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丹参对脂多糖致腹膜纤维化大鼠腹膜TGFβ-1、MMP9、TIMP1表达影响的研究。方法:将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丹参低剂量组、丹参中剂量组、丹参高剂量组,实验周期28 d。应用RT-PCR技术进行分析腹膜组织中TGFβ-1、MMP9、TIMP1。结果:中剂量及高剂量组均可下调TGF-β1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各剂量组均可上调MMP-9 mRNA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各剂量组均可下调TIMP-1 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加入腹透液中,可显著抑制腹膜TGFβ-1、TIMP-1的表达,上调MMP9、IL-6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抗腹膜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肝纤维化组织中MMP1、TIMP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检测肝纤维化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1 (MMP1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 (TIMP1 )的表达 ,为肝纤维化的诊治提供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方法 :采用链霉菌抗生物蛋白 -过氧化酶联接法 (S- P法 )检测70例肝纤维化组织中 MMP1 、TIMP1 的表达。结果:(1) TIMP1 蛋白阳性表达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强 ,并且呈正相关关系 (r=0 .92 74 ,P <0 .0 1)。 (2 ) MMP1 蛋白阳性表达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无明显变化 ,无相关关系(r =0 .2 181,P >0 .0 5 )。 结论:TIMP1 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随纤维化发生、发展阳性表达增强。从分子水平对肝纤维化、肝硬化病变进行评估 ,为早期诊治肝纤维化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灵抗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胆总管结扎术(BDL)制备大鼠肝脏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模型,于造模第4周起ig给予肝灵8g/(kg·d),连续2周,第5周末股动脉放血处死大鼠,取左叶肝组织石蜡包埋,制作组织芯片。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组织中MMP13、TIMP1和NFκBp65蛋白的表达,并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模型组的大鼠肝组织MMP13、TIMP1和NFκBp65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肝灵可使BDL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大鼠升高的肝组织TIMP1、NFκBp6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同时促进升高的肝组织MMP13表达增强(P<0.01),上调其低下的MMP13/TIMP1的比值。结论肝灵通过调节BDL诱导的肝硬化大鼠肝组织MMP13和TIMP1的异常表达而提高MMP13/TIMP1的比值,加速ECM分解,发挥抗肝纤维化和使肝纤维化逆转的作用;肝灵还可通过抑制肝硬化组织NFκBp65蛋白的表达发挥其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 1 (MMP1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 1 (TIMP1 )基因在肺鳞癌、肺腺癌中的表达。方法 :利用含 4 0 96个基因的cDNA微阵列检测肺鳞癌、肺腺癌组织与正常肺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 ,重点分析MMP1 ,TIMP1在肺鳞癌与肺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MMP1 ,TIMP1基因在肺鳞癌与肺腺癌中均表达上调。结论 :MMP1 ,TIMP1在肺鳞癌、肺腺癌中均出现表达上调 ,可作为肺鳞癌、肺腺癌的重要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TGF - β1、Smad3蛋白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家兔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日本血吸虫尾蚴腹贴法制备家兔肝纤维化模型 (n =32 ) ,按诱导时间将动物随机分为 4、8、12周及正常对照共 4组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 - β1mRNA表达水平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Ⅰ型胶原的表达 ,同时应用Westernblot检测Smad3蛋白的表达。结果 :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TGF - β1mRNA表达进行性增强 ,且伴有肝组织Ⅰ型胶原含量的明显增高 ,两者呈正相关 (r =0 .6 2 9,P <0 .0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各期肝纤维化家兔肝组织中Smad3蛋白表达增加 ,与TGF - β1mRNA表达趋势基本一致。该Smad蛋白上调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明显正相关 (r =0 .5 2 7,P <0 .0 1)。结论 :TGF - β1/Smad信号通路参与了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进程 ,Smad3的上调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保肝宁对HSC-T6细胞表达TGFβ1含量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保肝宁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制备复方保肝宁药物血清,温育培养HSC-T6细胞48h。采用TGFβ1细胞免疫组化法和貂肺上皮细胞MV-1-Lu增殖抑制生物学方法测定TGFβ1表达。结果:传代培养48h的HSC细胞爬片可见TGFβ1阳性表达,阳性表达产物主要见于胞质或胞膜。二倍剂量保肝宁药物血清培养48h的HSC细胞爬片TGFβ1表达强度明显减少。二倍剂量保肝宁药物血清能明显抑制HSC-T6细胞TGFβ1的分泌量。结论:该方抑制HSC活化增殖的机理可能在于抑制细胞TGFβ1的表达及其自分泌,并可能通过TGFβ1生成的减少,影响TGFβ1细胞内信号转导,从而下调型胶原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TGF—β1在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庆南  梁增文 《广西医学》2002,24(12):1945-1946
目的:通过研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的表达和分布规律,初步探讨TGF-β1在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50-300克,皮下注射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注射CCl4后1,4,8周处理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及分布。结果:TGF-β1主要表达于肝脏间质组织中。CCl4注射诱导后,大鼠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较正常对照明显增强(P<0.01)。且CCl4注射1、4、8周组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强度呈明显的逐级递增的趋势(P<0.01)。结论:TGF-β1的表达水平与大鼠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呈显正相关,可能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药扛板归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MMP -1,MMP -2及TIMP -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不同浓度扛板归干预后,取肝脏常规制片并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纽大鼠肝组织MMP -1,MMP -2及IMP -1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扛板归高、中剂量组中大鼠肝组织MMP -2及TIMP -1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扛板归高、中剂量组中大鼠肝组织MMP-1蛋白表达较模型纽明显升高(P<0.05).结论:扛放归具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提高MMP -1表达,降低TIMP -1,MMP -2蛋白的表达而调控细胞外基质的代谢.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用CCl4皮下注射法制备肝纤维化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动态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III型胶原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将免疫组化结果行图像扫描半定量分析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CTGF不表达,TGFβ1微量表达,I、III型胶原主要分布在门静脉、中央静脉内皮下以及Disse间隙。随着CCl4注射时间的延长,肝纤维化程度的加深,上述4种蛋白质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增加,且CTGF与TGFβ1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结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转化生长因子β1相伴表达,且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肝纤维化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检测30例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中MMP3、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的间质细胞MMP3呈高表达状态,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TGFβ1在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的间质细胞及腺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MP3、TGFβ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提示MMP3、TGFβ1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体外培养肝星状细胞MMP 2及TIMP 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HSC T6肝星状细胞系,经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干预,采用RT PCRA法检测各组MMP 2及TIMP 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10、20?μmol/L罗格列酮组,TIMP 1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MMP 2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格列酮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与抑制HSC表达TIMP 1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大鼠正常及纤维化肝脏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在大鼠正常及纤维化肝脏中的表达。方法:用60%CCl4加5%乙醇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利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MT-MMP,MMP2,TIMP1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在纤维化肝脏中,MT1-MMP,MMP2,TIMP1主要表达在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中,以纤维间隔及汇管区最明显,血管内皮细胞有低水平表达。而正常组中仅有内皮细胞有低表达,明显弱于肝纤维化组。结论:在肝纤维化中,成纤维细胞及肌成纤维细胞是MT1-MMP、MMP2、TIMP1表达的主要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rhHGF)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合成细胞外项质(ECM),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细胞合成层粘连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合成Ⅳ型胶原(ColⅣ),采用RT-PCR方法测定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mRNA的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MMP-2蛋白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活性。结果:rhHGF及rhHGF 抗TGFβ1抗体组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合成LN,ColⅣ显著增多,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对照组,rhHGF组,rhHGF 抗HGF抗体组及rhHGF 抗TGFβ1抗体组各间合成PⅢNP值均无显著差异。对照组,rhHGF组,rhHGF+抗HGF抗体组各组比较TGFβ1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与对照比较,rhHGF显著上调细胞MMP-2 mRNA和细胞上清液中MMP-2蛋白表达及MMP-2活性,显著下调细胞TIMP-1,TIMP-2 mRNA表达。结论:HGF促进了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合成LN和ColⅣ,增加MMP-2表达,抑制TIMP-1,TIMP-2的表达。这些改变可能参与了ADPKD囊肿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藏药帕珠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IL-1、IL-6、TNF一α、TGF—β1含量及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大鼠50、100、200mg·kg^-1帕珠丸混悬液,观察其对肝组织IL-1、IL-6、TNF—α、TGF—β1含量及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藏药帕珠丸低、中、高剂量组肝组织IL-1、IL-6、TNF-α、TGF—β1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TGF—B,mRNA表达下降(P〈0.05)。结论藏药帕珠丸可能是通过降低肝组织中IL-1、IL-6、TNF-α、TGF—β1含量及TGF—β1 mRNA表达,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发挥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八味护肝胶囊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八味护肝胶囊对酒精性肝纤维化(ALF)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八味护肝胶囊组、益肝灵胶囊组。用烈性酒灌胃方法制备ALF大鼠模型。于16周末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及肝纤维化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八味护肝胶囊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CW)及TGF—β1、TIMP1明显降低(P〈0.01)。结论八味护肝胶囊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TGF—β1、TIMP1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实验性肝纤维化过程中间质胶原酶(MMP-13)及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的不平衡性。方法建立CCl4中毒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和逆转录定量PCR方法测定MMP-13和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MMP-13和TIMP-1在正常大鼠肝组织中有表达,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MMP-13表达无显著性变化,而TIMP-1的表达则逐渐增强,在肝硬化阶段达到最高值。结论MMP-13和TIMP-1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不平衡表达可能是肝硬化形成的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芪蚣抗纤方(QF)拆方中软坚散结药(蜈蚣、山慈姑)对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TGFβ-1定性定量表达的影响。方法:猪血清攻击法诱导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软坚散结药大剂量干预组、软坚散结药小剂量干预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整个实验过程共8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TGF-β1相关表达;酶标仪ABC-ELISA法测血清TGF-β1含量。结果:免疫组化显示:正常组大鼠肝脏仅TGFβ1微弱表达,模型组较正常组TGFβ1阳性信号明显增强(P<0.01),软坚散结药干预后大鼠肝脏TGFβ1表达比模型组明显下调,(小剂量P<0.01,大剂量P<0.05),大、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差异。血清TGF-β1含量:与模型组相比,软坚散结药大、小剂量干预后动物血清中的TGFβl显著降低(P<0.01)。结论:芪蚣抗纤方(QF)中软坚散结药大、小剂量对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和逆转均有影响,对促肝纤维化细胞因子TGFβ-1均有很好调节作用,对临床上应用软坚散结药治疗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索牙周炎对肥胖小鼠炎症因子、肾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高、低脂饲料诱导小鼠肥胖合并牙周炎的模型,分为高脂牙周炎组(High+Pre)、高脂非牙周炎组(High+NCPre)、低脂牙周炎组(Low+Pre)、低脂非牙周炎组(Low+NCPre);观察小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肌酐含量的变化;采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TGF?β1/Samd6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ase,MMP)?2、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1,TIMP?1)的蛋白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高脂饲喂小鼠的体重第20周已达显著肥胖;与Low+NCPre组相比,High+NCPre组和High+Pre组小鼠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显著降低(P < 0.05),肾组织MMP?2、MMP?9蛋白含量显著下调(P < 0.05),血清肌酐、TNF?α、IL?6显著升高(P < 0.05),肾组织中TIMP?1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 < 0.05),促进肾组织TGF?β1蛋白表达(P < 0.05),抑制肾组织Samd6、E?cadherin蛋白分泌(P < 0.05);与High+NCPre组相比,High+Pre小鼠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显著降低(P < 0.05),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6、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P < 0.05),血清肌酐、肾组织TIMP?1显著增加(P < 0.05),肾组织TGF?β1蛋白显著上调(P < 0.05),肾组织Samd6、E?cadherin蛋白显著下调(P < 0.05)。结论:牙周炎加重肥胖小鼠肾损伤,其可能通过影响TGF?β1/Samd6信号通路促进肾纤维化,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促进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 1(MMP 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TIMP 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中的表达 ,明确二者的相关性 ,探讨它们在EMs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检测MMP 1及TIMP 1在EMs的异位内膜组织 (6 4例 )及在位内膜组织 (4 0例 )中的表达 ,并与同期 32例子宫正常内膜组织进行对比。结果 :MMP 1在在位及异位内膜中均高表达 ,与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TIMP 1在异位及在位内膜中均呈低表达 ,与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异位内膜较在位内膜TIMP 1表达降低 (P <0 0 1)。结论 :异位内膜组织中的MMP 1过表达 ,而TIMP 1表达下降 ,两者间的比例失调使异位内膜组织更具侵袭性 ,这在EMs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阴道壁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表达与POP的关系.方法 选取30例绝经后盆腔器官脱垂患者(POP 组),并选择同期20例非卵巢功能性肿瘤和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患者阴道壁组织中TGF-β1、TIMP1、MMP1的表达,两组患者阴道壁组织中TGF-β1、TIMP1和MMP1含量的表达以阳性区平均积分光密度为标准.结果 TGF-β1和TIMP1在POP组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1在POP组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绝经后POP的发生可能与组织中表达的TGF-β1、TIMP1减少和MMP1增多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 and 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1 (TIMP1)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MMP1) with the occurrence of 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 through analysis on TGF - β1 and TIMP1 and MMP1 in paries anterior vaginase of postmenopausal female pelvic organ prolapse. Methods The biopsy specimens in paries anterior vaginase were obtained from 50 subjects undergoing hysterectomia, tension-free vagina tape(TVT), burch procedures, who were assigned in the control, pelvic organ prolapse groups. TGF-β1 and TIMP1 and MMP1 in paries anterior vaginase was evalua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sults TGF-β1 positive staining luminance and TIMP1 positive staining luminanc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POP group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1),MMP1 positive staining luminanc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OP group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1). Conclusions There is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generation of pelvic support construction and deficiency in TGF-β1 and TIMP1 declines in paries anterior vaginase of POP patient,and there is also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generation of pelvic support construction and accrescence in MMP1 of POP pati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