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绝经期是指女性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激素降低带来的系列生理问题或疾病,严重影响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在探索女性围绝经期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4-乙烯基环己烯二环氧化物(VCD)是一种高度靶向性卵巢损伤药物,尚无研究表明对其他器官有直接损伤作用,通过一定浓度VCD给药模拟大鼠或小鼠围绝经期卵巢早衰已经在围绝经期相关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检索VCD诱导围绝经期动物模型的相关文献,从VCD动物模型的构建、VCD动物模型在围绝经期疾病的应用及中医药治疗在VCD诱导围绝经期模型相关疾病动物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任小梅  杨丹丹  桑海莉 《光明中医》2016,(19):2871-2872
卵巢早衰(Prematureovarian failure Po F),是指女性40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因医源性损伤而发生的卵巢功能衰竭,以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FSH、LH)为特征,主要表现为继发性闭经,可伴有围绝经期症状,傅山所论的"年未老经水断"即为现代医学所说的卵巢早衰。引起卵巢早衰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因素可能是现代女性精神压力过大。  相似文献   

3.
赵德珍  覃颖 《河南中医》2014,(5):911-912
目的:观察中医"治未病"思想对预防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将66例4围绝经期妇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维持原有生活习惯,观察组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进行相应生活调护,1个月后统计两组围绝经期综合征评分表的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潮热盗汗、眩晕、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定、总分上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生活调护指导,可以有效预防、减缓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  相似文献   

4.
卵巢早衰是指因卵巢功能过早衰竭致使女性40岁之前出现闭经,并伴有低雌激素、高促性腺激素水平的一种疾病。卵巢早衰的病因包括卵巢先天性卵泡不足、遗传因素、免疫因素、酶缺乏以及环境因素等[1]。临床表现为月经后期、月经量少、闭经、不孕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本院赵瑞华主任医师擅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失调等疾病。笔者  相似文献   

5.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是指女性40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医源性损伤导致的卵巢功能衰竭,以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为特征,表现为继发性闭经,常伴随围绝经期症状[1]。近年来卵巢早衰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并呈年轻化倾向,而卵巢早衰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临床上治疗困难且病情易反复。分享吴克明教授治疗卵巢早衰的临证经验,以飨大众。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威胁中老年妇女的身心健康。"治未病"是中医防治疾病,降低发病率的重要思想。文章从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四个方面探讨治未病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防治的指导意义,表明早期关注易患人群、防微杜渐,防治结合对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中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围绝经期卵巢功能衰竭是指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泡萎缩、消失加快导致卵泡提前耗尽,卵泡储备功能下降的病症。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围绝经期卵巢功能衰竭女性而言,提高卵子质量、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是生育的关键。借助临床助孕保胎成功案例,介绍吴克明教授治疗围绝经期卵巢功能衰竭的临床诊疗思路,以期对临床工作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卵巢早衰(POF)是指40岁前的女性,卵巢内卵泡耗竭、医源性损伤等各种原因导致卵巢功能衰竭,以雌激素(E2)降低和促性腺激素(FSH)升高为特征,特别是FSH升高,FSH40U/L,伴雌激素水平下降。本病以闭经和不孕为主要临床表现,兼有潮热多汗、皮肤发红、激动易怒、阴道干涩、性欲减退、生殖器逐渐退化的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激素替代治疗(HRT)是目前西医治疗的主要治  相似文献   

9.
陈莹  李红 《中医药通报》2012,2(1):26-28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科临床常见病,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直至消失,引起内分泌失调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阴虚质和气郁质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易感体质。笔者根据中医调体治未病思想,认为通过早期药食调体及生活方式调体对减少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和卵巢早衰是女性由于各种原因引发卵巢内卵泡耗竭及卵巢功能衰退而发生的月经不调或闭经现象,后期伴有潮热汗出、面部颧红、性欲低下等围绝经期症状。吴克明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妇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多年,笔者读研期间跟师临诊,发现导师在诊治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卵巢早衰(POF)病症方面经验丰  相似文献   

11.
卵巢早衰的中医药治疗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早衰系指女性40岁前卵巢功能衰竭,并伴有FSH和LH升高,而雌激素降低的综合征,常伴烘热汗出、烦躁易怒、阴道干涩等围绝经期症状。病因多且复杂,确切病因至今不明,其诊断和治疗均相当困难。笔者主要从各家单方验方、辨证分型、周期疗法、针灸治疗等方面综述近10年来卵巢早衰的中医治疗,以其探寻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女性在青春期发育后到40岁之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以卵巢功能衰竭、卵巢萎缩、体内低雌激素(E225ng/L)以及高血清促性腺激素(FSH40U/L)为特征的一类疾病[1]。POF患者要比正常年龄的妇女提前遭受到围绝经期症候群的困扰,生殖道的萎缩导致性生活障碍,不孕症影响到家庭稳定,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如何防治卵巢早衰已成为女性生殖内分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李慧芳  谈勇 《光明中医》2016,(2):155-157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是卵巢早衰(POF)的先兆,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机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治未病"思想是经过历代医家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中医学术思想,它强调对疾病的早期干预和防治。本文结合临床实际,探讨和总结"治未病"思想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防治中的作用,即未病先防,扶正固本;既病防变,防微杜渐;病后防复,巩固疗效,体现了中医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4.
刘妍  WANG Cuicia 《光明中医》2016,(7):1006-1007
卵巢早衰是指40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医源性损伤发生卵巢功能衰竭,称为卵巢早衰,以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为特征,表现为继发性闭经,常伴围绝经期症状。导师认为本病病因多责之于肾,与肝脾关系密切,重视辨证论治,治疗以补肾疏肝、健脾养血为主,辅以心理疏导,辅助IVF-ET治疗,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15.
失眠是围绝经期女性的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损害了围绝经期女性的身心健康。多种治疗方法应用于围绝经期失眠效果均不理想,更加突显了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基于中医“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将围绝经期失眠的病因病机贯穿于防病和治病的过程中,在围绝经期失眠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各个阶段提前干预,有助于扶助机体正气,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具体而言,未病之时,通过调摄精神、顺应四时、药食养护、强健体魄、五音疗法做到未病先防;已病之时,采用早期诊断、早期内外综合治疗的原则,既病防变,治其未传;痊愈之时,瘥后调摄,防病复发。  相似文献   

16.
正卵巢早衰(POF)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卵巢功能过早衰竭,其特点为40岁以前的妇女出现持续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表现为闭经、盗汗、阴道干涩、性欲减退等类更年期症状~([1])以及烦躁、焦虑、紧张或情绪低落等不良心理状态。患者除闭经外,卵巢组织学呈围绝经期或老年妇女绝经后改变,使患者未老先衰,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给尚未生育的女性带来很大的痛苦,而且近年临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趋势。笔者对在山西省中医院门诊就医并确诊为POF的72例患  相似文献   

17.
黄三秀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114-115
卵巢早衰是一种多病因所致的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医源性损伤导致卵巢功能衰竭,病因可由自身免疫疾病、遗传因素、医源性损伤(化疗,放疗对性腺的破坏或手术所致卵巢血供受影响)或特发性原因引起。月经初潮正常,或青春期延迟,第一性征发育正常的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闭经和性器官萎缩,以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为特征,表现为继发性闭经,常伴围绝经期症状。对本病一直无确切和毒副作用小的疗法。如何有效防治,降低卵巢早衰的发生率,正确评价卵巢储备能力,中医有多系统,多环节的调节作用,特别是能提高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和卵巢中性激素受体的含量,促使卵巢功能恢复和改善,安全有效,有其优越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治未病"思想的基础上对脾肾两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防治作用,从生活调理及教育宣教方面改善体质以做到未病先防,预防为主;针对脾肾两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患者,给予脐疗联合中药和调阴阳分期论治进行早期干预,防闭经的同时以延缓卵巢早衰。  相似文献   

19.
<正>卵巢早衰(POF)是指女性40岁以前,主要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破坏而发生的卵巢功能衰竭的一种综合征~([1]),从而出现月经失调、性欲减退、不孕、围绝经期综合征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此病具有低雌激素和高卵泡刺激(FSH)、高黄体生成素(LH)等特征~([2]),发病率占妇女总人数的1%~3%~([3])。中医学无此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属于中医"血枯""血隔""闭经""不孕""绝经前后诸证""年未老经水断"等范畴。笔者临证治疗POF时体会,该  相似文献   

20.
田玲  孙伟 《湖南中医杂志》2019,35(7):108-110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其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发生;既病阶段,防止疾病传变;病愈之后,防止疾病复发。本文从"治未病"思想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探讨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为中医药预防医学提供一定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