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在兔离体灌流心脏观察参麦注射液对DPPH自由基所致心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离体兔心采用Langendorff法灌流 ,记录左室内压 (LVP)、左室内压上升速率 (+dp/dtmax)、左室舒张末压 (LVEDP)、心率(HR) ,定时收集冠脉流出液测量冠脉流量 (CF)和肌酸激酶 (CK)活性。结果 :用含 0 .2 5 μmol/LDPPH的K H液灌流心脏 1 0min ,LVP ,+dp/dtmax明显降低 ,LVEDP升高 ,冠脉流量中的CK值明显增加。用含参麦注射液(1 :32 0 )的K H液灌流心脏 1 0min ,可显著减轻DPPH所致的心功能损伤 ,减少CK的释放。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DPPH自由基所致心功能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兔离体灌流心脏观察参麦注射液对DPPH自由基所致心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离体兔心采用Langendorff法灌流,记录左室内压(LYP)、左室内压上升速率( dp/dtmax)、左室舒张末压(LVEDP)、心率(HR),定时收集冠脉流出液测量冠脉流量(CF)和肌酸激酶(CK)活性。结果:用含0.25μmol/L DPPH的K-H液灌流心脏10min,LVP, dp/dtmax明显降低,LVEDP升高,冠脉流量中的CK值明显增加。用含参麦注射液(1:320)的K-H液灌流心脏10min,可显著减轻DPPH所致的心功能损伤,减少CK的释放。结论:参麦注射液对DPPH自由基所致心功能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兔离体灌流心脏内外源性自由基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离体兔心采用Langendorff法灌流,记录左室内压(LV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舒张末压(LVEDP)、心率(HR),定时收集冠脉流出液测定冠脉流量(CF)和肌酸激酶(CK)活性,再灌结束时测定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以含0.25μmol/L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或0.06μmol/L次黄嘌呤(HX)和2.0u/L黄嘌呤氧化酶(XO)的K-H液灌流心脏10min,可显著降低LVP、+dp/dtmax,升高LVEDP,增加CK和MDA释放;预先用2.5mg/L EGb灌流心脏10min,可显著改善DPPH或HX+XO所致心功能损伤,减少CK和MDA释放.结论 EGb对DPPH或HX + XO诱导内外源性自由基所致心肌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兔离体灌流心脏内外源性自由基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离体兔心采用Langendorff法灌流,记录左室内压(LV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左室舒张末压(LVEDP)、心率(HR),定时收集冠脉流出液测定冠脉流量(CF)和肌酸激酶(CK)活性,再灌结束时测定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以含0.25μmol/L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或0.06μmol/L 次黄嘌呤(HX)和2.0μ/L黄嘌呤氧化酶(XO)的K-H液灌流心脏10min,可显著降低LVP、 dp/dtmax,升高LVEDP,增加CK和MDA释放;预先用2.5mg/L EGb灌流心脏l0min,可显著改善DPPH或HX XO所致心功能损伤,减少CK和MDA释放。结论 EGb对DPPH或HX XO诱导内外源性自由基所致心肌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HOE694对自由基所致离体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在兔离体灌注心脏观察选择性钠氢交换抑制剂HOE694对内源性自由基所致心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离体兔心脏采用Langendorff法灌流,通过次黄嘌呤(HX)和黄嘌呤氧化酶(XO)诱导产生氧自由基超氧阴离子(O2^-)造成心功能损伤模型,记录左室内压(LV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舒张末压(LVEDP)、心率(HR),定时收集冠脉流出液测量冠脉流量(CF)和肌酸肌酶(CK)活性,并测定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用含0.06μmoL/LHX和2U/LXO的K-H液灌流心脏10min,可显著降低LVP、+dp/dtmax,升高LVEDP,减慢HR,增加CK释放和MDA的含量;预先灌注HOE694(0.1,0.3μmoL/L)可明显促进HX+XO所致心功能损伤的恢复。减少CK的释放和MDA的含量。结论 HOE694对内源性自由基所致心功能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大鼠离体心脏心肌的延迟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离体大鼠心脏全心停灌缺血30min后再灌注30min产生缺血再灌损伤,观测心率(HR)、冠脉流量(CF)、左室内压(LVP)和左室内压变化最大速率( dp/dtmax),测定心肌组织中肌酸激酶(CK)释放量、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量。结果实验前24h单次ig给予EGb761(50或100mg/kg)可显著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功能(LVP和 dp/dtmax)损伤,抑制心肌组织CK释放和MDA水平的增加以及NO水平的降低。预先给予NO合酶抑制剂L-NAME(5mg/kg)或心肌肌细胞膜ATP敏感钾通道(sarcKATP)阻断药HMR1883(3mg/kg),均可明显抑制EGb761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结论EGb761对缺血再灌注诱导大鼠心肌损伤具有延迟性保护作用,这一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加NO合成和开放sarcKATP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灌时参附注射液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大鼠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心脏缺血后再灌注同时给予参附注射液,观察大鼠心脏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和心率(HR),以及心肌组织中的ATP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含量的变化。实验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参附注射液30 ml/L组和60 ml/L组。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心肌ATP含量和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和CK含量明显升高。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参附注射液60 ml/L组心肌MDA值减少,SOD值升高,ATP含量增加,冠脉流出液CK含量减少;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结论复灌时参附注射液处理可提高心肌组织ATP含量和SOD活性,减少MDA生成,减少CK含量,保护缺血/再灌注后的大鼠心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损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缺血再灌组(I/R),预适应组(IPC),牛磺酸Ⅰ组,牛磺酸Ⅱ组.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方法,经主动脉用K-H液平衡灌注.记录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压力上升和下降最大变化速率(±dp/dt max)、冠脉流量(OF).结果:与I/R组比较,牛磺酸预处理能提高大鼠离体心脏停灌再灌期的CF,升高LVSP、±dp/dt max而降低LVEDP,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牛磺酸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停灌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雷米普利预适应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性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离体大鼠心脏采用Langendoff灌流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1)对照组;(2)缺血-再灌组(I/R组);(3)雷米普利预处理组(Ramipril 0.05mg/kg);(4)雷米普利预处理组(Ramipril 0.1mg/kg):(5)HOE140+雷米普利预处理组(HOE1400.1mg/kg+Ramipril 0.1mg/kg)。每组7只。记录左室内压(LV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舒张末压(LVEDP)、心率(HR),定时收集冠脉流出液测量冠脉流量(CF)和肌酸激酶(CK)活性。再灌注结束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I/R组缺血-再灌注后10、20、30min可显著降低LVP和+dp/dt max(P〈0.01),升高LVEDP(P〈0.01),降低CF(P〈0.01),缺血-再灌注后10、20min显著降低HR(P〈0.01);(2)与I/R组比较,Ramipril 0.05mg/kg组缺血-再灌注后20、30min可显著升高LVP(P〈0.01)及增加CF(P〈0.05);缺血-再灌注后10、20、30min可显著升高+dp/dtmax(P〈0.01),降低LVEDP(P〈0.01);(3)与I/R组比较,Ramipril 0.1mg/kg组缺血-再灌注后10、20、30min可显著升高LVP(P〈0.01),升高+dp/dtmax(P〈0.01),降低LVEDP(P〈0.01);增加CF(P〈0.05);(4)与Ramipril 0.1mg/kg组比较,HOE1400.1mg/kg+Ramipril 0.1mg/kg组缺血-再灌注后10、20、30min可显著降低LVP(P〈0.05);降低+dp/dtmax(P〈0.05);升高LVEDP(P〈0.05);降低CF(P〈0.05);(5)I/R组缺血-再灌注后10、20、30minCK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Ramipril 0.05mg/kg组及Ramipril 0.1mg/kg组缺血-再灌注后10、20、30minCK与I/R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HOE1400.1mg/kg+Ramipril 0.1mg/kg组缺血-再灌注后10、20、30minCK与Ramipril 0.05mg/kg组及Ramipril 0.1mg/kg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6)实验前24h舌下静脉注射雷米普利0.05mg/kg或0.1mg/kg均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中MDA含量。结论雷米普利对缺血再灌注诱导离体大鼠心肌损伤具有延迟性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激活缓激肽B2受体,减少缓激肽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细胞穿透肽PEP-1携带过氧化氢酶(CAT)穿透大鼠离体心肌的能力,并探讨PEP-1-CAT融合蛋白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随机分为5组(n=10):缺血-再灌注组(I/R组)行平衡30 min、停灌30 min与再灌注60 min,CAT组、PEP-1-CAT融合蛋白预处理组(A、B、C、D组)在平衡15 min后依次以10,5,10,20μmol/L的融合蛋白预处理15 min,停灌、复灌与I/R组相同。记录各组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及冠脉流量(CF)变化,测定平衡15 min时、再灌注15 min时冠脉流出液乳酸脱氢(LDH)活性。测定再灌注60 min时心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PEP-1-CAT融合蛋白能高效转导入离体心肌组织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在平衡15 min末,各组LVEDP、LVSP、±dp/dt max以及LDH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I/R组比较,B、C、D组在再灌注后各时间点LVEDP降低(P<0.01),LVSP、±dp/dt max以及CF升高(P<0.01),灌注15 min时冠脉流出液LDH活性降低(P<0.01),再灌注后60 min心肌MDA含量降低(P<0.01)。CAT处理组所有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P-1-CAT融合蛋白能高效转导入离体心肌织并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将为其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奠定坚实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云南产鼠尾草鼠药物滇丹参、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对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影响和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与丹参进行对比.方法:( 1 )结扎大鼠冠脉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经股静脉给药,左心室插管测定LVSP ,LVEDP,HR ,±dp/dtmax,t-dp/dtmax,股动脉插管测定SBP,DBP和MAP ;( 2 )结扎大鼠冠脉左前降支,缺血3 0min后剪断结扎线造成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经股静脉给药,测定再灌注60min后血清中CK、LDH、SOD、GSH -Px和MDA含量;( 3 )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全心停灌1 5min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血红素氧合酶(HO-1)对烧伤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方法 32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烧伤组、热预处理组、热预处理+ZnPP组、热预处理+ZnPP+Hemin组,每组8只.所有大鼠心脏进行离体Langendorff恒压灌流,分别记录大鼠心电图、左室压(LVDP)、左室内压变化速率(±dp/dtmax),检测CK、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组织HO-1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大鼠烧伤后心脏缺血-再灌注可造成明显损伤,热预处理可明显减轻心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收缩力;ZnPP可降低HO-1水平,抑制预处理对心脏的保护作用;Hemin通过增加HO-1水平,取消ZnPP对预处理心脏保护的抑制作用、改善心肌收缩、减少梗死面积.结论 烧伤后再灌注可对心脏产生损伤,热预处理可减轻心脏再灌注损伤,HO-1可能参与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腺苷A1受体部分型激动剂VCP28对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1型糖尿病SD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按照假手术组(Sham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I/R+VCP28(腺苷A1受体部分型激动剂)组进行实验(n=8)。实验过程中持续描记采集左室压(LVP),根据压力波形分析左室发展压(LVDP)和最大收缩/舒张速率(±dp/dt_(max));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心肌SIRT1,Acfoxo1,Ac-p53及凋亡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VCP28预处理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离体灌流心脏缺血/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抑制凋亡信号通路,显著提高SIRT1表达并下调Ac-foxo1及Ac-p53的水平(P0.01)。结论 VCP28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离体灌注心脏缺血/再灌注后心功能指标和心肌梗死面积,对糖尿病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SIRT1通路激活可能是VCP28抗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缺血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脏再灌注损伤有无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2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单纯缺血复灌组(IR),经典预处理组(IPC),脑缺血预处理组(BPC),在Langendorff装置上对大鼠离体心脏进行灌流.比较分析各组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和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I/R组比较,脑缺血预处理能明显增加复灌各个时间点的LVDP恢复率,抑制LVEDP的增加(P<0.01),明显减小心肌梗死范围;且与经典预处理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脑缺血预处理对离体大鼠的心脏有保护作用,其保护程度与经典预处理的保护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内皮素-1(ET-1)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ET-1的不同效应。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50~300 g,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ET-1组(0.1、1、10 nmol/L)和BQ-123组(2μmol/L),每组6只。所有离体心脏均平衡20 min,全心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观察各组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各时间点的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冠脉流量(CF)以及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变化。结果再灌注后,与对照组相比,ET-1组的LVDP明显升高,LVEDP显著降低,CF也稍有升高。ET-1组再灌注5 min后的LDH、CK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而且,低剂量ET-1组(0.1、1 nmol/L)效果更显著。但是,ET-1组的效果被BQ-123所抑制。结论 ET-1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低剂量时效果更显著,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由ETA受体所介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大鼠离体心脏灌流系统上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二苯基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所致心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离体心脏采用Langendorff灌流,基础平衡30 min后进行各组预给药10 min后,用含0.25μmol/L DPPH的K-H液灌流心脏10 min,造成心脏功能损伤,最后用K-H液灌流10 min进行恢复。记录灌注压(PP)、左心室舒张压(LVEDP)、左心室收缩压(LVSP)、心率(HR)、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并计算心率压力乘积(RPP)。[结果]丹红注射液灌注10min可以显著降低灌注压,扩张冠状动脉。DPPH自由基损伤后RPP、+dp/dtmax显著降低,-dp/dtmax显著升高。用含丹红注射液的K-H液预处理10min,丹红2.5μL/mL组、丹红5μL/mL组可以减轻DPPH自由基导致的心脏功能损伤。[结论]在离体心脏模型中丹红注射液能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外源性自由基对心脏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取大鼠离体心脏,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进行恒速逆行灌流,连续记录心功能指标HR、LVP、±dp/dtmax和CF,并测量心肌肌酸肌酶的释放量。结果川芎嗪和维拉帕米能显著改善再灌注所致心功能损伤并减少肌酸激酶的释放。结论川芎嗪和维拉帕米能保护心脏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含聚合血红蛋白(polymerized hemoglobin,PolyHb)的心脏停搏保存液(St.Thomas液)对离体大鼠心脏低温保存8 h复灌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20):假手术组(sham组)、对照组(St.Thomas solution组,STS组)和实验组(PolyHb组).利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观察心脏在4 ℃含或不含PolyHb的St.Thomas液中保存8 h复灌120 min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比较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和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与STS组比较,含PolyHb的St.Thomas液可增强再灌注时左室发展压(P<0.001)和左室压力变化率(P<0.001),减少冠脉流出液中CK和LDH的含量(P<0.001),减少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P<0.001).结论 含PolyHb的St.Thomas液对低温保存8 h后离体鼠心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记录心脏左室压(LVP).左室压变化速率(±dp/dt),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和动脉压(BP),来研究氯丙嗪与维拉帕米合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结果:小剂量氯丙嗪与维拉帕米合用可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其作用优于单用同等剂量氯丙嗪或维拉帕米,与两药大剂量单用相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基因重组生长激素(GH)对缺血再灌注心脏泵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二组,分别每天皮下注射GH 0.5IU/kg(GH组)或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7d后进行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分别测定缺血前、后再灌注10min、30min的心脏泵功能指标和冠脉流量的恢复率.结果 GH组离体心脏缺血前基础水平的左室收缩峰压(LVSP)、收缩期左室压力上升速度峰值(+dp/dt max)、舒张期左室压力下降速度峰值(-dp/dt max)和冠脉流量(CF)与对照组比较呈显著差异(P<0.01),缺血后再灌注10min、30min的LVSP、±dp/dt max、CF与自身缺血前基础水平比较的恢复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GH组心率(HR)的恢复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示预先应用GH可增强心脏泵功能并改善缺血再灌注心脏泵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