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同时性食管贲门重复癌3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6年1月至1994年12月,我们收治同时性食管贲门重复癌34例,占同期食管,贲门癌病人的0.7%。全组食管病变全部为鳞癌,贲门病变中腺癌32例,恶性纤维组织瘤和滑肌肉瘤各1例。术前诊断率70.6%,手术切除率79.4%,术后1,3,5年生经分别为87.5%、45.0%和18.8%。  相似文献   

2.
35岁以下青年食管贲门癌18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1年1月至1992年12月间,我们共治疗食管贲门癌3467例,其中35岁以下青年食管贲门癌181例,占同期手术病例的5.24%(181/3467)。手术切除率90%,并发症发生率6.8%(11/181),手术死亡率1.1%(2/181)。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8.5%、39.6%、27.5%、12.3%,综合治疗远期生存率,3、5、10年为42.3%、30.6%、13.1%。本  相似文献   

3.
1981年1月至1992年12月间,我们共治疗食管贲门癌3467例,其中35岁以下青年食管贲门癌181例,占同期手术病例的5.24%(181/3467)。手术切除率90%,并发症发生率6.8%(11/181),手术死亡率1.1%(2/181)。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8.5%、39.6%、27.5%、12.3%,综合治疗远期生存率,3、5、10年为42.3%、30.6%、13.1%。本文提示: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确诊,尽早治疗及术后放疗、化疗的配合。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对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0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外科治疗问题进行研究。方法 1991年4月至1999年4月对24例PESC进行手术治疗,总结分析病理、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手术切除率91.7%(22/24),手术死亡率4.2%(1/24),随访23例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8.1%(8/21),26.3%(5/19),13.3%(2/15)。结论 PESC临床具有极高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报告及文献综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少见。本文对从国内文献收集的137例加上本院的5例共142例进行分析。发病年龄以50~60岁多见,男女之~为3.79:l,肿瘤长径范围为1.2~15cm,平均5.6cm。病变发生于食管上1/3者10例(7.5%)、中1/386例(64.2%)、下1/338例(28.3%)。髓质型50例(41%)、蕈伞型26例(21.3%)、溃疡型24例(19.7%)、腔内型16例(13.1%)、缩窄型6例(4.9%)。统计国内文献各该组发病率为0.7%~5.1%,本院组为0.1%。本病预后主,在可评价疗效的131例中,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全组为7.6个月和29%;单纯手术6.3个月和18.4%;单纯放疗11.8个月和36.6%;放疗加化疗12.3个月和50%;手术加化疗12.2个月和39.3%。单纯化疗和手术加放疗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5个月和5个月,无1年生存者。根据资料,作者认为使用放疗或根治性手术加用化疗可以提高本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戎铁华  刘广森 《癌症》1995,14(4):280-282
我院自1966年6月至1993年12月共施行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分别1775例及610例,可切除肿瘤并作食管与胃或肠吻合者分别为1592例及496例,前者5例,后者1例发生重度吻合口狭窄,故狭窄率分别为0.3%(5/1592)及0.2%(1/496),二者合计为0.3%(6/2088),本文讨论了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成因,分级和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食管腺癌:附4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于1979年4月至1989年10月间,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的1776例食管癌中,原发性食管腺癌47例(2.65%),男32例,女15例,年龄为39-68岁(中位55.7岁)。术前24例细胞学检查,21例诊断为食管鳞癌,误诊率87.5%。47例均行食管癌切除,其中34例行食管胃弓上吻合术,13例行颈部吻术,术后病理检查区域淋巴结有转移者24例,切端残存癌3例。切除后5年生存率28.6%。作者认为  相似文献   

8.
术中化疗对贲门腺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1980年1月至1990年6月共手术治疗贲门腺癌404例,切除342例。其中单纯手术组231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8%、38.5%和20.8%;1987年以后随机选取贲门腺癌手术病人术后化疗47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4%、46.8%和29.8%;术中化疗54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1%、63.0%和38.9%。结果显示:术后化疗的3、5年生存率虽高于单纯手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化疗的3年、5年生存率则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P<0.01)。临床病理分期研究显示:对临床Ⅱ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贲门腺癌,术中局部注射加全身化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自1990年5月~1995年4月,手术治疗60岁以上肺癌123例。鳞癌47例,腺癌43例,小细胞癌16例,其他12例。手术切除110例(89.4%),术后并发症24例(19.5%),死亡1例(0.8%)。5年生存率32.3%(10/31)。体会: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是预防老年人肺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气管隆凸、支气管成形肺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94例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Liu D  Zhao F  Ge B  Zhao H  Guo Y  Shi B 《中国肺癌杂志》2000,3(4):250-252
目的 分析气管隆凸、支气管成形肺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自1985年4月至1999年5月共手术治疗原发性肺癌902例,其中气管隆凸、支气管成形肺切除术94例,即支气管成形术80例,隆凸切除14例。结果 术后发生肺不张9例,心律失常2例,吻合口瘘1例,手术死亡率为0。1年生存率为83.1%(74/89),3年生存率58.3%(35/56),5年生存率34.0%(18/53)。ⅠB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提高早期食管癌的确诊率和远期生存率。方法对1977年1月至1997年9月手术治疗的72例早期食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X线检查的检出率为81.9%(59/72)、纤维食管镜检查的确诊率为89.1%(57/64)、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的确诊率为91.7%(11/12);术后5、10、1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2%(31/34)、66.7%(14/21)和62.5%(5/8)。结论高度重视早期食管癌的症状,选择针对性检查方法,必要时采用多项检查方法,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术后食管癌复发和转移是早期食管癌术后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对早期食管癌也应按肿瘤外科的原则行食管的次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食管多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探讨食管多原发癌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00年10月至2008年1月经右胸行En-bloc切除的食管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分析食管多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并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相关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措施进行讨论。结果食管多发癌的发生率为9.6%。8例患者皆为男性,7例吸烟大于20包/d×年,4例嗜酒。病理皆为鳞癌。主癌灶多累及食管全层,次癌灶多为原位癌,部分病例伴有上皮不典型增生。全部患者接受食管癌En-bloc切除及胃食管左颈吻合术。1,3年生存率分别为62.5%和12.5%,中位生存期13个月。结论食管多原发癌的发生是区域癌化的结果;采用Lugol碘液染色下胃镜活检可提高食管多原发癌诊断率;行全食管切除可减少食管癌术后复发率;食管多原发癌发现时多偏晚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25例老年人早期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提高老年人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和评价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1975年3月~1997年1月手术治疗老年人早期食管癌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切除率100%,手术并发症率40%,无手术死亡。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89%(16/18)、800%(8/10)和714%(5/7)。结论:在门诊工作中重视早期食管癌的临床症状,采用多种检查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老年人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对早期食管癌应提倡积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超声聚焦刀(HIFU)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将原发性肝癌68例,随机分为HIFU+3DCRT组和手术组,各34例。HIFU+3DCRT组:应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声像图引导定位、实时监控超声聚焦刀(HIFU)治疗。3DCRT采用15MV X射线,计划靶体积(PTV)〈125 cm3者单次剂量4~6 Gy,5次/周,总DT 45~56 Gy;PTV≥125 cm3者单次剂量2~4 Gy,5次/周,总DT45~60 Gy。超声聚焦刀治疗5次/周。手术组:采用手术治疗。结果 HIFU+3DCRT组:CR 24例(70.59%),PR 9例(26.47%),NC 1例(2.94%),PD 0例(0),总有效率(CR+PR)为97.06%。手术组:CR 32例(94.12%),PR 2例(5.88%),NC 0例(0),PD 0例(0),总有效率(CR+PR)为100.0%。HIFU+3DCRT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18%(31/34),85.29%(29/34)、58.82%(20/34),手术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7.06%(33/34)、94.12%(32/34)8、2.35%(28/34)。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3.84,P〉0.05)。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3.84,P〉0.05);两组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3.84,P〉0.05);两组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3.84,P〈0.05)。结论应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超声聚焦刀治疗早期肝癌近期疗效好,超声能准确有效地引导焦点定位、实时疗效监控及治疗后的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5.
胃癌、食管癌肿瘤耐药标志物P-gP、HSP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检测胃、食管肿瘤耐药标志物P gP、HSP ,进一步了解胃、食管恶性肿瘤细胞耐药机制。方法 对 1997年初至 1999年底 6 6例胃、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 ,采用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耐药标志物P gP、HSP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P gP、HSP在胃、食管癌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 ,总阳性率分别为 39.39%和 5 3.30 %,且高分化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组 (P <0 .0 5 )。结论 P gP、HSP两种耐药标志物在胃癌、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耐药有关 ,临床医生应重视检测P gP、HSP ,以便指导化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探讨彩超显像对贲门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6例贲门癌患者进行彩超显像检查,并与上消化道钡餐、纤维胃镜作比较。结果:彩超显像贲门癌肿块检出率为96.4%(54/56).上消化道钡餐为76.8%(43/56),纤维胃镜为78.6%(11/14)。彩超显像贲门癌肿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后两者(P<0.01)。另外,彩超显像可以间接判断胃左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的程度及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结论:彩超显像检查贲门部病变具有后两者难以替代的优点,三者结合则可提高贲门癌的诊断及判断病期的准确率,从而为贲门癌手术适应症和/或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食管癌细胞多药耐药性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表达水平及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104例有随访资料的食管癌手术标本中癌细胞P-糖蛋白(P-gp)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表达水平,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104例食管癌P-gp表达阴性70例(67.3%);阳性表达34例,其中轻度表达6例(5.7%)、中度表达18例(17.3%)、重度表达10例(9.6%)。P27表达阴性34例(32.7%);阳性表达70例,其中轻度表达7例(6.7%)、中度表达42例(40.4%)、重度表达21例(20.2%)。在生存3年以上组P-gp表达阳性占17.5%(10例),而3年内死亡组P-gp表达阳性占53.3%(2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01)。P-gp过表达与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和死亡率成正相关。生存3年以上组P27表达阳性占75.8%(44例),而在3年内死亡组P27表达阳性占56.5%(2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27过表达与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和死亡率呈负相关。肿瘤的分化程度在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肿瘤的浸润深度在生存3年以上组浸润全层仅占53.4%(31例),而在3年内死亡组浸润全层占82.6%(3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淋巴结有无转移的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分期在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gp过表达与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和死亡率成正相关。P27过表达与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和死亡率呈负相关。检测P-gp和P27表达水平可为临床提供选择化疗方案的参考依据。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是影响食管癌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腺鳞癌(esophageal adenosquamous carcinoma,EASC)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加深对EASC的认识。方法:494 例EASC患者均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癌和贲门癌临床信息资料库,其中男性361 例,平均年龄(61.47± 8.32)岁;女性133 例,平均年龄(65.56± 8.06)岁。采用SPSS21.0 软件进行各组间差异分析,寿命表法计算5 年生存率,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比较不同时间段高低发区发生率的关系。结果:本组资料同期EASC检出率为0.196%(494/ 251 707),男性EASC明显多于女性(男:女= 2.7 1 :1);男性和女性高发年龄段均为60~69岁(39.6% vs . 40.6%)。 男性患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R2=0.063),而女性呈上升趋势(R2= 0.004)。 此外,食管癌低发区EASC发生率明显高于高发区(53.1% vs. 46.9% ,P < 0.001)。 参照食管癌TNM 分期标准,Ⅱ期与Ⅲ期患者居多,均占40.8%(173/ 424);淋巴结阳性转移率为47.0%(206/ 438),淋巴结阳性转移枚数以1~2 个居多,阳性率为48.5%(100/ 206)。 此外,行术前活检病理467 例中,术前正确诊断率仅53.96%(252/ 467)。 治疗方式以单纯手术为主,占88.8%(419/ 472),单纯放疗化疗者仅占1.9%(9/ 472)。 不吸烟不饮酒男性患者5 年生存率比单纯吸烟男性者高(26.5% vs . 12.1%);Ⅰ期、Ⅱ期、Ⅲ+ Ⅳ期患者行单纯手术治疗后3 年生存率依次为64.7% 、50.9% 、48.5% ;而3 个TNM 分期患者手术+ 放化疗后3 年生存率依次为51.7% 、47.8% 、33.1% 。结论:EASC是食管恶性肿瘤中罕见的类型,术前活检病理诊断误诊率高,吸烟影响患者预后,EASC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单纯手术治疗效果较其他治疗方式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在食管贲门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gP在69例食管鳞癌和64例贲门腺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gp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P-gP在69例食管癌中仅1例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45%,P-gp在责门癌中的表达率为57.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P-gP在责门癌中的表达高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P〈0.05)。P-gp的表达与贲门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O.05).结论P-gp在食管癌的多药耐药中所起作用甚微,食管癌的多药耐药可能与其他耐药蛋白的表达有关;而贲门癌的多药耐药则与P-gp的表达有关;p-gP的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分化程度,但并不能反映肿瘤的浸润、转移等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