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检测表皮调节素、双调蛋白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实时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测定4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其正常组织中表皮调节素、双调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组织比较,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皮调节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7,P=0.119),双调蛋白低表达(t=2.953,P=0.005),表皮生长因子过度表达(t=4.932,P<0.001);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皮调节素与临床分型有关(χ2=5.673,P=0.028),双调蛋白与性别有关(χ2=5.034,P=0.042).结论:表皮调节素、双调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人类上皮细胞癌是以生长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的功能性活化为标志的.EGFR是最先被提出作为癌症治疗靶点的生长因子受体,现已有4种EGFR拮抗剂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结肠癌和胰腺癌等实体肿瘤.概述了EGFR拮抗剂的结构、生理功能、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抗癌活性,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第四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4)表达与食道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60例食道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ER4的表达。结果食道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ER4的过度表达率为68.33%。食道鳞状细胞癌中HER4的过度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结论 erbB4基因是食道鳞状细胞癌生长的一个调控基因,干预HER4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是治疗食道鳞状细胞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teinyl leukotrienere ceptor,CysLTR)在不同表皮肿瘤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择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Bowen病、脂溢性角化病各15例,正常皮肤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肿瘤细胞中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皮肤相比,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在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上调(P〈0.05),而在Bowen病及脂溢性角化病与正常皮肤近似(P〉0.05)。半胱氨酰白三烯两型受体在同一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的高表达可能在表皮细胞的异常增殖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取自68名肺癌组织的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水平及EGF受体基因拷贝数量进行了检测。这些肺癌组织的组织学细胞类型包括鳞状细胞癌(n=30),腺癌(n=28),大细胞癌(n=4)及小细胞癌(n=6)。鳞状细胞癌组织显示出异常高的125I-EGF结合活性,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麻素2型受体(CB2受体)在人正常皮肤与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RT-PCR检测人正常皮肤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B2受体在蛋白和mRNA不同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CB2受体在人正常皮肤和鳞状细胞癌均有表达;皮肤鳞状细胞癌与正常皮肤表达CB2的强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鳞状细胞癌中CB2受体在蛋白和基因水平表达均升高,皮肤鳞状细胞癌CB2受体表达强度明显大于正常皮肤,提示CB2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鳞状细胞癌皮损组织中HB-EGF mRNA的表达。结果:在正常皮肤组织中,HB-EGF表达于基底层(100.0%),基底上层仅有少量表达(12.5%);在癌旁组织中,HB-EGF不仅位于基底层(100.0%),且在基底上层也有表达(91.7%);在鳞状细胞癌皮损中,全层几乎无HB-EGF的表达(8.3%)。结论:HB-EGF在鳞状细胞癌发病的早期阶段起关键作用,基底层中的HB-EGF对保持这表皮形态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EGFR,HER2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分子标记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9例T3-4,N和M分期不限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效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GFR,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和Ki-67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内镜复查评估疗效.结果: EGFR与HER2阳性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3.6%(14/22),65.0%(13/20),阴性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2.4%(12/37),33.3%(13/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P=0.028).其他分子标记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完全缓解率无明显关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EGFR及HER2阳性与同步放化疗完全缓解率有显著性关系.结论: EGFR,HER2可能有助于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畸胎瘤细胞源性生长因子(PC cell-derived growth factor,PCD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皮肤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皮肤鳞状...  相似文献   

10.
c-erbB-2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类癌基因,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之一,是人类肿瘤中发生改变频率最高的癌基因之一。本文就c-erbB-2的结构、分子水平调控、与肿瘤的发生、转移以及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过度表达同分化、预后的关系综合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RNAi技术抑制鼻咽癌细胞5-8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观察细胞生长变化,探讨EGFR与鼻咽癌发生发展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体外转录法合成EGFR特异性siRNA,将其瞬时转染5-8F.收集转染后细胞总RNA和蛋白,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EGFR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检测EGFR表达抑制后细胞生长速度和生长周期的变化。结果合成的3对siRNA中,有一对使EGFR mRNA表达下降67.5%,蛋白表达下降77%。EGFR表达抑制后5.8F生长速度减慢,并诱导细胞周期停止在G1期。结论RNAi沉默EGFR表达可抑制鼻咽癌细胞生长,并诱导癌细胞停止在G1期,RNAi可作为探索鼻咽癌发生发展机制和基因治疗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表达的RNA干扰(RNAi)质粒表达载体pSI-REN-Shuttle-EGFR。方法:化学合成3条编码短发夹RNA序列的、特异靶向EGFR基因的寡核苷酸链,各69个碱基,退火,克隆到RNAi-Ready pSIREN-Shuttle载体的人源U6启动子的下游,重组构建RNAi质粒,3种载体转染人鼻咽癌细胞株(CNE),用RT-PCR分析pSIREN-Shuttle-EGFR载体对EGFR基因的mRNA表达抑制效果。结果:重组构建的pSIREN-Shuttle-EGFR载体经插入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69个碱基成功插入到预计位点,并且序列完全一致。CNE细胞EGFR基因的mRNA被明显抑制。结论:RNAi质粒表达载体介导对EGFR基因的RNA干扰可能是鼻咽癌干预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吴金训  余英豪  刘伟 《医学综述》2012,(24):4241-4243
目的评价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手术切除临床资料完整的食管鳞癌标本1034例,采用EliVisionTM plu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癌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结果 EGFR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4.9%,癌旁非肿瘤性黏膜未见EGFR蛋白过表达;EGFR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肉眼分型、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而高、中分化胃癌中EGFR的表达显著高于低、未分化胃癌(P<0.05)。结论 EGFR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性,不能作为评估食管鳞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但EGFR过表达为食管鳞癌的靶向治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EGFR基因可能成为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CyclinE,P27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灵  杨红  宋林红  董丹丹  李科 《四川医学》2009,30(7):1012-1014
目的观察CyclinE,P27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CyclinE,P27在不同级别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间的关系。提供皮肤鳞状细胞癌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5例皮肤鳞癌石蜡包埋组织和8例正常皮肤组织CyelinE,P27,的表达。结果CyclinE在皮肤鳞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皮肤正常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各分级闻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在皮肤鳞癌组织中表达低于皮肤正常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各分级间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clinE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上调,P27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下调,CyclinE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各分级间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级越高表达强度也越高;P27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各分级闻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级越高表达强度也越低。CyclinE,P27在皮肤鳞癌中表迭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RNA干扰(RNAi)对卵巢癌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FR)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效应.方法 体外合成EFR的DNA模板序列和pSilencer 2.1-U6neo质粒构建编码shRNA的表达载体,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将其转染到人卵巢癌Sov-3细胞,采用半定量RT-PCR、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转染前后Sov-3细胞EFR基因的变化;采用AnnexinV/PI双染色标记的流式细胞仪检测siRNA诱导的细胞凋亡,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阻滞.结果 成功构建pSilencer-EFR短发卡状siRNA真核表达载体;靶向EFR的序列特异性的siRNA可以有效抑制Sov-3细胞EFR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分析显示,Sov-3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细胞周期出现明显的0/1期阻滞.结论 RNAi沉默EFR表达可以诱导卵巢癌Sov-3细胞凋亡,并使卵巢癌Sov-3细胞停滞在0/1期,RNAi可作为研究卵巢癌发生发展机制和基因治疗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上颌窦鳞癌发生不同阶段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 ,分别观测EGFR在上颌窦正常粘膜、慢性炎症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以及其与上颌窦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EGFR在上颌窦不典型增生粘膜和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单纯增生的粘膜 ,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又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组织 (P <0 0 5 ) ;EGFR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 ,而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与否及 3a生存期有关 (P <0 0 5 )。结论 :EGFR在上颌窦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判断上颌窦鳞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上颌窦癌中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标记链霉菌素—生物素技术检测了42例上颌窦癌和20例正常上颌窦粘膜组织中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20例正常上颌窦粘膜组织全部为阴性,42例上颌窦癌组织中28例出现EGFR阳性表达(阳性率66.7%)。EGFR的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而与组织分化程度、患者生存率之间显著相关。低分化上颌窦癌EGFR的表达较中、高度分化上颌窦癌明显增高(P<0.05);具有EGFR阳性表达的上颌窦癌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EGFR的表达在上颌窦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并可作为判断上颌窦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untreated psoriasis: a case repor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kin cancer developing after treatment for psoriasis is seen more often than expected, however, there has been no report of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developing in a case of untreated psoriasis. Here, a case has been reported where an untreated psoriasis lesion progressed on to develop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ith a brief review of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检测58例喉鳞状细胞癌和15例正常喉黏膜标本中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 EGFR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和正常口腔黏膜标本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41%和6.67%(P〈0.01)。EGFR蛋白与年龄、性别、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GFR可能参与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并且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分化有关,但是与浸润及转移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20.
RNAi抑制皮肤鳞癌A431细胞EGFR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对皮肤鳞癌A431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对A43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制备两对针对EGFR基因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A431人皮肤鳞癌细胞株,采用RT-PCR法检测EGFR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EGFR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siRNA2干扰后EGFR mRNA与蛋白的表达强度分别为(16.5±1.6)%和(11.1±1.6)%,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EGFR表达受到抑制的同时,转染后的A431胞生长速度明显变慢;A431细胞的凋亡率为(12.6±1.4)%,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iRNA2能有效抑制皮肤鳞癌细胞EGFR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