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矮身材的病因分类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Ⅰ)水平和骨龄落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6年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42例矮身材儿童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42例患儿中,特发性矮身材(ISS)占25.62%,家族性矮身材占16.94%,生长激素缺乏性矮身材(GHD)占14.88%、营养缺乏性矮身材(ND)占13.22%,宫内发育迟缓(IUGR)占7.85%,以上均为导致矮身材的前5位疾病或原因,而在7岁以下矮身材儿童中,ND占第1位。 GHD、ND、IUGR 3组相比,IGF-Ⅰ、△年龄(实际年龄-骨龄)有统计学差异(F值分别为42.317和14.346,均P<0.01)。 GHD组、ND组分别与IUGR组比较,IGF-Ⅰ、△年龄均有统计学差异( IGF-Ⅰ:t值分别为8.732和7.443,均P<0.01。△年龄:t值分别为5.431和2.496,均P<0.05)。而GHD组、ND组两组间比较,△年龄有统计学差异(t=3.051,P<0.05),IGF-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SS及GHD为导致儿童矮身材的主要病因,可根据患儿IGF-I及骨龄初步判断矮身材的病因,ND为7岁以下矮身材儿童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儿童矮身材的病因及骨龄发育情况,为该类患儿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门诊和陕西省榆林市儿童医院就诊的374例矮小儿童的病史,测量身高、体重,检查第二性征的发育,并行骨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甲功、垂体核磁共振成像(MRI)等相关检查.结果 374例患儿中,生长激素缺乏症(GHD)206例(55.08%),其次分别为特发性矮小(ISS) 100例(26.74%),小于胎龄儿(SGA) 23例(6.15%),甲状腺功能减低20例(5.35%),Turner综合征16例(4.28%);不同病因的矮小患儿间年龄及骨龄平均落后程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7.841和9.724,均P<0.05).结论 GHD和ISS是儿童矮身材的常见病因,不同病因矮小患儿骨龄落后程度存在差异,矮身材儿童早发现、早确诊对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矮小症儿童血清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IGF-l)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浓度变化情况,寻找一种简便确诊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方法。方法对82例矮小症患儿选用精氨酸和左旋多巴激发试验检测血清中生长激素(GH)水平,设定两项药物激发试验GH峰值均l0ug/L即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GHD组,50例),有一项激发试验GH峰值l0ug/L诊断为特发性矮小症(ISS组,32例),选取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GF-l和IGFBP-3水平。结果 IGF-1、IGFBP-3检测结果 GHD组与ISS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ISS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GHD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血清IGF-1和IGFBP-3的浓度与GH峰值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单次检测血清中IGF-1和IGFBP-3的浓度可以诊断矮小症儿童的生长激素缺乏,不失为一种简便方法,可以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检测在诊断矮小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65例临床诊断为矮小儿童血清标本,其中生长激素缺乏(GHD)组52例,特发性矮小症(ISS)组13例。收集46名健康儿童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血清IGF-1和IGFBP-3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GHD组和ISS组患儿血清IGF-1和IGFBP-3浓度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HD组血清IGF-1、IGFBP-3浓度分别为(105.53±75.22)ng/mL、(2.52±1.06)μg/mL,ISS组分别为(197.41±87.43)ng/mL、(3.61±1.50)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1、IGFBP-3可以为临床诊断矮小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实验对比研究,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成试验在矮小症儿童诊断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以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3例青春发育前期矮小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以生长激素(GH)峰值诊断为标准,将25例因生长激素缺乏(GHD)所导致的矮小者设为GHD组,将38例特发性矮小者设为ISS组。对所有对象给予睡前皮下注射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0.3 U·kg~(-1)·d~(-1),在试验前、后次日晨留取标本,采用美国德普公司生产的DPC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及试剂对血清IGF-1进行测试。结果 GHD组与ISS组在骨龄、身高、身高落后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1、0.18和-0.28,均P0.05),GHD组血清IGF-1基础水平(169.33±64.29)ng/ml低于ISS组(238.88±54.3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P0.05);生成实验后GHD组IGF-1反应值(187.75±146.57)ng/ml、反应值百分数(128.67±132.55)%均高于ISS组(113.42±73.35)ng/ml、(54.12±4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2、2.67,均P0.05)。结论血清IGF-1的单次检验就可以为GHD诊断提供便捷可靠的实验室依据。IGF-1生成试验可为ISS患儿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IGF-1生成试验中IGF-1的反应水平可用于预测rh GH对儿童矮小症促生长疗效,对优化ISS治疗方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及骨龄在矮小症儿童诊断中的价值,以期寻找更为简便、快捷、准确的生长激素缺乏型矮小症的诊断方法。方法选择2014-2016年在生长发育门诊就诊的青春期发育前期患儿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符合纳入条件,入组后分别行精氨酸及可乐定联合激发试验判断就诊患儿是否为生长激素缺乏型矮小症,用药前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IGF-1、IGF-BP3,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GF-1、IGF-BP3、骨龄差异。采用中国儿童骨龄行业标准测试骨龄,根据血清IGF-1、IGF-BP3及骨龄测试结果结合激发试验诊断结果,制作血清IGF-1、IGF-BP3、骨龄3种指标及其相应组合诊断矮小症的ROC工作曲线,确定3种指标诊断矮小症的临界限值。以激发试验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3种指标及两两组合、三者联合诊断儿童矮小症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GF-1、IGF-BP3及骨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血清IGF-1、IGF-BP3、骨龄(骨龄落后生理年龄)的ROC曲线显示其诊断矮小症的临界限值分别为:56μg/L、3 598μg/L、5.4、3.12岁。血清IGF-1、IGF-BP3、骨龄三者结合诊断矮小症的特异度、敏感度高与三指标单纯诊断和两两组合诊断。结论血清IGF-1、IGF-BP3、骨龄三者结合诊断儿童矮小症,简便、快速,因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作为激发试验诊断矮小症的前置诊断,阳性则进一步行激发试验,可有效避免矮小症儿童漏检。  相似文献   

7.
靳梅  郭敏哲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4):3750-3751
目的:探讨儿童矮小的病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矮身材儿童487例的临床资料,采用统一诊断标准,通过详尽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应用SPSS 13.0软件分析不同矮小儿童性别及年龄因素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矮身材患者487例中GHD 297例占60.99%,ISS 89例占18.28%,SGA 38例占7.80%。不同病因矮身材儿童组内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2岁及≥13岁两组与≤6岁年龄段患儿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矮身材儿童病因中以生长激素缺乏症最为多见,其次为特发性矮小。对于矮身材患者或生长缓慢的儿童,家长应及早发现并及时就诊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儿童用生长激素治疗前后的身高、骨龄、骨代谢指标的改变。方法测定48例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儿童的身高、骨龄、身高增长速率、血清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steocalcin)、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1,25-(OH)_2D_3],比较各组差异。结果 r-h GH治疗后6、12个月时GHD儿童身高增长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加快,血清BAP、Osteocalcin、IGF-1、IGFBP-3、1,25-(OH)_2D_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结论 GHD儿童体内骨代谢水平明显降低,GH替代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IGF-1、IGFBP-3、身高、骨代谢指标、骨代谢调节激素1,25-(OH)_2D_3明显增高,GH替代治疗可促进GHD儿童身高增长及骨代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矮小症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25-羟维生素D [25(OH)D]水平变化及临床特征,为患儿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该院接收诊治的90例矮小症患儿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9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IGF-1、25(OH)D水平,并分析两组体质量、身高、体质指数(BMI)、骨龄及骨龄指数(BAI)状况。结果观察组血清IGF-1、25(OH)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质量、身高、BMI、骨龄及BA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矮小症患儿血清IGF-1、25 (OH) 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儿童,其临床特征也显著低于健康儿童,检测患儿血清IGF-1、25(OH)D水平,调查分析其临床特点,对患儿临床诊疗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和特发性矮身材(ISS)患儿的影响.方法 于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在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儿科随机选取47例ISS患儿及47例GHD患儿予以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比ISS组患儿及GHD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生长速率、体重、身高、身高标准差计数、骨龄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结果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的生长速率、身高标准差计数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SS组:t值分别为19.45、5.28、23.66,均P<0.05;GHD组:t值分别为20.29、5.71、22.77,均P<0.05);而体重、身高及骨龄均较治疗前增加,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ISS组:t值分别为1.86、1.48、1.87,均P>0.05;GHD组:t值分别为1.78、1.43、1.81,均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于ISS和GHD患儿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刘正梅  林汉华  侯凌  王玉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5):5001-5003
目的:探讨儿童矮小症的病因。方法:对2003年7月~2005年10月诊断为矮小症的患儿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8例矮小症患儿中引起儿童矮小症的前10位疾病分别是生长激素神经分泌障碍(GHND)、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宫内发育迟缓、特发性矮小、性早熟、营养缺乏性生长迟缓、Turner综合征(TS)、生长激素缺乏症(包括部分生长激素缺乏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21-三体综合征。<6岁的病因主要为营养缺乏性生长迟缓、宫内发育迟缓、21-三体综合征。7~12岁的病因主要为生长激素神经分泌障碍(GHND)、特发性矮小(ISS)、宫内发育迟缓、Turner综合征(TS)、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13~18岁的病因主要为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性早熟及GHND。结论:引起儿童矮小症的病因多种多样,特发性矮小是用目前的检测方法和手段尚不能确定原因的矮小,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学龄前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和特发性矮身材(ISS)的垂体磁共振(MRI)特征。方法选取潍坊市人民医院儿科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75例矮小症儿童,其中GHD 35例为实验组,ISS 40例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行垂体MRI检查,观察垂体大小及形态特点。结果 GHD组儿童垂体冠状高径、冠状宽径及矢状前后径均小于IS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5、4.41、10.92,均P<0.05);GHD组儿童垂体上缘形态以凹陷型为主,占74.29%(26/35),ISS组垂体上缘以非凹陷型为主,占57.50%(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1,P<0.05);GHD组儿童垂体柄异常者占80.00%(28/35),ISS组儿童垂体柄异常者占37.50%(1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8,P<0.05)。结论 GHD儿童垂体形态多有特征性改变,垂体MRI的影像学方法,对于鉴别GHD与ISS,以及辅助诊断GHD,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特发性矮小(ISS)患儿NPR3基因位点rs973079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特点,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治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诊治的163例ISS患儿作为ISS组,同时期体检健康儿童150例作为对照组,扩增NPR3基因位点rs973079目的片段,使用ABI3130XL测序仪测序,分析基因多态性。对ISS患儿使用r-h GH治疗6个月,分析不同基因型患儿治疗前后生长速率(GV)、年龄对应身高标准差积分(Ht SDSca)、骨龄对应身高标准差积分(Ht SDSba)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BP-3)水平变化。结果 ISS组和对照组基因型CC、CT、TT分布频率及C/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ISS组C显性模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隐性模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CC、CT基因型是ISS发病的危险因素(P0. 05); TT基因型患儿治疗后GV及血清IGF-1、IGFBP-3水平均高于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患儿(P0. 05)。结论 ISS患儿NPR3基因位点rs973079多态性与r-h GH促生长疗效有关,不同基因型r-h GH治疗后GV存在明显差异,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特发性矮小症(ISS)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的影响及其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ISS患儿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每组各50例,小剂量组给予0.1U/kg的r-hGH注射治疗,大剂量组给予0.2U/kg的r-hGH注射治疗。结果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治疗后血清IGF-1、IGFBP-3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大剂量组治疗后血清IGF-1、IGFBP-3水平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治疗后6、12个月身高(Ht)、生长速度(GV)、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大剂量组治疗后6、12个月Ht、GV、HtSDS水平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剂量比较,大剂量r-hGH治疗可有效改善ISS患儿血清IGF-1、IGFBP-3水平,有利于促进患儿的生长,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身材矮小的病因,了解其骨龄发育情况,为临床诊治儿童身材矮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入组对象选择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在2013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儿童身材矮小症患儿,对这200例身材矮小症患儿的病史进行采集,再对患儿开展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分析儿童身材矮小症的病因,并探讨儿童身材矮小症的相关干预措施。分析不同病因患儿的年龄、骨龄,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法对儿童身材矮小症患儿骨龄与其年龄、身高、体质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模型明确年龄、身高、体质量是否会对骨龄产生影响,比较不同年龄患儿的骨龄情况。结果儿童身材矮小症的病因主要为生长激素缺乏症、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糖皮质激素全身使用3个月、营养不良、家族性矮小、Turner综合征、宫内发育迟缓,占比分别为33. 50%、17. 50%、6. 50%、5. 50%、4. 50%、2. 50%、2. 00%,剩余患儿均为特发性矮小,占比28. 00%。不同病因患儿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病因患儿的骨龄落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经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后发现,年龄与儿童身材矮小症患儿的骨龄呈高度相关,身高、体质量与儿童身材矮小症患儿的骨龄呈低度相关。在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中,变量年龄对儿童身材矮小症患儿的骨龄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身高、体质量均对其骨龄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随着年龄的递增,身材矮小症儿童的骨龄也在递增。结论儿童身材矮小症的病因主要为生长激素缺乏症、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特发性矮小,其骨龄往往受到其年龄的影响,临床上应针对儿童身材矮小症的病因对患儿的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对其生长发育中的行为问题予以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工程》2019,(12):1699-1700
目的分析血清Ghre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水平在矮小症儿童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名矮小症儿童作为研究组,同期身高正常的52名儿童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以及血清Ghrelin、 IGF-1水平。结果研究组的身高、骨龄、甲状腺激素水平、生长速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血清Ghrelin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血清IGF-1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矮小症儿童的诊断中,血清IGF-1、 Ghrelin水平可有效反映患儿机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情况,对矮小症患儿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特发性矮小(ISS)患儿矮小同源盒基因(SHOX)基因突变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0-2012年在长春市儿童医院内分泌门诊确诊为ISS的患儿209例(病例组),另选取同期来该院进行体格检查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随机抽取30例ISS患儿和30例正常儿童,测定SHOX基因突变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儿童血清中IGF-1水平。结果对照组SHOX基因测序未发现C缺失,无碱基转换的改变;30例ISS患儿中有20例ISS患儿无基因突变(无基因突变组),10例SHOX基因异常(基因突变组),包括8例SHOX基因C缺失和2例SHOX基因突变;无基因突变组和基因突变组患儿的血清IGF-1水平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基因突变组血清IGF-1水平明显降低,与无基因突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SS患儿中存在SHOX基因突变,并且SHOX基因的改变能够引起血清IGF-1水平降低,SHOX基因突变及IGF-1降低可能是ISS患儿的病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柳州市特发性矮小症(ISS)瑶族学龄儿童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体格发育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2011年4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生长发育专科诊治的特发性矮小症(ISS)瑶族患儿115名为ISS组,身高正常的104名瑶族儿童为对照组,测量两组儿童的身高和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分别测定两组儿童血清中25(OH)D及IGF-1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儿童血清中25(OH)D、IGF-1水平分别为(32.84±11.26)ng/ml、(309.33±170.52)ng/ml,显著高于ISS组的(24.95±9.34)ng/ml、(237.162±137.33)n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SS组儿童身高与血清中25(OH)D、IGF-1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0.384,r=0.526,P<0.05);ISS组儿童体重与血清25(OH)D、IGF-1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0.342,r=0.624,P<0.05)。结论 ISS患儿身高和体重与血清中25(OH)D、IGF-1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25(OH)D、IGF-1水平在ISS的发病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儿童IGF1和血清25-(OH)D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治疗的特发性矮小症儿童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生长激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身高、骨龄、血清25-(OH)D、IGF-1水平以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平均身高、平均骨龄、血清25-(OH)D及IGF-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观察组患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儿童能够有效增加血清25-(OH)D和IGF1水平,且具有很好的疗效,但是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不良反应,应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特发性矮小(ISS)儿童体格发育指标与其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微量元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7例矮小症患儿,根据其疾病类型分为ISS组(n=42)和非ISS组(n=45),另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45名正常儿童作为正常组。检测三组的血清GH、IGF-1水平及微量元素水平,并分析其与体格发育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三组的血清GH、IGF-1、钙、锌、镁水平及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S组、非ISS组的血清GH、IGF-1、钙、锌、镁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ISS组的血清GH、IGF-1、钙水平低于非ISS组(P<0.05)。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检验显示ISS惠儿的BMI与GH、IGF-1、钙、锌、镁水平呈正相关(r>0,P<0.05)。结论ISS患儿血清GH、IGF-1、钙、镁、锌水平较低,且与其体格发育密切相关,故应及时补充微量元素,促进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