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脑实质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和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实质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6例脑实质内神经鞘瘤中,4例位于左额叶皮髓交界区,2例位于左侧侧脑室旁.其MRI表现与桥小脑角区的神经鞘瘤相似,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6例内均见囊变区.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呈明显强化,2例位于脑实质内的神经鞘瘤增强后邻近硬脑膜线形明显强化.6例肿瘤周边出现轻重不等的水肿,且均见占位效应.结论 脑实质内神经鞘瘤多位于脑实质皮髓交界区或脑室旁,MRI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仔细分析其MRI特征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病人的MRI资料,分析其特点。结果 椎管内神经鞘瘤T1WI为等或(和)低信号,T2WI多表现长T2及更长T2混杂信号,可伴有完整或不完整的包膜,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或环形强化。结论 MRI是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最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椎管内神经鞘瘤的部位、形态、T2WI信号及增强后的表现有一定特征,对多数肿瘤可作出准确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3.
蒲敬泽  宋建军 《实用医技》2008,15(3):321-322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行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包括外院)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结果:椎管内神经鞘瘤T1WI为等或(和)低信号,T2WI多为高或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大多数肿瘤呈明显均匀或环状强化,伴或不伴肿瘤内分隔。结论:MRI是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最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椎管内神经鞘瘤的部位、形态、信号及增强后的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多数肿瘤可作处准确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0月至2016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及文献复习.结果 椎管内神经鞘瘤好发于颈、腰段,胸段及骶段次之,多位于髓外硬膜下.呈圆形或类圆形结节灶,易囊变,边界清楚,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囊变则T2WI呈更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清晰的花边样或环形强化是其特点.结论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再加以对比剂的应用,多可以定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可成为诊断椎管内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神经鞘瘤的影像表现以及与病理学之间的关系,了解影像表现的病理学基础.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腔神经鞘瘤12例的CT及MRI表现,其中增强扫描7例,并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平扫表现为密度均匀者4例,增强呈均匀轻、中度强化;密度不均匀者8例,中心可见点状、片状低密度区,增强呈轻度至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3例MRI扫描,T1WI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略高信号.上述表现和病理对照,密度或信号均匀者多由Antoni A区组成,密度或信号不均匀者多由Antoni A区和Antoni B区相互交错组成,Antoni B区集中在囊变、出血区.结论 腹腔神经鞘瘤的影像表现与其病理改变有关,这些变化对正确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脑实质室管膜瘤(intraparenchymal ependymoma,IE)MRI表现特点,提高对其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021年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实质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MRI表现及病理结果 。结果 16例中,WHO 2级4例,WHO 3级12例。WHO 2级脑实质室管膜位于脑实质表浅部位,MRI表现均呈囊实性,2例呈单囊囊实性,2例呈多囊囊实性,囊腔位于肿块周边或偏于一侧,平扫实性成分呈T1WI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囊壁及实性成分明显强化,边缘清晰。WHO 3级脑实质室管膜位于脑实质深部,与脑室紧密相连,分界不清,MRI表现以多囊囊实性或实性为主,多囊囊腔多位于周边或偏于一侧,囊腔呈Ti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实性部分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内有斑片状T1WI稍高信号,T2WI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多囊囊实型囊壁、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实性为主型呈花环状强化。结论 脑实质室管膜瘤MRI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分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神经鞘瘤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临床表现,并分析比较两者在该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4年7月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经手术病例证实24例肝门部胆管神经鞘瘤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病例患者手术病理神经鞘瘤患者MRI及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比较,并对两种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22例为单发病灶,2例有2个病灶,共26个病灶;24个囊实性肿块病灶,2个实性肿块病灶。CT平扫显示可见肝门区或其上方及胰颈部上方呈类圆形、椭圆形或稍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晰,内可见低密度囊性区;MRI扫描可见病灶实性部位T1WI表现稍低或等信号,T2WI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性或进行性延迟强化,坏死囊变区不强化;且CT及MRI均可清晰将病灶周围完整包膜显示出来,且边界清晰;病例检查显示肿块有完整包膜,瘤细胞以梭形为主要特征。结论 CT及MRI在神经鞘瘤中诊断均有较高应用价值,其中肝门部肝管神经鞘瘤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CT及MRI对其均有较好的定位诊断价值,为其临床诊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四肢良性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良性神经鞘瘤的MRI资料,FSE序列T1wI、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PDWI,其中33例行增强扫描,分析、总结其MRI特征。结果42例均为单发,上肢18例,下肢24例。35例肿瘤信号不均匀,其中,13例肿瘤于T2WI上呈“靶征”改变;16例肿瘸中央呈中等T1、中等T2信号,其内可见多发裘变区,周围呈囊性长T1、长T2信号:6例肿瘤呈中等T1.中等T2实性肿块,伴有多发囊变,周围未见明显的囊性区,增强扫描,肿块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其内.囊变、坏死区及周围囊性区未见明显强化。7例肿瘤信号均匀,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26例肿瘤两端可见“神经出入征”,9例肿瘤一侧有神经伴行,38例肿瘤周围可见“脂肪包绕征”,33例肿瘤两端可见“脂肪彗星尾征”。结论MRI对四肢艮性神经鞘瘤的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行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包括外院)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结果:椎管内神经鞘瘤TIWI为等或(和)低信号,T2WI多为高或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大多数肿瘤呈明显均匀或环状强化,伴或不伴肿瘤内分隔。结论:MRI是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最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椎管内神经鞘瘤的部位、形态、信号及增强后的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多数肿瘤可作处准确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诊断。方法 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42例,分析其MRI表现特点。结果 42例中,39例位于髓外硬膜下,3例硬膜外及硬膜下间隙均被累及。肿瘤于平扫T1WI多表现为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如果肿瘤有坏死、液化或囊变,则肿瘤信号不均匀。肿瘤边界清楚,形态规则。硬膜内外均累及者呈哑铃型。增强扫描20例为均匀性强化,17例为不均匀性强化,5例为环形强化。40例可见脊髓受压、推移。31例见肿瘤侧蛛网膜下腔增宽、对侧蛛网膜下腔变窄。结论 准确定位及分析MRI表现是椎管内神经鞘瘤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MRI影像学特征及MRI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胎盘植入患者的病史资料,17例均行常规MRI扫描,4例行增强扫描,总结其MRI影像特征。结果所有病例均有子宫不规则增大、变形。15例可见子宫壁不均匀增厚并局部外突,胎盘附着处子宫肌壁明显变薄。胎盘信号不均匀,12例可见胎盘呈不规则团块状等T1长T2信号影,T2WI内可见斑点状低信号,团块与邻近子宫壁分界不清。10例可见子宫下段前、后壁肌层明显不均变薄,内可见团块状、絮状、片状稍长T2混合信号影,边界模糊毛糙。4例增强扫描可见胎盘明显不均匀强化,边缘强化明显,与子宫肌层分界模糊胎盘下供血血管增多。结论胎盘植入的MRI征象主要包括子宫变形和(或)局部隆凸,T2WI可见子宫肌壁局部改变及高信号的胎盘侵入,增强扫描可见胎盘下血管增多,MRI能明确诊断胎盘植入及判断肌层侵入情况,增强扫描有利于明确血供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特征,以提高其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MRI表现。结果:10例中单发病灶2例,多发病灶8例,共检出病灶35个,分别位于额叶、顶叶、胼胝体、基底节、小脑半球、小脑蚓。病灶可有不同程度水肿及占位效应,MRI平扫T1WI多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FLAIR呈稍高或高信号,DWI多为稍高或高信号,亦可为等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多为明显均匀或欠均匀结节、团块样强化,少数为环形强化,可有“缺口征”、“尖角征”。结论: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MRI表现有一定特征,认真分析其影像表现,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I诊断脊柱结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检查或穿刺活检证实的11例脊柱结核患者的MRI影像资料,观察脊柱结核的MRI信号改变。结果:单椎体受累2例,2个椎体受累4例,3个及3个以上椎体受累5例。11例均见椎体骨质破坏,表现为“虫蚀状”,其中6例出现跳跃病灶,T1加权像(T1WI)均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椎间盘破坏3例,表现为椎间盘变形,失去正常结构,在T1WI均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受累椎间隙狭窄。寒性脓肿4例,T1WI多呈低信号,T2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为不规则及环形强化。结论:MRI对脊柱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利于发现多部位脊柱结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MRI)动态增强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8例卵巢癌动态增强MRI资料,其中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1例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证实。所有病例均行1.5T磁共振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 MRI)。结果浆液性囊腺癌3例病灶表现为囊性肿块,12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3例表现为实性肿块。MRI平扫表现:T1WI呈低信号或稍低、等信号,T2WI呈高、略高信号,信号不均匀,DWI呈不均匀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厚薄不均的囊壁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粘液性囊腺癌8例病灶为囊实性肿块,6例表现为实性肿块。MRI平扫表现:T1WI、T2WI信号不均匀,呈混杂信号,DWI呈不均匀高信号,病灶内可有出血。动态增强扫描:囊壁、囊内片状阴影、间隔以及结节较明显强化,实性部分强化明显。未分类的囊腺癌3例病灶表现为囊实性肿块,3例表现为实性肿块;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与粘液性囊腺癌相似。结论 1.5T磁共振动态增强对卵巢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并对比超声造影、CT、MRI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卵巢肿瘤患者的超声造影、CT及MRI影像资料,并与病理学结果对比。结果 MRI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略高于超声造影检查,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CT诊断准确率低于MRI、CT(P0.05)。超声造影上,良性肿瘤实性成分为主表现为从瘤体周边向内部灌注,囊性成分为主可见囊壁呈环状不均匀增厚。恶性肿瘤实性成分为主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多数肿瘤体内部向周边病灶强化;囊性成分为主组织囊壁及囊内分隔明显增强。CT表现上,良性肿瘤以囊性多见,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恶性肿瘤有"分叶征",或多房性;以实性成分为主增强扫描后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囊性成分肿块增强扫描后无明显强化。MRI表现上,良性肿瘤囊性成分为主组织信号复杂,增强扫描囊壁及间隔有轻、重度强化;实性成分组织为主可见MRI信号不规则,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为延迟不均匀强化。恶性肿瘤以囊实性病灶或实性病灶为主,囊实性部分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壁多呈结节或乳头状从囊内突出囊外;实性部分T1WI等或低或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中重度明显强化。实性肿块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后信号不均,部分见腹水、淋巴结转移或盆腔受侵。结论超声造影是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腮腺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腮腺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临床、MRI影像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腮腺血管外皮细胞瘤均单侧发病,3例位于右侧腮腺,2例位于左侧腮腺;3例形态规则呈类圆形,2例形态不规则;4例边界清楚,另外1例边界模糊;病变最大径约23- 51mm,平均34mm。MRI表现:平扫3例病变信号较均匀,其中2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1例T1WI、T2WI均呈等信号;其余2例信号不均匀,1例伴钙化,1例伴出血坏死及囊变;1例病变周围可见增粗流空血管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实质部分呈明显持续性强化,2例强化均匀,3例强化不均匀。结论 MRI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呈明显均匀/不均匀持续强化是腮腺血管外皮细胞瘤较典型的影像表现,同时MRI检查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侵袭性纤维瘤病(AF)的CT及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F的CT和MRI表现。结果:CT检查:腹壁外型7例,肿块界限清楚4例,不清楚3例;密度均匀5例,不均匀2例;等密度3例,等低密度2例,略低密度2例。腹壁型16例,肿块界限清楚15例,不清楚1例;密度均匀13例,不均匀3例;等密度9例,略低密度4例,等低密度3例。增强12例,其中动脉期呈中度强化4例,呈轻度强化8例,静脉期和延迟期均呈轻度持续强化。MRI检查4例:肿块信号均匀1例,不均匀3例;T2WI呈略高信号2例,呈高低信号1例,呈混杂信号1例;T1WI肿块呈等低信号1例,呈低信号3例;T2WI压脂呈高低信号2例,呈高信号2例。邻近骨质侵袭性破坏4例,骨质受压1例,子宫和乙状结肠受压1例。结论:AF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MRI检查对AF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Propeller LAVA技术对原发性肝癌MRI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GESigna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使用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Propeller LAVA)序列作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6例经手术、实验室检查、穿刺活检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MRI表现,分别采用常规自旋回波序列(T2Wl、T1WI)、LAVA序列增强多期(动脉早期、动脉晚期和门静脉期)扫描及T1WI常规增强扫描;分别观察各序列肿瘤病灶显示的数量、MR征像及LAVA序列各期病灶强化程度、强化规律,病灶血供及肝血管解剖关系。评价各序列对病灶的显示、形态及定性能力。结果:LAVA序列增强多期扫描发现53个病灶(100%),2D-T1WI常规增强扫描发现48个病灶(90.6%),P<0.05,T2WI、T1WI平扫分别发现病灶为44个(83.3%)及41个(77.7%),P<0.05,LAVA序列对病灶各期抓取准确,动脉期及门静脉血管图像显示清晰,16个病灶可显示其血供关系。结论:LAVA序列多期动态增强对原发性肝癌的病灶显示,血供关系及肝血管显示方面较常规序列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9.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CT及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24例。所有病例均行B超检查,17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14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CT平扫病灶均为低密度,边界不清,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伴中心低信号,动态CT及MRI检查病灶多表现为渐进性的向心性强化,病灶局部肝包膜可有回缩,周围肝内胆管可有轻度扩张和结石;病理表现镜下为低分化或未分化腺癌,血管分布稀少,癌巢之间为大量纤维结缔组织。CT早期强化17.6%(3/17),延迟强化82.3%(14/17),MRI检查14例T1WI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远端胆管迂曲扩张。MRI增强通常表现为早期轻度或中度不全边缘强化,晚期进行性同心性强化,在延迟期中心区通常为不完全强化。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CT多期增强扫描及MR动态增强扫描均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对于肝内与其它常见病变的鉴别诊断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与MRI在筛查及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病变患者80例,术前行超声、MRI检查,将检查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较,分析超声、MRI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并分析二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MRI术前定性诊断准确率90.00%与良、恶性诊断准确率96.08%、93.55%均略高于超声诊断,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图像显示良性肿瘤边界清楚,内部血管稀疏、分支简单、走行规则,血管光滑,数目无明显增多;恶性肿瘤边界模糊不清,瘤体内血管丰富,分支紊乱,走行不规则,呈繁星状、团簇状,数目明显增多,迂曲明显。MRI图像显示良性肿瘤多为单发,以囊性为主,囊壁薄,厚薄均匀,信号多均匀强化,仅部分邻近组织受侵,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恶性肿瘤多发于双侧卵巢,以囊实性和实性为主,囊壁厚,囊内分隔厚薄不均,盆壁、腹膜、腹水、盆腔淋巴结肿大,T1WI等低混杂信号,T2WI混杂稍高信号,环形或不均匀强化。结论超声与MRI的卵巢肿瘤影像学表现特征明显,在筛查及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病变时可互为补充,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