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潘召英 《吉林医学》2012,(34):7470-7471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简称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从而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31例和非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31例的临床表现比较;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无尿路感染的31例与并发尿路感染的31例的临床生化等实验室结果的比较。结果:并发尿路感染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无尿路感染患者(P<0.05)。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和同期非糖尿病患者并发尿感比较,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程明显长(P<0.05)、无(膀胱刺激)症状性尿感发生率高(P<0.05)。结论: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关键,根据中段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可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
刘华楠 《吉林医学》2012,33(2):328-329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0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尿培养显示糖尿病尿路感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经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尿路感染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结论:积极控制血糖、选择敏感抗生素是治疗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疾病 ,约 2 0 %的妇女一生中曾患过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包括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急性尿道综合征、前列腺炎、无症状细菌尿等。尿路感染是妊娠、糖尿病、多囊肾和尿路梗阻的重要并发症。现就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抗生素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我院住院处从 1999年 1— 12月收治 2 6 8例糖尿病患者 ,均符合 1980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病例统计计调查 ,其中发生尿路感染 87例 (32 .5 % ) ,均为 2型糖尿病患者 ,年龄 45~ 78岁 ,平均 6 5 .4岁 ,实验室检查 :尿糖( ~ ) ,血糖 10 .8…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UTI)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方法对72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5.4%,大多数是无症状的尿路感染,占72.3%,其中男性患者发生率为2.5%,女性患者发生率为7.5%,女性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60岁以上者占79.8%;并发尿路感染者血糖水平控制较差;清洁中段尿培养多为革兰氏阴性菌,占65.3%。糖尿病病程及并发症与UTI关系不显著。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UTI。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6 例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尿十一项和尿培养确诊者36例,经控制血糖和抗感染治疗后均痊愈。结论控制血糖,适当选择敏感抗生素是控制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男4例,女30例,中段尿培养细菌阳性者11例,培养出致病菌株21株,5例为复合感染.结论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尿路感染,两者互相影响可加重病情,控制血糖是基础,抗生素选择要慎重.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丽霞 《吉林医学》2012,33(31):6754-6756
目的:探讨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资料特点。方法:对确诊的45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与同期住院的30例非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糖尿病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占60%,以女性更为明显(P﹤0.05);糖尿病组无症状菌尿(ASB)、急性肾盂肾炎和复杂性尿路感染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分别为17.8%、44.4%、28.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两组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分别为68.9%和66.7%,真菌感染发生率糖尿病组8.3%高于对照组3%。结论:糖尿病尿路感染发生率高,多为ASB、急性肾盂肾炎和复杂性尿路感染,积极降低血糖的基础上,采用正规抗感染治疗,尤其重视ASB治疗,是减少和预防糖尿病尿路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5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尿路感染组与无尿路感染组患者引起尿路感染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350例糖尿病患者40例合并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1.45%;尿路感染患者年龄≥60岁占87.50%,女性占80.00%,空腹血糖≥8.0 mmol/L占70.00%,存在糖尿病并发症占57.50%,留置尿管占45.00%,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占47.50%;均高于无尿路感染糖尿病患者。结论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多,应实施相应的预防对策以避免或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10):2067-2072
【目的】探索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期为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不同性别、年龄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以及糖尿病病程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并发尿路感染的关系。【结果】(1)性别、年龄分布: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中,以女性为主,占88.33%(265/300),而男性较少,仅占11.67%(35/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以60~70岁年龄段为主,其次为70~80岁和50~60岁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型分布:以肝肾阴虚夹痰瘀证为主,占87.67%(263/300),与非肝肾阴虚夹痰瘀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性别、年龄段的中医证型分布: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均以肝肾阴虚夹痰瘀证为主;湿热互结证主要集中于40~50岁,肝肾阴虚夹痰瘀证和气阴两虚证主要集中于60~70岁,阴阳两虚证主要集中于80岁以上患者;不同性别、年龄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糖尿病病程≥120个月(10年)以及发病期间FBG≥7 mmol/L、2hPG≥10 mmol/L、HbAlc≥7%的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机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多发生在中老年人,以女性为多见,肝肾阴虚夹痰瘀证是其最常见证型,且不同性别、年龄段的中医证型分布有所不同;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及FBG、2hPG、HbAlc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期血糖异常患者中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105例妊娠期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患者进行中段尿培养,对尿培养结果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部分患者(30/31)为无症状性血糖异常,血糖异常产妇中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29.5%,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较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更易发生尿路感染.合并尿路感染者发生胎膜早破、先兆早产的风险均增加.结论 尿路感染是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常见的并发症,且与妊娠不良结局相关.对该类高危孕妇进行中段尿培养,作及时治疗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1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UTI)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方法 对167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5.3%;且大多数是无症状的尿路感染,占71.3%;其中男性患者发生率为2.7%,女性患者发生率为7.9%,女性发生率极显著高于男性。≥60岁者占79.3%;并发尿路感染者血糖水平控制较差;清洁中段尿培养多为革兰氏阴性菌,占64.0%。糖尿病病程及并发症与UTI关系不显著。结论 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UTI。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糖尿病患者膀胱残余尿增多的临床意义.方法80例BPH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残余尿组及非残余尿组,分别观察两组的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尿细菌培养结果.结果BPH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膀胱残余尿增多的发生率为36.25%(29/80),残余尿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尿素氮、血肌酐及尿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残余尿组(P<0.05),两组血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膀胱残余尿增多增加了BPH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衰竭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对血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林彬 《吉林医学》2013,34(5):831-83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与性别、年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有关。结论:糖尿病易并发尿路感染,严格控制血糖,积极治疗并发症,是防治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戴洪江 《中外医疗》2008,27(33):52-52
目的:诊断并有效治疗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方法.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尿八项、尿培养,尿Addis计数确诊者42例,经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后3周,除2例未坚持服药外,余均痊愈.结论:控制血糖,适当选择敏感抗生素是控制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有效诊断、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对100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大、女性、病程长、糖化血红蛋白高、留置导尿、合并其他疾病为感染危险因素,尿培养显示老年糖尿病尿路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产气肠杆菌。经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尿路感染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治疗,控制血糖与控制感染同等重要。适当的选择敏感抗生素,尽量避免导尿,定期检查尿常规。  相似文献   

16.
罗桂根  王伴青 《医学争鸣》2004,25(13):F003-F003
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是我院1993/2002年收治门诊及住院的老年尿路感染患者,118例诊断标准按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制订的尿路感染标准[1]:①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 h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8/L; ②参考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HFP,或有尿路感染症状者,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作出诊断. 男50,女68例,年龄60~84(平均66)岁. 临床以尿频、尿急、尿痛、腰痛为主要表现42例(36%) ;不典型表现76例(64%). 其中:血尿15例(13%) ,发热21例(18%),腹痛10例(8%),高血压4例(3%),浮肿6例(5%);因其他疾病住院尿检发现尿路感染者20例(17%). 上尿路感染92例(78%),其中:急性肾盂肾炎41例(44%),非复杂性35例(38%),复杂性6例(7%);慢性肾盂肾炎51例(56%),复杂性51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进一步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患者的感染。方法对81例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糖尿病患者并发感染81例,感染率为64.29%。病程>5年者感染率(74.7%)明显高于病程≤5年者(41.03%);空腹血糖>9.0 mmol/L者感染率(78.57%)明显高于空腹血糖≤9.0mmol/L者(35.71%);伴有糖尿病并发症者感染率(69.44%)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33.33%);血浆白蛋白<35.0g/L者感染率(78.95%)明显高于血浆白蛋白≥35.0g/L者(42.00%),P均<0.01。感染部位以肺部和尿路感染最多见。结论老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长、空腹血糖高、有慢性并发症、低白蛋白血症者更易并发感染。应积极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及营养不良,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与肺结核并发时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65例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5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胸片及肺CT以干酪渗出为主要表现者48例(73.85%),病变累及3个及以上肺野30例(46.15%),合并空洞26例(40%).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40例(61.64%)症状明显好转,痰菌阴转36例(85.71%),病灶吸收好转58例(89.23%),血糖控制较好(空腹血糖<8.0 mmol/L)54例(83.08%).结论 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发病率高,肺结核的治疗与糖尿病的控制情况密切相关,需要两病同治,早发现、规则治疗,对防止并发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7,(3):344-346
目的:探讨年龄在40岁以内早发型糖尿病人的临床特征,及比较40岁以上常发型糖尿病人的不同之处。方法:收集被诊断患有糖尿病175例患者临床资料,诊断标准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标准并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的标准,并对早发型糖尿病患者(<40岁)和常发型糖尿病患者(≥40岁)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早发型糖尿病患者55例(31.5%),常发型糖尿病患者120例(68.5%),早发型糖尿病患者与常发型糖尿病患者相比常具有更高的糖尿病家族史(60%,P<0.001),更高的糖化血红蛋白(10.6.±2.7,P<0.001),更高的空腹血糖水平(233.97±118.0,P<0.001),更高的餐后血糖水平(337.3±132.0,P=0.012),更常见微量白蛋白尿(34.3%,P=0.018),这些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反,高血压在常发型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92.5%,P=0.000)。结论:早发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更严重的血糖水平,更常见的微量白蛋白尿。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琪 《海南医学》2007,18(5):13-14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临床资料.结果 (1)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发生率14.48%;(2)糖尿病患者年龄越大,尿路感染发生率越高(P<0.01);(3)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P<0.01);(4)尿路感染与糖尿病病程密切相关(P<0.01);(5)尿路感染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有关(P<0.05).(6)尿路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高(P<0.01).结论 糖尿病容易合并尿路感染,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空腹血糖密切相关,糖尿病尿路感染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