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1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780例,女320例;6个月~92岁;受伤情况:交通车祸伤702例;坠跌伤162例,打击伤119例,其它117例;闭合性颅脑损伤903例,开放性84例,严重多发伤103例。伤情判断:全部病例入院时按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计分(GCS),15~13分为轻型307例,12~9分为中型374例,8~6分为重型322例,5~3分为特重型97例,其中184例出现单侧或双侧瞳孔散大,76例出现呼吸循环紊乱,64例入院后意识障碍加深、GCS计分下降。2护理2.1病情观察通过CT或MRI了解颅脑损伤情况、出血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 二聚体含量与颅脑损伤病人伤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动态检测 90例不同伤情的颅脑损伤病人血浆中D 二聚体的含量 ,并与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 ,比较D 二聚体含量与格拉斯哥昏迷分级 (GCS)和格拉斯哥预后分级 (GOS)的关系。结果患者组D 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并与GCS、GOS呈负相关 ,且随伤情演变同步升降。结论动态监测血浆D 二聚体的变化有助于早期准确地判断颅脑损伤伤情与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的CT表现和临床GCS昏迷计分,判断预后。方法:训练样本672例,检验样本328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用最大似然法研究训练样本672例的CT表现和临床GCS昏迷计分,制定急性颅脑外伤的预后诊断用表。新入院急性颅脑外伤328例为检验样本,对该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判断预后良好253例,实际存活228例,死亡25例,判断预后不佳75例,实际死亡69例,存活6例。预后判断准确率为90.5%。结论:用最大似然法综合研究CT表现和GCS计分的计量诊断对颅脑外伤预后的判断准确率高、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4.
特重型颅脑伤由于伤情特种、恶变极快,传统治疗的死亡率一直很高,是临床救治的难题。作者2004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5分的特重型颅脑伤106例(观察组),并与前期(2000年6月-2003年12月)收治的69例(对照组)特重型颅脑伤的救治结果进行对比,着重分析了影响预后的因素,提出了一些新的救治经验。  相似文献   

5.
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变化与伤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按伤后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分为三组:重型组(3~8分)21例,中型组(9~12分)30例,轻型组(13~15分)35例。分别测定入院后三组的血糖值,并将三组的血糖值与GCS、GOS进行统计学分析。如血糖≥11.1mmol/L,采用胰岛素治疗进行干预。【结果】重型组较轻型或中型组血糖水平和病死率均显著提高。【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监测既可作为判断损伤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又可作为预测预后的根据。入院后血糖≥11.1mmol/L可作为治疗干预的阈值。  相似文献   

6.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和抗凝血功能监测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后部分凝血和抗凝血指标变化对判断损伤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以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及血小板计数(PLT)6项指标,分别对7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于伤后24h内、3d、7d进行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再按伤情轻重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在伤后24h内与对照组相比,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组FBG及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CS≤8分组6项凝血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凝血指标测定对判断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作为临床应用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外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应用纳洛酮(金尔伦)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重症颅脑损伤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择GCS3-8分患者32例为治疗组,每天应用金尔伦8.0mg,随机以29例同等伤情未用金尔伦药物治疗病例为对照组,观察意识觉醒生命体征,颅内压,头颅CT变化及远期疗效。[结果]金尔伦治疗组觉醒天数缩短;早期呼吸循环异常恢复稳定较快;伤后一周颅内压显著升高和重度脑水肿者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伤后3个月恢复良好率明显增加;重殖及死亡率明显减少。[结论]金尔伦对重症颅脑外伤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可以缩短昏迷时间,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其机制可能是拮抗或抑制损伤后阿片样物质的增多。  相似文献   

8.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重型颅脑伤由于伤情特种、恶变极快,传统治疗的死亡率一直很高,是临床救治的难题.作者2004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5分的特重型颅脑伤106例(观察组),并与前期(2000年6月~2003年12月)收治的69例(对照组)特重型颅脑伤的救治结果进行对比,着重分析了影响预后的因素,提出了一些新的救治经验.  相似文献   

9.
颅脑损伤CT图像计分与临床GCS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的CT图像计分与临床GC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15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头颅层厚8mm、层距8mmCT连续平扫,测量CT图像计分及依据临床GCS标准进行GCS评分。结果依CT图像计分将颅脑损害分为轻型(≤5分)占43.3%(65例),中型(6-10分)占31.5%(47例),重型(≥11分)占25.3%(38例);依据GCS标准进行颅脑损伤评分为轻型(13-15分)占40.7%(65例),中型(9-12分)占33.3%(50例),重型(3-8分)占26%(39例)。颅脑损伤两种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颅脑损伤CT图像计分与临床GCS评分存在较好的一致性。CT图像计分能为颅脑损伤的临床病情评价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影响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重症监护室(ICU)救治的资料完整的重度颅脑损伤128例患者血清钠变化情况,记录每日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计算24h液体出入量及甘露醇、氯化钠入量,并对直接影响预后的高钠血症患者进行伤情特点分析。结果高钠血症组死亡22例,病死率68.75%,且GCS评分越低,出观高钠血症概率越大。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主要与其本身的病理生理改变关系密切,伤情越重,血钠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并总结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符合入组标准的9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进行高压氧治疗及综合护理支持,30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进行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比64.44%,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X^2=19.522,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对于重型颅脑外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消除症状与体征,加速觉醒反应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恢复日常生活能力,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预防脑外伤并发症及降低高压氧引起的不良反应,且能保证高压氧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重度颅脑外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现将48例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催醒效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48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9~78岁,伤后立即持续昏迷34例,“中间清醒期”后再出现持续昏迷14例。双侧瞳孔散大11例,一侧瞳孔散大23例。伤后GCS 3分4例,GCS 4分6例,GCS 5分9例,GCS 6分13例,GCS 7分16例。  相似文献   

13.
有临床资料报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高达30%~50%。我科1990~1999年共收治了1223例颅脑伤患者,其中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重型颅脑伤488例,死亡112例。现将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的手术救治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手术救治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急诊手术救治的170例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格拉斯哥计分(GCS)、血肿类型、血肿量、伤后手术时间、手术方式、瞳孔变化、中线移位、并发症与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显著相关(P<0.01)。结论 GCS、血肿类型、血肿量、中线移位、瞳孔变化是判断颅脑损伤伤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缩短伤后手术时间,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后,防治术后并发症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刘瑞华  梁倩  梁喜芳 《家庭护士》2009,7(5):393-394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后的血糖水平与病情、预后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法]将82例颅脑外伤病人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重型组(3分~8分)37例,中型组(9分~13分)20例及轻型组(13分~15分)25例,测定入院时及伤后第3天、伤后1周的空腹血糖值,记录各组死亡情况.[结果]重型组、中型组血糖水平与病死率呈正相关. [结论] 颅脑损伤后血糖值可作为判断脑外伤严重程度的指标,应重视颅脑损伤病人血糖监测,努力控制高血糖症,以提高颅脑损伤病人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纳洛酮 (金尔伦 )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探讨其对重症颅脑损伤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择GCS3~ 8分患者 32例为治疗组 ,每天应用金尔伦 8.0mg,随机以 2 9例同等伤情未用金尔伦药物治疗病例为对照组。观察意识觉醒 ,生命体征 ,颅内压 ,头颅CT变化及远期疗效。结果金尔伦治疗组觉醒天数缩短 ;早期呼吸循环异常恢复稳定较快 ;伤后一周颅内压显著升高和重度脑水肿者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伤后 3个月恢复良好率明显增加 ;重残及死亡率明显减少。结论金尔伦对重症颅脑外伤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可以缩短昏迷时间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改善预后 ,其机制可能是拮抗或抑制损伤后阿片样物质的增多。  相似文献   

17.
醒脑开窍针法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苏醒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苏醒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颅脑损伤患者(GCS≤8)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疗法),对照组50例。两组在伤后治疗30天,按GC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并将两组清醒率和清醒时间作一比较。结果:治疗组预后恢复良好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60%(P<0.001);两组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30天内清醒40例,对照组30例(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时,具有加速促醒和降低致残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纳洛酮(金尔伦)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重症颅脑损伤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择GCS 3~8分患者32例为治疗组,每天应用金尔伦8.0 mg,随机以29例同等伤情未用金尔伦药物治疗病例为对照组.观察意识觉醒,生命体征,颅内压,头颅CT变化及远期疗效.结果金尔伦治疗组觉醒天数缩短;早期呼吸循环异常恢复稳定较快;伤后一周颅内压显著升高和重度脑水肿者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伤后3个月恢复良好率明显增加;重残及死亡率明显减少.结论金尔伦对重症颅脑外伤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可以缩短昏迷时间,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其机制可能是拮抗或抑制损伤后阿片样物质的增多.  相似文献   

19.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发展快,并有多变、易变、突变的特点,随时都有发生脑疝导致死亡的危险,伤后患行首先出现的是脑机能障碍即昏迷。昏迷深浅度,可反映出病情的严重程度。因此,神经科护士必须重视对昏迷患行的观察及护理。我科自1994年3月至1996年10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20例。现将护理及观察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7~52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坠落5例,车祸13例,打击伤2例。伤后Glasgow昏迷评分6~8分12例,3~5分8例。治疗结果:痊愈7例,好转2例,未愈要求出院者4例,死亡7例。全组…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气管切开治疗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少伟  李智超 《临床医学》2004,24(11):23-24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持续昏迷病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6例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的昏迷病人在治疗中行气管切开.其中51例在伤后48h内行气管切开(早期气管切开);另35例则在伤后48h以后气管切开。结果:早期气管切开的51例中.死亡8例(死亡率15.7%),植物生存5例,38例平均昏迷时间17天;伤后18h以后气管切开的38例中.死亡11例(死亡率31%),植物生存7例.20例平均昏迷时间为26天。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持续昏迷病人的治疗中,早期气管切开能降低死亡率.缩短昏迷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