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麻与联合颈丛神经阻滞对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立实验组(BSCPB组和BDSCPB组)及对照组(GA组),检测两组间术中各时点的HR、MAP及围术期E、NE及术后各时点的CORT水平的变化。结果:BDSCPB组和BSCPB组患者术中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及围手术期神经内分泌应激激素水平较基础值变化不明显。结论:全麻联合颈丛神经阻滞能更好地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并能有效地调控围手术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甲状腺手术中应用针刺复合颈丛阻滞麻醉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4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74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行单纯性颈丛阻滞麻醉,试验组行针刺复合颈丛阻滞麻醉。结果:试验组优良率为97.30%,对照组优良率为81.08%,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4 h、8 h、12 h,试验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0 h、24 h,试验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3%,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针刺复合颈丛阻滞麻醉效果确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镇痛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手术刺激性强,危险性大,麻醉处理有一定困难。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有几种方式,如:高位硬膜外麻醉,因其操作复杂,危险性极大基本不用;颈丛神经阻滞较常用,但有心率增快、血压增高的副作用;全身麻醉则不利于唤醒病人以判断喉返神经是否损伤;针刺麻醉以往应用较多但其镇痛往往不完善。我院近几年来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针刺麻醉和颈丛阻滞结合的方法进行麻醉,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甲状腺手术患者50例,ASA~级。男20例,女30例;年龄22~68岁。手术种类:单纯甲状腺瘤切除28例,甲状腺次全切除15例,甲状腺大部切除7例。50例患者随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丙泊酚在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减轻应激反应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患者7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选择氟芬麻醉,对于观察组中的患者选择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在围术期皮质醇与血糖水平、平均动脉压(MAP)与血液流变学(HR)值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手术完毕的皮质醇与血糖水平较麻醉前均大幅降低,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MAP和HR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但随着麻醉时间的推移可发现观察组的值略低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减轻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应激反应效果显著,对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颈丛阻滞麻醉结合针麻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越英 《中医药导报》2005,11(7):50-51,63
目的:观察颈丛阻滞麻醉结合针麻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02例甲状腺疾病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2例,为单纯针麻组;B组40例,为单纯颈丛阻滞组;C组40例,为针刺颈丛复合麻醉组。3组病人在年龄、病程、体重、麻醉与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A组在麻醉镇痛效果方面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C组麻醉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与B组在手术前后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升高值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与C组在手术前后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升高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呼吸次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颈丛阻滞结合针麻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操作简单、对全身影响小、便于术中唤醒发音等优点[1],常用于甲状腺疾病手术,尤其在基层医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单纯颈丛神经阻滞无法消除患者情绪上的紧张不安和手术牵拉反应[1],2007年1-11月笔者采用在颈丛神经阻滞加强化下行一侧甲状腺瘤切除术或甲亢甲状腺次全切除等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多需要手术治疗,全身麻醉和/或颈丛神经阻滞都已经广泛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治疗中,对于全麻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无疑是最安全的方法。喉罩是集面罩和气管内插管优点于一体的维持气道的新型麻醉器具,喉罩在维持呼吸道通畅时不仅可以保持自主呼吸,也可以进行辅助和控制呼吸。由于放置喉罩对患者咽喉刺激相对较小,心血管反应轻,可以快速建立有效通气,其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笔者将喉罩(LMA)全麻通气复合颈丛阻滞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4例甲状腺疾病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1例,为单纯针刺麻醉组;B组31例,为单纯颈丛阻滞麻醉组;C组32例,为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组。结果:A组与B组、C组比较,手术开始、剥离甲状腺、术毕、术后24 h 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C组比较,剥离甲状腺时、术毕血压及心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比较,术后追踪观察出现喉返神经麻痹及膈神经麻痹病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对颈前路手术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颈前路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经口单腔气管插管下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实验组30例采用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分别记录2组入室(t0)、全麻诱导后(t1)、气道操作后(t2)、手术开始即刻(t3)、手术开始后30 min(t4)、拔除气管导管(喉罩)时(t5)、手术结束后1 h(t6)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检测2组t0、t4、t6时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水平。结果实验组t2、t3、t5时间点HR率及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t4、t6时静脉血儿茶酚胺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颈丛阻滞联合喉罩全凭静脉全身麻醉较气管插管全凭静脉全身麻醉能更好抑制颈前路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本人采用胸锁乳突肌前缘,甲状软骨上缘下1.5cm与前正中线上侧4cm交点处作为麻醉穿刺点行颈丛阻滞,临床应用83例,麻醉效果可靠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杂志》2020,(2):140-144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合谷、内关穴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经皮电刺激合谷、内关穴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以及两组术后麻醉效果、疼痛数字量表(NRS)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麻醉后各时点平均动脉压较麻醉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全程血压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前后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血氧饱和度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全部麻醉成功,但对照组Ⅲ级麻醉患者比例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1 h、4 h、12 h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麻醉效果好、循环干扰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50例行择期颈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组Ⅰ仅行单纯颈丛神经阻滞,组11采用预丛神经阻滞伍用氟芬合剂(Innvar)。颈丛阻滞所用局麻药均为1%利多卡因与0.25%布比卡因混合液。观察各组阻滞前和阻滞后5~30min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显示阻滞后5~30min血压及心率平均值与阻滞前比较,组Ⅰ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组Ⅱ阻滞后血压及心率却无明显变化。因此我们认为,颈丛阻滞伍用氟芬合剂对循环系统影响小,是一较理想的复合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对颈源性眩晕患者颈椎曲度改变的影响。方法将78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颈夹脊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颈椎曲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为5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颈椎曲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颈椎曲度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颈夹脊可纠正颈源性眩晕患者颈椎曲度改变。  相似文献   

14.
宋薇  董江军  谢莉莉 《新中医》2020,52(4):125-127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复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应激及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8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且2组各选入40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实验组给予电针刺激复合全身麻醉,对比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中应激反应、术后免疫功能及苏醒时间。结果:对照组优良率为80.00%,实验组为9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应激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免疫功能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苏醒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正确回答问题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给予电针刺激复合全身麻醉,可在提升患者麻醉效果的同时改善术后免疫功能,明显缩短苏醒时间,同时稳定术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单一运动疗法、电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臂丛神经损伤临床疗效,并对比两者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3年10在我院住院臂丛神经损伤患者20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103)和治疗组(n=105)。对照组采用口服弥可保营养神经加运动疗法进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治疗三个月后进行观察,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91.27%,治疗组总有效率99.1%,在神经功能损伤恢复、临床疗效等方面,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与单纯全麻用于肩关节镜手术在临床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全麻药用量等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肩关节手术的患者90例,患者随机分成单纯全麻组(对照组,45例)和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组(观察组,45例)。术中连续监测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等变化。记录两组患者全麻药及硝酸甘油用量、苏醒指标、拔出气管导管即刻及拔除气管导管30 min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等。结果:观察组全麻药及硝酸甘油用量、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指令反应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即刻及拔除气管导管30 min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全麻相比,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手术中可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提供术后镇痛,且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全麻药及硝酸甘油用量少,麻醉苏醒快,术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缪奇祥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2):902-903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配合电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以观察表序号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电针疗法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与观察组相同的电针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显示,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运用子午流注纳甲法与电针疗法综合治疗颈椎病具有提高疗效、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8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分为三组,其中电针组30例,推拿组30例,电针加推拿组38例。结果电针加推拿组的疗效显著高于电针组(P〈0.05)和推拿组(P〈0.05);电针组和推拿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和单纯推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