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脾胃病临床诊治现状出发,将《伤寒论》经典理论与温病热病证治互补相结合的辨证方法应用于脾胃病临床,提出"寒温可以一统"的观点,具体如下:(1)外感热病中寒温可以一统。温病是对伤寒热病阶段的有效补充,温病理论体系很好地补充了从伤寒表实证到里热证的辨证治疗短板。(2)内伤杂病中寒温可以一统。脾胃病患者临床多见寒热错杂征象,"寒温一统"在李东垣"补脾胃、泻阴火"的脾胃内伤治疗方法中有所体现。列举全国名中医蔡淦教授医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通过剖析《丁甘仁临证医集》"内科时病类·伤寒"中的医案,总结丁氏治疗伤寒外感病方面丰富的经验和临证辨证思路。丁氏综百家之长,勤思钻研,以仲景"六经辨证"为根本大法,以六经分治为准则,是分析病情、对症下药的关键。选取几则具有代表性的医案,对其证治方药进行分析,总结其治疗伤寒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炙甘草汤自《伤寒论》起,后世医家对其证治由伤寒推广到杂病,明清时期更是拓展其在温病中的运用。炙甘草汤适用于气血阴阳不足之证,而该病机在伤寒、温病中均可出现,其方药涵盖气血阴阳四大类,调整其侧重则可使该方适应不同病情;伤寒以对立面的形式为温病提供病因学启示;二者传变次序一横一纵至少阴交汇,此阶段多气血阴阳不足,恰恰符合炙甘草汤适应证。进一步可得到以下启示,炙甘草汤的使用不必拘泥,只要病机吻合便可使用;通过法则的嬗变,炙甘草汤可应对多种临证场景,体现了寒温统一辨证观。  相似文献   

4.
"热入血室"证伤寒与温病均有,通过总结与归纳历代医家对热入血室的观点,从伤寒与温病两个不同角度论述该证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从而窥探"热入血室"在伤寒与温病中的异同。温病对"热入血室"的认识脱胎于伤寒,但又补充、丰富了该证的治疗手段与方法,在临证时应从伤寒与温病两个角度合参以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5.
介绍运用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的独特思想治疗慢性湿疹的临证经验。梅师精研伤寒与温病之法,针对慢性湿疹风、热、寒、湿、瘀夹杂,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病因病机特点,四诊合参,提出运用"整体融寒温"思想指导临证思辨,并以"疏、消、清、运、补"五大治法相结合来治疗本病。此法寒温同调,注重除湿,内外同治,标本兼顾。经临床验证,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6.
宋爱人为近代为数不多兼通伤寒、温病的大家,为现代伤寒、温病学说体系的奠基人。其学术上摒弃门户之见,主张寒温一体,提出了"伤寒为温病之源,温病为伤寒之变"的观点,完善了伏气温病的证治理论,系统梳理了春温与伏暑的理法方药,补前人之所未备;临证主张六经与卫气营血同参,经方与时方同裁,打破了因流派纷争而产生的流俗积弊,并融古训与新知于一体,为现代温病学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宋爱人的一生,矢志于岐黄,躬耕于杏林,其治学严谨,勤于著述,包容并蓄,堪称一代大家。  相似文献   

7.
吴贞是清代寒温融合派代表医家之一,其所著《伤寒指掌》汇集毕生心血。其主要学术思想有:以温病之理论六淫外感,辨证遵六经,并以三阳经为例,详述其创新之法。对温病时气,归于伤寒类证,探本穷源,细论寒温融合之治。添舌目斑疹之辨,丰富了时病诊法之内涵,证因机法,循序而进,助益临床。创分经治疫法度,手足兼气不同,传变各有所异。其学术思想立足伤寒,融合温病,言简意赅,嘉惠后世。  相似文献   

8.
自温病学说问世,即有所谓"寒温论争",而今更有主张"寒温融合"甚至"寒温统一"者。其实,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二者并无本质区别,伤寒学说首开外感病辨证论治法门,而温病学说继承伤寒学说理法,结合临床实际,更多在病因病机、辨病辨证、选方用药等方面,更多创新。可以说两种学说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融合伤寒和温病的思想对当今临床具有重要意义。伤寒与温病学说不仅对外感热病有治疗意义,对多种内伤杂病的临床治疗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我们不能囿于成见,割裂伤寒和温病学说的联系,应该融合寒温,针对具体疾病,进行分期辨证治疗,"继承、学习、实践、创新",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寒温统一论     
作者从事伤寒和温病的理论研究近三十年,一贯坚持寒温统一的主张。近几年来,作者的《寒温统一论》在国内外发表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并热切地盼望能够早日读到全书。为此,我们决定予以分期连载,以满足读者要求。本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在总论中包括伤寒和温病的病因病机(外六淫与疫疠、内六淫与体质、伏邪、从内外因结合看伤寒和温病的发生和发展)、伤寒六经辨证论治的基本内容、温病三焦和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的基本内容、八纲是伤寒和温病辨证论治的总纲。在各论中包括表寒虚实证治、表热虚实证治、半表半里寒热虚实证治、里热虚实证治、里寒虚实证治。其中所引《伤寒论》和《温病条辨》原文及其序号,悉遵全国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重订本《伤寒论讲义》和人民卫生出版社重印本《温病条辨》。作者希望读者对本书及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不断加以修改补充,使之渐臻完善。  相似文献   

10.
从伤寒论治,出现寒温的分论,到治伤寒详寒略温,后产生温病学派的分岐与寒温之争的交点等方面,阐述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的学术争鸣与学术融合,伤寒学说是温病学说的基础,温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发展,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达到寒温的统一。为外感热性病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丁泽周(1865-1926),名甘仁,江苏省武进县孟河镇(今常州)人,清末民初著名中医学家、教育家。丁氏虚心好学,认真阅读《内经》和《伤寒论》等经典著作,汲取各家之长,医术精湛,学验俱丰,自成一家;精于临床各科,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有所发挥,重视临床实践,深入探讨外感等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其治疗外感伤寒采用六经辨证,治疗温病则以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为主;临证强调详审病因病机,四诊合参,尤重视舌苔、脉象,善用经方加减,或自拟新方;主张寒温并用,灵活取舍。丁氏著作主要有《丁甘仁医案》、《丁甘仁医案续编》等。本文选取《丁甘仁医案》中治疗外感病的医案,总结其临证思路及用药特色,以期对临床外感疑难证杂病的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伍定邦 《光明中医》2001,16(1):51-52
熊魁梧教授从医六十余载,深谙《灵》、《素》,通晓伤寒,执教《金匮》,刘、张、李、朱,融会贯通,叶、薛、吴、王,潜心精研。临证博采众长,学验俱丰。尤擅诊疗热病,著《中医热病论》(简称《热病论》)补前贤未逮,卓然自成一家。现将其论治热病的经验,简介如下:1 寒温融为一体,热病分治十证自刘完素创火热论,倡导“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之说,医者纷云:“伤寒崇仲景,热病用河间”后,温热自成一说,形成伤寒和温病两大学派,彼此各是师说,门户之争,沿袭自今。熊老悉心钻研热病,从临证中感到寒温不应割立,二者绝非对峙,融《伤寒论》与温病学…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从生理上论述营气的分布与作用主要发挥于体表;继而论证温病学中的原有的"营分证"实质是邪热由营入血之初的血分轻证,说明它并不是温病应有营气病证;最后列举并阐述了温病营气表证的典型证候,它们与伤寒的营气证候有共同的生理,为沟通寒温理论奠定了辨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外感热病中的寒温之争由来已久,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临床中的困扰。文章从六经辨证、中医体质学、免疫学、外感热病治疗学等角度论证了伤寒与温病的统一性:一是从六经辨证认识,伤寒、温病辨证规律的相同之处;二是从中医体质学认识,伤寒、温病的辨治体系均与体质相关;三是从现代医学免疫学的观点认识,伤寒、温病均属于病原体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四是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为例,从免疫学观点认识“寒温统一论”;五是从《黄帝内经》中“各通其脏脉”治疗外感热病解读“寒温统一论”;六是从《黄帝内经》中“疏其血气”治疗外感热病解读“寒温统一论”;七是从扶正法治疗外感热病解读“寒温统一论”。基于外感热病属于感染诱发的免疫应答过程,文中指出温病病邪从口鼻而入,故病原体更早定植于呼吸道咽、气管、肺等部位;而伤寒中于皮毛,其发病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皮肤黏膜屏障作用相关,但两者免疫过程及转归大致是相同的。治疗上,二者均应早期疏通气机以祛邪;及早运用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药物以扭转截断病情的进展;重视扶正,防止急性虚证的产生。最后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诠释:在引入熵的概念后,伤寒与温病可以从发病机制和治疗学上都得到相应的统一。由...  相似文献   

15.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中详述了小儿温病之病因病机学说,认为肺脾不足为小儿常见的病因病证,提出"不正之乖气""秽浊"之气为四时温病的主要致病因素,认为小儿亦有伏气温病;在临证中注重体质学说,认为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重视结合体质进行辨治;灵活应用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方法;主张用药轻灵、精简,全程顾护胃津。其对四时温病及儿科各证治的论述及学术思想,对完善小儿温病的辨治体系及指导临证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丁甘仁作为孟河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外感伤寒与温病的论治中,灵活发挥张仲景六经辨证思想,并吸取温病学派之长,提倡寒温统一。其独特的辨证思路,体现了"丁派"融古化新的会通风格。  相似文献   

17.
江南何氏医学至今已传29世,治疗伤寒是其专长,从《伤寒辨类》一书可以探究何氏伤寒家学要义。《伤寒辨类》是何氏医学第22代传人何元长所著,是书融合伤寒和温病为大伤寒概念,不仅从发热症着手区分伤寒、温病及杂病的定义,更进一步结合明清温病学说提出"伤寒、温病、热病、冬温、感冒伤寒"同为发热,治法应有不同。何元长汲取前代伤寒医家的理论与临证经验,在明清医家的基础上增补、化裁了许多治疗温病、时疫的医方。《伤寒辨类》作为何氏伤寒学著作之一,对后世伤寒研究大有裨益,对当今中医教育及创新和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安徽中医学院王乐匋教授,对于外感热病,既有独到的学术见解,又有丰富的临症经验。他认为伤寒和温病是不同时代对外感热病的命名,两者根叶相连。如判定阳厥常可与闭证伴随而至,而阴厥往往可以成为脱证先兆;主张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顾阳气;创制一些邪正合治与寒温并用之方等。今择其在外感热病治疗中运用附子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广义.狭义温病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东义 《国医论坛》1990,5(4):15-18
历来寒温论争皆先分广义、狭义伤寒,不曾分广义、狭义温病。其实,温病之名古今含义不同,所包括的证候、治法也有所区别。古今温病含义的区别,主要是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寒温之争之所以旷日持久,久而未果,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弄清温病概念在古今、广狭方面的区别,以及由于温病概念变迁所导致的伤寒与温病关系的复杂化。  相似文献   

20.
以中医治法八法中的"汗法"为切入点,探讨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护阳气"。伤寒"护阳气"、温病"存津液"一直备受注视,然《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讲治疗大法"以平为期",而固护阴阳对于二者皆应重视。故从伤寒对汗法应用的原则,即汗不可过、禁汗之证,两点剖析伤寒"存津液",其中汗不可过包括微微汗出、中病即止及借药物、食物之力固护津液,禁汗之证包括津液亏虚、阴血不足,阐释温病应用汗法以达辛温卫阳、祛湿通阳的功效,呈现其"护阳气"的学术思想,进而证实伤寒与温病具有互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