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嗜尸性苍蝇mtDNA中COⅠ和 COⅡ基因序列检测及法医学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利用线粒体DNA(mtDNA)上细胞色素氧化酶辅酶Ⅰ和Ⅱ(COI、COⅡ)中278bp和635bp基因序列对嗜尸性苍蝇及其幼虫、卵进行种属鉴定。方法随机采集放置在呼和浩特地区室外草地兔尸体和甘肃敦煌戈壁滩猪尸体上的嗜尸性苍蝇、幼虫、苍蝇腹中的卵,提取苍蝇mtDNA进行PCR扩增;并进行扩增结果检测;PCR胶回收纯化、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上述嗜尸性苍蝇mtDNA上COⅠ和(或)COⅡ基因序列在双翅目嗜尸性苍蝇的种内基因差异均数小于1%,种间差异均数大于3%,成虫与幼虫、卵之间几乎没有明显差异,表明在嗜尸性苍蝇种内和种间序列差异均数百分比范围内无重叠,并由此根据COⅠ和(或)COⅡ序列差异判断两个个体是否同种。结论mtDNA上COⅠ和(或)COⅡ序列分析均能有效地对嗜尸性苍蝇及其幼虫、卵进行种属鉴定,COⅠ COⅡ和COⅡ的检验效能要高于COI。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的需要,种属鉴定所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不仅局限在法医学。现对在打击假冒伪劣、保护野生物种、食品安全问题等检验检疫方面所使用的相关现代技术方法(DNA)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线粒体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复合PCR扩增体系应用于法医检验案件中的陈旧血痕、脱落细胞检材、腐败降解检材及骨组织等疑难检材,为解决法医学检验疑难检材的难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用IdentifilerTM试剂盒进行目前使用的STR分型及已建立的18个线粒体SNPs(16个位于编码区和2个控制区)位点复合扩增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体系,并行对照检验案件中的陈旧血痕、脱落细胞、腐败肌肉、软骨以及牙齿、骨等各种疑难检材。结果对于上述检材,STR与线粒体SNPs的检验成功率均达到80%以上,线粒体SNPs高于STR。对于高度腐败的肌肉及软骨、骨骼检材,线粒体SNPs的检验成功率明显高于STR。结论所建立的线粒体SNPs复合PCR扩增体系在疑难检材检验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貂组织线粒体DNA及细胞色素b鉴定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貂组织线粒体DNA(mtDNA)及细胞色素b(Cytb)的特征。方法:采用碱变性方法提取新鲜的貂心及肝组织中mtDNA,PCR技术扩增细胞色素b(Cytb)基因部分序列片段并直接测序。结果:新鲜的貂心和肝组织提取出16 800 bp的mtDNA,并能扩增出310 bp大小的Cytb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貂心Cytb基因与美洲貂(GenBank AB026109.1)同源性为99%。 结论:貂组织含有完整的mtDNA,Cytb部分基因可以作为貂心物种鉴定及检测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5.
利用五色荧光标记引物复合扩增技术,对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500名汉族无关个体的15个STR基因座(D8S1179、D21S11、D7S820、CSF1PO、D3S1358、TH01、D13S317、D16S539、D2S1338、D19S433、vWA、TPOX、D18S51、D5S818、FGA)进行分型研究,计算这15个STR基因座的基因频率并进行统计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鹿茸线粒体细胞色素b (Cytb)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特异性,建立双重PCR技术鉴别鹿茸真伪的分子指纹特征。方法:利用碱变性法提取梅花鹿茸、马鹿茸、驯鹿茸和新西兰鹿茸的基因组DNA,应用引物设计软件Premier 5.0针对Cytb和COⅠ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为Cytb1、2和COⅠ1、2、3),采用单一及双重引物分别进行PCR扩增,筛选特异性强的引物,确定最佳PCR反应条件。结果:采用碱变性法提取的鹿茸基因组DNA片段长度为23 000bp,DNA纯度即A (260)/A (280)为1.80±0.02;应用单一引物进行PCR扩增无法鉴定鹿茸的真伪,而引物Cytb 1和COⅠ1组合后,解链温度为58℃时,梅花鹿茸(吉林、安徽)、马鹿茸均能扩增出395和525bp大小的2个片段,而驯鹿茸和新西兰鹿茸均未能扩增出相应片段;采用该提取方法及最优化的PCR反应条件,对市售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结论:双重PCR技术可从分子水平鉴别鹿茸的真伪,该方法特异性高、实用性强,且简便快捷,在鹿茸真伪鉴别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嗜尸性苍蝇线粒体DNA(mtDNA)上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Ⅰ(COⅠ)中278 bp基因序列,鉴定嗜尸性苍蝇种类,为法医鉴别嗜尸性苍蝇种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采集内蒙古包头、赤峰、天津、南宁、福州、山东临沂、石家庄、银川、兰州、北京怀柔、河南新乡及南阳、山西大同、安徽芜湖、浙江衢州、湖南长沙及株洲、永州等14个省不同地区室外多点放置兔、狗、猪尸体上的嗜尸性苍蝇38只。利用改进的小型昆虫DNA匀浆方法提取上述苍蝇mtDNA,进行PCR扩增;7%聚丙烯酰胺非变性凝胶连续缓冲体系垂直电泳和银染显色技术进行扩增结果检测;PCR胶回收试剂盒纯化;ABI3730测序仪测序;MEGA4软件包进行序列分析和构建UPGMA系统发育树。结果:有效鉴定出上述38只嗜尸性苍蝇,3科(蝇科、丽蝇科、麻蝇科),10属(家蝇属、齿股蝇属、阿丽蝇属、带绿蝇属、裸金蝇属、原伏蝇属、金蝇属、绿蝇属、黑麻蝇属、别麻蝇属),12种(家蝇、开普齿股蝇、叉叶绿蝇、亮绿蝇、巨尾阿丽蝇、瘦叶带绿蝇、白头裸金蝇、新陆原伏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黑尾黑麻蝇、棕尾别麻蝇)。结论:mtDNA上COⅠ中278 bp基因序列分析能有效地对嗜尸性苍蝇进行种类鉴定。该检测方法快速、简便和精确,可以作为法医鉴别嗜尸性苍蝇种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鼠经不同时间低压缺氧暴露后脑皮质mtDNA编码 12SrRNA和细胞色素氧化酶 (Cytochromeoxi dase ,COX)亚基Ⅰ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在模拟海拔 5 0 0 0m高原低压舱内每天缺氧暴露 2 3 5h ,分别连续缺氧 2、5、15、3 0d ,对照组不做缺氧处理。断头活杀后取脑皮质 ,提取组织总RNA ,以 β actin为内参照 ,反转录PCR法分析 12SrRNA和COXⅠmRNA的表达量。结果 缺氧 2d ,12SrRNA的表达比对照组显著升高 5 7%(P <0 0 5 ) ,缺氧 5d以后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 (P >0 .0 5 ) ;COX亚基ⅠmRNA表达在缺氧 2d和 5d显著升高 (P <0 .0 1) ,分别比对照组升高 5 5 %和 10 6%,缺氧 15d和 3 0d恢复至正常 ,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缺氧暴露可同时影响mtD NA蛋白编码基因和核糖体基因的表达 ,提示缺氧可在转录与翻译两个水平上影响氧化磷酸化基因的表达 ,且其变化与缺氧暴露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D4S1627、D14S1426、D1S1649 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构建这3个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同步检测方法并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方法 本实验采用复合扩增同步检测方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银染显色,检测成都地区120名无关汉族个体的D4S1627、D14S1426、D1S1649 ST...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激酶B(AKT)和细胞色素C(Cyt-C)联合检测在脑出血大鼠模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7年1—6月在西电集团医院进行实验,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各10只。空白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大鼠开颅但不注血,模型组大鼠进行脑出血模型建造,在模型建造成功后的1 d、3 d和5 d对3组大鼠的行为学和神经功能分比较,并提取尾部静脉血比较1 d、3 d和5 d时间的MMP-9、AKT和Cyt-C水平,5 d后断头处死采集组织进行HE染色,并进行病理学检查,最后对MMP-9、AKT和Cyt-C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和ROC曲线下面积分析比较。结果术后1 d、3 d、5 d,模型组大鼠平衡木评分、Longa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大鼠(F_(平衡木)=4.518、11.216、13.588,P均=0.000;F_(longa)=5.286、9.812、13.925,P均=0.000;F_(神经功能)=48.891、55.165、51.599,P均=0.000);模型组大鼠MMP-9、Cyt-C表达水平在不同时间段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假手术组大鼠(P均=0.000),AKT水平低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大鼠(P均=0.000),且升高和降低趋势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明显;MMP-9及Cyt-C与脑出血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P=-0.496/0.024,0.507/0.020),AKT与脑出血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P=0.582/0.018);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单项MMP-9、AKT和Cyt-C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Youden指数均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结论 MMP-9、AKT和Cyt-C在脑出血的发病中均具有特异性表达,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较高,能够为临床脑出血的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Ⅱ含量的检测,探讨血清PGⅠ、Ⅱ作为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的血清PGⅠ、Ⅱ的含量并计算其比值的变化。结果与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血清PGⅠ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PG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PGⅠ、Ⅱ比值与非萎缩性胃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PGⅠ,PGⅠ与PGⅡ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萎缩性胃炎组比较,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PGⅠ〈70μmg/L和比值〈3患者出现概率增高(P〈0.05)。结论 PGⅠ、Ⅱ值及比值下降与萎缩性胃炎和胃癌发生密切相关。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聚丙烯和聚乳酸复合补片在前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0月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依照补片材质分为复合组(43例)与聚丙烯组(43例)。两组均接受前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聚丙烯组术中使用聚丙烯补片,复合组术中使用聚丙烯和聚乳酸复合补片。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0 d、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疼痛程度。结果复合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聚丙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0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复合组VAS评分均低于聚丙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入路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时应用聚丙烯和聚乳酸复合补片,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MillerⅠ、Ⅱ类牙龈退缩治疗中隧道技术联合脱细胞真皮基质补片与冠向复位瓣术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院60例MillerⅠ、Ⅱ类牙龈退缩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冠向复位瓣术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治疗,研究组使用隧道技术联合脱细胞真皮基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缺氧复合梭曼中毒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Ca∧2 ]、cAMP、钙调蛋白(CaM)和钙调蛋白Ⅱ(Ca∧2 /CaM-PK Ⅱ)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免技术,从细胞水平进一步观察缺氧复合梭曼中毒对PC12细胞的毒性、细胞内[Ca∧2 ]变化、cAMP、CaM和Ca∧2 /CaM-PK Ⅱ的变化。结果 缺氧中毒组PC12细胞cAMP、CaM含量在中毒后24h明显高于单纯中毒组、缺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缺氧中毒组PC12细胞Ca∧2 /CaM-PK Ⅱ活性在中毒后24h明显低于单纯中毒组、缺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 [Ca∧2 ]、cAMP、CaM和Ca∧2 /CaM-PK Ⅱ在缺氧复合梭曼中毒PC12细胞损伤机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