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年来,β_2微球蛋白(β_2-m)在临床医学中的广泛应用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将着重对β_2-m在常见恶性血液病中的诊断和预后评价作一综述. 一、多发性骨髓瘤(MM) 1974年,Kither等首次测定了167例各种晚期肿瘤患者的β_2-m,发现以MM患者增高最为显著.1978年,Kin发现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和腹水中β_2-m明显升高,尤其是MM患者,占66.6%,且认为升高的机制系肿瘤细胞合成β_2-m增加或正常细胞  相似文献   

2.
β_2微球蛋白测定对肾脏疾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用放免法测定84例各种肾病患者的血、尿β_2微球蛋白(β_2-m),结果表明血β_2-m 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呈显著负相关,与血肌酐(Scr)呈显著正相关,是测定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灵敏指标;尿β_2-m 与酚红排泄率(PSP)呈负相关,是早期发现近曲小管损害程度的标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尿β_2-m 均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前认为β_2-微球蛋白(β_2-M)、C反应蛋白(CRP)水平是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最重要的预后因素。本文通过测定不同临床分期MM患者血清β_2-M、CRP水平的变化,研究并分析β_2-M、CRP与各相关指标的相关关系及其在临床预后中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1995~2002年6月我所收治的MM患者39例(MM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37~72岁,  相似文献   

4.
作者研究170例未经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 T 细胞亚型与疾病特征(包括生存期)的关系。病人和方法 170例未经治疗的 MM 患者,男86例,女84例,中位数年龄69岁。患者用马法兰-强的松(60%)或 VMP/VBAP(40%)交替治疗,两组的中位数生存期相似,分别为24和26个月。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水平是以放射免疫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51名)正常人、51例经活检证实的IgA肾炎及25例非IgA型特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测定了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浓度,并进行了比较。所有患者的肾功能均正常,均未用过免疫抑制药。结果血清β_2-m浓度在IgA肾炎患者(平均1.92±0.67mg/L)比正常人(平均1.33±0.4 mg/L)显著增高(P<0.001);非IgA型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血清β_2-m也显著增高为1.83±0.73mg/L。在IgA肾炎患者中,伴有肾小球硬化者33例,其血清β_2-m浓度(2.02±0.7mg/L)比无肾小球硬化的18例(1.72±0.65mg/L)显著增高(P<0.025),且β_2-m水平与免疫荧光下的IgA密度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对β_2微球蛋白(β_2-m)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应用作了较详细的研究,但对血吸虫病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研究较少。我们在1991年4月—1993年2月用放射免疫(RIA)方法,测定146例不同类型血吸虫病患者血清β_2-m含量,同时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作对比观察,并对晚期血吸虫病(下称晚血)患者β_2-m含量增高的病理机制及临床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中血管新生的状态,探讨骨髓微血管密度(MVD)和β2-微球蛋白(β2-MG)与MM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改良的塑料包埋骨髓活组织病理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患者骨髓MVD;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MM患者血清β2-MG。结果初诊MM患者骨髓MV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国际预后分期(ISS)及血清β2-MG相关(P<0.01),随临床分期的增加依次增高(P<0.01)。与治疗前相比,MM治疗有效组骨髓MVD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无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MVD及血清β2-MG检测可作为MM患者体内瘤负荷、预后及疗效判断的指标,骨髓血管新生在MM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抗血管新生治疗可能成为治疗MM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福辛普利(蒙诺)对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福辛普利治疗40例高血压病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剂量从10 mg,1次/d开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为40 mg,1次/d,若降压效果不理想,联合钠催离1.25~2.5 mg,1次/d,用药前、后测定血压、尿白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β_2-m)、血β_2-m,尿素氮、肌酐。结果:用药后血压明显下降达正常范围(P<0.01),尿白蛋白,尿β_2-m、血β_2-m,尿素氮,肌酐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福辛普利可有效控制血压,同时可降低尿白蛋白,尿β_2-m、血β_2-m,尿素氮,肌酐水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测定了69例Graves病患者血β_2-微球蛋白(β_2-m)含量,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一、测定对象:69例Graves病患者经内分泌专科确诊,均排除了肾功能异常及其他血β_2-m含量异常的有关疾病,按病情分为三组。治疗前组:24例,年龄18~54岁;治疗中组:23例,30~57岁,经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后,症状消失,ATD减至维持  相似文献   

10.
我院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64例肺癌患者进行了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含量测定,经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和健康者比较,证明肺癌患者血清β_2-m水平明显升高,准确性为65.6%。 1.材料与方法:本组患者均经病理检查及X线拍片确诊。男47例,女17例;年龄30~76岁。另设正常对照组(为健康职工)30例,年龄20~60岁;慢性支气管炎患者30例,年龄20~69岁。所有受检对象均空腹取静脉  相似文献   

11.
近年国内已有测定体液β_2-微球蛋白(β_1-m)来判定多种内科疾病,但脑脊液β_2-m测定用于结脑诊断,尚未见报道。作者对确诊为结脑的30例,取其住院后首次脑脊液,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β_2-m,试用于结脑的诊断,初步认为具有一定价值。结果与诊断:对照组30例(除外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测定脑脊液β_2-m值为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eceptor,suPAR)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的表达、该数值与疾病预后相关因素(分期、年龄、髓外浸润、染色体异常、肾功能、C-反应蛋白、β2-MG等)的关系及其在预测疾病预后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检测40例MM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血清suPAR表达水平。结果:①无效组与缓解组、进步组血清suPAR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生存期<2年组血清suPAR表达高于生存期>2年组(P<0.01);③除血红蛋白数值高低与suPAR数值无相关性外,分期、肾功能异常、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髓外浸润各组血清suPAR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应用logistic回归对诸因素与患者生存期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表明疾病分期、suPAR表达水平高是导致患者生存期不足2年的独立因素。结论:suPAR水平增高与MM疾病进展、生存期缩短、早期出现髓外浸润等因素有关,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我们应用放免法测定了38例老年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含量,年龄60~79岁,平均67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诊断标准。25例合并心衰,其中Ⅰ度14例,Ⅱ、Ⅲ度11例。另29名老年前期健康献血员作为对照,年龄45~63岁,平均47.5岁,血β_2-m测定采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提供的β_2-mRIA试剂盒,具体操作按说明书。结果如下: 一、29例正常人血β_2-m含量为1.83±0.55mg/L。以平均值+2SD为正常上限,则β_2-m≥3.0mg/L为阳性。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上皮组织和造血系统的正常细胞及各种恶性细胞均能合成β_2—微球蛋白(β_2—m)。本文采用原子能研究所提供的β_2-m 放免药盒测定23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治疗前后血清β_2—m(附表),均用 COAP 方案治疗。结果:1.46例正常人血清β_2-m 测定结果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中浆细胞标记指数(PCLI)检测的临床意义及与年龄、疾病分期、骨髓浆细胞数、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乳酸脱氢酶(LDH)、血肌酐、生存期及13q14缺失[del(13q14)]等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玻片计数法检测42例初诊MM患者PCLI,并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技术,用位于13q14的序列特异性DNA探针D13S319,检测患者del(13q14)异常情况。结果 42例初诊MM患者中,PCLI阳性18例(42.9%),其中del(13q14)阳性14例,阴性4例;PCLI阴性24例(57.1%),其中del(13q14)阳性12例,阴性12例,PCLI高表达患者具有更高的del(13q14)发生率(P〈0.01)。PCLI阳性与年龄、疾病分期、骨髓浆细胞数、β2-MG、白蛋白、LDH、肌酐等无相关性(P值均〉0.05),与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短有关(P〈0.05)。结论 PCLI是判断MM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阳性患者,疾病进展快,生存期短。PCLI阳性者del(13q14)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 (MM )细胞遗传学变化及其与MM的分型、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短期培养法及G显带技术对 16例MM患者进行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且对MM分型、分期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 16例MM患者中发现染色体异常者 10例 (占 6 2 .5 % ) ,均有数目异常 ,表现有超二倍体、亚二倍体、多倍体及假二倍体 ;其中 9例发生于MMⅢ期 (占 5 6 .2 5 % ) ,1例发生于MMⅠ期 (占 6 .2 5 % ) ;4例为IgG型 ,3例轻链型 ,2例为IgA型 ,1例为不分泌型 ;有异常核型的MM患者表现为高 β2 微球蛋白 (β2 M )、高C反应蛋白(CRP)、低血红蛋白 (Hb)、低血小板 (PLT)、骨髓瘤细胞计数超过 30 % ;高Ca2 + 、高乳酸脱氢酶 (LDH) ,与无核型改变的MM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大多数MM患者存在染色体异常 ,且与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关系 ,多发生于Ⅲ期 ,预后差 ,与其免疫分型无关  相似文献   

17.
102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了解反映瘤负荷及近期疗效的指标,比较DS分期与SWOG分期反映体内瘤负荷的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资料。结果: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肌酐(Scr)、骨骼损害积分、M蛋白量(轻链型及IgD、IgE型除外)、DS分期、SWOG分期与β2微球蛋白(β2-MG)呈正相关(均P<0.05);DS分期与SWOG分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均P<0.05);治疗前血红蛋白(Hb)、血肌酐、白蛋白、β2-MG、骨骼损害积分是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SWOG分期较DS分期简单易行,同样能较好地反映体内瘤负荷及预后;动态测定血肌酐、β2-MG、白蛋白对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应用放免法测定了44例肺心病患者的血清β_2-m浓度。其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血β_2-m、BUN和Cr的阳性率分别为63.6%,33.3%和10.8%,以β_2-m阳性率最高,表明检测血清β_2-m是判断肺心病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一种比较敏感、简便、可靠的方法。可作为肺心病并发肾脏损害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肾功能损害是多发性骨髓瘤(MM)的常见并发症且与生存期缩短有关.将评价MM病人半胱氧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的血清水平,探讨Cys-C水平与MM病人生存的关系.方法 新诊断的MM病人76例及健康人20例抽血检测Cys-C水平.结果 76例新诊断的MM病人中,男41例,女35例,年龄30~81岁,中位年龄66岁.与对照组相比,MM病人Cys-C水平显著升高(P<0.05),42例(55.3%) MM病人Cys-C水平高于正常值.ISS Ⅲ期的病人血Cys-C水平显著高于Ⅰ期病人(P<0.05).同时,Cys-C水平与血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密切相关.生存分析提示Cys-C正常的病人生存期明显优于Cys-C升高的病人(P<0.05).结论 这个研究提示MM病人Cys-C水平不但是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也很好地提示MM病人的肿瘤负荷和生存期.因此,MM病人有必要检测Cys-C水平,以更好地评价MM病人的预后.进一步将探讨Cys-C联合其他指标如LDH、β2-MG评价MM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肾小管缺陷的发生率,作者对20例SLE患者作了肾活检,并了解肾脏病理变化和功能障碍的联系。20例中,男性3例,女性17例,男∶女为1∶5.7,平均年龄26.5岁。11例发病在12个月以内(1~12个月,平均5个月)的新病人于发病2个月内活检,9例患者是在病程后期(13~138个月,平均56个月)活检。所有患者检查了肌酐清除率,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酸负荷试验、β_2-m排泄分数,16例检查了尿浓缩功能。结果9/20(45%)例患者肾活检标本光镜检查发现肾小管-间质反应,但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未发现肾小管或间质免疫沉积的证据。5/20(25%)患者尿最低pH在5.5以上,给予酸负荷后,其最大酸化功能异常。6/16(37.5%)患者尿浓缩功能异常。14/20(70%)患者β_2-m清除率超过对照组平均值2倍标准差。16/20(80%)的病人有1个或1个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