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常筛窦与蝶窦和视神经管毗邻关系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观察后组筛窦与蝶窦和视神经管的相互关系,为诊断鼻窦疾病及临床手术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对300例正常人筛,蝶窦进行CT扫描,其中34例行横断加冠状扫描,221例扫描,45例行冠状扫描。结果:根据后组筛窦与蝶窦的位置关系,将后组筛窦分为蝶前型,蝶侧型和蝶上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蝶窦与视神经、颈内动脉等邻近结构的CT影像解剖关系,为经蝶窦手术及诊断提供准确的影像解剖学依据。方法:CT扫描病例128例,年龄20~72岁,平均46.2岁;其中男79例,女49例。使用日本TOSHIBA公司生产的Aquilion 4螺旋CT。后台处理采用Vitrea 1处理系统。测量数据采用x±SD,百分数,t检验。结果:视神经管与蝶窦的关系:隆起型视神经管38例(29.69%),压迹型视神经管73例(57.03%),远离型视神经管17例(13.28%)。视神经走行与蝶窦外侧的关系:全程与蝶窦外侧壁毗邻者71侧(27.73%),全程与后组筛窦毗邻者66侧(25.78%),全程同时与蝶筛外侧壁毗邻者95侧(37.11%),全程穿过骨质者22侧(8.59%)。颈内动脉与蝶窦的关系:隆起型48侧(18.75%),压迹型101侧(39.45%),远离型107侧(41.80%)。结论:CT扫描结合MPR重组,能够清楚显示颈内动脉、视神经等与蝶筛外侧壁的解剖毗邻关系。CT检查有利于FESS手术进路的选择及手术方案的确定,为手术安全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对蝶筛区域解剖结构的评价能力,以期为功能性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提供帮助。材料和方法冠状和横轴位薄层CT扫描54例无病变的蝶筛区域,并重建矢状位图像。结果CT图像中蝶上筛房出现率13.0%。蝶窦气化CT分型中,甲介型占8.3%,半鞍型占51.9%,全鞍型占39.8%。蝶窦中隔居正中位置占24.1%。蝶窦的其他变异有翼突气化、前床突气化、蝶骨大翼气化和蝶骨小翼气化。视神经管纵轴与蝶筛窦的毗邻关系在CT图像上分为三型,视神经管横轴对蝶筛窦的压迫关系分为四型,并统计出各型的分布情况。结论CT扫描能显示蝶筛区域与功能性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有关的绝大部分解剖结构及其变异,对手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鼻副窦CT表现对鼻内窥镜手术的临床意义(附5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鼻窦CT表现并探讨对内窥镜手术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鼻窦炎的术前CT片并分析其CT表现。结果:(1)术前CT片可确定病变的程度和范围;(2)中鼻道及鼻窦解剖变异;中鼻甲气化11例,中鼻甲偏曲21例,钩突异常3例,Haller气房9例;(3)筛窦和蝶窦毗邻解剖变异;纸板缺如或破坏3例,视神经管突人后组筛窦1例,双侧颈内动脉与蝶窦毗邻4例。结论:鼻窦CT扫描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有肯定指导价值,是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国内三种不同入路视神经减压术的开展现状,分析国内三种术式对创伤性视神经损伤(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的疗效。方法回顾近5年国内文献报道的对创伤性视神经损伤采取手术治疗的病例分析,统计不同术式的疗效差异,总结不同术式的有效率、优缺点。结果临床上经颅入路应用最广泛,开展930例,有效率71.7%(667/930);鼻内窥镜下经蝶窦减压报道231例,有效率52.4%(121/231);经鼻外眶筛蝶窦入路报道104例,有效率65.4%(68/104)。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术式各有其优缺点。经颅视神经减压术作为最经典的一种术式,因其手术适应范围大,且被广大临床医生所熟悉,在国内已大量开展,取得的疗效较好。鼻内窥镜下经蝶窦视神经减压术作为一种后兴起的术式,对术者操作技巧要求较高,因而在临床上还没有全面普及,文献报道病例数远不及经颅术式,但其应用前景开阔,值得去进一步研究与实践论证以提高治疗效果。经鼻外眶筛蝶窦入路在临床上的疗效也是确切的。  相似文献   

6.
蝶窦影像解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蝶窦和鞍区经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开展.有关蝶窦及其与邻近结构特别是颈内动脉和视神经管等关系的解剖学和影像学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研究结果表明.蝶窦的气化发育及其与毗邻结构之间存在复杂的解剖变异,术前蝶窦区域的检查包括X线平片、MRI及CT扫描,尤其是CT扫捕,可清晰揭示蝶实及其毗邻结构的断面解剖与变异。为临床提供详尽的资料,对治疗方案的选择,确定手术路径.评估手术难度及预防术中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神经减压术是对创伤性视神经管骨折、视神经挫伤的必要治疗措施,其具体方法有多种,如经眶缘-筛前-筛后入路减压;鼻外侧开筛减压;鼻窦内窥镜减压及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等。后一方法大量报道较少,随着人们对视神经损伤认识的提高及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成熟,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的优点及效果将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我院自1995-03~2004-12共行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13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男10例,女3例;年龄14~43岁,平均29.3岁。其中右眼伤9例,左眼伤4例。外伤至手术时间2~10 d,平均4.1 d。致伤原因,车祸9例,…  相似文献   

8.
视神经管骨折HRCT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HRCT检查对视神经管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外伤性视神经伤患者12例行视神经管HRCT扫描,骨算法重建,对骨折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共14只眼视神经管骨折,视神经管内壁骨折8例,其中内壁为蝶窦壁6例、筛窦壁2例。外壁骨折3例,视柱骨折1便,上壁骨折3例,下壁骨折5例。视神经管骨折CT表现可分为4型:(1)线形型骨折;(2)凹陷型骨折;(3)粉碎型骨折;(4)混合型骨折。14只眼视神经管骨折中9只眼视神经管骨折是颅底骨折的一部分。结论:HRCT检查可提高视神经管骨折的诊断水平,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影像依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韩毳  徐青  何昭燕  柳川  白芳  陶海 《武警医学》2015,26(10):994-997
 目的 分析影响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患者与视力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96例(97眼) TO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出影响因素,再将这些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视力预后的因素。结果 经过激素或激素联合手术治疗,44眼(43.14%)视力得到改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伤时间距离治疗时间、伤后是否有光感、是否合并视神经管骨折、是否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是否存在蝶窦/筛窦积血、是否昏迷,两组间的视力预后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受伤时间≥2 d(OR=0.233),合并蝶窦/筛窦积血(OR=0.307)是视力改善的危险因素,伤后有光感(OR=14.866)是视力改善的保护因素。结论 TON视力预后与多种临床因素有关,是否手术对于预后无明显影响。明确影响视力预后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有利于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临床策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0.
鼻腔骨瘤多发于上颌窦,起源于筛窦少见。2001年12月我院新开展了一例筛窦骨瘤切除术,况且该手术患者病变范围广,侵犯筛窦、额窦、蝶窦及中下鼻甲,侵犯范围多.非常罕见。手术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筛蝶窦囊肿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总结筛蝶窦囊肿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探讨影像学检查在筛蝶窦囊肿诊断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手术证实的筛蝶窦囊肿病例(男16例,女4例;年龄10~68岁,中位数为44岁),病理显示均合并囊肿壁黏膜慢性炎症,其中伴胆固醇肉芽肿2例和内翻性乳头状瘤样改变1例.影像学检查包括CT检查14例、MRI检查16例,其中3例完成了CT增强检查.结果:临床表现以头痛(14例)和眼部症状(7例)(包括视力下降、复视、突眼、上睑下垂等)为主,其他还有鼻部症状4例(鼻塞、鼻出血等)以及短暂意识丧失、性功能障碍、泌乳、月经减少、面部麻木等.病程1~48个月,中位数17个月.CT显示囊肿为窦腔内膨胀性占位,CT值15~57Hu,部分有骨质吸收,边缘清晰;MRI显示囊肿为T1WI上信号强度不一,T2WI高信号.3例CT增强有环形或结节状强化,对应病理为合并肉芽肿形成或乳头状瘤样变.结论:筛蝶窦囊肿的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影像学检查在其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蝶筛外侧壁HRCT影像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蝶筛外侧壁与颈内动脉(ICA)和视神经(ON)的毗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160侧)颅底高分辨率CT(HRCT)轴位图像。评价ICA和ON在蝶筛外侧壁上形成隆起的形态特征及视神经管(OC)与蝶筛外侧壁的毗邻关系。结果:ICA隆起型27侧(16.88%),压迹型68侧(42.50%),远离型65侧(40.62%);ON隆起型46侧(28.75%),压迹型95侧(59.38%),远离型19侧(11.87%);OC46侧(28.75%)全程与蝶窦外侧壁毗邻,40侧(25%)全程与后组筛窦毗邻,61侧(38.13%)与两者共邻。结论:颅底轴位HRCT扫描能够很好地评价蝶筛外侧壁毗邻的解剖关系,可以在术前为蝶筛区域手术提供精确的解剖信息,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还有助于手术进路的选择及手术方案的确定。  相似文献   

13.
蝶窦癌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蝶窦原发癌非常少见 ,约占副鼻窦恶性肿瘤的 0 .3%。现将我院诊治的 2例报告如下。例 1 男 ,42岁。15d前出现前额胀痛 ,夜间加重 ,对症治疗无效 ,随后出现左眼视力急剧下降。头颅侧位平片显示蝶窦区密度增高 ,鞍底骨质破坏。轴面和冠状面CT扫描显示蝶窦区病变呈膨胀性生长 ,向前累及后组筛窦 ,双侧视神经孔变窄 ,双侧海绵窦受累 ,肿瘤向下突入鼻咽部 ,向上侵蚀鞍底和斜坡 (图 1)。病变密度均匀 ,CT值 32HU ,增强扫描病变明显强化 ,CT值 6 2HU。MRI检查肿瘤呈等T1、等T2 信号 ,大小为 5cm×3cm× 3cm ;肿瘤累及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简介例1 男,21岁。鼻塞20余天,视物不清1月余。PE:左侧鼻腔顶部可见红色新生物。CT:左侧鼻腔及上颌窦、筛窦、蝶窦内均见高密度影,左上颌窦及颅底均有骨质破坏。MRI:左鼻腔、筛窦、蝶窦及左上颌内见不规则团块状异常信号,T1WI为稍低信号,T2WI为明显高信号,病灶边界清晰、不规整,其顶部累及额叶底部(图1)。注入GdDTPA后病灶明显增强,但不均匀(图2)。手术所见:左侧上颌窦、筛窦、蝶窦内均充满新生物,筛窦及蝶窦顶壁骨破坏,肿瘤侵入颅底与硬脑膜粘连,面积约1-5cm×1-5cm…  相似文献   

15.
王德全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1):1595-1597
目的:探讨蝶窦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真菌性蝶窦炎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CT与MRI表现为窦腔内结节样软组织密度影8例(73%);伴有沙粒状、小条片状、团块状的钙化6(45%)例;累及后组筛窦5例(45%),伴窦腔扩大7例(64%);局限性骨质增生和破坏4例(36%)。结论:真菌性蝶窦炎具有较特征性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要考虑一般性炎症、息肉、粘液囊肿和肿瘤。  相似文献   

16.
(242侧)、筛旁型26.7%(139侧)、筛蝶型22.3%(116侧);蝶上筛房形成者中,3、4级视神经管及筛旁型、筛蝶型视神经管发生率较蝶前筛房者均明显提高(X2值分别为117.4、201.2,P值均<0.01).前床突气化者89.1%(57/64)为4级视神经管,10.9%(7/64)为3级.结论 鼻窦MSCT容积扫描、结合MPR技术多方位连续、动态观察可准确显示视神经管与周围结构立体关系,为鼻内镜手术安全实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系视神经营养血管发生急性循环障碍,引起视神经营养不良而发生病变。本文报道急性后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0例18眼,并对发病原因和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针刺新明穴治疗外伤性视神经萎缩18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曾庆广  左志高 《武警医学》1998,9(4):213-214
针刺新明穴治疗外伤性视神经萎缩180例疗效分析武警河南总队医院眼科曾庆广,左志高,赵宏,李聘卿,徐晓丽(郑州450052)关键词外伤性视神经萎缩,针刺疗法,新明穴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是由于视神经管骨折、视神经挫伤或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下行性视神经萎缩。其特...  相似文献   

19.
1病例报告患者女,14岁,因右内眦部被铅弹击伤8h于1995年3月20日入院。患者于8h前被汽枪子弹击中右内附部,可见一伤口,右鼻腔有少许流血,即去当地某大医院诊治。摄副鼻窦CT片示右后组筛窦有一扁平高密度影(变形的铅弹),因异物深在,不敢贸然手术而来我科。定位片示蝶窦前及视神经旁有一扁平异物,深约4cm。查右内眦部有一个1cm伤口,周围组织水肿,用探针探及伤道3~4cm,右眼睑明显肿胀,视力、视野正常,无复视及偏盲。于伤后9b在局麻下行后组筛窦异物取出术。在右侧内眦部沿伤口延长至2cm,在C型B电视X线机引导下反复变动头位,…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34例副鼻窦粘液囊肿进行探讨。使用CT必置为EMI1010及GE8800。均行水平扫描,其中6例行寇状扫描,17例行增强扫描。间隔5~10mm,层厚5 mm。34例中筛窦20例(58.8%)额窦10例(29.4),蝶窦3例,上颌窦1例。CT表现为副鼻窦呈膨胀性等密度病变,边缘光滑。增强扫描除一例筛窦病变外,均未见有增强。膨胀性等密度边缘有增强,筛窦12例中见有11例(92%),额窦3例中见有2例,蝶窦2例中见有1例。筛窦20例中有19例(95%)、额窦10例中有7例及全部蝶窦病例均有骨破坏。作者指出,既往认为合并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