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迄今为止,糖尿病还没有彻底解决的方法,但在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方法上,中医的药膳食疗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中根据中医的辩证分型将糖尿病分为阴虚热盛,肾元不固,肝肾不足等症型并介绍了相关食疗方法以及一些食疗单方,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医食疗药膳治疗Ⅱ型糖尿病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中医食疗药膳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II型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医食疗药膳。[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食疗药膳前、后空腹血糖结果比较,两组病人空腹血糖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Ⅱ型糖尿病的血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食疗药膳可明显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机体的不良代谢状态,是治疗Ⅱ型糖尿病安全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是防治糖尿病的首要策略,饮食疗法是糖尿病一级预防的基础,以辨证施食、辨体质施食、因人而异为理论基础的中医食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食疗可以改善糖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及升清,中医食疗通过辨证施治健脾益气以改善"脾失散精"。糖尿病属消渴,阴虚燥热为本,脾失散精是其病理转归。探讨"脾失散精"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以阐明中医饮食疗法改善脾的功能防治糖尿病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2007年1月~2016年12月收录的中医食疗期刊文献,分析近10年中医食疗的研究情况。方法:以"食疗"并含"中医"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建立Excel数据库,对文献的发表年、地区、发表、期刊、基金支持和研究类型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共检索筛选文献740篇。近10年中医食疗研究论文数量稳定增长,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成为研究主体,论文以疾病的食疗干预为主要研究内容,存在基金支持不足、基础研究薄弱、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等问题。结论:中医食疗逐渐受到研究者关注,已开展大量相关研究,为中医食疗的合理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金英花 《中国医疗前沿》2010,5(20):34-34,58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本文从中医理论出发,以节饮食、辨性味、辩证用膳、饮食宜忌等角度论述糖尿病的中医食疗。  相似文献   

6.
中医食疗对日本饮食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医食疗对日本饮食文化的影响,通过回顾中医食疗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发展的历史,分析中医食疗日本化的原因与特点,探讨中医食疗对日本饮食习惯、饮食心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记者近日走进中国名中医糖尿病专家、中国科学家协会会员、医学博士任连智工作室.看到任博士正与一位老年糖尿病患者讲"望闻问切"的中医养生理论.并针对其病情开出药食同源,防控慢病的食疗"处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中医饮食护理措施以及相关问题。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糖尿病中医饮食护理工作的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并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临床护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径。结果:经本组调查研究显示,糖尿病中医饮食护理工作中主要存在在的问题有对糖尿病以及中医食疗认识不到位、坚持治疗的依从性差、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中医饮食护理方案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糖尿病中医饮食护理效果。结论:糖尿病中医饮食护理应该加强临床个体化护理,针对不同患者,结合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经的饮食治疗方案,并且要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增强患者对饮食护理的正确认识,从而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钟红卫教授中医综合方法治疗老年性糖尿病的经验,阐述了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多以气阴两虚兼血瘀为主,通过养生运动、降糖食疗配方结合内服汤剂综合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食疗     
食疗是将经过炮制的药物与特定的食物相配伍,以合理的烹调方法,制成色香味形俱美的佳肴,不仅可饱口福,解饥渴,而且有消除疾患,滋补强身,延年益寿之功。食疗是中医治疗、保健手段之一,对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治疗更是不可缺少的方法。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  相似文献   

11.
饮食与糖尿病的发病关系密切,合理的饮食结构可有效地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糖尿病饮食具有一定的特色与前景。  相似文献   

12.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用《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对消渴病进行一级预防,可以减少消渴病的发生,提高人民的生存质量,文章从调理脾胃、情志等方面探讨消渴病的预防问题,以启迪具有消渴倾向的人及消渴病患者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有充分证据表明,糖尿病与心力衰竭风险升高密切相关。糖尿病会加重心肌梗死后的舒张和收缩性心力衰竭,引发特异性心肌微血管并发症,即糖尿病心肌病。生物医学的新进展揭示了糖尿病与心血管异常之间的复杂联系及作用机制,包括能量代谢、血糖控制和血管生成等。基于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理论的中医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文章采用生物反应信号网络分析,发现通过调节血管生成治疗糖尿病心力衰竭的潜在治疗靶点,并对一些治疗糖尿病、心力衰竭的常用中药相关基础研究进行总结,发现这些药物是治疗糖尿病心力衰竭中成药的重要组成,且活性成分可以作用于生物反应信号网络分析出的部分潜在治疗靶点,以此来阐述中药通过调节血管生成治疗糖尿病心力衰竭的可行性,为临床参考应用提供了一定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肥胖型糖尿病的手术治疗,是在传统饮食、运动及药物疗法不理想的情况下的治疗措施,手术临床疗效显著,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阐明,作者试从中医角度对手术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大量研究证明情志因素与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情志障碍人群也面临着更高的患糖尿病的风险,如何减少情志刺激从而减少糖尿病的发病,已经引起多方面的重视。祖国医学在这方面有较深的认识。中医很早就提出情志因素与疾病密切相关,进一步结合中医学体质理论,体质不仅决定个体对不同情志刺激反应倾向,也影响着身体对某些特定疾病的易感性。因此,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结合辨证论治的思想,运用中医的干预手段,调整糖尿病的易感体质,缓解情志刺激对机体的影响,减轻不良情志刺激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及糖尿病患者的作用,从而降低糖尿病发病的危险,达到预防糖尿病,减缓糖尿病病情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对Ⅱ型糖尿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分型的认识,将中医基础理论的经络、经筋理论以及现代解剖学知识相结合,整理出以刺激夹脊穴、背俞穴为主,分型治疗本病的思路及理论依据,旨在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前期可归属中医的"脾瘅",是一种血糖异常的高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前期人群是糖尿病高危人群。中医认为"脾瘅"的病位在脾,脾虚为其起病之根源,而痰瘀互结贯穿病机之始终。治疗采用祛痰化浊、活血化瘀之法,以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为主,直除病根;以健脾祛湿食疗方为辅,配合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8.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需要转变传统的健康理念,树立“大健康”观,把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主动健康是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措施,是积极应对各种健康风险的有效方法。突出与发挥中医药优势作用是主动健康的重要方面。当前,全世界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急剧升高趋势。糖尿病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的负担。基于社区的糖尿病健康管理是糖尿病防治的有效方式。就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糖尿病社区防治中的优势,实现糖尿病防治“战略前移、关口前移”,文章阐述了主动健康与中医治未病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分析了社区在糖尿病防治中的战略地位与中医药独特优势,认为问题有:①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不足制约了中医药防治糖尿病优势发挥;②中医药参与的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模式尚未健全;③糖尿病社区中医药防治主动健康与科技应对乏力。基于现有实践,文章提出:①探索建立政府-医院-社区一体化糖尿病中医药服务网络;②构建社区糖尿病中医药综合防控体系;③搭建中医药糖尿病防治关键技术社区应用与推广平台;④提升社区中医药糖尿病防治协同创新与科技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毅强  王华  尹德辉 《海南医学》2010,21(21):119-121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有较好疗效。本文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以及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进行讨论,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医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衰弱等为临床特征的疾病。目前中医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制作,多是按照西医病因病理来复制,用西医的思路来探讨中医的理论,使中医处于被研究被解释的状态,这既与中医传统病因不符,又使制作出来的动物模型不具有中医糖尿病的本质和特点。因此,中医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制作,应从中医传统病因病机观念出发,制作出符合中医糖尿病自身规律和特点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