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丽娟  阮秀丽 《中国临床护理》2011,3(5):423-423,425
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癌痛患者的首选药物,很多患者对阿片类药物,存在误解,害怕其不良反应而不愿服用,长期忍受疼痛的折磨.我科应用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180例,并给予个体化护理.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对阿片类药治疗癌痛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世界每年新发的癌症病人约1000万,其中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1].晚期患者有剧痛的高达60%~90%,约有25%临终前疼痛没有得到缓解[2].  相似文献   

3.
疼痛是癌症常见的并发症。我国每年有近200万癌症病人在忍受着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有30%的病人疼痛是十分严重和难以忍受的。重度癌痛患者多为晚期癌症病人。应以姑息治疗为主。将正规的镇痛治疗引入家中,可有效的缓解病人疼痛,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对北京天坛医院宁养院2001年以来应用阿片类镇痛剂在家中实施镇痛治疗的93例重症癌痛患者进行了前瞻性随访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癌性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却又最难控制的症状之一。药物治疗是控制癌痛的主要手段。WHO的癌症的三阶梯止痛法推出至今,近90%的癌痛患者疼痛得到了缓解,尤其是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使得85%以上的中、重度癌痛患者得到缓解。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病人的癌痛仅有40%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70%以上的晚期癌症患者仍要忍受疼痛折磨。作为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主要药物,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已被多项Meta分析证实。现将综述阿片类镇痛药近年来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癌症痛患者镇痛药物的选择──阿片类镇痛剂的使用在阿片类药物中,可待因和吗啡为镇痛的重要药物,哌替啶则属于候选药物。在有些国家还可能有其它阿片类药物。尽管哌替啶在治疗急性剧痛方面有价值,但长期用于癌症患者却有许多缺点。如果有其它可以替代的药物时,就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盐酸吗啡片治疗中晚期癌症患者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1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进行2周以上的阿片类药物治疗及随访,收集相关治疗数据。比较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体质量指数(BMI)患者的癌痛缓解率、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吗啡日均用量,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不同年龄患者的癌痛缓解率、NRS评分、吗啡日均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患者的癌痛缓解率、NRS评分、吗啡日均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部位患者的癌痛缓解率、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部位患者的吗啡日均用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I患者的癌痛缓解率、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I患者的吗啡日均用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结论在以阿片类药物为主的癌痛治疗过程中,肿瘤部位及BMI是影响药物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阿片耐受是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的一个客观现象,主要表现为随着阿片累计剂量和给药次数的增加和持续服药时间的延长,需要持续增加阿片类药物剂量才能实现同等镇痛效果。对这一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2010年美国《NCCN成人癌痛指南》引入阿片耐受的概念,使这一概念受到国内肿瘤专家的普遍关注。阿片耐受的形成机制复杂,主要是阿片受体表达和活化过程出现变化。理解阿片耐受有助于全面了解阿片类药物,合理选择起始剂量和药物,但应注意与阿片剂量不足和阿片所致的痛觉敏化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癌痛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为了帮助患者坚持完成放疗过程,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WHO提出到2000年世界范围内“让癌症病人三级止痛阶梯治疗”的通知。从WHO三阶梯止痛方案在我国推广10年来的情况看,中国麻醉止痛药品的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在1999年全球麻醉药品消耗量排名中,中国排在第102位。与邻国日本相比,人口是日本的10倍多,实际吗啡人均消耗量是日本的百分之一。影响癌痛治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医务人员方面分析,主要障碍有三:(1)医师“成瘾恐惧”心理束缚;(2)不合理的处方习惯;(3)药师对阿片炎药物使用管理认识不足,管制太严。纠正对药物“成瘾性”的错误认识,严格区分非医疗的非法用药需求(吸毒)和医疗目的使用麻醉药品缓解疼痛的合法需求,是我们对广大癌症患者和对癌病治疗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癌痛患者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中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癌症疼痛的治疗方法中,阿片类镇痛药是必不可少的药物。我院2001年6月-2004年12月应用阿片类药治疗恶性肿瘤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90例,现将这类患者在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晚期癌痛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使用多瑞吉117例中,对40例晚期重度癌性疼痛患者应用多瑞吉(芬太尼透皮贴剂)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临床评价.方法:采用多瑞吉剂量逐渐递增的办法,调整剂量达到24小时无疼痛或基本不痛,每72小时更换多瑞吉一次,应用至少4周以上.观察指标包括疼痛评分,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40例治疗超过30天,占34%,接受贴剂治疗的平均时间为38.3天.VAS评分由用药前的平均8.23,降至平均3.47,用药后疼痛明显减轻,疼痛缓解率较高.疼痛的中度以上缓解率为86.0%,明显以上缓解率为63.2%.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主要副反应有恶心、便秘、嗜睡等,患者易于耐受.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可以有效地控制晚期癌性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2.
射频热凝术治疗顽固性癌性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术用于治疗癌性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癌性神经痛患者,A组患者(n=20)按三阶梯疗法,采用吗啡药物治疗,B组患者(n=22)在吗啡加用局麻下行射频温控热凝毁损治疗。分别就治疗后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B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时期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生活质量的改善较A组有显著性差异,副作用的发生率较A组低。结论:射频热凝治疗癌性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美施康定治疗重度癌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美施康定(硫酸吗啡控释片)对重度癌痛的镇痛效果,方法:自1995年1月至1997年4月,将100例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口服美施康定,每次30mg,每日2次,B组:肌注度冷丁,每次100mg,每日2次。结果:镇痛显著有效率,A组为86%,高于B组(66%),P<0.01;镇痛平均维持时间(X±S),A组(4.3±1.1小时)长于B组(3.0±1.4小时),P<0.01。A组副作用主要为恶心、呕吐、便秘等,无精神依赖。结果显示:美施康定控制重度癌痛,具有镇痛效果好,镇痛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少,应用方便等优点,为重度癌痛首选镇痛药物  相似文献   

14.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对癌症疼痛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商品名凯纷)治疗癌痛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38例未使用阿片类药物的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每天静脉注射50mg/5ml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分别就其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有效率为71.05%,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但未见一般非甾体类药物常见腹痛、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也未见便秘、恶心、呕吐、嗜睡等阿片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可靠,生活质量可得到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部分作为临床候选药品或口服吗啡替代药。  相似文献   

15.
应用单个等中心,5mm准直仪,以血脑的腹后外核VPL或腹后内核VPM为损毁靶点,100%等剂量线敷盖靶区,以120Gy剂量进行投照,对15例癌症疼痛患者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73.3%。经随访4 ̄11月,无疼痛复发,也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本文总结了我们成功的经验,并认为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可能成为治疗癌症疼痛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右旋美托咪定鞘内注射对于晚期癌痛患者行吗啡鞘内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晚期癌痛患者,静脉滴定后均采取鞘内镇痛方式。术后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单用吗啡(M阶段);第二阶段吗啡+右旋美托咪定混合液(M+D阶段)。采用双盲交叉法,所有患者随机分配进入M阶段和M+D阶段,待获得48小时满意的镇痛后交叉进行另一阶段鞘内滴定。记录静脉滴定后、M阶段和M+D阶段疼痛评分、满意度、有效吗啡剂量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并观察获得满意镇痛后每阶段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各研究阶段疼痛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阶段与M阶段相比有效吗啡剂量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但M+D阶段与M阶段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鞘内给药后便秘、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减少。M+D阶段嗜睡发生率显著增加。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和高血压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鞘内注射右旋美托咪定可加强鞘内吗啡镇痛作用,显著减少吗啡用量,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18.
桂参止痛合剂治疗中重度晚期癌症疼痛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桂参止痛合剂(康赛德)对晚期癌症伴中重度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69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6例)应用桂参止痛合剂50~150ml,每8小时1次,对照组(33例)路盖克片1~2片,每6小时1次。两组均连用7天。评价指标为疼痛强度,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桂参止痛合剂总的疼痛缓解率为80.6%,对中、重度疼痛的缓解率分别为92.6%、55.6%。与对照组相比,止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为优,不良反应低,患者接受程度好。结论:桂参止痛合剂是治疗中度癌痛较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硬膜外、静脉或皮下自控镇痛用于顽固性中、重度晚期癌痛患者的可行性及止痛效果。方法:选择78例中、重度晚期癌痛患者,均为虽经三阶梯药物治疗方案治疗未能很好地控制疼痛,同时毒副作用较大的患者。按是否可以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分成三组,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组(n=28例)、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组(n=24例)和皮下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skinanalgesia,PCSA)组(n=26例)。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组,镇痛液为200 ml,内含吗啡20 mg+氯胺酮100 mg。静脉和皮下自控镇痛组200 ml内含吗啡80 mg+氯胺酮400 mg。分别在安装止痛泵后24小时、48小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三组病例疼痛明显缓解。三组间视觉模拟评分各时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吗啡和氯胺酮用量PCIA组和PCSA组明显多于PCEA组。PCEA组生活总满意度明显高于PCIA组和PCSA组。恶心呕吐、便秘、嗜睡、皮肤瘙痒、尿潴留PCIA组和PCSA组明显高于PCEA组。呼吸抑制、幻觉发生率三组无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硬膜外、静脉或皮下自控镇痛都可以有效治疗中/重度晚期顽固性癌痛。经硬膜外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自控镇痛具有镇痛作用强、用药量少、副作用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硫酸吗啡控释片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癌性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癌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试验方法,42例中晚期恶性肿瘤合并癌性神经痛的患者,年龄52-76,平均67.2岁,随机分为2组:美施康定单药组(A组)20例,美施康定联合加巴喷丁组(B组)22例,达到疼痛缓解时(VAS≤3分)维持给药直至观察终点,然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施康定用量、疼痛缓解程度、生活质量、毒副反应.结果:(1)美施康定日均用量B组比A组少(P<0.05);(2)疼痛程度改变大小:与治疗前相比2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但B组明显大于A组(P<0.05);(3)生活质量: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改善,B组生活质量改善较A组明显(P<0.05);(4)毒副反应B组较A组轻(P<0.05).结论:美施康定联合加巴喷丁能有效控制癌性神经痛,减少美施康定用量及副作用,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