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炜  项舟 《四川医学》2005,26(11):1342-1342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轻微外伤则易导致骨折,在治疗上较困难,现结合文献报道及我院以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肱骨近端骨折1例进行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4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方法:采用X线片对患者骨折情况进行诊断,全部采用手术治疗措施,对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情况、诊断情况、治疗情况等进行研究。结果:30岁和50岁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较多;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人数要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致伤的最主要原因为摔伤,其次是车祸伤,第三位的是坠落伤,第四位的是殴打伤;一部分骨折2例(4.1%),二部分骨折9例(18.4%),三部分骨折27例(55.1%),四部分骨折11例(22.4%)。结论: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致伤原因以摔伤和车祸伤为主,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给予恰当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且多见于中老年患,其类型复杂、预后差,目前处理方法多样,治疗上存在许多争议。本就肱骨近端骨折的分型、评分系统、治疗选择及康复情况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得出结论:Neer分型仅需少量解剖知识且分型表简单易记,使用较为方便,是目前最常用的分型方法并广为接受;Constant评分方法相对简单,各项目权重较为适当,适合我国门诊随访评判疗效;治疗方法多样,指征不确定,并发症多见,效果不很满意,应根据骨折具体分型选择。早期功能锻炼对预后意义重大,需加强门诊随访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将到本院就治的35例肱骨近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无移位或者移位较轻的11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对骨折错位超过1cm或者成角超过45°的24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结果3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未有肱骨头缺血性坏死表现,骨折重塑良好;其中24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未出现钢板松动、断裂情况.结论加强对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特点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临床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劳继军  潘峻  凌志恒 《浙江实用医学》2006,11(2):108-108,122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13例的疗效。方法采用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骨折复位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X线确认骨折端复位良好后将LPHP接骨板置于肱骨近端,在骨折近端的接骨板上使用LCP钻头导向器作引导,用直径2.8mm钻头预钻孔,用扭力限制电钻接口将螺钉钻入并进行锁定,放置负压引流逐层关闭伤口,术后前臂吊带固定并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按Neer评分法测定肩关节功能,优9例,良3例,可1例。结论与其他内固定钢板相比,LPHP是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禄明 《吉林医学》2011,32(14):2748-2749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开展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治疗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愈合时间25~72周,平均(40.21±0.73)周,患者术后均达到骨折解剖或近似解剖复位,无神经血管损伤、内固定松动断裂、伤口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34±0.89)个月,功能评定采用Neer评分,优秀52例(86.67%),满意5例(8.33%),不满意3例(5.00%),无失败病例。结论: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较好,可使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孙习勇 《中外医疗》2013,(32):25+27-25,27
目的探讨分析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该院收治的5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29例给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满意率、断钉断板率、感染率、肩峰撞击及四部分骨折肱骨头坏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14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非手术组和锁定钢板组,记录两组日常活动评分、骨折对位情况及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评分并分析疗效。结果:术后随访2-12个月,锁定钢板组患者术后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7.2±0.2)周,非手术组73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骨性愈合67例,其平均愈合时间为(8.1±0.6)周,锁定钢板组在愈合率与术后愈合时间上显著由于非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 Neer 评分,非手术组与锁定钢板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1.78%、100.00%,非手术组随访有4例发生并发症,锁定钢板组患者未发生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时,要根据骨折的大小、类型、患者年龄、移位程度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术中保证肱骨头血供、复位有效、骨折内固定坚强以及科学的关节功能锻炼,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7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0~50岁组男明显多于女(P<0.05),>60岁组女明显多于男(P<0.01);(2)本组患者致伤原因最高的为交通事故,占一半以上;其次为跌倒摔伤,占近三分之一;其他因素较少.(3)本组患者以第三型骨折最为常见,占33.7%,以下依次为第二型骨折13例(17.6%)、第四型骨折12例(16.2%)、第五型骨折11例(14.9%)、第六型骨折7例(9.5%),第一型骨折最少仅为6例,占8.1%.(4)年龄>60岁者合并症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者,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5)年龄>60岁者住院天数平均(21.5±12.6)d,>60岁者住院天数明显高于≤60岁者,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老年患者为肱骨近端骨折的主要受体,交通事故为重要致伤原因,临床以第三型骨折最为常见,应根据临床特点进行对症治疗,同时注意老年人骨折损伤重、合并症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不同医师应用Neer分型系统的临床差异性.方法 收集2006年2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住175例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医师分两组阅片行Neer分型测试,一组为曾受肩关节损伤培训组(专业组),另一组为普通创伤科医师组(普通组),测试分两部分共4次,第一部分在普通X线片下进行,第二部分阅片附加提供CT片,统计学分析用Kappa检验分析组间可信度及组内可重复性,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医师分型的差异性.结果 4次测试的最高Kappa值均出自专业组,专业组的组间可信度Kappa值与普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316,P=0.006).前后4次测试显示出良好的组内可重复性,Kappa值专业组与普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9,P=0.008).结论 规范的肩关节专业化培训及CT影像学辅助可提高NEER分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钢板治疗,观察组给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07年1月-2009年12月对4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其中二部分骨折13例,三部分骨折19例,四部分骨折8例。结果术后患者平均随访9个月,按Neer功能评价系统评价,优19例,良12例,可8例,差1例。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尤其是粉碎性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髁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采用肱骨近端髁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共42例患者,按Neer分型,2部分骨折6例,3部分骨折35例,4部分骨折1例,术后预防感染,早期进行功能锻练。结果:本组4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18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切口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发生,内固定均稳定,无松动情况出现,骨折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2.21±0.84)月。依据评分标准,本组病例优23例,良16例,可3例,差0例,全组优良率92.9%。结论:肱骨近端髁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确实为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AO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间使用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5例,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0例,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3例,其中3例骨折累及肱骨干上段.术后悬吊固定3周左右,术后3d开始适量肩关节被动运动...  相似文献   

15.
戎毅 《基层医学论坛》2013,(22):2914-2915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8月—2012年2月收治的8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接受传统的钢板治疗,治疗组35例接受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结果对照组满意率为71.4%,治疗组满意率为9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骨折复位良好,术后恢复迅速,可尽早功能锻炼,且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创新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胡顺富 《浙江医学》2003,25(6):360-361
肱骨近端骨折是常见的骨折 ,多见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 ,但近年来随着交通和工伤事故的增多 ,青壮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我院自1997年来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多种方式内固定治疗65例 ,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5例均为骨片移位>1cm或旋转>45°的肱骨近端骨折 ,其中男35例 ,女30例 ,年龄19~78岁 ,平均49岁 ;左侧30例 ,右例35例 ;车祸伤22例 ,摔伤27例 ,坠落伤9例 ,机器伤7例。损伤时间 :0.5h~15d ,平均2.5d ,合并肩关节脱位3例 ,臂丛神经损伤4例 ,肋骨骨折3例。根据Neer肱骨近端骨折分类 [1],二部分骨折36例 ,三部分骨折17例 ,四部分…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比较分析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方案对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5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2例,32例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方案,其余30例患者行传统T型钢板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锁定钢板组仅2例患者出现肩关节活动限制,钢板断裂、螺钉松动、肱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均为发生,与传统钢板组的4例钢板断裂、2例螺钉松动、5例肱骨头坏死、3例骨折不愈合、8例肩关节活动限制相比,异常情况显著减少(P<0.05).尼尔评分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为87.5%,相比传统钢板组的63.3%相比显著提高(P<0.05).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减少内固定故障发生率,提高临床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肱骨近端四部骨折损伤重 ,易出现肱骨头缺血坏死 ,多主张早期行人工肱骨头置换 [1 ] 。 1990年 1月~ 1998年 12月 ,我们采用手法整复或经皮克氏针撬拨整复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取得一定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男 11例 ,女 2例 ,年龄 2 0~ 6 8岁 ,平均 36岁 ,右肩 8例 ,左肩 5例 ,均为单侧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 :高处坠落伤 2例 ,跳车摔伤 4例 ,砸摔伤 7例。无神经血管损伤。并发伤 :重度颅脑伤 2例 ,同侧股骨干骨折 1例 ,肋骨折 2例。1.2 分型 所有病例均摄肩部正侧位 X线片 ,6例加摄腋位X线片 ,2…  相似文献   

20.
122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复杂骨折临床采用内固定材料的疗效分析。方法:我科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选用国产T形或三叶草形钢板,治疗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果:对照组优良率为90.00%,治疗组优良率为95.1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是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它可以提供有效的固定、减少手术创伤、保护血运,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