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些外生殖器表皮肿瘤皮损中HPVDNA的检测和分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外生殖器部位表皮增生性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通用型引物PCR方法对151例外生殖器表皮增殖性病变进行HPVDNA的检测,应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进行HPVDNA分型。结果30例尖锐湿疣HPVDNA全部阳性,其中HPV6占60%,HPV11占26.7%;40例Bowen样丘疹病、5例生殖器部位Bowen病、6例Queyrat增生性红斑HP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55%、100%、33.3%,主要型别为HPV16;18例外生殖器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HPVDNA的阳性率为27.8%,均为HPV16;32例黏膜白斑和20例乳房外Paget病HPVDNA均为阴性。结论尖锐湿疣主要由HPV6,其次由HPV11感染所致;Bowen样丘疹病、表皮原位癌包括Bowen病、Queyrat增生性红斑的发生可能与HPV16感染有密切关系;外生殖器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HPV16感染可能是多种致癌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外生殖器部位黏膜白斑和乳房外Paget病的发病可能与HPV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生殖器部位皮肤肿瘤和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es,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通用型引物-PCR方法对89例外生殖器部位皮肤肿瘤进行HPV DNA的检测,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进行HPV DNA分型。结果:40例鲍温样丘疹病中22例(55%)HPV DNA阳性,其中20例为HPV16,1例为HPV31,1例为HPV6+16;5例鲍温病HPV DNA全部阳性(100%),其中4例为HPV16,1例为HPV6+16;6例Queyrat增殖性红斑中2例(33.3%)HPV DNA阳性,均为HPV16。18例外生殖器鳞状细胞癌中5例(27.8%)HPV DNA阳性,均为HPV16;20例乳房外Paget病HPV DNA为阴性。结论:外生殖器部位皮肤肿瘤中鲍温样丘疹病、鲍温病、Qu-eyrat增殖性红斑的发生可能与HPV16感染有密切关系;外生殖器鳞状细胞癌中,HPV16感染可能是多种致癌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外生殖器部位乳房外Paget病的发病可能与HPV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皮肤基底细胞癌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Livin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5例基底细胞癌、18例鳞状细胞癌组织中Livin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①Livin蛋白在正常皮肤组织中不表达,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00%和72.22%。②Caspase-3在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且明显高于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③Caspase-3的表达与Livin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Livin在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Caspase-3蛋白在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与Livn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二者可能共同参与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食道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K15等位基因型与肿瘤的发病关系。方法 序列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技术检测4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40例食道鳞状细胞癌石蜡包埋组织中HHV-8 K15基因,并确定HHV-8 K15等位基因型,运用χ2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例皮肤鳞状细胞癌(22.5%)石蜡包埋组织中检测到HHV- 8 K15P型,8例食道鳞状细胞癌(20%)石蜡包埋组织中检测到 HHV- 8K15P型,两种肿瘤均未检测出K15M基因型。HHV-8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与食道鳞状细胞癌感染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鳞状细胞癌中感染HHV-8K15P基因为K15P等位基因型,其发生发展可能与HHV-8的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009--2012年经组织病理诊断为皮肤鳞状细胞癌的58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皮肤鳞状细胞癌高峰发病年龄为70~89岁,皮损见于头面部27例(46.55%),外生殖器部位20例(34.48%),四肢9例(15.52%),躯干2例(3.45%)。临床上表现为结节隆起型27例,占46.55%,深在浸润型19例,占32.76%,溃疡型12例,占20.69%。组织病理表现为经典型51例,特殊类型7例(疣状型5例、腺性鳞癌1例、透明细胞型1例)。结论皮肤鳞状细胞癌好发于老年人曝光部位,应及早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16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50例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30例健康人群的正常组织中p16蛋白和PC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16蛋白和PCNA与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1),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CNA指数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1);p16蛋白阳性表达率随着癌组织浸润深度增加而降低(P0.01),PCNA指数随着癌组织浸润深度增加而增大(P0.01);PTNMⅠ~Ⅱ期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PTNMⅢ~Ⅳ期(P0.01),PTNMⅠ~Ⅱ期PCNA指数显著低于PTNMⅢ~Ⅳ期(P0.01);p16阳性表达的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CNA指数为30.67±9.82,显著低于p16阴性表达的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51.96±12.43(P0.01)。结论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16蛋白缺失,而PCNA大量表达,且p16蛋白和PCNA表达与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分期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提示p16蛋白和PCNA可作为评价鳞状细胞癌病变程度的重要指标,对指导治疗鳞状细胞癌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Bmi-1和PCNA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Bmi-1表达与皮肤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mi-1和PCNA在3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和30例脂溢性角化症皮损中的表达,并分析Bmi-1的表达与皮肤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Bmi-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脂溢性角化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0.00%和16.67%,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01),而且Bmi-1的表达与病理分级、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96.67%和66.67%,前者也显著高于后者(P<0.01)。但Bmi-1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PCNA的表达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Bmi-1和PCNA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而且Bmi-1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分化、浸润和转移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TEN,Ki-67和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染色法检测PTEN,Ki-67和CyclinD1在3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石蜡包埋组织、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PTEN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较对照组低(P<0.05),与肿瘤分级无相关性(P>0.05);②Ki-67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较对照组高(P<0.01),与肿瘤分级相关(P<0.01);③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较对照组高(P<0.01),与肿瘤分级相关(P<0.05);④PTEN与Ki-67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呈负相关(r=-0.411,P<0.05);PTEN与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呈负相关(r=-0.386,P<0.05);Ki-67和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23,P<0.01)。结论①PTEN在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与该肿瘤恶性分化程度的关系尚不明确;②Ki-67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上调,与该肿瘤的分级呈正相关;③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上调,与该肿瘤的分级呈正相关;④PTEN,CyclinD1与Ki-67三者中两两之间的相互关系反应了抑癌基因与癌基因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病人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增加了皮肤肿瘤发生的危险.本文报告523例肾移植病人,有7.5%患者发生恶性肿瘤,其中72%肿瘤原发于皮肤.与普通人群相比较,肾移植病人的皮肤癌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3.2倍;鳞状细胞癌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鳞状细胞癌发生率的18.4倍,基底细胞癌的发生率是将普通人群基底细胞癌发生率的1.4倍.鳞状细胞癌与基底细胞癌之比为2.3∶1;而普通人群鳞状细胞癌与基底细胞癌之比则为0.2∶1.肾移植病人与普通人群皮肤癌发病的部位没有明显差异.但是肾移植病人  相似文献   

10.
Fascin-1蛋白在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fascin-1蛋白与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局部侵袭的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对10例正常皮肤组织、13例皮肤基底细胞癌(8例结节型、5例浅表型)、24例皮肤鳞状细胞癌(11例原位鳞状细胞癌,13例侵袭性鳞状细胞癌均无转移)进行fascin-1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观察及定量分析。结果 Fascin-1蛋白在原位鳞状细胞癌(平均光密度0.1152 ± 0.04574)、侵袭性鳞状细胞癌(平均光密度0.1257 ± 0.03096)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上皮组织(平均光密度0.0293 ± 0.00981,P < 0.05)。在结节型基底细胞癌(平均光密度0.0808 ± 0.05642)、浅表型基底细胞癌(平均光密度0.0806 ± 0.04346)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明显高于正常上皮组织(平均光密度0.0293 ± 0.00981,P < 0.05)。结论 在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中,fascin-1蛋白表达上调可能与肿瘤的局部侵袭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钙黏素和α-SMA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钙黏素和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癌旁及正常皮肤组织相比,E-钙黏素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减弱或缺失(P<0.05),中低分化与高分化癌组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皮肤鳞状细胞癌癌巢周边组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p53和Gadd45α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3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和25例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p53和Gadd45α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53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67%、48%,与正常皮肤组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6;0.025);Gadd45α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表达分别为43.33%、52%,均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的表达(P=0.031;0.010).高分化皮肤鳞状细胞癌组阳性表达率为75%,高于中低分化组的22.22%(P=0.008).结论: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组织中p53、Gadd45α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IC-1和uPA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组织学分级和发病部位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及42例正常对照皮肤中MIC-1及uPA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组织学分级及发病部位的关系。结果 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IC-1(66.67%)及uPA蛋白(78.57%)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6.67%和2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IC-1及uPA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与鳞状细胞癌病理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均<0.05);MIC-1与uPA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IC-1和uPA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其高表达可能与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Jagged1蛋白在银屑病、基底细胞癌及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Jagged1蛋白在银屑病、基底细胞癌及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中的表达。结果 Jagged1蛋白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呈阴性表达,在基底细胞癌及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较正常人皮肤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agged1蛋白在基底细胞癌及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较银屑病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agged1蛋白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与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生及真皮乳头血管增生等组织病理变化可能不相关,提示此蛋白可能与皮肤恶性肿瘤的异常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青年人肛门生殖器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发生率日见增多,有报告从1966~1981年尖圭湿疣(CA)的发生率增加500%。CA是一种性传播的疾病。根据最近研究发现,妇女生殖器鳞状细胞癌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有关。因此,对本病患者应经常给以检查和治疗。女性病人的治疗前检查:1.外生殖器、尿道和肛门直肠区:皮损发生的频率依次为阴道口、小阴唇和阴蒂、大阴唇、会阴、肛门和尿道。扁平、巨大、色素性和溃疡性损害以及抗治疗的损害,常为伴有新生物的象征,应作活组织检查。有报告6~48%女阴CA患者伴有女阴表皮内癌,也有许多鳞状细胞癌伴发CA病例的报告。在进行膀胱尿道镜  相似文献   

16.
皮肤鳞状细胞癌是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角质形成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常由各种癌前期疾病演变而来,其中扁平苔藓继发鳞状细胞癌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报道了足跟部扁平苔藓继发鳞状细胞癌1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受体P75在非黑素性皮肤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对15例鳞状细胞癌(SCC)、12例基底细胞癌(BCC)、13例正常上皮(NS)中NGF及受体P75 mRNA进行了检测。结果:与正常皮肤组织比较,NGF mRNA在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t=30.06,P〈0.01),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下降(t=19.62,P〈0.01),鳞状细胞癌组织与基底细胞癌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6,P〈0.01)。P75mRNA在皮肤正常组、基底细胞癌组、鳞状细胞癌组中的表达呈逐渐降低趋势,组与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鳞状细胞癌组与正常皮肤组(t=42.69,P〈0.01),基底细胞癌组与正常皮肤组(t=30.37,P〈0.05),鳞状细胞癌组与基底细胞癌组(t=18.49,P〈0.05)。结论:NGF及受体P75可能在非黑素性皮肤癌发生及浸润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D44v6与外阴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外阴正常皮肤、外阴白色病变、鳞状上皮内瘤样变及外阴鳞状细胞癌中CD44v6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皮肤无CD44v6表达 ;在外阴白色病变中其阳性率为 2 6.7%;鳞状上皮内瘤样变中为 5 3 .3 %;外阴鳞状细胞癌中为 73 .3 %。在外阴鳞状细胞癌中CD44v6阳性率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 92 .3 %,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 )。结论 CD44v6与外阴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人乳头瘤病毒根据侵犯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黏膜型和皮肤型.皮肤型人乳头瘤病毒多为β人乳头瘤病毒,其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尚有争议.近年来随着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病率的增加,其发病机制及β人乳头瘤病毒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病因学关系引起了重视.流行病学资料显示,β人乳头瘤病毒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相关,但是也有部分证据不支持.随着研究的深入,有研究指出,β人乳头瘤病毒可能作为协同致癌因子诱导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产生,但不参与肿瘤的维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皮肤肿瘤     
20091926 Livin和Caspase-3在皮肤基底细胞癌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陶菲克(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科),涂亚庭∥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23(2).-87~88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5例基底细胞癌、18例鳞状细胞癌组织中Livin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①Livin蛋白在正常皮肤组织中不表达,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00%和72.22%。②Caspase-3在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且明显高于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③Caspase-3的表达与Liv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