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磷酸化水平对体外星形胶质细胞(Ast)增殖及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成熟的大鼠原代Ast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用ERK1/2磷酸化的特异性抑制剂U0126进行处理(U0126组),另一组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通过Western Blot技术、Click-iT Edu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两组Ast中ERK1/2磷酸化水平、Ast增殖细胞百分比及各期细胞百分比.结果 U0126组ERK1/2的磷酸化水平(39.13%±6.71%)明显低于对照组(100%).U0126处理24 h后,U0126组Ast增殖细胞百分比[(2.63±1.14)%]低于对照组[(21.43±3.81)%](t=21.13,P<0.01).G1期U0126组Ast[(93.67±0.68)%]高于对照组[(84.63±1.00)%](t=12.91,P<0.01);S期U0126组Ast[(2.90±0.23)%]低于对照组[(14.21±1.14)%] (t=16.87,P<0.01);G2期U0126组Ast[(3.43±0.88)%]高于对照组[(2.08±0.21%)%](t=4.35,P<0.05).结论 降低ERK1/2的磷酸化水平可抑制Ast的增殖,并将其阻断在G1期,抑制Ast从G1期向S期的转化,同时抑制其分裂将其阻断在G2期.  相似文献   

2.
银杏叶提取物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Ast)增殖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纯化及鉴定大鼠大脑皮质Ast;MTT比色法选择EGb作用浓度;1×10-7μL·L-1EGb50μL分别加入对照组和实验组培养液;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随着Ast培养时间的延长,12h内EGb诱导Ast进入S期+G2/M期的细胞百分率有上升趋势,但24h后稍有下降。结论:EGb可通过影响Ast的细胞周期促进Ast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t)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细胞成分之一,约占正常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细胞总数的40%,其功能日益受到重视.其细胞骨架主要由微丝(MF)、微管(MT)和中间纤维(IFs)3种蛋白质组成,其细胞骨架的复杂变化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生理病理条件下Ast细胞骨架的复杂变化(细胞骨架的生物学特性、信号转导途径、细胞骨架的构建与其在临床疾病中变化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功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含血清和无血清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Ast)经不同时程糖氧剥夺(OGD)孵育后其释放细胞因子功能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Ast,分为对照组和OGD组,各组再分为含血清和无血清培养不同时程亚组(0、3、6、9、12、16和24h组)。用MTT法测定不同培养条件和时程的Ast相对活性,ELISA法检测Ast释放到培养液中的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水平。结果:①OGD处理9h:含血清培养的Ast仍然保持高效的增殖能力,而无血清培养的Ast增殖能力明显受抑。②OGD处理24h:含血清培养的Ast存活率高于50%,无血清培养的Ast存活率约30%。③OGD处理24h:含血清培养的Ast最早释放增加的细胞因子为G—CSF,次之为IL-6;TNF-α和IL-1β无释放增加的趋势;无血清培养的Ast基本无G—CSF释放增加,其他3种因子均于OGD处理3h开始释放增加,仅持续时间长短不同。结论:OGD处理9h内,含血清培养的Ast仍然可以保持高效的增殖,而无血清培养的Ast增殖明显受抑;Ast释放G-CSF和促炎因子的时段与它们所处的培养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离和纯化重症肌无力 ( MG)患者骨髓 CD3 4 造血干细胞。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法 ( Mini MACS)分离和纯化 CD3 4 细胞 ,用流式细胞仪对其进行评估并检测纯化后细胞活力。结果 骨髓分离纯化前、后CD3 4 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 ( 2 .65± 0 .65 ) %、( 85 .3 7± 7.47) % ( P<0 .0 0 1 ) ;CD3 4 细胞分离纯化前、后细胞活力未受影响 ( P >0 .0 5 )。结论 Mini MACS可有效地分选 MG患者 CD3 4 骨髓造血干细胞 ,且细胞活力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6.
背景:羟乙基淀粉和淋巴细胞分离液两步法分离骨髓有核细胞,可以提高单个核细胞的浓缩效率,但对血小板残留量的研究未见报道。 目的:明确羟乙基淀粉两种分离方法浓缩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效率和残留血小板的量。 方法:骨髓来自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成体自体骨髓有核细胞移植治疗相关疾病分离骨髓的检测标本。采用羟乙基淀粉自然沉降和羟乙基淀粉沉降后再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骨髓细胞。观察两种方法分离骨髓细胞后有核细胞、单个核细胞、血小板数。 结果与结论:羟乙基淀粉两步法分离骨髓后有核细胞悬液中单个核细胞均值为89%,一步法为45%。两步法浓缩单个核细胞的百分率高于一步法(P < 0.05);残留血小板数(中位数:73.00)低于一步法(中位数:367.50)(P < 0.05)。结果表明,羟乙基淀粉和淋巴细胞分离液两步法分离骨髓细胞中单个核细胞和血小板的效果优于一步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脊髓来源神经干细胞(NSCs)的分离培养及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向周围神经雪旺氏细胞分化的可行性. 方法 分离新生大鼠的脊髓组织,在含有B27(终浓度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终浓度均为20 μg/L)培养基中分离培养出NSCs.用复合诱导因子(10%FBS+5 μmol/L血小板凝集抑制剂+10 ng/mL bFGF+5 ng/mE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在体外诱导NSCs分化为雪旺氏细胞.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一抗为p75、S-100、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鉴定体外诱导分化结果.结果 培养的新生大鼠脊髓组织细胞nestin染色表达阳性;分离培养的大鼠脊髓来源NSCs经诱导分化后形态类似雪旺氏细胞,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显示诱导后细胞表达雪旺氏细胞的表面标志,GFAP、S-100和P75表达阳性.结论 新生大鼠脊髓来源NSCs可以在体外诱导分化为雪旺氏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伽玛刀照射后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和胶质纤维酸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表达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t)分为正常对照组和γ刀照射组,后者经γ刀照射(边缘剂量4~36Gy),培养72小时后检测GFAP,Cx43。结果4~12Gy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至16Gy组胶质细胞开始增生GFAP表达阳性细胞数大于正常对照组且呈剂量依赖性增高至32Gy组GFAP表达达最大值。Cx43表达在12Gy组即开始明显下降且Cx43表达呈计量依赖性减低,在24~32Gy降低尤为显著至32Gy组达最低值。结论原代培养Ast经伽玛刀照射后GFAP表达增高,同时Cx43表达减低。Cx43的异常低表达可能是胶质增生及放射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有效从脑胶质瘤组织中分离小胶质细胞的改良方法.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磁珠分选法从脑胶质瘤组织中分离小胶质细胞.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 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细胞纯度,流式检测免疫表型,趋化及吞噬实验检测其生物学功能;对从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分离的小胶质细胞产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收获细胞具有小胶质细胞典型形态及Iba1染色阳性,纯度可达(95.1±4.2)%;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其表达CD11b、HLA-DR等,并对ATP 的趋化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且在体外具有良好的吞噬乳胶微球(latex beads)的功能.此外,每克胶质瘤组织分离小胶质细胞细胞产量:低级别组(n=4),(4.0±0.5) ×105;高级别组(n=8),(4.3±0.4) ×1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改良的分离小胶质细胞方法能从新鲜脑胶质瘤组织中快速获得大量高纯度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LEV)和传统抗癫痫药(AEDs)丙戊酸钠(VPA)、卡马西平(CBZ)对大鼠皮质星形胶质细胞P-糖蛋白(P-gp)的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1、10、50、100μg·m L-1)的VPA、CBZ及LEV持续作用于培养的正常新生鼠大脑皮质星型胶质细胞,分别在给药后10、20和30d,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gp的表达率。结果对照组即无药物作用的正常星形胶质细胞P-gp表达率在各时点均小于5%;CBZ组100μg·m L-1在20d,30d较对照组表达增高(P0.05),20d与30d两组间比较,P0.05,其他浓度与对照组比较P0.05;VPA组100μg·m L-1在30d时较对照组表达增高(P0.05),较20d时表达增高(P0.05),其他浓度较各时点对照组比较,P0.05。LEV组在各浓度,不同时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CBZ、VPA可诱导星形胶质细胞P-gp的表达,而LEV不能诱导星形胶质细胞P-gp表达。  相似文献   

11.
背景:胶原酶消化方法是胰岛细胞分离技术中关键的第1步,其成败关系到胰岛细胞移植的存活与功能。 目的:针对不同质量浓度和同一质量浓度条件下不同时间点胶原酶分离纯化所获得胰岛细胞的效果进行对比,以确定理想的胶原酶分离胰岛细胞的标准化方案。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6-09/2007-05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全军器官移植实验室完成。 材料:胰岛细胞供体为SD大鼠。将32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胶原酶0.5 g/L,1.0 g/L,1.5 g/L及2.0 g/L组,每组8只。 方法:每组前4只动物,采用0.5,1.0,1.5,2.0 g/L 4种质量浓度的胶原酶对胰腺进行分离,消化过程中每隔10 min为1个时间点,双硫腙染色观察分离情况,分析结果并确定最适合获取胰岛量最多的时间点。随后每组另外4只动物按照确定时间点停止消化,应用间断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胰岛,双硫腙和丫啶橙-碘丙啶荧光染色分析移植物形态和存活率,确定分离所需胶原酶的最佳浓度。 主要观察指标:调整胶原酶的质量浓度与消化时间,荧光显微镜下胰岛细胞计数,评估胶原酶最佳质量浓度及消化时间。 结果:分析后确定各组胰岛细胞最佳获取时间,胶原酶0.5 g/L组50 min,胶原酶1.0 g/L组40 min,胶原酶1.5 g/L及 2.0 g/L组均为30 min。胶原酶0.5 g/L组分离并纯化后胰岛细胞收获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 < 0.01),胶原酶1.0 g/L,1.5 g/L及2.0 g/L组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胶原酶2.0 g/L组胰岛细胞平均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 < 0.01),胶原酶0.5 g/L,1.0 g/L及1.5 g/L组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在胰腺灌注良好情况下,胶原酶消化条件控制在质量浓度1.5 g/L,时间30 min进行水浴振荡可获得很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2.
齐拉西酮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诱导的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NGF诱导后的PC12细胞作为细胞模型,分为不同剂量齐拉西酮组(5μM、10μM、20μM、50μM)和对照组(含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分别培养24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PC12细胞活性,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以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ngle-regulated kinase,pERK)1/2的表达水平。结果仅20μM、10μM齐拉西酮组的PC12细胞活性分别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细胞化学观察同样显示,仅10μM、20μM齐拉西酮组的pERK1/2的表达水平分别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μM齐拉西酮组与其它齐拉西酮组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ting进一步证实了该结果。结论齐拉西酮能提高PC12细胞的活性,并上调pERK1/2的表达。提示齐拉西酮可能通过保护神经元活性发挥作用,而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用于移植的嗅鞘细胞的纯化培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移植用成年大鼠嗅球嗅鞘细胞(OECs)的培养和纯化方法.方法 取成年SD大鼠嗅球,将分离消化所得细胞悬液进行接种.然后分别于接种后2 h、6 h和18 h 3个时间点进行单步骤差速贴壁法去除成纤维细胞,纯化嗅鞘细胞,纯化培养约11 d时采用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NGFRP75)和碘化丙啶(PI)双染OECs并对其纯度及细胞数量进行免疫荧光鉴定分析.结果 纯化培养11 d后在共聚焦显微镜下呈双染阳性的细胞为OECs,数量级达106/mL,形态以梭形、双极或三极突起为主,亦有少量多极或单极细胞.2 h、6 h和18 h组嗅鞘细胞纯度分别为(53±5)%、(73±8)%和(69±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66,P<0.001). 结论分别经2、6、18 h单步骤差速贴壁法纯化的OECs在纯度和数量级上均可满足移植用细胞的要求,且方法简单、经济、快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癫痫患者外周血CD 19+13、CD20+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癫痫患儿458例为病例组,另设同期该院52例健康对照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对2组成员外周血CD19+B细胞、CD20+B细胞和NK细胞的表达进行检测及比较,同时分析92例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的癫痫患儿治疗前后细胞表达的改变。 结果癫痫患儿CD19+B细胞和CD20+B细胞比例分别为(22.35%±6.54%)、(21.50%±8.4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6.86%±4.02%)、(16.13%±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NK细胞比例为(9.11%±4.90%),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4.72%±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IG治疗6个月后癫痫患儿CD19+B细胞和CD20+B细胞比例分别为(18.26%±5.03%)、(16.74%±5.12%),较治疗前(22.74%±6.25%)、(21.61%±8.03%)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K细胞为(14.65%±4.58%),较治疗前(9.07%±4.76%)明显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92例IVIG治疗患儿中,22例无效,70例有效,有效与无效患儿外周血CD19+B细胞和CD20+B细胞比例治疗前后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外周血NK细胞比例治疗前后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癫痫患儿存在B淋巴细胞和NK细胞功能异常,IVIG治疗能改善癫痫患儿的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CD19+B细胞、CD20+B细胞可做为癫痫IVIG治疗疗效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依赖激酶抑制剂Olomoucine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后神经蛋白聚糖(Neurocan)、短蛋白聚糖(Brevican)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刺激法建立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模型,实验分3组:对照组、活化组与抑制组。对照组:正常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组:星形胶质细胞加入20 ng/ml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处理24 h;抑制组:星形胶质细胞用20 ng/ml睫状神经营养因子预处理24 h,加入100μmol/L Olomoucine。应用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12 h、24 h、48 h)各组细胞上清液中Neurocan、Brevican含量变化,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细胞GFAP mRNA及Neurocanm RNA、Brevican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1)活化组上清液中Neurocan、Brevican的含量在12 h、24 h、48 h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抑制组上清液中Neurocan、Brevican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较活化组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活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活化组细胞GFAP mRNA、Neurocan mRNA、Brevican mRNA表达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抑制组细胞GFAP mRNA、Neurocan mRNA、Brevican 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与活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细胞周期依赖激酶抑制剂Olomoucine可抑制活化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蛋白聚糖、短蛋白聚糖表达。  相似文献   

16.
背景:远交系的昆明小鼠作为中国自然科学研究主要实验动物,其胚胎干细胞建系的成功率一直很低。 目的:探讨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最佳方法和最适合的采胚时间。 方法:采集孕3.5 d和4 d的囊胚分别以免疫外科法和全胚培养法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分离和克隆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集落。 结果与结论:免疫外科法和全胚法培养3.5 d囊胚的内细胞团贴壁率和原代克隆形成率差异均不显著(P > 0.05);全胚法培养4 d囊胚的内细胞团贴壁率显著高于免疫外科法(P < 0.05),但原代克隆形成率显著低于免疫外科法(P < 0.05);全胚法培养4 d囊胚的原代克隆形成率显著高于3.5 d囊胚(P < 0.05);免疫外科法分离4 d囊胚内细胞团的贴壁率和原代克隆形成率显著高于以同样方法分离培养的3.5 d囊胚(P < 0.05)。结果显示用免疫外科法分离4 d囊胚更适合于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简易高效的新生大鼠小胶质细胞的原代培养和纯化方法,提高小胶质细胞的产量以及纯度。方法在传统Miriam Mecha的混合胶质细胞培养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良操作,混合培养小胶质细胞,并分别采用手拍法、摇床法以及温和胰酶消化法,纯化小胶质细胞,通过差速贴壁进一步纯化细胞。荧光显微镜下标记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Iba1、CD11b/c进行鉴定。结果 (1)分离培养第1天小胶质细胞呈不规则圆形,折光不均匀,继续培养3~5 d,小胶质细胞逐渐出现单极或多极突起,7 d时部分细胞转为静止状态,呈分枝状;(2)纯化后小胶质细胞多呈静息状态,细胞免疫荧光CD11b/c、Iba1双阳性;(3)不同纯化方法细胞免疫荧光并计数显示:手拍法纯化小胶质细胞,细胞阳性率(96%)明显高于胰酶消化法(90%,P0.05),前者细胞产量明显高于摇床法(P0.05)。结论通过改良传统Miriam Mecha的混合小胶质细胞的培养和纯化方法,可以提高小胶质细胞产量以及纯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由于呼吸道纤毛取材困难,并且生长在较厚的黏膜上,透光性较差而难以进行直接观察,因此人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获取纤毛细胞。实验拟将手工显微分离技术应用于豚鼠鼻黏膜纤毛细胞的分离,为进一步实验提供纯净的目的细胞。  方法:实验于2007-03/11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完成。白色健康豚鼠20只,在显微镜下用显微器械将豚鼠鼻黏膜的纤毛细胞层和黏膜下层进行分离,取手工显微分离的黏膜和未行分离的全层黏膜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明确所分离组织层是否为黏膜纤毛细胞层。再将纤毛细胞层酶解,低倍镜下观察单个鼻黏膜纤毛细胞个数,纤毛细胞团大小,杂质细胞多数。高倍镜下观察纤毛细胞的形态。  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见手工显微分离的组织层为纤毛细胞和基底细胞层,较薄,不含有黏膜下层。低倍镜下可见手工显微分离后纤毛细胞较密集,单个鼻黏膜纤毛细胞较多,纤毛细胞团较小,每个细胞团平均有7个纤毛细胞左右,且纤毛细胞团下面无其他细胞。高倍镜下可见手工显微分离的单离纤毛细胞膜光滑,折光性好,纤毛摆动活跃,存活时间明显延长,24 h 仍有50%存活。与传统分离技术相比,手工显微分离技术在目的细胞纯度和活性上有显著优势(P < 0.05)。 结论:将手工显微分离技术应用于纤毛细胞分离和纯化降低了杂质细胞干扰,提高了细胞活性,满足了提供纯净目的细胞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从胶质瘤组织中分离和培养出肿瘤干细胞,并初步探讨其生长特性. 方法 收集脑胶质瘤手术标本并获取细胞,用含有表皮生长因子(EGF)、白血病细胞抑制因子(LIE)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无血清培养液原代培养,再经免疫磁珠分离得到CD133+细胞.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CD133、NSE和GFAP在细胞中的表达以鉴定CD133+细胞,比较不同恶性级别胶质瘤组织的CD133+细胞生长情况,并用CCK8法比较CD133+和CD133-细胞对替尼泊苷(VM-26)的耐药性. 结果 从胶质瘤组织中成功分选获得CD133+细胞,这些细胞能自我更新,增殖,并分化成NSE+和GFAP+的细胞.恶性度高的胶质瘤组织中CD133+细胞生长速度明显比低级别中的CD133+细胞快,且CD133+细胞在含有VM-26培养基中的存活细胞数显著多于CD133-细胞(P<0.05). 结论 胶质瘤组织中存在肿瘤干细胞,这类细胞具有很强的耐药性,高恶性度胶质瘤组织中的CD133+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G)患者CD40配体(CD40L)的表达,探讨MG患者CD40L表达的信号传导途径.方法研究对象为急性期MG患者13例.分离血中单个核细胞,分组用刺激剂刺激进行单个核细胞培养(1)纯培养组不加任何刺激剂进行细胞培养;(2)PMA组用PMA和A23187刺激;(3)PHA组用PHA刺激;(4)BLM组加PKC抑制剂BLM后再加PHA刺激培养.培养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0L阳性细胞率及RT-PCR法检测单个核细胞CD40L mRNA表达.结果MG急性期BLM组CD40L阳性细胞率和CD40L mRNA与纯培养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显著低于PMA组和PHA组(P<0.01).结论在MG中,CD40L的表达可能依赖于PKC活性介导的T细胞活化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