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s)增殖、粘附和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除调脂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方法在体外分离培养人PBMs,经oxLDL诱导后,观察不同浓度普伐他汀对其增殖,粘附分子CD11b水平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粘附和分泌TNF-α、IL-8的影响。结果普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方式抑制oxLDL诱导的PBMs增殖、粘附和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高胆固醇和高糖饮食对脑缺血后局部脑血流量(rCBF)和皮质脑电图(EEG)的影响及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关系。方法对49只兔分别给予1%胆固醇、10%糖水和标准食3种饮食共5周,行颈总动脉结扎或颈内动脉栓塞,同时同点连续记录皮质EEG和每30分钟测1次rCBF,并提取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进行薄层层析(TLC)和测定脂质过氧化物(LPO)及血脂。结果(1)标准食兔较栓塞组rCBF及皮质EEG总能量和平均频率显著降低(P值<0.01),糖水组与标准食组相似;(2)各组皮质rCBF与EEG总能量呈显著正相关;(3)胆固醇食兔栓塞组和结扎组缺血侧rCBF及EEG均显著降低,血浆和LDL中LPO含量显著增高,LDL的TLC分析示有较多X带形成。结论长期高胆固醇食导致血浆和LDL中LPO及X带增多,oxLDL形成,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加重脑缺血时rCBF和EEG能量和频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检测37例冠心病患者LP(a)、oxLDL的浓度,并与47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LP(a)与oxLDL明显高于正常人,且与其他血脂TC、TG、ApoA、ApoB100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果提示,LP(a)、oxLDL测定不仅可作为判断动脉榇弱硬化的重要检测指标,而且与冠心病的发生与形成  相似文献   

4.
黑加仑油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在高脂血症形成过程中黑加仑油的调节血脂作用。方法 在高脂饲料中加入6%的黑加仑油喂饲Wistar雄性大鼠3w,观察其对大鼠血脂的早衰亲高脂血症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高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LDL-C/HDL-C)和TC/HDL-C比值降低,而HDL-C、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Ⅱ胆固醇(HDL2-C)水平、H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抗氧化和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效应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银杏叶抗氧化和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效应。方法检测78例心绞痛患者经银杏叶制剂天保宁治疗前后的血浆维生素C(P-VC)、维生素E(P-VE)、β-胡萝卜素(P-β-CAR)、过氧化脂质(P-LPO)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过氧化氢酶(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GSH-PX)、过氧化脂质(E-LPO)值,在Compaq586微机上用SPSS/PC+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P-VC、P-VE、P-β-CAR、E-SOD、E-CAT、E-GSH-PX平均值皆显著升高(P<0.01),P-LPO、E-LPO平均值皆显著降低(P<0.01);且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绞痛患者体内病理性氧化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在治疗后明显减缓,银杏叶制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损伤和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川芎嗪对冠心病患者脂质过氧化作用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42例冠心病患者应用川芎嗪治疗前后的血清脂蛋白代谢、过氧化脂质、抗氧化酶活性及血液流变学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表明:①血清TG、TC、(LDL+VLDL)-C值及TC/HDL-C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P〈0.05),而HDL-C则显著升高(P〈0.05);②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SOD及GAT活性明显提高(P〈0.05,P〈0.01);③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均降低  相似文献   

7.
尸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生前血脂水平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研究目的是分析老年男性尸检116例所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与生前血脂水平的关系。AS斑块按通用方法分级,以冠脉4支病变之和为总记分(CS)。将死亡2年以前的血脂平均值作为生前血脂基本水平。按CS高低分成3组。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CS成正相关,三组间差异非常显著。CS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成负相关,但与甘油三酯无明显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与糖尿病是病变加重的因素,高LDL-C引起冠脉AS的相对危险性最高。以CS与各项血脂作逐步判别分析,指出最有判断价值的指标是LDL-C与LDL-C/HDL-C比值。结果表明老年期与中年期一样,LDL-C升高是冠心病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炎症反应在易损斑块的形成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调控血管局部病变及全身炎症状态。一些促炎性细胞和炎症因子使斑块纤维帽的抗张强度降低,坏死脂质内核增大,血管机械稳定性丧失和斑块破裂;另一方面,炎症反应的激活和代谢紊乱也会引起内皮功能不全、斑块侵蚀进而导致血栓形成。该过程主要由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并受到多种因素调控,包括胆固醇结晶和脂质递质、血管剪切力、血管新生及斑块内出血等。此外,机体还存在一些抑炎性分子,能避免易损斑块向破裂或侵蚀进展。促炎和抗炎反应的平衡影响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因此,以炎症反应为靶点,筛选出有易损斑块的患者并干预,或可减少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90例85岁以上高龄老人的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进行测定,并与陈旧性心肌梗塞(OMI)组对比。结果显示:与OMI组比较,高龄老人血清TC、LDL-C、ApoAⅠ和ApoB_(100)的明显低,而HDL-C/TC、HDL-C/LDL-C和ApoAⅠ/ApoB_(100)明显高;TG、HDL-C和VLDL-C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HDL-C/TC,HDL-C/LDL-C和ApoAⅠ/ApoB_(100)与长寿呈正相关,与OMI呈负相关;而TC、LDL-C、ApoAⅠ和ApoB_(100)则与长寿呈负相关,与OMI呈正相关;HDL-C、TG和VLDL-C与长寿和OMI几乎无相关关系。对各检测指标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ApoB_(100)对长寿作用最大,其次为ApoAⅠ/ApoB_(100)和HDL-C.因此认为血清APoB_(100)水平的低值、HDL-C和ApoAⅠ/ApoB_(100)的高值,是高龄老人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特点,亦是长寿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低,中和高海拔(江苏省南京市市中心区20m,青海省西宁市2261m和青海省天峻县3800m)实验家兔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动态观察表明:HDL-C,HDL3-C和SOD随海拔升高而上升(P<0.05及0.01),TC,TG,HDL2-C和MDA则下降(P<0.05及0.01)。采用光镜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不同海拔自然环境对高脂血性生动脉和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结果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机体微量元素代谢与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及36例正常人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同时测定血清锌、硒、铜等13种元素及血清铜蓝蛋白(CP)、铁蛋白(SF)、脂质、脂蛋白等。各检测指标与OX-LDL行直线相关分析及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浆OX-LDL、血清TG、LDL-C、铜、CP、SF、铜/锌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硒、锌、HDL-C、铬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G、铜、CP、铜/锌与OX-LDL呈显著正相关,而HDL-C、硒、锌与OX-LDL呈显著负相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硒、锌、铜、铁等微量元素可影响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结论铁、铜可能促进体内OX-LDL的形成,而硒、锌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可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是冠心病(CHD)的主要发病原因。病变特征是血中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积,引起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及其深部成分的坏死、崩解,形成粥样物,但在发展成为CHD的病人中,只有1/2的人表现为血脂增高。因此,Ross提出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大量研究证实了这种假设。许多研究表明,冠状动脉(冠脉)局部或全身的炎症与免疫反应在AS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所致的并发症中起着重要作用,炎症反应的激活可能是导致AS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血小板生长因子与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小板生长因子与冠心病第三军医大学附属二院心内科牛丽丽综述祝善俊审校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是1974年Ross等首先发现的。已证实在损伤修复、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冠心病(CHD)时,冠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斑块破裂在其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4.
大豆低聚糖对高脂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大豆低聚糖对实验性大鼠高脂血症的防治研究结果证明: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P<0.05),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01),提高HDL-C/TC比值(P<0.001),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P<0.001);降低心肌组织过氧化脂质(LPO)水平(P<0.01),提高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1),有抑制脑组织过氧化损伤的趋势。结果提示:大豆低聚糖具有降低高脂大鼠血脂水平,拮抗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测定慢性肺心病患者循环多核粒细胞(PMN)的化学发光(CL)及血浆过氧化脂质(LPO)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并探讨辅酶Q10对其影响。结果表明PMN-CL增强、血浆LPO升高、SOD降低,PMN-CL强度与血浆LPO含量呈明显正相关,辅酶Q10对LPO升高和SOD降低有抑制作用,而对PMN-CL无明显影响。提示炎性细胞激活是慢性肺心病患者体内氧自由基(OFR)增加的原因之一,辅酶Q10能阻断OFR所致脂质过氧化,可作为肺心病治疗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6.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上4-羟基壬烯醛抗原决定簇的研究陈琪,蔡海江,陈秀英(南京医科大学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心,南京210029)4-羟基壬烯醛(HNE)是LDL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后所生成的一种重要醛类,已经证明HNE修饰后的LDL(HNE-LDL)可被细胞...  相似文献   

17.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不仅为脂质异常,而且有来自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动脉壁的炎症过程中溶解醇等导致组织结构破坏,成为以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为特征的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起因。白细胞介素6(IL-6)是多种细胞产生的多效性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8.
严红 《内科》2007,2(3):432-433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是冠心病(cornary heart disease,CHD)的主要发病原因,血中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积,引起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及其深部成分的坏死、崩解,形成粥样物,但在发展成为CHD的病人中,只有50%的人存在血脂增高。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炎症反应的激活可能是导致AS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有些学者报告,以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激活和增生,补体成分激活和沉积以及其他炎症介质形成为特征的炎症过程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简称斑块)从稳定状态转变为不稳定状态(如斑块破裂和形成血栓)有重要意义。此时斑块本身能引起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已经确定,当稳定型心绞痛和冠心病恶化时发生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CHD)的病变特征是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后,血液中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积,引起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及其深部成分的坏死、崩解,形成粥样物,但在发展成为CHD的病人中,只有1/2的人表现为血脂增高。因此,Ross提出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大量研究证实了这种假设,冠状动脉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在AS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所致的并发症中起着重要作用,炎症反应的激活可能是导致AS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