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被认为由Th2型免疫反应主导。有研究发现特应性皮炎患者在年龄、种族、内外源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异质性,从而分为不同的生物学亚型。在不同生物学亚型的特应性皮炎中Th22、Th17和Th1型免疫反应的活化程度不同,治疗特应性皮炎的靶向药物可按靶点不同分为靶向Th2型细胞因子、靶向非Th2型细胞因子、靶向小分子型。本文综述了特应性皮炎的生物学分型及靶向药物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宋志强  陈奇权  葛兰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0,(收录汇总):718-723
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遗传背景、环境刺激、表皮屏障缺陷、免疫失调等因素有关。以Th2型炎症细胞因子以及JAK-STAT通路作为治疗靶点已成为特应性皮炎药物开发的热点。目前已有多个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成功用于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标志其治疗已经迈入精准治疗和靶向治疗时代。  相似文献   

3.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复杂的临床表型。研究发现,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表型异质性,与内外源性、急慢性、种族、聚丝蛋白状态和年龄有关,这些异质性是由AD患者潜在的遗传背景和分子生物学内表型分类所决定的。AD的精准医疗是指明确患者内表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制定个体化诊疗策略,实施生物制剂精准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儿童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急性发作期的血浆氨基酸代谢变化,从代谢通路方面探讨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探讨特应性皮炎亚型外源型和内源型急性发作期血浆氨基酸代谢差异.方法 将收集的符合儿童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的患者40例(其中22例为外源型AD组,18例为内源型AD组)和...  相似文献   

5.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瘙痒性疾病,如何提高中重度AD患者的系统治疗效果是临床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国际上已经提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系统药物达标治疗的核心框架体系。达标治疗是一种设计治疗策略的理念,强调以患者需求为中心、重视患者在疾病管理中的参与、尊重患者个人需求,其核心是明确治疗目标。治疗方案的制定要以目标为导向,通过对目标的分解,结合病情,综合权衡可选治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需求,并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应答情况持续动态地调整治疗方案。为了提升我国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管理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专家组在解读国际共识的基础上,通过梳理特应性皮炎近期学术进展,结合中国特应性皮炎管理的临床实践特点,提出本指导建议供临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进展:新药物、新手段、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现有的治疗方法虽能缓解症状,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特应性皮炎关键炎症分子的发现和靶向治疗药物的开发,给临床带来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理念。了解特应性皮炎相关生物制剂、小分子药物、辅助治疗、监测手段和疾病管理模式新进展,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治疗及管理特应性皮炎患者...  相似文献   

7.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往往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过去,AD的治疗主要是外用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以上药物在治疗的同时常有一些显著的不良反应和局限性。因此,需开发一种更加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的药物。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 4, PDE4)是炎症细胞和免疫细胞中水解环磷腺苷(cAMP)的关键细胞内酶。AD患者白细胞中PDE4活性增加可使cAMP降解,导致促炎症因子的激活。因此,靶向抑制PDE4可以下调促炎症因子的产生,实现AD的治疗。PDE4外用制剂可以避免口服药物及传统外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就目前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外用PDE4抑制剂治疗特应性皮炎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多发于儿童,并可累及成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针对参与疾病发展的特定细胞因子的靶向生物制剂对AD的治疗有效。本文对生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摘要】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皮肤病,近年来疾病精准分型的研究揭示了特应性皮炎的一个新亚型——老年特应性皮炎。以往认为特应性皮炎多发生于儿童,近年发现老年人也是AD的高发人群。老年特应性皮炎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治疗等方面与儿童和成人特应性皮炎具有显著不同的特点。应高度重视老年特应性皮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Ⅱ型辅助性T细胞(Th2)在特应性皮炎(AD)皮损中显著增高,并促进IL-4和IL-13的分泌,通过共受体IL-4Rα介导下游信号转导。目前多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已在治疗AD的临床研究中,其中Dupilumab 是抗 IL-4 受体α亚基(IL-4Rα)的单克隆抗体,能竞争性抑制IL-4、IL-13与IL-4Rα结合并阻断其介导的下游信号转导,从而抑制皮肤慢性炎症的发生发展。 本文综述了特应性皮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靶向生物制剂Dupilumab治疗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内外AD研究进展迅速,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指导AD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和特应性皮炎协作研究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对原指南进行了修订。本文就2020年版《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中更新部分作一简要解读。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随着对特应性皮炎(A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许多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认识到AD患者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如今为了满足精准医学尤其是靶向治疗的需求,研究者致力于通过生物标志物对AD患者进行亚型的划分。本文将对生物标志物在AD中的研究进展和价值进行阐述,同时将这些标志物划分为识别性与监测性两类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疾病,病因复杂,涉及环境、基因及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免疫因素为特应性皮炎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Th17作为一个不同于Th1和2的CD4+T细胞亚群,已经证实,在特应性皮炎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Th17通过分泌白介素-17、21、22等细胞因子诱发炎症反应及免疫反应,参与特应性皮炎发病的免疫学机制。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手段,可以靶向抑制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对治疗特应性皮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正>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瘙痒是AD最突出的临床症状,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瘙痒—搔抓恶性循环不仅诱发/加重AD炎症,而且导致睡眠缺失,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有关AD瘙痒的病理生理及神经传导通路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传统的AD抗瘙痒治疗常缺乏确切疗效。对AD瘙痒机制的研究及新型抗瘙痒药物的开发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特应性皮炎(AD)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痛因复杂,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遗传因素与免疫因素在特应性皮炎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不断发展,对AD的遗传学和免疫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这对探讨AD发病机制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有15%的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存在食物过敏,了解AD患者食物过敏的发病特点、诊断方法及食物过敏的管理,对做好AD患者的长期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主要是外用糖皮质激素(激素)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重症患者可以联合口服免疫抑制剂和光疗。尽管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但患者的恐激素心理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临床需要一种更安全、不良反应更小的外用非激素类抗炎药物来治疗特应性皮炎。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 4,PDE4)抑制剂通过降解环磷酸腺苷参与调控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特应性皮炎患者炎性细胞中PDE4的活性增加,导致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增加。靶向PDE4治疗可减少促炎症递质的产生。局部外用和口服PDE4抑制剂均已被证实安全性较好。2%crisaborole软膏,已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特应性皮炎。其他PDE4抑制剂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已经公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提示其用于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8.
特应性皮炎瘙痒管理专家共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瘙痒是特应性皮炎(AD)主要的症状,也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控制瘙痒是AD管理的关键环节。为完善AD综合管理方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过敏性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特应性皮炎研究中心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科分会邀请国内有关专家,针对AD瘙痒管理的重要性、发病机制、表现特征、严重程度评估方法、有效避免诱发因素措施、保湿剂合理使用、外用和系统药物规范治疗等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9.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不仅局限于皮肤的炎症性疾病。除皮肤损害外,患者常合并哮喘、过敏性鼻炎和食物过敏,其皮肤对细菌和病毒的易感性增加,一些免疫缺陷综合征常伴有特应性皮炎表现。近年还发现,特应性皮炎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行为异常密切相关,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进一步阐明特应性皮炎与躯体或精神障碍合并症之间的潜在生物学机制,可能会增加临床医师对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的理解,并有助于研发靶向干预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完全清楚,特应性皮炎(AD)的治疗仍是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问题之一.外用药是治疗轻度和局限性AD 的主要手段,而皮损广泛和对常规治疗有抵抗的中到重度AD 则需要系统药物治疗.常用的系统治疗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抗炎症药物、抗组胺药物和抗生素等.在选择系统治疗时,应考虑其治疗收益、安全性和不良反应,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取决于患者年龄、皮损的形态和分期、累及的部位和范围、有无感染以及既往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