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与ABO血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分裂症与ABO血型的关系杨飞作者观察476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ABO血型情况,以体检正常者4906例健康人为对照,均为汉族,结果如附表。附表患者组与对照组的ABO血型分布[例数(%)]血型精神分裂症组(n=476)对照组(n=4906)A168(...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血型与精神分裂症及血型之间的关系和分布情况,对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的1000例病人作常规血型测定,产与正常群体血型分布进行比较。结果,精神分型症亚型与ABO的血型分布无明显关系(P>0.05),与正常群体血型分布频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精神分裂症患的疾病与ABO血型分布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与血型等因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血型,家族遗传史,胎次,出生月份之间的关系。方法:用临床常规的正反定型法检测ABO血型,然后调查家族遗传史,胎次和出生月份,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7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型分布A型频率较高,O型频率较低,与3857例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家族史阳性与阴性患者的血型分由比较差异无显著性。916例正常的健康人与精神分裂症胎次分布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其中独生子女患精神分裂症的比例高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出生月份比较除11月份外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O型血型是精神分裂症的负危险血型,A型血型患精神分裂症的频率较高。但独生子女患精神分裂症风险较大。胎次出生月份与精神分裂症无关。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16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型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群体的 ABO 血型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精神分裂症亚型与 ABO 血型也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患者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测定了75例精神分裂症、11例抑郁症病人及35例健康对照者的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的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抑郁症患者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SOD活力与其BPRS总分及SAPS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病程、性别、年龄及SANS总分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临床分析王松波,刘兰芬,宋振铎,李万顺,王仁峰观察本课题设计后人院的精神分裂症163例,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以BPRS、CPRS抑郁分量表MADS测定,每2周评定一次,以MADS超过5分作为伴有抑郁症状,超过11分且...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与APO E基因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汉族人APOE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病因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研究,以160例正常人作对照。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技术测定所研究对象的APO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与APOE基因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均无关联。结论APOE基因在汉族人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发病中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ApoE基因与氯氮平疗效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ApoE基因与氯氮平疗效之间的关系。 方法 抽取153例连续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氯氮平≥200mg/日治疗两个月,用BPRS量表评定症状的严重度及氯氮平疗效,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技术,测定Apo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 结果 发现氯氮平疗效与ApoE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均无关联,而与症状的严重度及病程有关。 结论 ApoE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21例日间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与26例住院治疗病人进行了10个月的对照性疗效评价,采用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NOSIE)对病人进行测评。结果:BPRS评分显示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差异,但住院组优于日间组,在治疗进行至第6个月之后出现显著性差异。NOSIE评分显示两组病人的治疗均有明显效果,但日间组优于住院组。提示日间治疗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是有效而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21例日间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与26例住院治疗病人进行了10个月的对照性疗效评价,采用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NOSIE)对病人进行测评。结果:BPRS评分显示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差异,但住院组优于日间组,在治疗进行至第6个月之后出现显著性差异。NOSIE评分显示两组病人的治疗均有明显效果,但日间组优于住院组。提示日间治疗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是有效而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21例日间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与26例住院治疗病人进行了10个月的对照性疗效评价,采用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NOSIE)对病人进行测评。结果:BPRS评分显示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差异,但住院组优于日间组,在治疗进行至第6个月之后出现显著性差异。NOSIE评分显示两组病人的治疗均有显效果,但日间组优于住院组。提示日间治疗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是有效而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2036例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的血型分布江苏省常熟市第三医院(215500)晏云兴,赵焕华,周明生,管元瑞,邓念萱,蒋玉华,卫宝汶对2036例精神分裂症、躁郁症患者的血型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血型与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及其血型之间的遗:传关系,现将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裂症的人类白细胞抗原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关系方法用国际标准微量淋巴细胞毒实验方法对23例北京地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HLA分型研究,并与49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B27、A9、DQ2抗原频率高,并且B27抗原在两组中差异显著。未发现各亚型之间有不同的相关抗原。结论HLA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关,B27、A9抗原表型者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高(RRB27=5.65,RRA9=247)。  相似文献   

14.
刘燕  宋立升 《上海精神医学》1997,9(A00):239-242
目的 了解新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特点及不能出院的原因,方法 对48例新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和52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一般状况调查,并用PANSS量表和SBS量表评定,结果 新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人较长期住院分裂症病人PANSS分及SDS分低,新长期组有较强的出院愿望,二组不能出院原因为家庭不接受与精神障碍,结论 应重视新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的社区康复。  相似文献   

15.
氯氮平与舒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研究刘锋先段荣珍对1994年2月~1996年1月期间,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34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以氯氮平,舒必利和安慰剂进行治疗。均符合CCMD—2诊断标准,BPRS>35分,SA...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T,B细胞标记及IgG合成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ANA冰霜示记T细胞,DAKO-CD20单克隆抗体ABC法标记B细胞,观察了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中T、B的异常变化,并应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了其中13例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IgG合成率。实验结果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T细胞百分率偏低,而B细胞百分率明显偏高,有53.84%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有内源性IgG的异常合成。  相似文献   

17.
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自由基代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氟哌啶醇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用固定剂量氟哌啶醇治疗4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周,在治疗前后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SOD含量,并评定BPRS、SAPS和SANS量表。结果:治疗前SOD值与SAPS总分正相关(P〈0.05)。治疗后,治疗前高SOD组明显降低,而低SOD组明显增高(P均〈0.05)。阴性型亚组中,治疗前SOD值与治疗前后SAN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裂症病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244例精神分裂症病人与91例一般内科病人和106例正常人作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比较,其中73例精神分裂症病人作了12个月随访,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病人,内科病和正常人的HBV累积感染率分别为76.64%、58.24%和53.77%,精神分裂症病人的HBV感染率与内科病人和正常人比较有极显著必一差异,而内科病人与正常人比较相差不显著;73例随精神分裂症病人的HBV感染率随住院时间延长而升高;住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d-芬氟拉明(d-FF)激发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把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氯氮平治疗前、后行d-FF激发试验,同时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精神症状。结果混合型患者治疗前基础皮质醇(COR)值、治疗后d-FF激发的COR值及治疗前、后d-FF激发的催乳素(PRL)值均显著高于阳性型。症状评分与激素反应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提示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可能与中枢5-羟色胺/多巴胺(5-HT/DA)功能失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的自知力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的自知力的临床价值及其相关因素,对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自知力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中的疗效总评项目(CGI-GI)、治疗依从性的评定及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自知力完整者占11.0%;自知力评分越高,BPRS、SANS、SAPS、CGI-GI和治疗依从性评分越高;自知力与BPRS、SANS、SAPS中的某些症状因子评分,以及受教育年限也有显著相关性,而与年龄、病程、住院次数及住院总时间无显著相关性。提示自知力与其它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其变化、疗效、治疗依从性均有密切的关系,自知力的评定对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