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仁汤方源于《温病条辨》,是治疗湿温初起,邪郁卫气的名方,具有芳香宣气化湿之功。孙玉信老师应用三仁汤加减辩证治疗多种病症如发热、腹胀、纳呆、乏力、咳嗽、痤疮、口糜、便秘等,多获良效。对一些难治的外感发热,灵活加减,取效甚好,兹举案如下:1合银翘散外感风湿热邪,留恋气分不解,但用辛凉透表,风热能散,但湿邪尤存;若专主化湿解表,则热消缓慢,虽有“湿去热自孤”,之名言,不如双管齐下迅速,故治以三仁汤合银翘散,清热化湿,轻宣透达。病案1:患者,女,40岁。以“间断发热,咽痛、咽干1个月”为主诉于2007-01-11来诊。患者形体偏胖,1个月前因感冒致发热,伴恶寒,咽痛咽干,一直按感冒治疗,静滴抗生素8 d,症状略有缓解,药停后上述症状又反复且渐加重。后服中药解表剂,病亦无起色。体温38.1℃,恶寒、咽痛咽干、偶咳有痰、身重乏力、纳减、腹胀、二便尚调,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濡。体检及辅助检查无异常。药用:杏仁10 g,生薏苡仁30 g,白豆蔻10 g,川厚朴10 g,半夏10 g,桔梗10 g,通草6 g,竹叶10 g,牛蒡子10 g,前胡10 g,甘草6 g,苍术10 g,陈皮10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病情减...  相似文献   

2.
发热是小儿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引起发热的原因颇为复杂,然不外乎外感时邪、内伤饮食两大类。因小儿形气未充,肌腠疏薄,外邪易乘虚而入,故又以外感者居多。而外感者其来也速,变化亦多,稍有疏忽或治不得法,则变证丛生。故此仅就外感发热浅述如下。1小儿外感易伤于肺肺本为娇脏,而在小儿,其娇嫩之甚更为突出。肺者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凡外邪侵袭,或从口鼻而入,或由皮毛而入,皆易伤肺,而使邪热闭郁,肺失宣降,除发热外而兼见咳嗽、喘促、胸闷、气逆等症。治宜辛凉佐以苦甘之剂,以辛而散肺卫之邪,以凉而平肺卫之热,以苦而降其肺气,以甘…  相似文献   

3.
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无论在形体、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年龄越小越显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大法与成人不尽相同,临床上必须根据小儿独有的生理、病理进行辨证施治,否则,不但影响疗效,而且容易酿成变证、坏证。下面谈谈本人临床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研究刮痧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临床上采取自身作为对照组,运用刮痧疗法,观察刮痧后患儿体温的变化与性别、病程、年龄、证型、发热情况的关系。结果经过临床研究64例患儿,刮痧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与患儿性别、年龄、证型无特异性意义,与患儿病程、发热情况有统计学意义。病程越短疗效越好,热势越低疗效越好。结论刮痧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通过活血透痧解痉、疏通经络、解表发汗而退热。  相似文献   

5.
田华 《河北中医》2010,32(6):960-960
<正>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临床表现: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可有或不明显。局部症状:流涕,喷嚏,鼻塞,有时咳嗽,咽痛,声嘶,流泪。全身症状: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头痛,头昏,四肢及腰背酸痛。  相似文献   

6.
三仁汤出自清代吴瑭《温病条辨》,由杏仁、滑石、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薏苡仁、半夏组成。全方具有宣畅气机 ,清利湿热之功。笔者多年来应用三仁汤治疗多种原因及原因不明之发热日久不退 ,收效甚佳。现举 1例。男 ,49岁 ,因发热 ,头痛 ,身重疼痛伴胸闷、咳嗽、痰色白量多、不思饮食 2个月余 ,于 2 0 0 2年 1月 2 6日初诊。来诊前曾诊为流行性感冒、支气管感染 ,应用板蓝根冲剂口服 ,红霉素、利巴韦林等静脉点滴其热不退。现患者体温 38.9℃ ,神志清 ,精神不振 ,面色淡黄 ,咽充血 ,扁桃体不大 ,双肺呼吸音粗 ,右肺中野可闻及干音。舌…  相似文献   

7.
摘要:小儿外感发热的治疗,主要包括单纯推拿治疗和推拿配合其他疗法(推拿配合中药内服、推拿配合中药泡浴、推拿配合中药浴足、推拿配合拔罐等)两个方面,各有特色与优势。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其他的疗法联合运用,效果颇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中药足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本组共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为2岁以上,病程在5 d以内;体温37.5~39.0 ℃35例,39.1~40.0 ℃13例.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寒、头痛咽干、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浮紧.  相似文献   

9.
朱宗元对外感发热有独特的认识,将外感发热的治疗分为两步进行,即发热期重湿热为患,祛邪以截后患,善用蒿芩清胆汤清湿热;热退后滋阴生津兼顾余邪以绝其根。从病因病机角度及方药角度进行了探讨,并选取典型病案分析,对两法的临床应用以实例佐证。  相似文献   

10.
柏燕军  潘璐 《河北中医》2011,33(4):489-490
安效先,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儿科学术带头人,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经验丰富。我们作为安效先老师学术继承人,随师临证学习2年,兹将安效先老师运用截断扭转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孙明霞  魏巍  江琪  蔡朕  侯春花  杨冰 《中医杂志》2011,52(22):1907+1921
王应麟主任医师秉承家学,博采众长,结合自己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一套独特有效的儿科临床诊治方法。治疗小儿发热护元气不用辛散攻伐,退热存阴而不至于大汗出,同时配合使用祛痰药,起到了已病防变,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现将王老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炎琥宁粉针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外感发热患儿,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患儿静脉注射炎琥宁粉针剂5~8 mg/(kg.d),对照组患儿予静脉注射病毒唑针10~15mg/(kg.d),3 d后观察热退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炎琥宁粉针剂治疗外感发热是有效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正>胡成群教授是武汉市名中医,武汉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从医50余年,学验俱丰,对中医治疗儿科诸证独具匠心。现将其辨治小儿外感发热的经验简介如下。1擅抓病机,切中要害胡师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认为小儿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为小儿脏腑娇嫩,腠理疏薄,表卫未固,气血未充,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若感受外邪,腠理功能异常,阳气内郁,不得宣泄,正邪相搏则发热。武汉地区天气炎热,易感受热邪,因此小儿外感发热疾病以风热型最为多见,即使感受风  相似文献   

15.
正外感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病症,主要为感受风邪所致,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气候变化及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一般症状较轻,预后较好,但年幼体弱患儿临床表现多较重,证情复杂,常见夹痰、夹滞、夹惊等兼证。小儿脏腑娇嫩,肌肤疏薄,卫外不固,外邪乘虚侵袭,其病机乃外感风邪(有风寒、风热不同),自皮毛、口鼻而入,客于肺卫,卫表失司,肺热内蕴。本院张吕夫主任出身中医世家,从医50余年,是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张吕夫基层老中医工  相似文献   

16.
林钦甫主任中医师,从医55年,治学严谨,远宗张仲景、钱乙诸家之学,近效本地名医雷少逸等,深得新安王氏医学王仲奇及弟子叶伯敬真传,是浙西新安医学儿科流派的主要传承人.笔者有幸跟师多年,受益匪浅,今介绍其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如下. 1 常见方证 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多由外感风邪所致,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咽部刺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林老将小儿外感发热分5个方证进行治疗,或单用,或组合运用,每每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外感发热是儿科常见病,中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近几年来治疗本病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辨证论治根据外感发热的病邪、病位及病机特点不同,临证用药各有所长。肖正安将小儿高热分10型论治,(1)风热型:辛凉解表,用  相似文献   

18.
20 0 0年 7月~ 2 0 0 2年 12月 ,我院儿科门诊应用自拟的扶阳清热饮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16 0例 ,获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儿科门诊患者 ,符合卫生部《中药 (新药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感冒诊断标准 ,随机分组 ,治疗组 16 0例 ,男 82例 ,女 78例 ;年龄 <1岁 30例 ,1~ 3岁 6 2例 ,3~ 5岁 4 1例 ,5~ 12岁 2 7例 ,平均 2 7岁 ;体温 37 5~ 38 5℃ 5 3例 ,38 5~ 39℃ 6 5例 ,39 0~ 4 0 0℃ 4 2例。对照组86例 ,男 4 6例 ,女 4 0例 ;年龄 <1岁 17例 ,1~ 3岁 35例 ,3~ 5岁 2 1例 ,5~ 12岁 13例 ,平均 2 6…  相似文献   

19.
双黄连制剂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双黄连制剂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齐爱云郑合新关键词小儿外感发热双黄连制剂灌肠疗效观察发热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多由于感受外邪而发病。笔者以双黄连制剂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4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本组46例...  相似文献   

20.
张新喜 《吉林中医药》2010,30(12):1033-1034
张骠教授则根据小儿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食滞的重要性,并根据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出治疗此病的有效验方银葛清解汤,临床疗效显著,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