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应用淋病快速自检卡检测了72例急、慢性淋病患者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检出淋病双球菌阳性率98.6%,而涂片阳性率仅为72.2%,淋卡法明显优于涂片法,并与淋病双球菌培养阳性率基本一致。还检测了非淋病性尿道炎、真菌性阴道炎和包皮龟头炎等患者、其结果结果均为阴性,表明淋卡检测淋病双球菌准确度高,并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PCR方法对不同部位淋球菌感染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培养、涂片和PCR三种试验方法,对650例临床上疑似淋病病人进行诊断。结果:PCR、染色涂片、培养三种方法淋病阳性检出率在泌尿生殖道有明显的脓性分泌物患者分别为63.0%、76.0%、61.8%;既往有淋病患病史患者分别为16.2%、15.4%、10.1%;临床疑诊为口腔与肛门直肠感染患者分别为59.1%、64.5%、57.2%;表皮感染患者分别为17.3%、26.9%、15.4%。以培养法为金标准,PCR方法的总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5.7%。结论:PCR方法在淋病诊断时,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淋病患者中,家庭成员感染占一定比例。1994年5月~1997年5月3年中对53例家庭成员淋病患者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53例患者(45例为本院附属医院门诊病人,8例为海口市人民医院门诊病人)均有典型淋病症状,其中32例为夫和妻共患(1个家庭),21例为夫、妻及独生子共患(7个家庭),成人均为一方有不洁性交史,年龄21~40岁,儿童年龄3~7岁。用3支无菌棉拭子按常规采集尿道或宫颈口分泌物,女性儿童取阴道口分泌物,分别用于涂片镜检,接种平板培养及PCR检测(按常规方法进行)。结果PCR法53例均为阳性,涂片法…  相似文献   

4.
应用淋病快速自检卡(淋卡)检测了72例急、慢性淋病患者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检出淋病双球菌阳性率98.6%,而涂片阳性率仅为72.2%,淋卡法明显优于涂片法(P<0.001),并与淋病双球菌培养阳性率基本一致(P>0.05)。还检测了非淋病性尿道炎、真菌性阴道炎和包皮龟头炎等患者,其结果均为阴性,表明淋卡检测淋病双球菌准确度高,并具有特异性。而且该法检测需时少,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和大量人群普查工作,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384例疑为淋病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涂片淋菌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淋病双球菌阳性例数276例,阳性率7187%。其中:男性156例,占5652%;女性120例,占4348%,男女性别比为13∶1。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性病蔓延迅速,其中以淋病为主约占性病的80%左右。淋病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有直接涂片检查、分离培养、核酸检测技术等。WHO强调分离培养是筛选淋病病人唯一可靠的方法。但我国目前有许多实验室,尤其基层单位的实验室一段时间开展培养工作仍有困难。因此,本文就直接涂片检查淋球菌技术实验室控制方面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皮肤性病学     
皮肤性病学朱铁君一、性传播疾病为研究淋病患者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互关系,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用检测衣原体的最可靠方法──细胞培养法,检测了45例经涂片和培养均为阳性的淋病患者,结果有7例沙眼衣原体培养阳性,检出率为15.6%,提供了国内在这方...  相似文献   

8.
对21603例淋病奈瑟氏菌(GC)涂片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在21603例中,531例检出淋病奈瑟氏菌,阳性率为2.46%,其中有430例(占81%)没有任何杂菌。531例均含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有90%的中性粒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肿胀,肿胀大约超过正常中性粒细胞直径的1/2-1/3倍。531例中90%涂片和培养结果一致。作者指出,凡涂片中无杂菌存在,且有大量中性粒细胞肿胀,应特别仔细查找GC。这为那些不  相似文献   

9.
PCR检测慢性淋球菌感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近年来国内淋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据报道,淋球菌感染约占男性秘尿系感染的30.1%,急性淋病的实验室诊断,分泌物常规涂片及淋病奈瑟氏菌培养大多能正确诊断,但慢性淋病的诊断颇为困难,分泌物涂片不可靠(尤其女性),可造成假阳性;细菌培养阳性率偏低,常会引起漏诊,且繁琐费时,不利于快速诊断,我们采用PCR技术与培养法和涂片法同时对58例可疑慢性淋病患者的分泌物进行淋球菌检测,旨在探讨聚合酶链反应对慢性淋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PCR检测淋球菌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快速检测淋病奈瑟菌,对高度疑似淋病的72例检测中,49例为阳性结果,同时作涂片配对检测,仅27例为阳性结果(P〈0.005);其中,42例用PCR法和培养法配对检查,PCR法阳性为28例,培养法阳性为12例(P〈0.005)。109株淋球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耐青霉素类药物菌株仅为26.6%,仍不失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80例小儿难治性肺炎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难治性肺炎病因及可行诊疗方法。方法:对湖北省妇幼保健院80例难治性肺炎进行临床常规实验室检查和纤支镜检查,同时局部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标本进行培养,并与入院时痰培养结果比较。结果:纤支镜检查合并肺不张24例,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者5例(6.25%),原发性纤毛不动症4例(5%);气管、支气管内膜充血39例,苍白14例,糜烂3例,内膜增厚4例,支气管受压4例,不规则新生物1例,赘生物1例,炎性狭窄4例,气管软化2例,可疑结核1例,纤维条索延伸(塑性)2例;灌洗液培养阳性31例(38.9%)。大肠埃希氏菌10例,肺炎克雷伯菌5例,铜绿假单胞4例,真菌4例等。入院时痰培养阳性23例,阳性率28.9%。大肠埃希氏菌5例,白色念珠菌3例,白假丝酵母菌2例,铜绿假单胞4例,肺炎链球菌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2例,格高菲肠杆菌、卡他布兰汉菌、黏质沙雷菌、鲍氏不动杆菌各1例等。药敏结果: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泰能、美平敏感性高,对阿莫西林、常规使用的头孢二代(头孢夫辛)、三代敏感性下降(头孢噻肟)。临床上不经常使用的相对耐药低,如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吡喹酮类和氨基糖甙抗生素。结论:本文28例患者根据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盥洗液结果调整用药,均取得很好的效果。必要时尽早进行纤支镜检查和灌洗液培养,提高临床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 探讨小儿L型细菌败血症(SBL)的诊断与治疗。②方法 对我院收治临床疑有败血症而普通培养无细菌生长的病儿进行高渗细菌培养,做药敏试验并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③结果 共确定L型细菌败血症46 例,对其中36 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青霉素类抗生素极不敏感,而大环内酯类、氨基甙类、先锋霉素V 等药物对L型细菌敏感性高。使用相应抗生素辅以支持疗法,治愈39例,未愈5例,2 例死于原发病。④结论 临床普通培养阴性而疑有败血症病儿,应做普通及高渗双份血培养以发现L型细菌,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以提高临床诊断及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SSSS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和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 50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发病年龄多在5岁以下(44例,88.0%),夏秋季多见(37例,74.0%),常见诱发因素为上呼吸道感染(20例,40.0%)和脓疱疮(12例,24.0%).患儿起病时均有发热(100.0%),皮损最容易累及和最早累及的部位为面部,所有患儿黏膜未受累.临床误诊率达24.0%(12/50).80.0%(40/50)的患儿创面分泌物或咽拭子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一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培养的40株金葡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苯唑西林、头孢唑啉、万古霉素敏感性分别为82.5%(33/40)、92.5%(37/40)、100.0%(40/40),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00.0%(40/40)、100.0%(40/40)、70.0%(28/40).及时应用头孢唑啉治疗后,98.0%的患儿4~8 d痊愈出院.结论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易于误诊,掌握该病临床特点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致病菌金葡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高度耐药,对苯唑西林、头孢唑啉、万古霉素敏感.根据药敏结果,及早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能有效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A、B等位基因的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瘢(AP)器官损害的关系,可望对相关基因有所发现,揭示其可能的部分发病机理。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策略,引入PCR-SSO技术,分析了儿童AP病例组肾脏损害19例、便血11例、关节损害27例和多器官损害17例,以及96名对照组的HLA-A、B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基因频率比较,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础上,又做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病例组肾脏损害的HLA-A※26、HLA-B※15、HLA-B*35和HLA-B*52基因频率,便血的HLA-B*35基因频率,关节损害的HLA-B*52基因频率,多器官损害的HLA-A*26、HLA-B*15、HLA-B*35和HLA-B*44基因频率,分别均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均P<0.05,均OR>1,其95%可信区间内均不包含1,均EF>0);而病例组关节损害的HLA-A*24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OR<1,其95%可信区间内不包含1,PF>0)。结论:内蒙地区汉族儿童AP肾损害的易感基因是HLA-A*26、HLA-B*15、HLA-B*35和HLA-B*52等位基因;便血的易感基因是HLA-B*35等位基因;关节损害的易感基因是HLA-B*52等位基因,而HLA-A*24为其保护基因;多器官损害的易感基因是HLA-A*26、HLA-B*15、HLA-B*35和HLA-*44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重或多重感染肺炎患儿病原学与临床方面的关系。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检测支原体 (MP)DNA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方法检测各种病毒特异性IgM。结果 :检出双重或多重感染肺炎 32例 ,阳性率 2 8.1% ,均有MP感染 ,结合临床出现 ,双重或多重感染以婴儿为主 ,且有两个多发年龄组 :<1岁 18例 (56 .3% ) ,3岁~ 7岁 10例 (31.3% )结论 :MP与病毒是双重或多重感染肺炎的主要致病原 ;临床表现上婴幼儿主要表现为病毒性肺炎 ,学龄儿主要表现MP肺炎。  相似文献   

16.
An observation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the department of Paediatrics in Mymensingh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Mymensingh regarding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 in children aged ≤15 years from January 2008 to December 2008.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review symptoms, causative agents, antimicrobial sensitivity test, abnormalities of urinary tract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UTI. Fifty cases of childhood UTI, based on urine routine examination and culture, were analyzed and male female ratio was 1:1.3. Sixteen (32%) children were less than one year old. Fever was the most common clinical presentation (82%). Pyuria was detected in 92% of cases. Most common causative organism was Eschericia coli (E. coli) (70%). Susceptibility of E. coli to ceftriaxone, levofloxacin, amikacin and nitrofurantoin was greater than 80% and less susceptible to cotrimoxazole, ampicillin, cephradine and ciprofloxacin. Most of the patients became afebrile within 5 days after starting antimicrobial therapy.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地区细菌性腹泻病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1年1月-2003年1月我院收治的334例腹泻患儿粪便中分离出细菌的174例病历的临床资料、粪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栓出细菌168例(革兰氏阴性杆菌155株,革兰氏阳性球菌13株)、真菌6例,检出率为52.1%,分属于13属17种174株菌。药敏结果显示:一线抗菌素耐药率高,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丁胺卡那、氨曲南、第三代头孢菌素、复方青霉素耐药率低,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率低,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制霉菌素均敏感;结论:小儿腹泻病检出细菌谱广,脓血便者细菌培养阳性率高.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肠炎为主.耐药谱广.敏感药物少.临床医生可选药谱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婴儿肝炎综合征(IHS)患儿免疫低下的原因。方法分析18例血培养阳性的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血培养阳性患儿的致病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尤其是腐生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等条件致病菌。结论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有低下,容易合并全身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泌尿道感染复发的病原菌,采用一般培养及细菌L型培养对850例泌尿道感染者的尿标本进行检测,并进行追踪观察及细菌质粒谱分析,结果:128例复发(15%),初诊患者普通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8.3%,复发为30.4%(P<0.01),细菌L型培养初诊仅为5.6%复发高达32.0%(P<0.01),质粒谱分析复发后细菌原型及L型均与初诊分离的细菌有较高同源型,提示初诊患者不必做细菌L型培养,而复发者应做,证明复发者病原菌多来自初诊治疗不彻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尿路感染的细菌病原学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门、急诊和住院部送检的中段尿标本培养及药敏结果,并根据年龄不同分为小儿组(6个月~13岁),成人组(14岁~64岁)和老年组(65岁以上)。结果:中段尿培养阳性标本570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82.11%(468/570),革兰阳性球菌占17.89%(102/570)。成人组和老年组中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的比例与小儿组相似(P>0.05);而小儿组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比例显著高于成人组和老年组(P<0.05)。对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是亚胺培南,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常见革兰阳性球菌均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其次为亚胺培南,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不同年龄的尿路感染患者,其细菌病原学构成显示不同的特点,而且总体耐药现象严重,应该严格执行用药前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尿路感染的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