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明确雷帕霉素促进自噬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SAE小鼠模型,采用小鼠脓毒症严重程度评分(MSS)评估SAE小鼠脓毒症的严重程度,条件恐惧记忆实验观察小鼠认知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SAE小鼠海马组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与P62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LC3在海马区神经元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CLP术后14 d小鼠死亡率高达41.7%,而幸存小鼠存在显著认知功能障碍。同时,CLP术后14 d小鼠海马组织自噬水平降低。雷帕霉素可促进SAE小鼠海马神经元自噬,减轻其认知功能障碍。结论雷帕霉素促进SAE小鼠海马神经元自噬,减轻其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小鼠盲肠结扎穿刺模型探讨脓毒症晚期髓系造血情况.方法 将C57 BL/6小鼠分成假手术组和脓毒症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LP)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LP术后12 d脓毒症小鼠骨髓和脾脏造血前体细胞比例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CLP术后12d小鼠骨髓中的GMPs(粒-单核细胞祖细胞)、MPPs(多潜能祖细胞)、LSKs(造血干细胞Lin-Sca-1+c-Kit+)的比例显著增加;脾脏中GMPs、LSKs的比例也明显增加.结论 脓毒症晚期小鼠髓系造血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盲肠结扎穿孔( CLP)、腹腔持续置管引流( CASP)脓毒症模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其早期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将60只雄性BALB/c小鼠编号,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 Sham组)、CLP组、CASP组,各20只。 CLP组小鼠麻醉后,于中下腹正中线做纵行切口,充分暴露并结扎盲肠,用18 G注射器针头在结扎部位远端穿孔并来回贯穿2次,将少量肠内容物挤出,回纳盲肠,缝合腹壁切口。 CASP组术前准备、开腹方式同CLP模型,暴露小鼠升结肠系膜,在其对侧处插入静脉导管,退出针芯,荷包缝合并固定、剪断静脉导管,将游离端放置于腹腔内。用棉签挤压肠管,使少量肠内容物从导管口溢出,以确认导管通畅。 Sham组术前准备、开腹、术后处理同CLP组,不行盲肠结扎、穿孔。观察各组小鼠术后12、24、36、48、60、72 h的生存率。术后6 h采集各组小鼠尾静脉血,采用 ELISA 检测血清 IL-6,比较此时间点3组存活小鼠间 IL-6水平以及CLP组、CASP组的存活和死亡小鼠间IL-6水平。结果 Sham组、CLP组和CASP组术后72 h生存率分别是100.0%(20/20)、45.0%(9/20)和10.0%(2/20),3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2.970,P<0.01),两两比较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小鼠生存时间曲线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4.030,P<0.05)。术后6 h,Sham组、CLP组、CASP组存活小鼠血清 IL-6水平分别是(36.62依10.30) ng/L、(2443.47依970.50) ng/L、(4057.93依827.4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c=29.270,P<0.01);CLP组和CASP组各组内存活小鼠血清IL-6水平平均分别为(1348.80依276.25) ng/L、2100.00 ng/L,明显低于死亡小鼠的(3157.29依330.94)ng/L、(4275.48依512.71)ng/L,C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71,P<0.01)。结论两种脓毒症模型小鼠的转归都有一定的病死率,较好地模拟了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CLP模型侧重于模拟局限性腹腔脓肿,CASP模型则侧重于模拟弥漫性腹膜炎。 CLP组模型术后6 h血清IL-6水平较低的小鼠,术后72 h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脓毒症小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8~10周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小檗碱治疗组(CLP+Ber组)、小檗碱对照组(sham+Ber组)。CLP组行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小鼠脓毒症模型,其余组除不结扎盲肠外,其它操作同CLP组。各组小鼠术后2 h内分别予双蒸水、小檗碱(50 mg/kg)灌胃。术后20 h,小鼠腹腔注射过量的戊巴比妥钠处以安乐死后开腹取回肠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肠组织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法观察各组肠组织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降解片段、胞浆组织细胞色素C(Cyt C)、线粒体蛋白Bax及细胞总蛋白Bcl-2、Fas、Fas L、Fas相关死亡域结构蛋白(FADD)的含量变化;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肠组织酪氨酸羟化酶(TH)和多巴胺β-羟化酶(DBH)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小鼠CLP术后20 h,可见脓毒症模型组小鼠肠绒毛坏死并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肠组织caspase-3降解片段显著增多,线粒体Bax、胞浆Cyt C及总蛋白Fas、Fas L含量显著增高,而总蛋白Bcl-2含量明显降低,FADD未见明显改变;脓毒症模型组肠组织TH、DBH的mRNA表达明显增高。术后给予小檗碱治疗后可显著减轻肠组织炎症,逆转caspase-3降解片段、Bax、Cyt C、Fas、Fas L、Bcl-2蛋白和TH、DBH mRNA的表达。结论:小檗碱可显著抑制脓毒症小鼠肠上皮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外源性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轻度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比较脓毒症大鼠心功能与其它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的时间。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盲肠结扎穿孔术组,分别于手术后6 h、9 h和12 h用Langendorff装置检测大鼠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并测定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VCAM-1)的表达;同时检测血清TNF-α水平以及大鼠肝、肾功能和肺湿/干重比值。结果:轻度CLP术后10 d,大鼠的死亡率为26.7%。CLP术后9 h与12 h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与下降速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CLP术后6 h,心肌TNF-α、ICAM-1和VCAM-1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CLP术后9 h心肌TNF-α和VCAM-1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CLP术后9 h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和12 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高于假手术组。而术后6 h、9 h和12 h,大鼠血尿素氮水平、肺湿/干重比与相应时点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轻度CLP模型大鼠在脓毒症发生后6 h心肌炎症因子表达增多,9 h后即发生心肌内在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其发生早于肝、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檗碱与育亨宾对脓毒症小鼠脾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构建小鼠脓毒症模型,分为假手术(sham)组、CLP组、CLP+小檗碱组、CLP+育亨宾组、CLP+小檗碱与育亨宾合剂组。CLP术后2 h灌胃给予相应药物,20 h后取脾脏,用TUNEL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细胞凋亡,酶荧光法检测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的活性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Fas、Bim、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 (1) CLP组脾脏TUNEL阳性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sham组(P<0.05),CLP+育亨宾与小檗碱合剂组、CLP+育亨宾组凋亡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CLP组(P<0.05)。(2) 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LP组凋亡的脾细胞及T淋巴细胞明显多于sham组(P<0.05),CLP+育亨宾与小檗碱合剂组、CLP+育亨宾组凋亡的脾细胞及T淋巴细胞明显少于CLP组 (P<0.05) 。(3) CLP+育亨宾与小檗碱合剂组、CLP+育亨宾组脾细胞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活性均低于CLP组(P<0.05);而CLP+小檗碱组脾细胞caspase-9活性也低于CLP组 (P<0.05)。(4) CLP+育亨宾与小檗碱合剂组胞浆Fas、Bim、Bax表达均低于CLP组,CLP+育亨宾组胞浆Fas表达低于CLP组,CLP+小檗碱治疗组胞浆Bim、线粒体Bax表达均低于CLP组。结论: (1) 小檗碱与育亨宾合用可通过阻断内、外源性凋亡途径抑制脓毒症小鼠脾细胞凋亡,特别是T淋巴细胞凋亡。(2) 育亨宾主要通过抑制Fas的表达、进而阻断内、外源性凋亡途径减少脓毒症诱导的脾细胞凋亡。(3) 小檗碱可抑制脓毒症小鼠脾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但对脓毒症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背景:研究发现炎症小体及自噬在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现阶段研究仅局限于探索脓毒症中某一自噬信号通路的变化特点,对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自噬调控的具体机制尚未阐明。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4(NOD-like receptor family,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NLRC4)炎症小体与自噬水平在小鼠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中的变化,以期为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昆明雄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6,12,24 h)组和盲肠结扎穿孔(6,12,24 h)组。盲肠结扎穿孔组结扎小鼠盲肠远端1/2,22号针头来回穿刺2次,挤出少许肠内容物;假手术组不结扎穿孔,其余操作与盲肠结扎穿孔术相同。观察小鼠术后一般情况,超声测定小鼠心功能,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肌钙蛋白T质量浓度;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心肌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及自噬体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组织NLRC4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炎症因子、LC3、Beclin-1、NLR...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激动剂萝卜硫素(sulfora?phane,SFN)对脓毒症小鼠肝脏铁死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复制C57BL/6小鼠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脓毒症诱导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与肾素-血管紧张索系统(RAS)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3组(n=20):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组.应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诱导ARDS动物模型,采用术后18 h小鼠动脉血气分析、肺湿干质量比(W/D)和肺组织病理等作为肺损伤指标;并在术后6 h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ACE2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结果 术后18 h手术组较假手术组小鼠肺水明显增多(W/D:6.08±0.64比4.38±0.93,P<0.01),缺氧加重[PaO2:(40.80±5.03)mm Hg比(72.80±4.32)mm Hg,P<0.01],氧合指数明显下降(PaO2/FiO2:194.30±23.90比346.70±20.50,P<0.01),且肺病理显示手术组小鼠肺出现明显的炎性细胞渗出、肺水肿和间隔增厚等改变.术后6 h手术组小鼠肺组织和血中AngⅡ表达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小鼠肺组织中血管壁可见明显的ACE表达,手术组肺组织ACE2表达较其他2组弱.结论 脓毒症诱导的ARDS存在RAS系统激活,其中Ang Ⅱ表达增加可能加重肺损伤,而ACE2减少可能是AngⅡ增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甘油对脓毒症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假手术+口服甘油组、脓毒症模型组[小鼠(n=30),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其中24只分别于建模后0、6、12和24 h处死,每个时点6只,作为时间依赖实验(时间依赖)]、脓毒症+口服甘油组。除时间依赖组,4组小鼠建模后24 h处死,收集血液和肠黏膜组织标本。用HE染色观察小肠黏膜病理损伤;ELISA测定二胺氧化酶(DAO)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2)血浆浓度,检测肠黏膜通透性;免疫组化、RT-qPCR、Western blot检测肠黏膜水通道蛋白3(AQP3)表达。结果脓毒症诱导肠黏膜形态损伤,形态无序破坏,Chiu's评分呈时间依赖性升高(P<0.05);血浆DAO和FABP2浓度显著升高(P<0.05);AQP3表达随肠黏膜损伤加重表达明显下调(P<0.05)。口服甘油治疗部分改善脓毒症诱导的肠黏膜损伤,表现为肠黏膜形态结构改善、Chiu's评分降低以及血浆DAO和FABP2浓度降低。结论口服甘油治疗可能通过AQP3减轻脓毒症小鼠肠黏膜屏障损伤。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腹腔感染脓毒症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CD30的动态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腔感染脓毒症的病理过程中Th2细胞的分化情况。方法:盲肠结扎穿孔(CLP)复制腹腔感染脓毒症小鼠模型,在不同时点取外周全血进行三色荧光标记,以流式细胞术对CD4+细胞表面CD30分子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时点的CLP组其CD30分子的表达有所不同,以术后38h为最高,随后呈现总体下降趋势。结论:在脓毒症腹腔感染小鼠的动物模型中,Th2细胞的分化情况随病程的发展有所不同,可能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体抑制剂眼镜蛇毒因子(CVF)对脓毒症大鼠血清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及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144只清洁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48只。A组假手术组,B组(脓毒症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C组(CVF组)在盲肠结扎穿孔术前24h按50μg/kg注射CVF,A和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后6个时间点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IL-6和IL-10水平,肺组织MPO含量及病理学改变。结果B组大鼠脓毒症反应最强,A组表现轻微;B组TNF-α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P〈0.01);B组除2h点外,肺组织MPO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P〈0.01);B组肺组织损伤最严重;C组经CVF干预后脓毒症反应及肺组织损伤较B组明显减轻,TNF-α、IL-6及MPO水平均较B组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补体抑制剂CVF可减轻脓毒症大鼠的炎症反应,具有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脓毒症小鼠死亡高发期心功能变化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脓毒症小鼠死亡高发期心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高分辨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对正常雄性昆明小鼠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0h)后行盲肠结扎穿孔术,术后分5个时点(12h,24h,36h,48h,168h)对小鼠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168h(7d)仍存活的小鼠视为存活动物,每只小鼠均进行编号,确保对其进行连续观察。结果:小鼠在盲肠结扎穿孔术早期即出现回心血量显著减少,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在CLP术后24h达最低点,较术前下降了46%。小鼠在脓毒症的刺激下心脏功能出现明显的代偿性改变,尤其以收缩功能最强,舒张功能的代偿弱于收缩功能,CLP术后24h,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较术前分别增加了27%和39%,E/A比值和E峰减速时间较术前减少了30%和25%。结论:强大的心脏代偿功能是脓毒症小鼠得以存活的重要原因之一。重视心脏代偿功能尤其是舒张功能的保护对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葛根素对脓毒症大鼠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脓毒症大鼠血浆凝血分子标志物凝血酶原片段1+2(F1+2)、D-二聚体(DD)、凝血酶调节蛋白(TM)和P-选择素(Ps)的变化及葛根素(Puerarin,Pue)对该变化的影响。方法:60只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葛根素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术复制脓毒症模型;分别于CLP后2,8、16小时尾静脉采血,ELISA法检测血浆F1+2、DD、TM和Ps含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正>目的:观察阻断α2A-肾上腺素能受体(AR)对脓毒症性心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利用雄性大鼠和α2A-AR基因敲除小鼠,通过盲肠结扎穿孔(CLP)建立脓毒症模型,观察心功能和相关分子变化。结果:α2A-AR阻断剂BRL可改善CLP大鼠生存和心功能,明显降低CLP大鼠心肌TNF-α含量,抑制心肌中性粒细胞浸润,降低心肌MPO的表达,并减少p38、JNK、IκBα的磷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源性雌激素对脓毒症小鼠心肌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CACNA1C)的影响。 方法 雌性昆明小鼠行双侧卵巢摘除术,术后30 d利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LP)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分为5组:脓毒症组(S组),去卵巢+脓毒症组(QS组),假手术组(C组),去卵巢+假手术组(QC组),去卵巢+苯甲酸雌二醇(QE组)。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造模后3 h,6 h,12 h,24 h左心室CACNA1C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造模后12 h左心室CACNA1C表达及分布情况。 结果 (1)QC组CACNA1C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QE组CACNA1C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QC组。(2)CLP后3 h,S组CACNA1C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时间点。(3)CLP后3 h、6 h、12 h和24 h,QS组CACNA1C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各时间点之间无差异。 结论 (1)双侧卵巢摘除后CACNA1C表达显著升高,双侧卵巢摘除后补给苯甲酸雌二醇可以逆转CACNA1C的升高。(2)正常小鼠CLP后3 h CACNA1C的表达出现短暂的升高,而双侧卵巢摘除的小鼠CLP后各时间点CACNA1C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肝肾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中线剖腹手术和盲肠结扎穿孔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CTRL)、盲肠结扎穿孔模型组(CLP)、利奈唑胺模型组(LNZ)、丹参酮ⅡA模型组(TAN)进行后续实验。HE染色检测肝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TUNEL染色检测肝肾细胞凋亡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肾功能指标,酶标仪检测肝功能指标,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炎症因子水平,记录大鼠存活率。结果:丹参酮ⅡA能降低肝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抑制肝肾细胞凋亡,下调肝功能指标ALT、AST水平,下调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尿素氮、蛋白尿水平,下调炎症因子IL-6、TNF-α、IL-1β水平,降低脓毒症大鼠死亡率。结论:丹参酮ⅡA具有减轻脓毒症大鼠急性肝肾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内源性雌激素对脓毒症小鼠心肌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CACNA1C)的影响。 方法 雌性昆明小鼠行双侧卵巢摘除术,术后30 d利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LP)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分为5组:脓毒症组(S组),去卵巢+脓毒症组(QS组),假手术组(C组),去卵巢+假手术组(QC组),去卵巢+苯甲酸雌二醇(QE组)。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造模后3 h,6 h,12 h,24 h左心室CACNA1C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造模后12 h左心室CACNA1C表达及分布情况。 结果 (1)QC组CACNA1C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QE组CACNA1C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QC组。(2)CLP后3 h,S组CACNA1C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时间点。(3)CLP后3 h、6 h、12 h和24 h,QS组CACNA1C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各时间点之间无差异。 结论 (1)双侧卵巢摘除后CACNA1C表达显著升高,双侧卵巢摘除后补给苯甲酸雌二醇可以逆转CACNA1C的升高。(2)正常小鼠CLP后3 h CACNA1C的表达出现短暂的升高,而双侧卵巢摘除的小鼠CLP后各时间点CACNA1C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小鼠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通过盲肠结扎穿孔(CLP)手术在具有C57BL/6J遗传背景的MMP7敲除(MMP7-KO)小鼠和野生型(WT)C57BL/6J小鼠中诱导脓毒症。采用外源性MMP7重组蛋白对MMP7-KO小鼠进行预处理。通过脂多糖(LPS)刺激正常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C-8建立体外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MP7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TORC1)表达。HE和TUNEL染色评估小鼠的肾损伤。Hoechst 33342染色评估细胞凋亡。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LP组在CLP后6 h肾脏组织中MMP7蛋白表达降低,这种降低趋势持续到48 h。MMP7-KO的CLP组小鼠肾小管损伤病理评分和TUNEL阳性肾小管细胞显著高于WT的CLP组(P<0.01)。MMP7重组蛋白孵育可很大程度上降低LPS诱导的HKC-8细胞凋亡。LPS诱导了HKC-8细胞的mTORC1表达,而MMP7可以抑制mTORC1表达。MMP7能够明显促进mTORC1降解,产生分子量为18 kD的较小片段。此外,MM...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银杏内酯B (GB)是已知的天然而强效的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拮抗剂。本实验通过研究GB对盲肠结扎穿孔(CLP)诱导的脓毒症小鼠的存活、外周血一氧化氮(NO)、活性氧簇(ROS)及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0的影响来评价其对脓毒症的免疫调节效果。方法: 采用CLP的标准化程序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术前30 min对药物组模型小鼠进行GB(10 μg/g)预处理;统计存活率;以Griess法检测小鼠外周血NO 水平;以H2DCFDA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ROS 水平;以流式细胞微球阵列法与ELISA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CLP手术后24 h,小鼠胸腺和脾脏萎缩明显,外周血炎症介质NO和ROS及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0的水平均显著上升,术后5 d内CLP模型小鼠全部死亡,而10 μg/g GB于术前30 min预处理,能缓解胸腺和脾脏萎缩,有效抑制炎症介质与炎性细胞因子风暴,显著提高脓毒症存活率。 结论: GB预处理能显著降低CLP小鼠死亡率,下调外周血炎症介质NO和ROS及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0的水平,对脓毒症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