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进行床边排便活动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床边排便活动的安全性.方法 将55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与对照组27例,分别采取床边排便和传统卧床排便的护理方法,观察2组患者心率、血压及心肌耗氧量(D-P)等指标变化.结果 对照组大便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静息时升高(P<0.05),而实验组患者大便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与静息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便后D-P均高于静息D-P(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主诉不适"、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便秘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24-72 h在心电、血压监测下早期进行床边大便活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不同排便方式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不同排便方式效果.[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取床旁坐椅排便和传统卧床排便方法,观察两组病人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D-P)等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病人大便后脉搏、收缩压、舒张压、D-P、脉压差比静息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大便后收缩压、舒张压、D-P、脉压差比静息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便后脉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在心电及血压监护下应用床边坐椅排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安全性。方法:将78例符合入选条件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分别采取早期康复活动和传统的急性心肌梗死后活动与休息指导‘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心率(HR)、血压及心肌耗氧量(D—P)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活动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主诉不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便后D—P均高于静息时(P〈0.05),但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便秘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24h后在心电、血压监测下早期进行活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10 d快速康复程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介入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00例AMI行PCI术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两周(14 d)术后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10 d快速康复程序实施术后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3,7天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肌耗氧量(D-P),出院时心功能分级、并发症发生率、遵医行为、疗效主观评价。结果:术后1,3,7天两组HR,SBP,DBP,D-P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疗效个人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0 d快速康复程序能有效促进术后康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组建早期功能锻炼康复小组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2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组建早期功能锻炼康复小组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日常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2,4,8周后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心律失常、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建早期功能锻炼康复小组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其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整体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0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康复护理。随访1年,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再梗死、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康复护理可提高老年AMI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溶栓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总结早期溶栓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08年8月至2011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150例AMI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溶栓治疗,治疗后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如:再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中度以上心力衰竭以及30 d病死患者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血压变化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合并高血压患者归为观察组(65例),非高血压患者归为对照组(55例)。比较2组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血压变化、临床特征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无胸痛心肌梗死和心肌肥厚的发生率分别为38.4%和63.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心肌梗死后血压下降发生率高达81.5%,收缩压下降(31±12)mmH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Ⅲ级和Ⅳ级患者占比分别为18.5%和12.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室速室颤、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和死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控制血压,逆转心肌肥厚,增强心功能,有利于改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活动时限对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患者早期进行主动、被动活动对疾病康复的影响.方法 在心电监护下,溶栓24 h即开始进行被动、主动活动,通过对52例患者的观察比较,分析一周后患者下床活动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溶栓后一周下床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活动可以改善患者康复质量,早期运动康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早期活动干预对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并发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干预对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55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早期活动和传统卧床休息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再发作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便秘、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心电、血压监测下进行早期活动干预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张传莲  范秀珍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82-168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早期应用康复护理程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3月在CCU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无严重合并症行急诊PCI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在介入治疗后行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康复护理程序行早期康复护理.采用美国Bioz 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l~3 d的心功能进行评价,同时观察并比较两组卧床配合、腹胀、腰背酸痛、排尿困难情况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1~2天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第3d康复组患者的心输出量(CO)有显著提高(P<0.05),平均动脉压( MAP)显著降低(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两组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康复组术后卧床配合及排尿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心功能恢复,并可减轻患者术后腰背疼痛不适症状,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78例,年龄65~81岁,平均(71.6±8.3)岁.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36)和对照组(n=42).观察两组患者的TIMI3级血流获得情况、术后1 h ST段回落情况、左室射血分数变化以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的TIMI3级血流获得率、术后1 h内ST段回落比例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可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并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术后早期康复路径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Harris各项评分(疼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畸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后实施早期康复路径进行渐进式的功能锻炼有助于术后早期恢复,且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应用运动处方的护理效果.方法 300例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的患者(无严重合并症)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PCI术后按照运动处方实施康复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活动情况及再狭窄和心血管事件等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步行距离及上台阶数均显著增加,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再狭窄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运动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早期体力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活动处方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将4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采用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26例,早期实施活动处方。观察两组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日。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日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用活动处方可使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日,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沈斌  李倩晓 《护理与康复》2019,18(10):62-6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进行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术后进行早期康复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心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状态评分等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室壁运动指数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术后胀痛、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进行早期康复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规范的渐进式肌力康复训练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手术前后给予两组患者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术后早期渐进式肌力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扶助行器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更早(P<0.01),平均住院天数更短(P<0.01),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早期规范的渐进式肌力康复训练可减少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并发症,促进其早日下床活动,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序贯康复护理的可行性及实施策略。方法:将69例实施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入院后即开始康复护理干预,实施个体化超早期序贯康复训练护理计划;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后随访12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序贯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5例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干预,对照组45例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SAS评分、SDS评分以及腰背疼痛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头晕、腿软、心悸以及腹胀等临床症状都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组SAS评分、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尿潴留、穿刺部位血肿、心律失常以及心绞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腰背疼痛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理状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程序化康复护理在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1月1日收治的86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程序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康复护理效果(包括记录患者的卧床天数、心绞痛发作的人数及发作平均次数)、不良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卧床天数、心绞痛发作人数及发作次数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采用早期程序化康复护理,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