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脂溢性皮炎又称脂溢性湿疹,系发生于头面及胸背等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头面部皮损影响美观,加之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患者求治心切。近年来,笔者针对皮损发生的不同部位采用中医辨病和辨证相结合,自拟中药方配合外用西药软膏治疗,疗效显著且优于单用西药对照组,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1%吡美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58例,每天2次,疗程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1、2、4周各随诊一次。对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患者及医生的评估进行总结,并于疗程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了2~4周的电话随访。结果:吡美莫司乳膏可以迅速缓解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症状,由治疗前的(11.17±2.63)分下降至治疗1周后的(6.39±1.83)分,2周后的(5.67±1.85)分,4周后的(4.00±1.61)分,近期临床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电话随访结果示复发者主要为症状未完全缓解的间断用药者。结论:吡美莫司乳膏用于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脂溢性皮炎是常见皮肤病,发病率约2%~5%,好发于头皮、面部、胸部等皮脂溢出的部位,是一种慢性浅表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红斑、脱屑,鳞屑常为黄色油腻性,自觉瘙痒,病程迁延,常反复发作,临床常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不良反应较多。2007年7月2009年2月我们应用伊曲康唑胶囊(Itraconazole)治疗脂溢性皮炎89例,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ntense?pulsed?light,LPL)联合酵母重组胶原蛋白凝胶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Facial?hormone?dependent?dermatitis,FHDD)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0例FHDD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IPL及其他常规措施治疗,观察组加涂酵母重组胶原蛋白凝胶治疗,对照组加涂安慰剂(酵母重组胶原蛋白模拟状凝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疗效、皮肤生理参数、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life?quality?index,DLQI)。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52.00%(P<0.05)。治疗后,两组经皮水分散失(Transepidermal?water?loss,TEWL)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IL-4)、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Ig E、Ig A、Ig M)水平、DLQI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表皮皮脂含量和角质层含水量较治疗前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射频治疗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射频治疗仪,治疗能量为20~300 J,每周2次,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口服维胺酯胶囊25 mg,3次/d,30 d为1个疗程.结果 射频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组优于维胺酯胶囊组,是一种可选择用于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探讨应用强脉冲光技术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萎缩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3例皮肤类型为Ⅲ~Ⅴ型、连续使用激素15个月至13年的患有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所致的明显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萎缩症者应用强脉冲光进行治疗,治疗3~8次,每次间隔3~4周.结果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临床显效3例,有效7例,进步1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76.92%;13例中有10例萎缩皮肤的厚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 强脉冲光技术能明显改善激素依赖性皮炎所致的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萎缩症,治疗后恢复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是治疗素激依赖性皮炎所致的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萎缩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治疗痤疮、雀斑、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3例患者采用强脉冲光进行治疗,包括55例痤疮、47例雀斑、51例脂溢性角化病。每隔3周治疗一次,1个疗程4次。末次治疗后全面评价疗效。结果:痤疮经4次治疗后约有87.27%的患者获得良好疗效,雀斑和脂溢性角化病4次治疗后分别有97.87%,94.12%的患者病情得到显著改善。医生对于三种疾病的疗效满意率达96.73%,患者的满意率达94.77%。结论:采用强脉冲光治疗痤疮、雀斑和脂溢性角化病其近期疗效较好,并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1.
2006年8月~2009年6月,我科应用强脉冲光(IPL)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面部痤疮患者,并与单纯采用强脉冲光治疗进行疗效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目的:探究果酸联合红蓝光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1年2月-2021年11月间收治的98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9)给予果酸治疗,观察组(n=49)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红蓝光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肤症状评分、皮肤屏障功能及血清炎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瘙痒、红肿、刺痛感、糠样脱屑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皮肤含水量均升高(P<0.05),皮脂分泌率、油脂含量、皮肤经皮水分流失量(TEWL)水平均降低(P<0.05),IFN-γ、TNF-α水平均降低,IL-10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果酸联合红蓝光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显著,临床症状和皮肤屏障改善明显,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17.
18.
强脉冲光治疗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治疗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的疗效。方法:采用意大利GP公司的光子嫩肤仪对37例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患者实施治疗,波长590~1200nm,治疗5~8次,每次治疗间隔20天,治疗过程中不采用任何麻醉,治疗完成后面部无需包扎。结果:所有患者均能耐受,经治疗后面部色素基本恢复正常。其中3例治疗区皮肤出现红斑和疼痛,均自行缓解,1例出现水疱,给予清创换药后愈合,后期继续行强脉冲光治疗,无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随访3~6个月,面部皮肤色泽如常,患者比较满意。结论:采用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疗效可靠、操作简单、治疗耗时短,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烧伤后色素沉着的方法,而且应在伤口愈合后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2007年8月-2008年5月,我们采用强脉冲光(Intense Plused Light,IPL)治疗雀斑患者14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