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双针法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心绞痛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绞痛是由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的缺血、低氧引起的胸骨后不适感,是心肌血氧供需失衡的结果。临床多采用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但不稳定型心绞痛常常难以缓解。本文对21例服用硝酸甘油无缓解的心绞痛病人试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心绞痛病人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55~67岁。依据1979年ISFC/WHO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均确诊为自发性心绞痛,服用相关剂量硝酸甘油治疗未见缓解。心绞痛分级Ⅱ~Ⅳ级。1.2治疗方法经颈前入路,采用柳顺锁[1]介绍的双针法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鲁南欣康治疗耐药性心绞痛的有效性.方法65例耐药性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Ⅰ组(SGB联合鲁南欣康药物治疗)35例、Ⅱ组(单纯鲁南欣康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疼痛情况和2年内心血管相关事件发生情况.结果Ⅰ组有效率为100%,Ⅱ组有效率为67%,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年内发生心脑血管缺血性相关事件Ⅰ组远低于Ⅱ组(P<0.05);再住院的病例Ⅱ组远高于Ⅰ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GB联合鲁南欣康药物治疗耐药性心绞痛优于单纯鲁南欣康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星状神经节阻滞组38例)和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组38例)。于阻滞前及阻滞后24h、72h、120h、168h抽取静脉血标本,测定肌钙蛋白I(cTnI).结果观察组患者于星状神经节阻滞24h后,心绞痛症状全部缓解,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和SP02明显优于阻滞前及同时段地照组值;阻滞后观察组cTnI与阻滞前比较无明显的升高,且明显低于同时段对照组值(p〈0.05).结论星状神经阻滞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是指将含有局部麻醉剂的药液注射到星状神经节(stellate ganglion,SG)的表面使它被药液浸润,从而阻断它所支配区域的交感活动的方法。SGB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历史,近年来对它的认识和研究也不断深入,现将SGB的应用解剖、阻滞方法、对机体的效应、临床应用等相关内容综述如下。1 SG的解剖和阻滞1.1应用解剖星状神经节由C3~C7发出的颈下交感节与第1胸交感节组成,又称颈胸神经节,位于  相似文献   

5.
星状神经节阻滞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详细介绍星状神经节的解剖、治疗机制、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其临床应用,如治疗面神经炎、带状疱疹、雷诺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6.
1996年以来,我院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痛、偏头痛100例。现予报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0例,女90例;年龄16~82岁。其中,全头痛30例,偏头痛70例。病程最短1周,最长达十余年。应用各种治疗未见好转,有的经过治疗虽经好转,又反复出...  相似文献   

7.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星状神经节的解剖学特征 ,为临床神经节阻滞的成功实施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解剖观测了15具常规固定的成年尸体 ,共计 3 0例星状神经节 ,测量了节的形状、大小、位置及毗邻。结果 星状神经节的形状主要为星形 ,平均体积 ( 0 .86± 0 .0 7)cm3,周围多个骨性和肌性标志可确定节的位置 ,其中与第 7颈椎横突距离最短 ,节周围毗邻较多重要结构 ,其中与椎动脉毗邻最为紧密。结论 可依据定量的解剖学数据确定星状神经节阻滞时节的体表投影、穿刺点及用药量。  相似文献   

8.
封君品 《华夏医学》2003,16(6):846-847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性疾病 ,以反复发作的双侧或单侧头痛为特征 ,病因复杂。传统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均具有一定疗效。为了寻求一种疗效更加确切的治疗方法 ,笔者自1 992年开始采用星状神经阻滞 (SGB)加服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偏头痛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80例 ,其中男 31例 ,女 4 9例 ,年龄 1 5~ 6 2岁。病程2 d至 4年 ,其中 2 d至 6月 30例 ,7月至 1年 30例 ,>1年 2 0例。发作频率 1~ 5次 /月 ,双侧头痛 2 9例 ,偏侧头痛 5 1例。本组病例均为经体格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除外其他疾病而确诊者。诊断…  相似文献   

9.
10.
张娅男 《济宁医学院学报》2011,34(3):214-215,225
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入颈交感神经及其附近组织,以达到颈交感干、颈交感神经节与节前、节后神经及其支配范围的区域性阻滞[1]。既往认为SGB只能治疗其支配区的疾病,近年研究显示SGB其治疗范围几乎遍及全身[2]。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46名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和对比分析。一组为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组(试验组),即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以0.1%利多卡因140 ml持续泵入患侧星状神经节进行连续阻滞;另一组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对照组),即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以1%的利多卡因10 ml行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将疗效分为:无效、有效、显效、痊愈四个等级。对患者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并进行了纯音测听、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颞骨CT及内听道或颅脑磁共振检查。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试验组总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手法与星状神经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星状神经阻滞治疗。连续治疗20 d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的颅多普勒(TCD)血流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治疗临床疗效可靠,可单独用于治疗交感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13.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顽固性偏头痛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与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治疗顽固性偏头痛效果与对并发症的耐受程度。方法多中心、奇偶数病例选择治疗方案 ,A方案应用倍他乐克、氟哌啶醇治疗 ;B方案星状神经阻滞治疗 ,共完成 180例确诊顽固性偏头痛的治疗 ,由不了解治疗方案者汇总分析患者资料 ,确定治疗效果。结果 统计资料显示 ,B组治愈率与A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 ,其中A组 33例、B组 82例能够耐受 ;A组 32例、B组 2例不能耐受 ,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χ2 =2 1 35 ,P <0 0 1)。结论 SGB能够显著提高顽固性偏头痛的治愈率 ,患者对治疗中的并发症也有较好的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并用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效果。方法:6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给予常规治疗,Ⅱ组给予常规治疗+穴位注射,Ⅲ组给予常规治疗+穴位注射+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以面瘫综合评分法评价3组疗效。结果:Ⅰ组、Ⅱ组和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0%、80.0%和95.0%,治愈率分别为10.0%、25.0%和50.0%。3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23,P=0.006);Ⅲ组与Ⅰ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接近显著性水准(连续校正X2=5.161,P=0.023);Ⅲ组与Ⅰ组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X2=7.619,P=0.014)。结论:星状神经节合用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麻痹具有一定的优势,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在上肢皮瓣缺损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2011-02/2012—09月在作者医院接受皮瓣修复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SGB,观察两组患者术毕12h、24h、48h及72h的皮瓣颜色、质地、皮温、皮瓣存活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植皮区感觉以及伤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h、24h观察组皮瓣颜色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72h内各个时段皮温均稍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24h、48h、72h皮瓣血供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末,观察组皮瓣感觉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肢皮瓣修复手术中引入SGB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移植皮瓣的一般情况,提高成活率,并且有利于受区皮瓣神经感觉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杨慈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1):1258-1259
选择27例ASAⅠ级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SGB组、SGB+F(芬太尼)组,每组9例。观察气管插管前后SBP、MAP、HR和RPP化。结果提示,SGB对气管插管循环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插管瞬间、插管后2min、4min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SGB+F组则能基本消除气管插管时的循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三叉神经末梢阻滞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探讨三叉神经痛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1年6月~2006年6月确诊的3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硫酸镁、维生素B12、曲安奈德混合液在相应颌骨孔阻滞,联合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曲安奈德、维生素B12的混合液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每5天一次,连续4次。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进行疼痛评估,测定治疗前后VAS指标,治疗后3、6、12个月采用三叉神经痛治疗后国际评分标准电话随访。结果32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统计分析:VAS治疗前9.6±1.2,治疗后3个月1.59±0.83,6个月2.00±1.20,12个月2.50±1.31,总有效率3个月93.75%,6个月84.33%,12个月78.13%。结论该疗法镇痛效果明显,无副作用,操作简单安全,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型心绞痛抗凝治疗(附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与巴米尔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被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经常规治疗,2组均口服巴米尔0.2,1次/d;治疗组给予速避凝0.4ml,皮下注射,2次/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4ml,皮下注射,2次/d。2组均连用7d。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用药后心电图变化及治疗前后PT、APTT、PLT的变化。结果 2组经治疗后7d心绞痛发作频率比较均具有显性差异(P<0.01)。2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的有效率,2组相比具有显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2组PT、APTT、PLT各项相比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与巴米尔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林剑清  陈国忠 《医学综述》2007,13(21):1671-1673
支配脑血管的交感神经起源于颈交感神经节。星状神经节属于交感神经节,位于颈交感干的下段。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可使脑循环产生不同的效应,包括脑血流量、脑血管张力及脑血流速度等。SGB可使血浆中舒血管效应的物质增多,可预防和改善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20.
急诊PCI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郁金  孙平  陈刚 《河北医学》2007,13(3):281-284
目的:评价急诊PCI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8例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急诊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急诊介入组46例,非急诊介入组32例,两组均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对比观察30d内心脏事件(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再次介入治疗及冠脉搭桥手术)的发生率、症状缓解率、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等.结果:急诊介入组与非急诊介入组比较,急诊介入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降低了30d内心脏事件(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p<0.05;缩短了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P<0.05;而手术的成功率及疗效相似,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性高,疗效可靠,并可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