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单侧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双侧与单侧ECT的优点及局限性,方法在心、脑电图持续监护下,采用双 与单侧有抽搐ECT对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2进行治疗对照研究。结果 不同电极放置的ECT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而对记忆的损害以双侧组为重,其他副作用和脑电图改变却以双侧组较轻,结论 两咱电极放置ECT的适应证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电抽搐治疗对记忆影响研究(附30例分析)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210029)刘三源南京神经精神病研究所心理室孙晨敏电抽搐(ECT)治疗某些精神症状的疗效已被肯定,同时也可能引起急性暂时性的记忆损害。但是,由于方法学上的不同,国内外文献中报告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优势侧有抽搐电休克(ECT)与无抽搐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副作用及心电图(ECG)、脑电图(EEG)的改变。方法 在ECG、EEG监护下ECT治疗精神分裂的症60例(有抽搐ECT30例,无抽搐ECT30例)并完成简明精神症状量表(BPRS)、大体评定量表(GAS)、副反应量表(TESS)、韦氏记忆测验(WMS)评定。结果 有抽搐ECT组和无抽搐ECT组的疗效均随治疗你们次数的增加而  相似文献   

4.
安定对电抽搐治疗通电时间和睡眠的影响广西贵港市解放军191医院(537105)鲍忠城黎若云邹华根李志生1990年本院曾作安定(DZP)对电抽搐治疗(ECT)脑电图(EEG)改变的研究(《广西精神卫生》总16期,1990,1-2;全国神经及精神疾病诊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的治疗电极放置方式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分别实施双侧电极(双颞侧)与单侧电极(非优势侧大脑顶颞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修订韦氏成套记忆测验(WMS)、木块图和第四例外测验分别评定两组的疗效和认知功能. 结果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相当,但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存在差异,双侧电极对认知功能有影响,但2周内可恢复.结论 单、双侧电极放置对抑郁症疗效相当,单侧电极对认知功能无影响,双侧电极对认知功能有影响但可恢复.  相似文献   

6.
氯氮平合并电抽搐治疗致长期谵妄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氮平合并电抽搐治疗致长期谵妄一例施建安患者男,22岁,大学生,于1993年6月19日入院。诊断:分裂样精神病。予口服氯氮平治疗,起始剂量100毫克/日,1周后渐增至300毫克/日。入院后第5天合并电抽搐治疗(ECT),第15天(ECT6次后)患者出...  相似文献   

7.
关于电抽搐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抽搐治疗(ECT)迄今在精神科疾病治疗中仍占重要地位。我们对1993~1996年期间在本院一个病区的住院患者中符合ECT适应症,表现为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拒食,违拗,紧张木僵,自伤自杀,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31例进行ECT治疗...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使用我国修订的韦氏记忆测验工具,在EEG、ECG持续监护下,对有无抽搐EA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记忆损害进行了对照研究,发现EAT后患者WMS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有抽搐组对长时记忆项目改善明显,而无抽搐组则对短时记忆的多数项目和瞬间记忆改善较为明显,并发现电极放置部位对WMS第7项的评分有明显影响,作者对上述发现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2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第1、4、6次电抽搐治疗(ECT)前、后各15分钟的血清催乳素(PRL)和生长激素(GH)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ECT后PRL和GH水平较ECT前显著升高,女性患者ECT后PRL释放值较男性为高,各次ECT后PRL和GH的释放值无显著区别;这些提示ECT具有神经阻滞剂样抗多巴胺能作用,导致这两种激素水平短暂的升高。  相似文献   

10.
电痉挛治疗对人体的不利影响山东省菏泽地区第三人民医院(274031)彭化生,殷全喜自从1938年Cerletti和Bini采用电痉挛疗法(ElectroconvulsiveTherapy,ECT)治疗精神病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ECT对神经电生理、内...  相似文献   

11.
对1993年6月~1995年8月,符合CCMD-2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作电抽搐治疗(ECT),所有患者均无ECT禁忌症,阴性及阳性精神症状均较明显,无明显药物副反应,BPRS>25分。共59例,其中男30例,女29例;年龄18~50岁,平均2...  相似文献   

12.
ECT治疗躁狂症:50年经验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50年来有关ECT治疗急性躁狂症的研究文献,内容包括疗效、疗程、电极放置、疗效预测、疗效稳定性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顽固性癫痫病人致痫灶的术前和术中的定位方法。方法:34例病人接受了致痫灶切除术。作者根据(1)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2)电生理检查(包括EEG、长时脑电监测),(3)影像学检查(CT、MR和DSA等),进行术前定位,术中应用ECoG和深部电极对致痫灶行精确定位。结果:术后经3个月~3年随访,无发作(用药和不用药)16例,占471%;改善17例,占50%;无变化1例,占29%。结论:术前EEG、术中ECoG和深部电极是癫痫手术治疗中的必备技术。  相似文献   

14.
半量电抽搐与全量电抽搐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般认为电抽搐治疗(ECT)治疗时过强的电刺激会造成认知功能等的损害[1],因此ECT治疗时往往要求电量设定在恰好略高于抽搐预值的一点上。我院最新引进的美国生产的ECT治疗机醒脉通要求的刺激电量是根据年龄设定的,刺激量一般是抽搐预值的25倍,而我们认为按其设定的半量即抽搐阈值的125倍进行ECT治疗,在理论上是完全行得通的,为此我们将6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全量和半量刺激进行临床对照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1999年3月1日至1999年8月30日接受ECT治疗的病人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半量组,另…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Ⅰ型与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脑甲状腺功能状态及其中枢调节方面的差异。方法电抽搐治疗(ECT)Ⅰ型精神分裂症、氯氮平治疗Ⅱ型精神分裂症;在治疗前、后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结果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TSH值略高于Ⅱ型;ECT对Ⅰ型患者脑脊液TSH水平有双向调节功能,调节效应好;氯氮平对Ⅱ型患者脑脊液TSH水平的调节功能和效应低下;治疗前后脑脊液TSH增(减)值Ⅰ型较Ⅱ型大(P<001)。结论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Ⅰ型与Ⅱ型脑甲状腺功能状态及其中枢调节不同  相似文献   

16.
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2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第1,4,6次电抽搐治疗前,后各15分钟的血清催乳素和生长激素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ECT后PRL和GH水平较ECT前显著升高,女性患者ECT后PRL释放值较男性为高,各次ECT后PRL和GH的释放值无显著区别;这些提示ECT具有神经阻滞剂样抗多巴胺能作用,导致这两种激素水平短暂的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极放置位置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疗效及对记忆功能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双额侧组和双颞侧组,各30例,疗效测定使用PANSS量表,于治疗前、治疗第1、4、8、12次后分别测定,记忆功能测定使用wMS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进行测定。结果治疗前两组PANSS及wMs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次治疗后双额侧组PANSS阳性症状及总分开始改善(P〈0.05),双颞侧组在第4次治疗后才出现改善(P〈0.05);两组组间比较,第4周两组间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间PANSS指标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MS量表显示双额侧组明显比双颞侧带来的记忆功能影响小。结论双额侧电极放置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相对双颞侧起效快,疗效相当,对记忆功能影响程度小。  相似文献   

18.
伴中央-颞区棘波放电的儿童良性癫痫的临床与脑电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伴中央-颞区棘皮放电的儿童良性癫痫(BECCT)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特征。方法 对20例BECCT患者的临床及脑电图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BECCT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肢体煌或强直、面肌抽搐、口唇运动、流涎、咽喉发声、部位语言障碍但神志清楚,发作与睡眠关系密切。脑电图背活动正常,局限性棘皮或尖波灶位于中央区或中颞区,可扩张至其它部位,清醒时较为局限,入睡后放电频度明显增加。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19.
枕叶癫痫2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枕叶癫痫的临床特征,对21例枕叶癫痫患者的临床发作特征(视觉发作、偏转发作、自动症和全身大发作)进行评估,并比较了头皮EEG和颅内EEG对枕叶癫痫的诊断价值。结果发现,起于抽搐的对侧者11例,10例有同侧偏转。头皮EEG罕有助于枕叶癫痫的定位,且常常是错误的。颅内EEG记录可正确证实枕叶异常放电的起源,且有Sylvian裂的内侧或侧方上下不同癫痫扩散类型。20例作了CT、MRI及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检查,证实有枕叶病变,1例只作了CT与SPECT检查证实。19例作了病变及致痫灶切除,2例作了颞叶切除。手术结果:除1例因智能低下需照料外,均获得良好效果,随访2~5年,20例均已恢复学习或工作。结果提示,枕叶癫痫虽表现复杂,甚或导致错误的诊断,但如注意到早期发作先兆或症状,应用CT、MRI、SPECT及颅内电极记录,常可作出正确诊断。手术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20.
电抽搐治疗迄今为止仍然是快速有效地治疗某些精神疾病的方法。我们采用不同电极部位施行电抽搐治疗,观察其发作情况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系1996年8月~1997年5月住院患者,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BP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