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慢性病是一个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中医药特有的防治理念及方法形成了防治慢性病的独特优势。文章从慢性病的定义和特点、西医治疗慢性病的局限性、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策略与方法等方面对慢性病的防治展开论述,认为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未病"思想对于慢性病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结合课题组有关针灸治疗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认为发扬各种中医药临床特色诊疗技术对增强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综合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中医药》杂志长期面向全国中医药博士征集优秀论文和研究成果。约稿对象为在读博士、具有博士学位的中医药从业人员,同时欢迎具有教授职称(含博士生导师)的专家、学者积极投稿,本刊对所投稿件将优先审阅、优先录用,并在适当的栏目优先刊出。一、约稿主题(1)中医药慢性病防治的关键问题;慢性病防治的策略与途径;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药治疗慢性病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中医药》杂志长期面向全国中医药博士征集优秀论文和研究成果。约稿对象为在读博士、具有博士学位的中医药从业人员,同时欢迎具有教授职称(含博士生导师)的专家、学者积极投稿,本刊对所投稿件将优先审阅、优先录用,并在适当的栏目优先刊出。一、约稿主题(1)中医药慢性病防治的关键问题;慢性病防治的策略与途径;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药治疗慢性病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中医药》杂志长期面向全国中医药博士征集优秀论文和研究成果。约稿对象为在读博士、具有博士学位的中医药从业人员,同时欢迎具有教授职称(含博士生导师)的专家、学者积极投稿,本刊对所投稿件将优先审阅、优先录用,并在适当的栏目优先刊出。一、约稿主题(1)中医药慢性病防治的关键问题;慢性病防治的策略与途径;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药治疗慢性病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中医药》杂志长期面向全国中医药博士征集优秀论文和研究成果。约稿对象为在读博士、具有博士学位的中医药从业人员,同时欢迎具有教授职称(含博士生导师)的专家、学者积极投稿,本刊对所投稿件将优先审阅、优先录用,并在适当的栏目优先刊出。一、约稿主题(1)中医药慢性病防治的关键问题;慢性病防治的策略与途径;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药治疗慢性病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中医药》杂志长期面向全国中医药博士征集优秀论文和研究成果。约稿对象为在读博士、具有博士学位的中医药从业人员,同时欢迎具有教授职称(含博士生导师)的专家、学者积极投稿,本刊对所投稿件将优先审阅、优先录用,并在适当的栏目优先刊出。一、约稿主题(1)中医药慢性病防治的关键问题;慢性病防治的策略与途径;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药治疗慢性病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中医药》杂志长期面向全国中医药博士征集优秀论文和研究成果。约稿对象为在读博士、具有博士学位的中医药从业人员,同时欢迎具有教授职称(含博士生导师)的专家、学者积极投稿,本刊对所投稿件将优先审阅、优先录用,并在适当的栏目优先刊出。一、约稿主题(1)中医药慢性病防治的关键问题;慢性病防治的策略与途径;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药治疗慢性病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中医药》杂志长期面向全国中医药博士征集优秀论文和研究成果。约稿对象为在读博士、具有博士学位的中医药从业人员,同时欢迎具有教授职称(含博士生导师)的专家、学者积极投稿,本刊对所投稿件将优先审阅、优先录用,并在适当的栏目优先刊出。一、约稿主题(1)中医药慢性病防治的关键问题;慢性病防治的策略与途径;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药治疗慢性病的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中医药》杂志长期面向全国中医药博士征集优秀论文和研究成果。约稿对象为在读博士、具有博士学位的中医药从业人员,同时欢迎具有教授职称(含博士生导师)的专家、学者积极投稿,本刊对所投稿件将优先审阅、优先录用,并在适当的栏目优先刊出。一、约稿主题(1)中医药慢性病防治的关键问题;慢性病防治的策略与途径;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药治疗慢性病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中医药》杂志长期面向全国中医药博士征集优秀论文和研究成果。约稿对象为在读博士、具有博士学位的中医药从业人员,同时欢迎具有教授职称(含博士生导师)的专家、学者积极投稿,本刊对所投稿件将优先审阅、优先录用,并在适当的栏目优先刊出。一、约稿主题(1)中医药慢性病防治的关键问题;慢性病防治的策略与途径;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药治疗慢性病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中医药》杂志长期面向全国中医药博士征集优秀论文和研究成果。约稿对象为在读博士、具有博士学位的中医药从业人员,同时欢迎具有教授职称(含博士生导师)的专家、学者积极投稿,本刊对所投稿件将优先审阅、优先录用,并在适当的栏目优先刊出。一、约稿主题(1)中医药慢性病防治的关键问题;慢性病防治的策略与途径;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药治疗慢性病的临床疗效与评价等。(2)中医药在防治疑难性疾病中的优势、问题及对策,包括癌症、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纤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中医药》杂志长期面向全国中医药博士征集优秀论文和研究成果。约稿对象为在读博士、具有博士学位的中医药从业人员,同时欢迎具有教授职称(含博士生导师)的专家、学者积极投稿,本刊对所投稿件将优先审阅、优先录用,并在适当的栏目优先刊出。一、约稿主题(1)中医药慢性病防治的关键问题;慢性病防治的策略与途径;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药治疗慢性病的临床疗效与评价等。(2)中医药在防治疑难性疾病中的优势、问题及对策,包括癌症、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纤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中医药》杂志长期面向全国中医药博士征集优秀论文和研究成果。约稿对象为在读博士、具有博士学位的中医药从业人员,同时欢迎具有教授职称(含博士生导师)的专家、学者积极投稿,本刊对所投稿件将优先审阅、优先录用,并在适当的栏目优先刊出。一、约稿主题(1)中医药慢性病防治的关键问题;慢性病防治的策略与途径;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药治疗慢性病的临床疗效与评价等。(2)中医药在防治疑难性疾病中的优势、问题及对策,包括癌症、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纤  相似文献   

14.
从慢性病的定义、现状及治疗出发,针对慢性病的发病特点及中医药剂型特点,提出中医药汤丸并用治疗慢性病的观点,以期更好的发挥中医药简便易廉的特色和防治慢性病的优势,为人类健康及中医药产业化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中医药理论在疾病治疗中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近年调查结果显示,慢性疾病在我国的实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患者的年龄呈现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及时有效的防治策略的实施具有很大的必要性。本文作者从慢病的定义与特点、中医药理论临床运用、中医在慢性病防控中的可行性、中医药在防治门诊慢性病中的困境、对策与建议等方面对中医药在基层防治慢性病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从慢性病的定义和特点、慢性病防治策略、慢性病控制现状、中医药的临床效应特征、慢性病防治对中医药的需求及慢性病的防治途径等方面展开论述,21世纪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时代,未来医学是西方医学与中医学相结合得更加完善的医学,提出“仁心仁术”是未来医学的最高精神境界,“中医药不应该被用作一种替代疗法,而是应作为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整体观念,不但是在治疗上,而且首先是要在预防上”,无论从医学的本质要求,还是从世界的健康潮流看,中医“上工治未病”思想,内涵丰富,立意高远,这对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预防、保健养生、临床应用等方面的作用,拓展中医药的服务范围和国际影响,增强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综合能力,以及提升我国全民的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疾病模式的转变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以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在防治慢性病方面有其独有的优势,具有有效、安全、费用低等特点,能够显著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社会财政负担。近年来,中医药的发展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医药防治慢性病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肯定了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方面的突出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相当一部分中医慢性病防治成果,未能进行有效推广,慢性病成果与实践呈现各自独立,互不联系,成果难以向实际应用转化,使得巨大的科研领域投入无法达到疾病防治方面应有的效果,无法对人类健康产生有效的直接影响,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文章就中医慢性病科研成果的转化现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对14省市慢性病患者进行抽样调查,结合文献和国家统计数据研究,分析中医药防治慢性病服务现状。结果慢性病中医药服务的满意度及利用情况目前较好,但是慢性病中医药服务开展和推广应用仍存在国家投入不足、体系建设滞后、专业人才匮乏、实用性特色技术流失严重等一些问题。结论针对以上问题,建议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中医药特色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多元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实用性特色技术推广力度等,完善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控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中医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类疾病的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治疗"三高"类疾病药物的研发,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社承办的中医药慢性病防控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  相似文献   

20.
慢性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导,社区是慢性病防治的主阵地,中医药进社区适合慢性病防控的需求。在进入社区后,可分类对老年人进行监控,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选择中医药社区适宜技术。痴呆已经成为威胁全人类健康重大慢性病,病程漫长,病情逐渐加重,尚无确切有效的干预手段。在转化医学理论指导下,将防治重心前移,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成为延缓疾病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病死率的有效措施。进行社区健康教育,提高认知障碍的知晓率。推广运用自我辨识系统及专业筛查系统,建立血管源性认知障碍社区中医药分层防治体系。推广运用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中医综合干预社区适宜技术,推进中医药进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