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和前列腺素E2(PGE2)在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男性长期饮酒者胃黏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在2007年1月~2010年12月对符合条件的男性长期饮酒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59例和单纯长期饮酒者52例进行内镜下胃黏膜活检组织的病理学观察,同时用ELISA法检测静脉血及胃液EGF及PGE2浓度。结果长期饮酒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组中胃黏膜轻度及中重度病变各亚组患者血清EGF浓度均明显高于单纯长期饮酒组相对应病变各亚组患者血清EGF浓度(P均〈0.05或0.01)。长期饮酒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组胃黏膜不典型增生亚组患者血清EGF浓度明显高于单纯长期饮酒组胃黏膜不典型增生亚组患者血清EGF浓度(P=0.000)。长期饮酒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组中胃黏膜轻度肠化亚组患者血清PGE2浓度明显高于单纯长期饮酒组中胃黏膜轻度肠化亚组患者血清PGE2浓度(P=0.021),其余各亚组之间血清PGE2浓度和各亚组患者之间胃液EGF浓度和胃液PGE2浓度对比,P均〉0.05。结论血清EGF和PGE2在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男性长期饮酒者胃黏膜损伤中起一定作用,因此为预防长期饮酒者幽门螺杆菌感染造成胃黏膜损伤加重,应尽早根除幽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2.
胆汁返流性胃炎52例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52例胆汁返流性胃炎空腹胃液的甘胆酸浓度和PH值作为胆汁返流指标,胃窦粘膜组织检查幽门螺杆菌,结果,胆汁返流胃炎组空腹胃液甘胆酸明显增高,幽门螺杆菌出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和胃溃疡患者胃液粘度进行了测定,并与幽门螺杆菌阴性且胃粘膜活检,病理无明显病变的对照组作比较,发现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组的胃液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近5年经胃镜诊断并具有较完整资料的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复合性溃疡等消化性溃疡患者377例的中医辨证分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胃液PH值等进行分析,发现上述三组患者在不同中医证型中的构成比无显著差异,幽门螺杆菌尿素酶试验,等级色谱判定无显著差异,空腹胃液PH值测定胃溃疡组与十二指肠溃疡组,胃溃疡组与复合性溃疡组具非常显著差异,十二指肠溃疡组与复合性溃疡组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近5年经胃镜诊断并具有较完整资料的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复合性溃疡等消化性溃疡患者377例的中医辨证分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胃液PH值等进行分析,发现上述三组患者在不同中医证型中的构成比无显著差异,幽门螺杆菌尿素酶试验(HPUT)等级色谱判定无显著差异,空腹胃液PH值测定胃溃疡组与十二指肠溃疡组、胃溃疡组与复合性溃疡组具非常显著差异,十二指肠溃疡组与复合性溃疡组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pH值变化规律,并将其与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0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是否伴有幽门螺杆菌分为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阴性组)53例和观察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组)53例,后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将治疗前后的胃液pH值水平进行检测及统计,并加以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对照组治疗前后胃液pH值差异不大,而观察组治疗前后胃液pH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pH值变化明显较阴性患者大,可将其作为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7.
作者测定了46例经组织学证实为胃炎的患者胃液中的氨和尿素浓度。结果表明:23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胃液中氨浓度(1.22±0.23mmol/L)明显高于23例HP阴性者(0.72±0.25mmol/L),P<0.05;胃液中尿素浓度HP阳性者(0.45±0.29mmol/L)明显低于HP阴性者(2.71±1.20mmol/L,P<0.05)。胃炎的程度越重,胃液中氨浓度越高(r_s=0.556)。用AB/PAS染色法观察了胃粘膜粘液的变化,结果表明药物治疗后28例HP清除者中18例胃粘液含量增加,与HP未清除者有明显差异。作者还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发病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及术颗粒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冷束缚法及阿司匹林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检测溃疡指数、胃液游离酸和总酸浓度以及胃蛋白酶活性;观察及术颗粒体外抑制幽门螺杆菌实验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及术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均能降低溃疡指数,提高溃疡抑制率;抑制大鼠胃液分泌,降低胃游离酸、总酸和胃蛋白酶排出量,及术颗粒剂量与溃疡指数(r=-0.6 841)、胃酸量(r=-0.7 173)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及术颗粒大剂量组具有体外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结论及术颗粒抗胃溃疡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酸和胃蛋白酶排出量及抑制幽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9.
蔡莉  王文富  陈菊平 《四川医学》2010,31(9):1316-1317
目的探讨内镜胃液pH值的检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A组),同时选取同期的4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一组(B组),46例健康人为对照二组(C组),分别采用内镜对三组胃液pH值进行研究统计,并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严重程度与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经研究发现,A组胃液pH值明显高于B组及C组,P〈0.05,B组与C组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明显高于中度及轻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胃液pH值的检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有较重要的诊断价值,且随着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加重,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抑制大鼠乙酸胃溃疡愈合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抑制大鼠乙酸胃溃疡愈合的机制.方法 用幽门螺杆菌感染Wistar大鼠,4周后复制出乙酸胃溃疡模型,在溃疡模型复制后的3、8、16天测定胃窦部黏膜G细胞、D细胞的数目、胃液量和pH.结果 Hp+乙酸溃疡组G细胞数目、胃液量高于乙酸溃疡组(P<0.01);D细胞的数目和pH低于乙酸溃疡组(P<0.01).结论 幽门螺杆菌通过增加胃酸分泌抑制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叶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pH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6月于本院进行常规治疗的5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常规治疗加叶酸进行治疗的58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液pH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周及12周pH〉7.07及pH3.5-7.0者比例均低手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12周后不同严重程度者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叶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pH值的影响较大,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者有积极的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吸烟对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影响(附5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吸烟对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影响分析。方法: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56例吸烟者为观察组,84例无吸烟者为对照组,治疗前后予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吸烟组根除率为66.07%,对照组根除率为84.52%。结论:吸烟降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相似文献   

13.
用放射免疫法和ELISA法联合检测68例胃病患者胃液、血清中癌胚抗原(CEA)、β2-微球蛋白(β2-MG)和幽门螺杆菌抗体(Hp-Ab)含量。结果表明:①胃癌组胃液CEA和β2-MG浓度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②良性病变组血清Hp抗体阳性率高于胃癌组(P<0.05)。提示联合检测胃液CEA、β2-MG和血清Hp抗体对胃癌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检测石蜡切片中幽门螺杆菌的PCR方法,明确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方法:利用幽门螺杆菌保守的16SrRNA基因设计一对引物,通过PCR方法检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病理石蜡切片中的幽门螺杆菌,其中实验组复发性口腔溃疡者病理标本50例,对照组口腔外科手术标本20例。结果:PCR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病理标本幽门螺杆菌DNA阳性率为42%(21/50),对照组标本阳性率为5%(1/20)。结论:PCR方法能敏感检测口腔石蜡病理切片中的幽门螺杆菌。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中存在幽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15.
胃病患者76例胃液及外周血中幽门螺杆菌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法对76例胃病患者胃粘膜组织、胃液、外周血进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发现:30例患者于胃粘膜组织中检出了HP。胃粘膜有HP感染者30例中24例在胃液中检出了HP,11例在外周血中检出了HP。胃粘膜HP检测阴性者胃液及外周血中未检出幽门螺杆菌。胃粘膜组织中HP的感染呈“斑片状集簇分布”。检测胃液中的HP可以弥补胃粘膜组织中HP“斑片状集簇分布”所造成的假阴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组175例,消化系统疾病组150例,健康对照组120例,均抽静脉血取血清一滴测定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IgG。结果:冠心病组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IgG阳性率(54.29%)与消化系疾病组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IgG阳性率(60%)差异无显性(P>0.05),与健康对照组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IgG阳性率(34.17%)差异有高度显性(P<0.01)。结论:幽门螺杆菌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病因之一,冠心病与幽门螺杆菌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液氨浓度与幽门螺杆菌(He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的关系。方法:应用氨测定试剂测定109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和57例非Hp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胃液标本中氨的浓度。结果:Hp感染者胃液氨的浓度显著高于非Hp感染的胃炎者(P<0.01);轻度胃炎组与重度胃炎组、中度胃炎组与重度胃炎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胃液氨浓度与Hp相关性慢性胃炎及其胃粘膜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广泛存在于人类尤其是亚洲人的胃液中,是许多慢性胃病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致病因子,对幽门螺杆菌的准确检测是确定合理治疗方案的前提,因此一个准确可靠、经济实用的检测方法显得非常重要.文章对近几年来对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而来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胃液pH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如何影响胃酸的分泌.方法选择近端胃溃疡患者40例,远端胃溃疡80例,球部溃疡104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证实,并经快速酶法和病理组织学证实幽门螺杆菌阳性.对近端和远端胃溃疡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胶囊0.02每日1次口服共6周,球部溃疡共4周,在此基础上,所有患者第1周加阿莫西林1.0和甲硝唑0.4每日2次口服,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进行胃镜检查并测定胃液pH、氨浓度、血清胃泌素和胃炎积分,并与幽门螺杆菌阴性的40名正常人对照.结果胃液pH和血清胃泌素在胃溃疡(特别是近端胃溃疡)者较球部溃疡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幽门螺杆菌根治疗法后,胃溃疡和球部溃疡患者在根除者胃液pH和血清胃泌素水平降至对照组,未根治者这些因素无明显变化.结论本研究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液pH引起高胃泌素血症,而根治幽门螺杆菌使胃酸分泌和血清胃泌素水平正常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胃泌素及生长抑素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RIA法检测128例门诊行胃镜检查患者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浓度;同时以CLO、ELISA法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者;而生长抑素水平则无差异。结论:幽门螺杆菌引起血清胃泌素增高进而造成胃酸分泌增多,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致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