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7,(2):170-173
目的:分析药品"零差率"政策对公立医院处方金额和数量的影响,为药品政策的评估和持续改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统计杭州地区7家省级医院和5家市县级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前后处方金额和处方数的变化以及对不同类别药品、不同科室和常见慢性病诊断的处方数和处方金额的影响。结果:实行药品"零差率"后,12家医院药品处方总金额增长率为16.51%,其中省级医院(18.20%)高于市县级医院(7.58%)。市县级医院的门诊处方总金额、处方总张数和平均处方金额均比"零差率"前增加,省级医院门诊处方总金额和平均处方金额均有所增加,而处方张数有所下降。抗恶性肿瘤药物的门诊处方金额占比由实行前的7.00%上升至9.10%,神经系统用药的住院处方金额占比由9.40%上升至11.20%,抗感染药物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处方金额占比均下降10%以上。门诊处方总金额排名前10位科室中除肾内科和普通内科出现下降外,其他科室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平均处方金额增加幅度最大的是泌尿外科(16.89%),而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肾内科(-4.31%)。实行"零差率"后,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平均处方金额和平均处方药品种数均有所上升。结论:药品"零差率"政策对省级和市县级医院用药带来的变化存在一定差异,对门诊和住院医师用药行为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后,某三级医院门诊西药房用药变化情况,分析新的药物政策的利与弊,为政策进一步推广提供借鉴。方法:选取该院的门诊西药房为调查对象,统计政策实施前(2012年1-6月)与政策实施后(2013年1-6月)的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零差率"销售前后药品使用情况的变化。分别从2012年5月和2013年5月的处方中随机抽取200张,共400张处方,点评处方的合理用药问题。结果: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后,各类药品销售金额有所增加。该院门诊西药房使用量居前的10大类药品中,2013年5月的总销售金额比2012年5月增加了702 533.84元(上升22.32%);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有一定变化;门诊月处方量、门诊销售金额均较2012年5月有增长,但平均单张处方金额略有下降;抽查处方的平均每张处方使用药品数减少,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增加,处方点评的合理率有所提高。结论: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后,规范了用药,吸引了更多患者到医院就诊,对门诊合理用药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7,(8):1034-1037
目的:调查云南省医疗机构辅助治疗药品中重点监控品种使用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调查云南省医疗机构2015年1月1日-3月31日重点监控品种使用相关数据,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报数据有效率最高的是三级医院,为93.94%;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药品中重点监控品种所占的品种数最高的是三级医院,平均为(5.50±2.12)种;住院重点监控品种销售金额占住院药品总销售金额比例最高的是三级医院,平均为(31.94±16.99)%,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分别为(26.13±11.93)%和(22.14±16.39)%;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药品中重点监控品种的销售金额占住院重点监控品种总销售金额比例最高的是二级医院,平均为(50.34±26.87)%,其中最高可达98.53%;三级医院的平均比例是(39.13±22.55)%,一级医院的平均比例是(27.38±27.75)%。住院销售金额排名前5位的重点监控品种中,各级医院均包括红花黄色素和奥美拉唑。结论:云南省医疗机构使用辅助治疗药品情况普遍存在,重点监控品种以中药注射剂以及质子泵抑制剂为主,可采取有效措施,制订相应的监管制度并加以落实,以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4.
柯森方  杨剑  陈光  王秀琴 《中国药师》2012,(11):1637-1638
目的:探索医院药品采购新模式下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变化,促进我院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1年6月每月各1000张门诊处方,对处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新模式下指标变化。结果:2010年7月~2011年6月相关合理用药指标: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分别为2.25和2.13;门诊抗菌药使用率分别为21.75%和18.92%;注射剂使用率分别为29.25%和28.17%;基本药物品种数分别为38.08%和54.82%;处方平均金额分别为164.75元和134.75元。结论:改变药品采购模式后我院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下降,注射剂使用率略有降低,基本药物品种数使用显著升高,门诊抗菌药使用率降至20%以下,处方平均金额显著下降。各指标改变提示药品采购新模式下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5.
2000年~2002年上海市47家医院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红冰  归成  席宇飞  黄堃 《中国药房》2004,15(10):614-616
目的 :对上海市医院用药情况作出客观评估。方法 :调查上海市47家医院2000年~2002年药品销售总金额、数量及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3年来用药总金额增长趋缓 ,在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药品中抗生素仍名列前茅 ;国产、合资、进口药品销售额比例变化不大 ;与国际药品市场用药品种差距缩小 ,但结构差异较大。结论 :医院应注意药品市场动态 ,强化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药品库存周转率的计算方法。方法按《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简称《标准》)对药品库存周转率的要求,根据周转率计算公式和ABC分类管理法,分别按单个药品达标品种数、85%的销售金额及85%品种数累计分析医院药品的库存周转达标情况。结果以单个药品达标品种数计算,合格率为38.81%(不达标),若要达标,药品管理工作量会增大,且有引起断货的风险;按85%的销售金额计算,库存周转天数为10.33 d(达标),但剩余15%销售金额的药品占库存金额比率较大(35.41%),未充分考虑库存金额的影响;按85%品种数累计计算,库存周转天数为11.96 d(达标),品种数、销售金额及库存金额均在标准内。结论按85%品种数累计计算药品库存周转率,医院药品库存周转率计算更合理、操作性更强。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9,(7):991-995
目的:对"三甲"医院周边零售药店的分布、药品供给和执业药师配备情况进行调研,为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2017年北京市5家"三甲"医院周边1 km范围内零售药店的分布情况、类型、营业面积、年营业额、药品品种、销售额贡献排名、日均处方量、药师配备情况和100名受访药师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家医院周边1 km范围内共有零售药店43家,平均每家医院周边8.60家,距离以200~400 m和800~1 000 m数量最多(均为11家),其中21家(48.84%)为连锁药店;38家药店(88.37%)的营业面积在100~175 m2,其中以100~125 m2为主(16家,37.21%);40家药店统计了年营业额,在50万~10 000万元之间,其中距离医院0~200 m的药店年营业额最高;药品(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平均品种数为2 511种,其中34家(79.07%)药店非处方药品种数多于处方药品种数,26家(60.47%)药店非处方药销售金额高于处方药销售金额;销售额贡献排名前三的是抗肿瘤药、心脑血管类药与抗感染药;28家(65.11%)药店的日均处方量不超过10张,仅有7家(16.28%)药店日均处方量在20张以上;平均每家药店工作人员为7.4人、执业药师1.37名,58名药师(58%)的第一学历为大专、38名(38%)为高中或中专,仅3名(3%)为本科或以上。结论:随着"医药分开"政策的逐步推进和更多医院处方的外流,医院周边需通过增加零售药店的数量、扩大药店的营业面积和加快执业药师队伍建设、提高药师教育水平等手段来提升药店的药学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分析新药进入医院处方集对医院药品消费总额的影响。方法:从一所1000床位的教学医院,收集购药数据,分别计算新药和全部药品的种类和数量,应用SPSS软件包分析新药利用的品种数和数量对医院药品总额的影响。结果:得到新药逐月增长的指数模型和新药对药品总额影响的多元回归方程。结论:新药消费规模对药品总额增长有重要作用,但新药品种数的多少与药品总额增长无关。  相似文献   

9.
2002年~2004年成都地区16家医院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分析成都地区医院用药现状,以供相关部门参考。方法:对成都地区16家医院2002年~2004年的药品销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年2、003年2、004年药品销售总金额增长率分别为19.57%、27.19%、17.84%;14大类药品排序小有变化;销售金额前15位药品金额占总金额份量大,其中有9个品种一直占据前15位;销售额前10位的制药企业占总金额的比例约为20%。结论:成都地区用药现状渐趋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抗微生物药招标对医院该类药品销售的影响。方法:根据2007年招标分类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06年抗微生物药销售情况进行分析,并按药品规格及品种分析2007年中标的抗微生物药的降价率、使用量、日均费用、影响因子等。结果:2007年选中2006年中标的品种占2006年品种的56.48%;在2006年销售金额排序前30位中,2007年中标且入选品种11个,金额占排序前30位品种的37.73%。2007年与2006年相比,头孢孟多、头孢地嗪、帕珠沙星的影响因子较大,头孢地嗪、帕珠沙星重量影响因子排前2位。2006、2007年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的药品费用占当年总费用的比例基本一致。结论:延续使用招标药品对患者有积极意义,但降价品种使用量的降低抵消了其带来的实惠,患者平均费用没有因药品降价而减少,凸显药品招标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1.
我院皮肤科门诊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皮肤科门诊用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皮肤科门诊处方37 252张,从皮肤科药品用量、金额、品种及剂型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自制制剂金额在我院皮肤科门诊用药总金额中所占比例最高,达43.5%,国产药次之,然后是合资和进口药品。结论:皮肤科门诊用药以自制外用制剂用量大,药价相对较低。制剂工业应多研发药效佳、费用低的外用制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关注门诊用药结构变化。方法对我院1995年~2000年门诊用药处方数量和用药金额进行分析。结果门诊处方数量年增长率394%,门诊用药金额年增长率2661%,住院用药金额年增长率1158%,处方单价年增长率2179%,用药总金额增长率2143%。结论门诊用药增长高于住院用药增长,门诊人次增长低于门诊处方数量增长,医院应重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3.
2003~2005年某医院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兰超  柯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3358-3361
目的:了解和评估某院用药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对某院2003~2005年医院用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但增长幅度呈减弱;抗感染药销售金额均居首位,但占总金额百分比呈逐年下降趋势;15大类药品中销售金额排序变化较大;销售金额排序前20位药品的品种和排序变化较大.结论:某院的用药现状较好,在抗生素种类和品种的选择上仍有较为集中的表现,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院2007年~2011年门诊处方数量和金额。方法:采用药历统计软件对我院该时间段门诊处方数量和金额进行统计。结果:总处方数、总用药种类、平均每张处方用药种类、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占总处方数比例、使用抗菌药品种类见表1。结论:总处方数、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仍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每张处方用药种类变化不明显。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占总处方数比例与2011年相比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我院近3年来口服抗糖尿病药使用情况的分析,了解我院糖尿病药使用情况并进行评价,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供依据。方法:调取我院药品出库记录,根据药品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情况进行分析,并随机抽取2010年处方2 932张,分析药物联用情况。结果:我院口服抗糖尿病药的销售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双胍类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销售金额增长最快,磺酰脲类使用量较大。在药物联用方面,以二联用药居多,药物使用基本合理。结论:我院口服抗糖尿病药使用量逐年上升,主要以双胍类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为主,其他品种销量稳中有升,药物种类齐全,用药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皮肤病的常见病种及其用药情况。方法:运用医院药房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对部分皮肤病药物(口服抗组胺药、局部用药物)进行统计分析,抽取皮肤科处方对临床诊断及皮肤病用药进行分析。结果:处方平均金额74.46元,其中41.5%的处方金额在10元~50元之间,新型口服抗组胺药使用较多(销售金额占97.72%),局部用药物以品牌药居多且占据较大的金额比例(超过75%),近半数(48.8%)的患者因皮炎与湿疹及荨麻疹类皮肤病就诊。结论:我院门诊皮肤病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7.
静脉输液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荣凌  张先洲  宋金春 《中国药房》2005,16(21):1637-1639
目的:了解静脉输液的利用现状及趋势。方法:对1996年、1999年、2002年、2004年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输液的利用情 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输液品种数、总量、总金额均逐年增加,输液销售总额占全年药品总额的10%左右;营养类和电解质类输 液的用量占大部分,其中葡萄糖和氯化钠注射液占总输液量的74%;治疗类输液增长快速,以抗感染类为主;每瓶输液疗法药品费 用逐年增加,输液疗法涉及药品金额为全年药品总额的60%。结论:输液的用量和消耗金额呈不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现状,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12月每月1天的门诊处方,共计13 162张,统计处方的用药品种、销售金额等,并统计抗菌药物处方中抗菌药物种类、名称、每日剂量、用药天数、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情况及抗菌药物分类使用情况等。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限定日剂量(DDD)及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判断是否合理用药的标准。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7.98%,其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12.5%,单一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7.48%,处方平均金额为233.87元。口服抗菌药物DUI排序前10位中有7种药品的DUI>1,注射用抗菌药物DUI排序前10位中有2种药品的DUI>1,其中6种口服药、1种注射用药是由于临床用药日剂量基本符合我国药品说明书规定日剂量但高于WHO的DDD所致。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各项指标基本符合要求,除个别药品外,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符合我国药品说明书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进行调查评价,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10—12月门诊处方1653张,按《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统计处方的科室、用药品种数、药品通用名数、使用抗菌药的处方数、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处方金额等,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本院门诊处方中药品名称全部使用通用名,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78种,抗菌药使用率为42.77%,注射剂使用率为34.18%,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301.62元,不合理用药处方占5.26%。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在抗菌药的选用及联合用药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医院须进一步加强监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