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肿瘤手术后血肿--近10年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减少颅脑肿瘤手术后血肿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分析自1991年7月~2001年6月发生的脑肿瘤手术后颅内血肿12例,包括血肿发生率、血肿部位与出现时间、相关因素及预防处理等。结果 术后血肿出现的高峰时间在8h内,血肿好发部位为额顶硬膜外。远隔部位术后血肿的发生与过分急骤颅压改变有关;手术野血肿与止血是否恰当、引流管放置及颅脑各层结构的完整性有关。术后血肿的发生与肿瘤病理性质、部位无关,与患者的脑血管状况有关。结论 术后8h内强化监护并及时处理血肿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脑肿瘤手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5年14例颅脑肿瘤术后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发生的特点,按1:4随机选取未发生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的颅脑肿瘤手术病例作为对照,对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有无脑积水、有无脑萎缩、术前血糖水平、有无高血压、手术体位、病理分型、甘露醇应用及手术时间等12个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意义的指标再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有无脑积水、有无脑萎缩、手术体位和使用甘露醇等6个指标与颅脑肿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具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有无脑积水、有无脑萎缩可能为导致颅脑肿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颅脑肿瘤术后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形成机制为多种原因导致的颅内压及脑脊液动力学改变致硬脑膜与颅骨剥离,但临床工作中更应注意肿瘤大小、有无脑积水、有无脑萎缩这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脑肿瘤手术后远隔部位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形成的原因和机制,总结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科近5年颅内肿瘤术后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颅内肿瘤术后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好发于中青年患者;所有病例血肿均发生于小脑幕上,其中3位于额部,2例位于颞顶或顶枕部;5例患者均为颅底中线肿瘤,3例为幕上肿瘤,2例为幕下肿瘤;平均血肿量为(53.7±3.46)mL;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恢复良好,1例术前已经发生脑疝预后差.结论 颅内肿瘤术后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多发生在颅底中线部位肿瘤手术后,形成原因和硬脑膜与颅骨剥离有关.术前术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术后严密监护、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是防治术后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颅脑术后清醒病人出现非癫痫性意识障碍的时间窗及原因。方法 对1989年以来共28例非癫痫所致的颅脑术后清醒病人再出现意识障碍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意识障碍原因:硬膜外血肿引起的8例;术腔血肿、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所致的各有5例;尿崩致休克及水电解质紊乱、内分泌失调、肺部感染伴高热各2例;颅内感染伴气颅、吸气困难、脑肿胀、颅底修补物肿胀各1例;②意识障碍的时间窗:术后12h内出现11例;13—24h内1例;25-48h内5例;49-72h内4例;73—96h内6例;术后第7d出现1例。结论 颅脑术后清醒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原因复杂,但以术后颅内血肿和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多见(18/28),且多在术后72h内出现。术中彻底止血和术后防止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及术后72h内加强监护是预防术后清醒病人出现意识障碍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及形成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颅脑损伤术后经CT扫描或再次开颅探查证实为飞黄腾达这发性血肿的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及其与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原发伤的关系。结果 血肿发生部位与手术部位关系;邻近型8例,远隔型12例,对侧型9例;发生在脑内9例,硬膜外12例,硬膜下7例。脑室内1例;12例术后硬膜外血肿中有9例可见颅骨骨折;9例术后脑内血肿中有7例可见脑挫裂伤。结论 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硬膜外,硬膜下与脑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脑膜或皮质血管破裂,桥静脉断裂等局部损伤影响不同类型血肿的形成,脑血管麻痹,低氧血症等是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形成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脑肿瘤患者开颅术后超早期CT检查的意义以及手术后出血的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216例颅脑肿瘤手术后早期施行CT检查的患者资料。结果 216例颅内肿瘤开颅术后进行早期CT检查,9例术后发生颅内血肿,其中4例在术后超早期(6h内)行CT检查即有出血表现。该9例术后出血病患的病理分别为脑膜瘤5例,髓母细胞瘤1例,垂体腺瘤1例,转移瘤(鳞癌)1例,少突胶质瘤1例。该9例患者中,3例患者予以保守治疗,6例经再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9例患者均好转。结论术中止血不彻底、术中颅内压骤降、富血管的肿瘤病理类型(如脑膜瘤)等是颅脑肿瘤患者术后形成血肿的可能原因。术后超早期CT检查可早期发现颅脑肿瘤术后出血,提高患者预后,对其临床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及形成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颅脑损伤术后经CT扫描证实为迟发性血肿的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及与原发伤的关系。结果血肿可发生脑内、硬膜外、硬膜下;有邻近型、远隔型、对侧型;血肿大部分发生在72h以内,少数72h以后;常有颅骨骨折,脑挫裂伤等原发伤。结论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硬膜外、硬膜下、脑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脑挫裂伤、颅骨骨折、桥静脉断裂等局部损伤可导致不同类型的血肿。  相似文献   

8.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相关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分析38例脑出血血肿扩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33.7%,主要发生在24h尤其是6h内,早期血肿扩大与肝病及酗酒史、凝血功能、出血部位、血肿形态等有关,血肿扩大增加了病人的死亡率。结论 血肿扩大的发生影响病人预后,应尽早确诊,采取积极防治措施,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9.
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10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及形成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颅脑损伤术后经CT扫描证实为迟发性血肿的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及与原发伤的关系.结果 血肿可发生脑内、硬膜外、硬膜下;有邻近型、远隔型、对侧型;血肿大部分发生在72h以内,少数72h以后;常有颅骨骨折,脑挫裂伤等原发伤.结论 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硬膜外、硬膜下、脑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脑挫裂伤,颅骨骨折,桥静脉断裂等局部损伤可导致不同类型的血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术后继发颅内血肿早期再手术的原因,探讨改善患者预后的措施。方法回顾2年来246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出现继发性颅内血肿早期再手术21例,分析早期再手术原因。结果246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继发性颅内血肿早期再手术21例,发生率8.5%。重、中残2例,恢复良好18例,死亡1例。结论术中手术区域妥善的脑组织保护、有效的止血,术中、术后对颅脑其它部位的损伤引起继发性颅内血肿的判断并及时复查凹,从而抓住再手术时机,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对侧颅内血肿的发生时间,形成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法:我们自1989年9月-2001年8月收集共9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结果:9例第一次手术回病房后,昏迷4例,手术对侧瞳孔逐渐增大24h内再次CT复查,发现对侧颅内血肿。另5例在第一次手术后48h复查CT,均提示手术对侧颅内血肿,血肿量在30-80ml,其中5例为脑挫裂伤伴硬脑膜下血肿,中线结构移位明显,2例为颞枕部硬膜外血肿,2例为颞叶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2例和颞叶脑内血肿2例手术治疗,预后良好。5例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血肿立即行手术治疗,清除血肿,4例血肿清除后脑搏动较弱,5例均行硬膜减张缝合并去骨瓣。手术后死亡3例,2例手术后有偏瘫。结论:一侧外伤性颅内血肿在手术后继发血肿的发生率为0.8%-2.2%,多发生在48-72h之内。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急性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血管自主调节丧失,血管床扩张淤血,脑血管内外压力差增大可能也是重要因素。并且常在脑挫裂伤的基础上继发出血,亦可因过度换气,使用脱水降压剂及去骨瓣减压不当使颅内压聚降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DPIH)的原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790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45例出现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将DPIH与未出现术后血肿(WRIH)者在某些临床特征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在术前出现脑疝征象、血肿的类型、凝血功能异常、手术方式、术中低血压及治疗结果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DPIH的发生与颅脑损伤的程度、类型、治疗方式及全身因素密切相关,其预后很差。血肿清除术后症状不能改善或病情恶化时应行动态CT检查,可尽早发现DPIH。一些预防措施可有助于减少DPIH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颅脑手术后,发生颅内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病例报道很少。一旦发生,如果没有及时诊断、治疗,会出现致命的后果。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有报道。认为: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发生与消耗性凝血病、抗凝治疗、肿瘤、感染、怀孕和血管畸形有关。但是没有确定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颅脑肿瘤手术并发非手术区颅内血肿的发生机制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7例颅脑肿瘤手术并发菲手术区颅内血肿患者的出血类型、部位、发现血肿时间、处理方式及预后.结果 2例遗留轻微相应脑叶症状,无肢体偏瘫患者,无死亡患者.结论 手术有控制地减压,术中术后敏锐判断并及时复查CT,果断手术处理血肿是防治非手术区颅内血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再手术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2001年11月至2006年11月我科共对561例颅脑损伤病人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31例发生迟发性血肿行再次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1例再次手术后恢复良好7例,中残7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6例。结论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包括:①原血肿手术部位再出血;②多发性血肿的非手术部位血肿形成。临床应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并强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以便及时发现并再次手术清除继发性血肿、缓解颅内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相关因素及其预后.方法分析38例脑出血血肿扩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33.7%,主要发生在24h尤其是6h内,早期血肿扩大与肝病及酗酒史、凝血功能、出血部位、血肿形态等有关,血肿扩大增加了病人的死亡率.结论血肿扩大的发生影响病人预后,应尽早确诊,采取积极防治措施,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7.
中、老年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1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中、老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临床特点、伴随危险因素及诊疗过程中注意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15l例中老年DTICH病例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DTICH占中老年颅脑损伤病人的77.8%,死亡率为25.2%。结论 对于中老年颅脑损伤患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DTICH的发生,及时作出诊断、治疗。DTICH多出现于颅脑损伤后72h内或清除其它颅内血肿后突然出现,高峰期是伤后24h。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H)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科自2001-01-2003-06收治的122例DTIH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TIH占颅脑损伤病人的8.97%,死亡率23.8%。占同期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病因的35.7%。中老年患者占DTIH患者的45.9%。DTIH发生在24h内占82%,72h内占97.5%。结论 DTIH多发生在颅脑损伤后72h内,伤后24h内发生率较高。多见于中老年患者。DTIH是颅脑损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重要原因。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脑膜瘤手术后癫痫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158例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以性别、年龄、主要症状、术前癫痫史、阳性体征、肿瘤部位、手术操作时间、皮质牵拉伤、动静脉损伤、术后血肿、颅内感染、术后水肿、肿瘤切除程度、手术次数、放射治疗、肿瘤复发等16项可能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以术后发生癫痫为因变量,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癫痫史、肿瘤部位、术后水肿、肿瘤切除程度、肿瘤复发等5个因素为脑膜瘤术后癫痫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脑膜瘤术后癫痫的发生影响病人生活质量,防治癫痫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望减少脑膜瘤术后癫痫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行开颅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术后均复查头颅CT,了解是否存在迟发性出血,并分析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未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161例,占89.44%;出现颅内血肿19例,占10.56%;其中21.05%发生时间术后8h,63.16%发生于术后8~24h,10.53%发生于25~72h,5.26%发生时间72h。迟发性颅内血肿组GCS评分、Babinski征阳性、脑挫裂伤、颅骨骨折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APTT、TT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有统计学意义项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GCS评分为3~5分、Babinski征阳性、脑挫裂伤、颅骨骨折、TT是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常发于与术后8~24h,其中GCS评分为3~5分Babinski征阳性、脑挫裂伤、颅骨骨折、TT为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