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痰直接涂片后用萋一尼氏染色法染色,玻片自然干燥后镜检查找结核分枝杆菌。结果:共检查530例初诊可疑肺结核病人,其中痰涂片镜检阳性者76例,阳性率为14.3%。结论:本次检查在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年龄、城镇和农牧区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年龄分布上多集中在40岁以上年龄组,农牧区感染率高于城镇,因此要把防治重点放在农牧区的中老年龄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一步证实结核病人痰细菌学检查在结防工作中重要性。方法;对宜良县实施卫生部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宜良县自1998年7月至2000年12月26日共治管项目病人37例,占同期应完成指标的19.7%,且初诊病人查痰率仅为45%,随访病人例按时查痰。结论:结核病人痰细菌学检查在病人发现、制定化疗方案,判断治疗效果上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痰涂片镜检查找抗酸杆菌,是发现传染源、确定诊断、制定化疗方案、考核疗效、评价防治效果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结核病控制工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铜仁地区从2005年开始实行新的双盲法痰涂片镜检质控,2005~2007年铜仁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实验室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按双盲法复检原则,对全地区10个县(市、特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实验室进行了痰涂片质量控制。现将3年质控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平安县肺结核病例,完成平安县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计划,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方法:应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痰涂片镜检法。结果:2006年涂阳率为67.2%,2007年为68.3%,2008年为66.1%。结论: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计划工作3年来结核病痰涂片镜检涂阳率为67.2%,为积极发现和控制结核病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调查涂阳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对防治结核病的意义。方法:在确认涂阳肺结核病人后,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痰涂片检查和胸部X光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认定。结果:在3832例涂阳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中,查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84例,检出率为4.80%,查出涂阳病人64例,涂阳检出率为1.67%;经过统计学分析,其结果显示病人排菌量与密切接触者涂阳检出率呈正相关。结论:对涂阳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有助于涂阳病人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14.
王怡云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3):110-111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是发现传染源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确定结核病诊断和化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考核疗效、评价治疗效果的可靠标准。以显微镜检查痰涂片为主发现涂阳病人是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推行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中的五大要素之一。并且痰涂片镜检和培养也是全球公认的诊断结核病的基本和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结核病人三种发现方式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分析和评价PPD筛查、结核病线索调查和因症就诊三种结核病人发现方式的效率与效益,探讨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的优选方案和适应条件。方法:(1)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12421名中小学生进行PPD筛查,强阳性反应者或与涂阳肺结核病人有接触史者进一步拍胸片、查痰:(2)结核病线索调查在明集乡17550人口中进行,发现那些有咳嗽、咯痰2周以上的可疑肺结核病人或与涂阳肺结核病人有接触史的重点人群:(3)因症就诊病人按照结核病人归口管理的原则,采集2003年l--6月份结核病防治门诊的资料:(4)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PPD试验强阳性反应256人(占2.06%),阳性和弱阳性反应1889人(占15.21%),查出活动性肺结核40人,其中涂阳病人3人;结核病线索调查到站538人,确诊活动性肺结核69人,其中涂阳病人6人:因症就诊接诊可疑肺结核486人,确诊活动性肺结核82人,其中涂阳病人37人。结论:结核病线索调查是病人发现率最高、成本效益最好的病人发现方式:PPD筛查适合在中小学生中进行.可以较低的成本发现结核感染者,对于结核病的早期发现具有较高的价值;因症就诊方式对于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成本效益最好,与其他方法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继续适合在经济落后地区开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战略是控制传染源,而痰涂片镜检是发现传染源的最重要手段.如何提高痰菌检出率,及时发现传染源.是结核病防治机构长期研究的课题.为此,我们对513例初诊的结核病人的痰标本进行了涂片镜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 均为我结防所1997年门诊初诊的结核病病人的痰标本,共计513人,分别采取晨痰、夜间痰和即时痰进行检查.1.2 痰涂片检查方法 按“项目手册”规定进行,具体方法是:1)涂片:取干燥无油污的新玻璃片于背面一侧  相似文献   

17.
蒙启飞  李慧雪 《广西医学》2010,32(6):732-734
目的了解平果县结核病痰涂片抗酸杆菌(AFB)检查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涂阳检出率。方法对2004~2009年3 711例疑似肺结核病人和结核病可疑症状者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 711例患者抗酸杆菌阳性检出937例,涂阳率为25.25%;15~24岁组涂阳率最高(36.19%),75岁以上组涂阳率最低(8.48%);男性涂阳率(27.12%)高于女性(20.63%)。结论平果县农村青壮年是结核病痰涂片AFB检查的重点人群,应继续加大结核病控制工作力度,以实现结核病人的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金标法结核抗体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TB-DOT金标结核抗体快速诊断试剂盒与痰涂片法找结核分枝杆菌在临床上对结核病尤其是痰菌阴性、缺乏典型临床表现的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9例门诊和住院结核病人进行痰菌检查,同时应用金标快速诊断试剂进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结果观察组99例结核病人痰菌阳性率34.3%,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率89.9%;对照组10例结核抗体阳性率10%,金标实验的敏感性为89.9%,特异性为90%,阳性预测值为98.9%。结论金标结核抗体快速诊断试剂盒作为结核病诊断的辅助方法之一,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临床结核病尤其是痰菌阴性以及无典型临床表现的结核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应武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6):138-138
目的:了解痰菌阳性与送检标本性质的密切关系,为提高痰涂片阳性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中推荐的荧光染色,对700份不同性质的痰标本进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脓性痰阳性率58.97%,血性痰阳性率54.55%。结论:要加强对结核病人痰检质量的控制力度,控制痰标本的质量,提高痰涂片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20.
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是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染源.一个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平均一年可传染10 ~ 15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与控制被感染的接触者一生中发生结核病的可能性为5%~10%.所以,及时对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结核病患者,预防其成为新的传染源,是控制结核蔓延的有效手段. 我国作为结核病高发国家[1,2],结核病例往往同时同地聚集发生,因此检查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对结核病防治具有重要价值.卫生部于2006年印发224号文件[3]要求对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查,并制定了《新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检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但是,全国范围内该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可供借鉴的经验等尚不清楚.本文拟对公开发表的关于论述“涂阳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检查”的文章进行综述,为提高该项工作的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