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2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46例,根据患者胃镜诊断的时间分为急诊胃镜组86例,非急诊胃镜组60例,分析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以及内镜治疗的疗效。结果:急诊胃镜组中上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为96.5%,活动性出血率为82.6%,而非急诊胃镜组中上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为80.0%,活动性出血率为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内镜下治疗的止血成功率高达95.9%,死亡率为1.4%。结论:急诊胃镜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以及检出准确率高,且在内镜下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联合金属止血夹治疗,止血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内镜下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与内镜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急诊胃镜检查病因诊断率为94.6%,高于早期胃镜组的72.5%。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栓出率,急诊胃镜组(20.7%)高于早期胃镜组(1.1%);对活动性出血138例内镜下治疗即刻止血率94.2%。结论:急诊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540例内镜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内镜的诊治价值及内镜下治疗结果。方法:对540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内镜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诊胃镜检查病因的诊断率为93.5%,高于早期胃镜组的69.1%(P<0.01)。不同年龄组中,消化性溃疡居首位,小儿及中青年消化性溃疡出血较老年组高(P<0.01),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检出率示:小儿组>中青年组>老年组,恶性肿瘤老年组(16.18%)高于中青年组(7.3%)。对活动性出血147例采用凝血酶、微波凝固等内镜治疗,内镜下即刻止血率98.0%(144/147)。结论:急诊胃镜对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有较高诊治价值,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不同时机的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探讨急诊胃镜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选择94例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其中27例患者进行急诊胃镜诊治(A组),23例患者进行普通胃镜诊治(B组),20例患者为活动性出血急诊胃镜组(C组),24例患者选择保守药物治疗.比较胃镜检查和治疗结果.结果:70例患者接受胃镜检查,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4.29%)是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43例(61.43%)患者经胃镜检出出血部位,C组出血部位检出率(80.0%)明显高于A组(66.67%)和B组(39.13%),有统计学差异.61例患者进行胃镜辅助止血治疗,止血成功率达到53.19%.A组(66.67%)、B组(60.87%)和C组(50.0%)患者的止血成功率高于D组(33.33%),有统计学差异.另外A(7.41%)、B(4.35%)、C(10.0%)组患者早期再出血率明显低于D组(37.5%),有显著地统计学差异.而四组患者迟发性再出血的几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急诊胃镜诊治可尽早明确出血部位以及出血原因,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有效地提高患者止血部位检出率和止血成功率,降低早期再出血率以及患者1年内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内镜下三种不同方法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孔结慧 《广州医药》2008,39(3):25-26
目的研究急诊内镜下三种方法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经急诊电子胃镜明确诊断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87例患者随机分为内镜喷洒组、内镜注射组和联合治疗组,将各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内镜下喷洒去甲肾上腺素组对比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组和联合治疗组在即时止血率、再出血率和急诊手术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诊内镜下治疗是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急诊内窥镜检测的临床重要性。方法:采取急诊胃镜技术对2013年3月份-2016年11月份到本医院诊疗的78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检查,同时结合其体格检查、症状表现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78例老年患者中上消化道肿瘤所占比例为37.2%,溃疡病出血为第二位占25.6%,且以胃溃疡为多。讨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疗中给予急诊胃镜诊断,利于准确定位病灶、尽早明确出血原因。尤其老年患者因血管疾病及其他伴发病多,急诊内窥镜检查不仅帮助诊断亦可进行内镜止血,缩短病程,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76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内镜治疗效果.方法对经电子胃镜明确诊断为76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内镜下局部注射高张盐水肾上腺素治疗组与内镜下药物喷洒治疗组在首次止血率和再出血率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内镜检查对明确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有重要意义,内科综合治疗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诊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8~2010年在我院住院的1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并行内镜下治疗.结果 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依次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②经内镜及内科综合治疗总止血率为98.1%.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以明确病因,对有活动性出血者采用内镜下止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索绪枭 《医学综述》2012,(24):4277-4278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对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118例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疗方法分为急诊内镜组和内科常规治疗组,应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的病因检出率、有效止血率、再出血率和手术率等数据进行χ2检验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急诊内镜组的病因检出率、有效止血率显著高于内科常规治疗组,分别为93.0%对60.7%,93.0%对70.5%;再出血率和手术率显著低于内科常规治疗组,分别为3.5%对16.4%以及3.5%对11.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患者具有诊断率高、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NVUGIB)患者胃镜检查时间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为临床选择最佳胃镜检查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急性 NVUGIB 患者78例,根据入院后接受胃镜检查的不同时间段分为超早期组(即入院后<8 h 内开始胃镜检查)、早期组(即入院后8~24 h 内行胃镜检查)、常规组(即入院后>24~48 h 内行胃镜检查)。比较3组患者胃镜下出血检出率、活动性出血检出率、胃镜止血后再出血检出率及输血率、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本组患者内镜下治疗有效率71.8%(56/78)。3组患者出血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超早期、早期组患者活动性出血检出率高于常规组(P <0.05),但止血后再出血检出率、输血率低于常规组(P <0.05)。超早期、早期组患者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组(P <0.05)。结论超早期、早期胃镜检查对于急性 NVUGIB 患者具有较大诊断优势,尤其针对于活动性出血病灶诊断方面显著优于常规胃镜检查,故急性 NVUGIB 患者在进行急诊胃镜检查时应当尽量提早检测时间,于出血24 h 内是急诊胃镜诊治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1.
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临床上胃镜检查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内镜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内科传统治疗法,内镜治疗组根据出血情况采用套扎止血、药物喷洒、注射、金属钛夹等方法.结果 经治疗后,内镜治疗组止血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61.00%,内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内镜治疗组再出血率、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下止血效果好,风险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姚海容 《求医问药》2014,(20):247-248
目的 :探讨分析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抽取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为97.5%,手术率为2.5%,再出血率为2.5%;对照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为70%,手术率为20%,再出血率为12.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该方法可作为诊治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梁高林 《华夏医学》2006,19(4):665-666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术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诊断及病灶内镜下治疗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电子胃镜对7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及酌情镜下止血治疗。结果:经急诊胃镜检查,病变确诊率95.9%,出血主要原因为消化性溃疡64.8%,急性胃粘膜病变18.3%。内镜下止血有效率95.4%。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在病情允许前提下应尽早行内镜检查,内镜下止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胃镜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及镜下止血疗效.方法对39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胃镜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其中191例发现有活动性出血和近期出血病灶,根据病人情况行不同方法内镜下治疗.结果共有362例查明出血原因,病因诊断率92.0%,48h以内病因检出率95.3%明显高于48h以后病因检出率.中青年组出血主要3种原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贲门黏膜撕裂症.老年组出血原因主要为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191例行内镜下治疗,182例出血停止,止血成功率95.2%.结论胃镜检查仍是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诊断手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检查时间窗对病因检出十分必要.检查同时可根据患者情况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方法简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急诊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14-1115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在急诊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6例,观察组23例实施急诊内镜检查治疗,对照组23例行择期内镜检查治疗,比较两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检出率及输血治疗率、内镜止血成功率、再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23.91%(11/46),其次是急性胃黏膜病变21.74%(10/46),两组急性胃黏膜病变检出率、输血率、再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内镜能够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确诊率,减少输血率和再出血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丁建明  郭凌 《微创医学》2006,1(1):28-29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止血效果。方法对15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常规检查后,立即进行胃镜下止血治疗,按不同病因、病变部位,使用喷药、高频电凝、微波透热、套扎等不同止血方法治疗。结果胃镜检查发现出血原因依次为: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其它疾病;48h内检查找出出血原因者145例,占93%;内镜下喷洒90例、高频电凝24例、微波透热20例、套扎10例24h内活动性出血均停止。结论急诊胃镜是检查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诊断及止血治疗的重要方法,具有出血灶检出率高、止血治疗快速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急诊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诊治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胃镜检查治疗的118例临床资料。结果急诊胃镜检查确诊率为92.4%,不同时间活动性出血检出率不同,<24 h与24~48 h检查相比检出率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急诊胃镜止血总有效率93.8%,不同时间治疗一次成功止血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诊胃镜检查和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不仅有利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而且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镜检时间应该是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及疗效,分析胃镜检查的时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5例于出血24h内进行急诊内镜诊治,成功止血73例(97.3%),内镜下治疗有效率90.7%;77例于出血24~48h内进行内镜下诊治,成功止血有68例(88.3%),内镜下治疗有效率76,6%:出血24h内治疗组确诊率、治疗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积极改善一般情况、血压稳定后,应尽快行急诊内镜检查治疗,可快速明确病因并控制病情,胃镜检查时间越早,成功止血率越高。  相似文献   

19.
急诊胃镜诊治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吉梅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1):2669-2670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措施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对98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急诊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97.96%,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食管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黏膜剥离伤、Mallory-Weiss综合征、十二指肠癌,其他原因不明.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止血率92.86%,病死率3.57%.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病因,有活动性出血者用镜下止血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增加止血率,降低病死率.服用NSAID的患者,应重视对胃黏膜的保护性治疗.  相似文献   

20.
宗丽香  李世平 《吉林医学》2014,(6):1260-1260
目的:研究急诊胃镜与普通胃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应用急诊胃镜诊治,对照组应用普通胃镜诊治,比较两组病因检出率、镜下止血率、镜下输血率。结果:对比病因检出率,试验组(90.0%)高于对照组(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镜下止血率、镜下输血率,试验组分别为90.6%、45.0%,对照组分别为90.0%、60.0%。结论:胃镜诊治与普通胃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都能获得较佳的治疗效果,但试验组病因检出率更高,急诊胃镜检出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