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β_2-肾上腺素受体(β_2-AR)对阿尔茨海默病(AD)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神经元再生和学习记忆的作用。方法:12只AD小鼠随机分为APP/PS1组和APP/PS1+Clen组,另选6只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WT)。APP/PS1+Clen组于第8月龄起行腹腔注射β_2-AR激动剂Clenbuterol(Clen)2 mg/kg/d,持续2个月。APP/PS1组和WT组均接受等量的0.9%生理盐水稀释的DMSO。给药后对小鼠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后取脑切片进行PSA-NCA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APP/PS1组相比,APP/PS1+Clen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及经过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APP/PS1+Clen组小鼠海马区PSA-NCAM表达增强。结论:通过Clenbuterol激活APP/PS1小鼠β_2-AR可增强海马神经元再生并改善记忆缺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iR-142通过FMRP介导调控APP/PS1小鼠海马神经元内PSD95和Synapsin I的表达及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0月龄APP/PS1小鼠随机分成AD组、sh-miR-NC组、sh-miR组,同月龄的C57BL/6小鼠作为Control组,利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FMRP、PSD95和Synapsin I在各组小鼠海马神经元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沉默miR-142明显改善APP/PS1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使APP/PS1小鼠海马神经元低表达的FMRP、PSD95和Synapisin I等蛋白逆转上调。结论 miR-142通过结合FMRP上调APP/PS1小鼠海马神经元内PSD95和Synapsin I的表达水平,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阿尔茨海默病APP/PS1转基因(trangenic,TG)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月龄雄性APP/PS1 TG小鼠随机分为TG组、HBO组及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抑制剂H89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同龄雄性野生型(wild-type,WT)C57BL/6小鼠作为阴性对照组(WT组)。HBO和H89组小鼠进行高压氧治疗6个疗程;WT组及TG组小鼠不给予治疗。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筑巢实验检测小鼠智力改变;尼氏染色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神经元中尼氏体表达;real-time PCR检测小鼠海马区CREB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区突触素(synapsin,SYN)、突触后致密区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 95,PSD95)、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CREB、磷酸化CREB(p-CREB)及BDNF的蛋白水平。结果:与WT组相比,TG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筑巢分数显著降低,海马区尼氏体数量显著减少,CREB及BDNF mRNA相对表达显著减少,SYN、PSD95、GAP43、p-CREB及BDNF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 05)。与TG组相比,HBO组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改善,小鼠筑巢分数显著增加,海马区神经元排列整齐且尼氏体数量增加,CREB及BDNF mRNA相对表达显著增加,SYN、PSD95、GAP43、p-CREB及BDNF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 05)。与HBO组相比,H89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筑巢分数显著降低,海马区尼氏体数量减少,CREB及BDNF mRNA相对表达显著减少(P0. 05),SYN、PSD95、GAP43、p-CREB及BDNF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 05)。结论:HBO能改善APP/PS1 TG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激活CREB/BDNF信号通路,减轻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针对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损伤及对CREB/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7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及药物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同龄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电针组针刺百合、印堂穴,并接入电针仪,20 min/次/天,共治疗15天;药物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灌胃治疗;对照组及模型组不予以治疗。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筑巢实验检测小鼠智力改变;尼式染色检测各组小鼠海马尼氏体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区SYN、PSD95、GAP43、CREB、pCREB及BDNF蛋白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电针及药物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减少,穿越平台次数增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模型组筑巢分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电针及药物组小鼠筑巢分数明显增加。电针及药物组小鼠海马区神经元排列整齐且尼氏体数量增加,SYN、PSD95及GAP43蛋白表达增加。电针及药物组小鼠海马区pCREB及BDNF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增加。结论电针减轻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损伤,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调控CREB/BDN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igma-1受体激动剂PRE-084对PS1/APP小鼠内嗅皮层BDNF、TrkB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1只6月龄的PS1/APP小鼠随机平分为3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PRE-084组、PRE-084和simga-1受体拮抗剂BD1047组,正常C57/BL6J鼠注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共4组;利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学习记忆功能,免疫组化、Westernblot检测BDNF和TrkB在内嗅皮层的表达情况。结果PRE-084明显改善PS1/APP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上调了内嗅皮层内BDNF和TrkB表达水平,而sigma-1受体拮抗剂BD1047能够逆转PRE-084的作用。结论PRE-084通过sigma-1受体改善PS1/APP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可能与上调内嗅皮层BDNF和TrkB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及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EGFP转基因小鼠胎脑来源NSCs,24只12月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入实验组(Tg-NSCs组)和AD对照组(Tg-AD组),每组12只,12只同月龄雄性野生型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T组),Tg-NSCs组进行EGFP示踪NSCs移植,其余两组进行等量磷酸盐缓冲液注射,移植部位为双侧海马区。移植4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三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免疫荧光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变化情况;Q-PCR检测海马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NT3的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①体外悬浮培养的神经球表达EGFP阳性,免疫荧光检测显示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Nestin阳性。移植4周后,可见EGFP阳性NSCs在海马注射移植部位存活并向胼胝体,海马深部和齿状回迁移,基底前脑未见EGFP阳性细胞。②与Tg-AD组相比,Tg-NSCs组基底前脑ChAT神经元及蛋白水平均增加(P<0.05),但ChAT蛋白表达低于WT组水平(P<0.05)。③Tg-NSCs组海马区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NT3的mRNA表达增加,高于Tg-AD组(P<0.05),且与WT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水迷宫结果显示Tg-NSCs组学习记忆功能改善优于Tg-AD组(P<0.05),但仍低于WT组水平(P<0.05)。结论 NSCs海马移植并不能对该转基因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丢失产生直接的替代与补充,可能通过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对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从而促进其认知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 对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素1(PS1)双转基因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海马 CA1 区突触超微结构和神经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 8 周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EGCG组、盐酸多奈哌齐组,另以同窝阴性小鼠设立正常组,每组 12 只。连续灌胃给药 6 个月后进行相关指标检测。采用 Morris 水迷宫实验观测APP/PS1转基因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 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和唾液酸转移酶(ST8Sia Ⅱ)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延长;与模型组比较,EGCG组、盐酸多奈哌齐组小鼠逃避潜伏期下降 (P<0.05)。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EGCG组和盐酸多奈哌齐组突触界面曲率变化不明显;突触间隙宽度变窄,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增加(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海马CA1区NCAM、ST8Sia Ⅱ蛋白表达在神经元的胞体内,EGCG组和盐酸多奈哌齐组NCAM、ST8Sia Ⅱ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P<0.05),免疫印迹实验发现其含量亦呈高表达水平(P<0.05)。结论 EGCG对 APP/PS1 转基因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小鼠海马突触结构,提高小鼠海马神经黏附分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二十碳五烯酸(EPA)对创伤性脑损伤APP/PS1转基因小鼠淀粉样肽沉积和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对3月龄APP/PS1小鼠施行创伤性脑损伤(TBI)手术并在手术当天即开始对其进行为期30天的EPA乙酯治疗(腹腔注射,1g/Kg/d)。TBI手术30天后(小鼠4月龄),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脑内淀粉样肽(Aβ)负荷,通过Y-迷宫自发变更试验和高架十字迷宫试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状态。结果 TBI手术造成小鼠皮层明显空洞形成和组织缺损,4月龄APP/PS1/小鼠海马区开始出现Aβ斑块,TBI可显著加重APP/PS1小鼠海马区Aβ负荷,而EPA治疗后APP/PS1小鼠海马区Aβ负荷可恢复至生理水平。4月龄APP/PS1小鼠并未出现显著认知功能损害,TBI可使APP/PS1小鼠探索活跃度、空间工作记忆和危险识别能力明显降低,EPA治疗可恢复至未损伤小鼠同等水平。结论EPA治疗可降低创伤性脑损伤AD模型小鼠脑内淀粉样斑块沉积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亚甲蓝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在海马结构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20只3月龄APP/PS1小鼠,随机分2组,每组10只,对照组:自由饮水;治疗组:根据小鼠饮水量将亚甲蓝加入日常饮水中(25 mg/kg/d)连用4个月至7月龄。水迷宫测试观察其行为学的改变,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TUNEL染色法观察GFAP在海马结构的表达及神经元的凋亡情况。结果: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亚甲蓝喂养组APP/PS1转基因小鼠第2~4 d的平均潜伏期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的潜伏期,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7个月时出现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化和Western结果显示治疗组海马结构内的GFAP在APP/PS1转基因小鼠的表达下调(P<0.05)。TUNEL染色法显示治疗组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TUNEL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亚甲蓝能够下调APP/PS1小鼠海马结构内GFAP蛋白的表达,并通过抑制海马结构神经元的凋亡,提高APP/PS1小鼠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oniflorin,PF)通过抑制细胞凋亡通路而产生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分别选用15只5月龄雄性APP/PS1非显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15只5月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为模型组和15只5月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为给药组(5 mg/kg的PF腹腔注射)。采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采用TUNEL荧光染色法检测脑内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脑内皮层及海马区PI3K、Akt、p-PI3K、p-Akt、caspase-3、caspase-9、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并用免疫组化分析caspase-3和caspase-9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分布情况。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PP/PS1模型组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下降;与APP/PS1模型组相比,PF明显改善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PP/PS1模型组小鼠脑内神经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分布区域较广,而PF给药组小鼠凋亡细胞明显减少。(3)与APP/PS1模型组相比,PF给药组能显著下调促凋亡因子caspase-3、caspase-9和Bax的表达水平(P0.05),同时上调抑凋亡因子pPI3K、p-Akt和Bcl-2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PF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而上调Bcl-2,下调caspase-9、caspase-3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从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和保护神经细胞,以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海马区敲减Rho相关激酶2(ROCK2)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APPswe/PS1dE9(APP/PS1转基因小鼠的干预效果,并探索其对海马齿状回区神经元树突棘形态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8月龄的C57BL/6及APP/PS1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野生型(WT)组(8只)、APP/PS1小鼠生理盐水(NS)组(8只)、APP/PS1小鼠敲减对照(shRNA)组(12只)和APP/PS1小鼠ROCK2敲减(shROCK2)组(12只)。通过腺相关病毒共转染shRNA的方法,下调APP/PS1转基因小鼠双侧海马区神经元ROCK2蛋白表达,实现海马区局部神经元ROCK2敲减。利用水迷宫和Y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认知功能;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AD相关病理改变;激光共聚焦和Imairs软件观察并分析海马齿状回区神经元的树突棘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水迷宫实验中,与WT组的小鼠相比,NS和shRNA组小鼠到达平台的时间、到达平台的距离及第一次进入平台所在象限的时间均显著增加(P<0.05或P<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型Rho激酶抑制剂FSD-C10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小鼠脑内炎性微环境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双转染人β-淀粉样蛋白前体(β-amyloid protein precursor,APP)695swe基因和人早老素1(presenilin-1,PS1)ΔE9突变基因的8月龄小鼠作为AD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FSD-C10治疗组,分别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FSD-C10(25 mg·kg~(-1)·d~(-1))持续治疗2个月,同月龄野生型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实验检测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小鼠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磷酸化Tau蛋白(p-Tau)、β位点APP剪切酶(BACE)、Toll样受体4(TLR-4)、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和精氨酸酶1(Arg-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FSD-C10干预能显著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减少海马区Aβ1-42、p-Tau和BACE的表达,抑制脑内炎症信号通路TLRs/NF-κB轴TLR-4的表达和p-NF-κB的激活,减少i NOS的表达,增加Arg-1的表达。结论:FSD-C10干预能明显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s/NF-κB信号通路激活,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及促进M1型炎性小胶质细胞向M2型抗炎小胶质细胞转化,从而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组织炎症微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黄连解毒汤抑制APP/PS1小鼠内质网应激改善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6月龄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连解毒汤低、中及高组,每组8只。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认知功能;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染色检测各组小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海马区成熟神经元标记物NeuN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海马区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GRP78、CHOP及Caspase-12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区XBP1、IRE1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黄连解毒汤能明显缩短APP/PS1小鼠逃避潜伏期,增加小鼠穿越平台次数与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减少小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明显增加小鼠海马区成熟神经元标记物NeuN表达;降低小鼠海马区GRP78、CHOP及Caspase-12蛋白表达;并且黄连解毒汤能够显著抑制小鼠海马区XBP1、IRE1蛋白表达。结论 黄连解毒汤能够改善APP/PS1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IRE1-XBP1信号通路抑制内质网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月龄APPswe/PS1dE 9双转基因小鼠行为学及病理学的变化特征,为合理运用该模型研究阿尔茨海默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旷场实验、新物体辨别实验、Y迷宫以及Morris水迷宫等行为学实验方法观察不同月龄的APP/PS1转基因小鼠的运动、新物体辨别以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月龄转基因小鼠脑内Aβ含量及星形胶质细胞数量等病理特征的变化。结果:APPswe/PS1dE 9双转基因小鼠的运动能力随月龄增加逐渐下降,9月龄时对新物体的识别、工作记忆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均出现明显损害。同时,该转基因小鼠的海马在6月龄时开始出现Aβ沉积和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增加,9月龄时各种病理变化更为明显。结论:APPswe/PS1dE 9双转基因小鼠在6月龄时开始出现脑内病理改变,9月龄时各种认知行为发生明显异常。提示该转基因小鼠脑内病理改变可能早于行为异常,因此可根据实验目的选取相应月龄的动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体视学方法定量研究跑步对早期APP/PS1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海马CA1和齿状回区域内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6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AD小鼠,随机分为跑步组和未跑步对照组。用Morris水迷宫检测2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然后用体视学方法定量研究海马CA1和齿状回区域的体积和神经元的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跑步组AD小鼠Morris水迷宫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平台所在象限时间百分比和穿越平台次数均显著增加。体视学研究显示,跑步组AD小鼠海马CA1和齿状回的体积分别比对照组显著增大42.8%和27.3%,并且跑步组AD小鼠海马CA1和齿状回区域内的神经元数量分别比对照组显著增加61.8%和62.2%。结论:跑步能延缓早期AD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并且可降低AD小鼠海马CA1和齿状回区域内神经元的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APP/PS-1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功能及与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7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艾司西酞普兰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同龄C57BL/6小鼠作为阴性对照组。给予10 mg/kg艾司西酞普兰灌胃治疗,连续8周,每天一次;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尼式染色检测各组小鼠海马DG区尼氏体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小鼠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AChE)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区SYN、PSD95、GAP43、BDNF、TrkB、p-TrkB、CREB及p-CREB蛋白表达。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改善APP/PS-1小鼠认知功能,小鼠逃避潜伏期减少,穿越平台次数增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小鼠海马DG区神经元排列整齐且尼氏体数量增加,下调AChE,上调ChAT表达,且能增加SYN、PSD95及GAP43蛋白表达;此外,艾司西酞普兰还能显著增加小鼠海马区BDNF、p-TrkB及p-CREB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改善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功能,提高APP/PS-1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调控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鉴定转基因小鼠模型Tg6799,探究该模型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症状及病理特征的模拟情况及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该模型的作用。方法:分别对Tg6799转基因小鼠进行基因鉴定、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免疫荧光染色、硫黄素S斑块染色、水迷宫行为学测试等检测。20只3月龄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白藜芦醇治疗组,每日连续灌胃40 d(60 mg/kg),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表达,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对Tg6799转基因小鼠基因鉴定可得到两条扩增条带;Aβ免疫荧光结果与基因鉴定结果一致;3月龄转基因小鼠脑内开始出现斑块沉积,且随年龄增长斑块数量越多,野生型小鼠9月龄仍未出现斑块沉积;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转基因小鼠组学习记忆能力低于野生型组。与对照组相比,白藜芦醇治疗组小鼠APP表达减少且空间记忆能力提高。结论:Tg6799是一种有效的AD动物模型,白藜芦醇能显著减少该模型APP表达并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本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探究白藜芦醇对AD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iR-30c 通过调控海马神经发生对APP/PS1 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用免疫荧光 检测Ki67 的表达和Morris 行为学检测APP/PS1 转基因小鼠海马的神经发生及学习记忆能力,并通过脑立体定位 技术显微注射miR-30c 过表达和miR-30c 敲减慢病毒载体以干扰海马齿状回区域的神经发生,检测海马神经发生 对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APP/PS1 转基因小鼠的海马神经发生和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低于野生小鼠。然而,当 APP/PS1 转基因小鼠海马的miR-30c 过表达后,海马神经发生明显增加(14.2 倍);相反,当海马miR-30c 敲减后, 海马神经发生明显降低(0.25 倍),并且Morris 行为学结果显示,miR-30c 敲减后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 而miR-30c 过表达后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增强。结论:miR-30c 可能通过调控海马神经发生影响学习记忆功能, 提示miR-30c 可作为干预阿尔茨海默症神经发生与学习记忆能力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9.
孙岩 《解剖学研究》2019,41(6):473-478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对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区tau蛋白磷酸化及对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7月龄APP/PS1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及硫氢化钠(NaHS)组,每组10只;另取同龄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连续腹腔注射NaHS共6周,每天1次。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检测小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海马区tau、p-tau(Ser-202)、p-tau(Thr-231)及p-tau(Ser-396)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GSK-3β、p-Akt及p-GSK-3β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NaHS组小鼠脑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小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数量明显降低;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单位时间内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穿台次数增加;p-tau(Ser-202)、p-tau(Thr-231)及p-tau(Ser-396)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同时,PI3K、p-Akt蛋白水平增加,而p-GSK-3β蛋白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HS可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抑制tau蛋白磷酸化,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神经细胞凋亡,及内质网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和内质网促凋亡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表达的改变,探讨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早期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方法选取5、7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和同月龄同背景的野生型小鼠(WT),分为5月龄WT组、5月龄APP/PS1组、7月龄WT组和7月龄APP/PS1组,每组6只,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脑内GRP78和Caspase-12的表达水平。结果 TUNEL检测凋亡率分别为7月龄APP/PS1鼠(35.0±6.31)%、5月龄APP/PS1鼠(9.0±2.78)%、7月龄WT鼠(4.0±1.89)%、5月龄WT鼠(4.0±1.83)%,其中7月龄APP/PS1鼠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RP78阳性率分别为7月龄APP/PS1鼠(30.0±5.43)%、5月龄APP/PS1鼠(10.0±2.12)%、7月龄WT鼠(2.0±1.71)%、5月龄WT鼠(3.0±1.41)%,7月龄APP/PS1鼠GRP78表达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aspase-12阳性率分别为7月龄APP/PS1鼠(33.0±5.98)%、5月龄APP/PS1鼠(12.0±2.60)%、7月龄WT鼠(4.0±2.56)%、5月龄WT鼠(2.0±1.79)%,7月龄APP/PS1鼠Caspase-12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7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出现了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本实验结果为临床AD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