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GP)的抗原性和致病性研究有助于阐明病毒的免疫应答特点和致病机制,从而为狂犬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GP的抗原性不仅用于各种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以及新型疫苗的研究,还可辅助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暴露后的早期治疗;而病毒的致病性与GP的表达水平及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有紧密联系.因此,GP的抗原性和致病性已逐渐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该文就狂犬病病毒GP的抗原性和致病性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最近的研究表明,即使病毒基因组仅发生细微的改变,病毒进入细胞甚至同一种细胞时,使用的受体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病毒特异性受体的演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病毒致病机制、病毒的宿主范围、病毒介导的基因靶向性、器官移植与异种移植后的病毒适应以及病毒性疾病的发生等等。对病毒特异性受体演化的研究,将深化人类对病毒性疾病的认识和探索有效的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最近的研究表明,即使病毒基因组仅发生细微的改变,病毒进入细胞甚至同一种细胞时。使用的受体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病毒特异性受体的演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病毒致病机制、病毒的宿主范围、病毒介导的基因靶向性、器官移植与异种移植后的病毒适应以及病毒性疾病的发生等等。对病毒特异性受体演化的研究。将深化人类对病毒性疾病的认识和探索有效的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人细小病毒B19是细小病毒属中唯一能感染人类的病毒,也是动物病毒中对人类具有致病性的最小的单链线状DNA病毒,其与儿童及成人的多种疾病密切相关。B19病毒的基因变异对其致病性及传染性等具有重要影响,且与B19病毒的诊断试剂和疫苗制备等关系密切。本文就B19病毒基因组的变异状况,基因变异研究方法及研究B19病毒基因变异的意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TTV病毒是人类非甲-非庚型肝炎的重要致病因素,在各种类型的肝炎以及肝癌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近期,有报道显示,TTV病毒在传染性胃肠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输血性传播疾病以及结肠癌等多种疾病患者中均有高于正常对照人群的高感染率.本文就近年来TTV病毒感染和人类多种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人们对TTV病毒潜在致病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人类感染率很高的一种病毒,其包膜糖蛋白在病毒的致病性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包膜糖蛋白由于其多态性,可以划分出很多亚型。虽然大量的研究工作致力于HCMV糖蛋白不同亚型的致病性方面,但由于该病毒庞大的基因组,宿主与病毒相互作用的变化,病毒株地理分布的不同,病毒亚型混合感染等因素,该方面研究尚无突破性进展。此文就近年来HCMV糖蛋白及不同亚型致病性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是一种有缺陷的非致病的人类细小病毒。腺相关病毒载体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对长期基因矫正和基因治疗具有一定优越性。由于其低致病性、易操作性等优点,腺相关病毒载体被作为转导目的基因的理想载体,现已广泛地应用于多种肿瘤等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中。通过对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改造优化,增加其靶向性,减少免疫原性,有望为相关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本文就目前腺相关病毒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加以综述,旨在对病毒载体在肿瘤生物治疗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振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6,7(3):238-240,F0003
人类在近些年中不断地发现一些新的病毒传染病,其中发现新的病毒致病原近40余种。目前,将已知病毒分为233个属,其中204个属归类于64个科,另29个尚未归类,此外,还增加了亚病毒(subvirus)与未分类的病毒。64科的病毒分为DNA病毒(包括DNA逆转录病毒)和RNA病毒(包括RNA逆转录病毒)两大类。亚病毒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又可分为类病毒(viriod)、卫星病毒(sate]lite virus,SV)和朊病毒(priori)。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手足口病在亚太地区的流行大幅上升并伴随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而针对其主要致病原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现在还缺乏有效的预防疫苗和抗病毒制剂.确定它们的特异性细胞受体对于进一步阐明病毒与宿主细胞早期互相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致病机制至关重要.过去一年中,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B类清道夫受体Ⅱ和唾液酸化...  相似文献   

10.
树突细胞是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它既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积极的抗病毒作用,又在病毒的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树突细胞在病毒感染中抗病与致病的双重作用的研究能推进对病毒感染发病机制的更深入了解,本文就此双重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在多种疾病的起始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DNA甲基化是表观修饰方式之一。病毒感染能够调节宿主细胞的表观遗传模式,这种可遗传变化有利于病毒的复制,进而促进疾病的发展。本文简要综述了几种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DNA甲基化修饰的影响,以及相关联的致病机制,旨在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差异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其中血凝素(HA)在感染初期介导受体结合与融膜作用,与病毒毒力密切相关.此文从多个方面来阐述HA对病毒致病力的影响,包括HA受体结合特异性与宿主细胞受体,HA裂解位点与宿主细胞蛋白酶,HA的糖基化,宿主固有免疫应答等.  相似文献   

13.
人类细小病毒(Human Pavovirus)即B_(19)病毒发现于1975年,近十年来的研究表明,它与人类多种疾病有关,影响范围遍及全世界。本文作者就人类细小病毒B_(19)基因结构及生物学特性、临床表现、实验诊断和流行病学及预防措施作一综述。脊椎动物细小病毒分成不同的两组。一类是腺相关病毒(AAV),复制依赖于腺病毒或疱疹病毒;另一类是自主复制病毒。已知在人类中AAV有三种血清型流行,尚未发现和人类疾病有关。动物中独立存在的细小病毒具有较高的致病性,因  相似文献   

14.
人细小病毒B19基因变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细小病毒B19是细小病毒属中唯一能感染人类的病毒,也是动物病毒中对人类具有至病怀的最小的单链线状DNA病毒,其与儿童及成人的多种疾病密切相关,B19病毒的基因变异对其致病性主传染性等具有重要且与B19病毒的诊断试剂和疫苗制备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无细胞壁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其感染女性生殖道可引起多种疾病及母婴不良的妊娠结局.但近年来有关其致病性、检测的必要性、混合感染问题、药物治疗仍存在着争议.近年来支原体研究的结果显示,虽然支原体已趋于非致病菌、致病作用有限或属条件致病菌,但对于特殊人群及难治性生殖道感染等患者仍有必要检测及治疗,同时注意混合感染问题.支原体感染后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其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及治疗后耐药菌的出现及耐药菌株的检测将成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空气和水环境中病毒的富集与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中存在的各种致病病毒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很多病毒以空气或水为媒介产生感染,导致疾病的大规模流行,如肝炎病毒、流感病毒、SARS病毒等。当前,流感在世界各地仍频频爆发,而新发现不久的SARS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非典型肺炎。若能对一些敏感场所(如医院、车站、商场)空气中和各种环境水体(如河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的致病病毒高效快速的检测与监控,会对病原体的隔绝、阻断其传播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富集和检测空气及水环境中的致病病毒,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冠状病毒感染在全球多次暴发流行,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机体的免疫应答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与病毒的致病性密切相关,对于控制和清除冠状病毒感染至关重要。本文在简述冠状病毒及其感染的相关疾病基础上,综述机体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在冠状病毒发生、发展和致病中的作用和机制,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手足口病在亚太地区的流行大幅上升并伴随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而针对其主要致病原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现在还缺乏有效的预防疫苗和抗病毒制剂.确定它们的特异性细胞受体对于进一步阐明病毒与宿主细胞早期互相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致病机制至关重要.过去一年中,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B类清道夫受体Ⅱ和唾液酸化多聚糖类被分别发现和确定为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的功能性细胞受体.此文讨论了相关的实验结果并展望了未来值得探索和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肝炎是一类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疾病,其强的致病性与传染性,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目前研究表明,导致人类肝炎的嗜肝病毒甲型至庚型病毒之外,临床上仍有3.5%~15%的肝炎患者的肝炎病毒血清标志表现为全部阴性,即所谓非甲-非庚型肝炎,这提示在已经认识的肝炎之外,仍存在未被发现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菜青虫病毒 (PrGDFV)杀虫剂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通过对PrGDFV的急性经口LD50 、急性经皮LD50 、3 0d致病性观察、皮肤致敏、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以及眼刺激实验对其进行安全性毒理学检测。结果 PrGDFV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 大于 5 0 0 0mg/kg ,经皮LD50 大于 40 0 0mg/kg ,均属低毒级 ,对兔眼无刺激性 ,3 0d致病性观察 ,个别指标在个别时间与对照组有差异 ,但无明显特异性和剂量—反应关系 ,无明显致病性依据 ,该病毒对大鼠不致病 ,对豚鼠致敏率为 0 ,属微致敏物。结论 PrGDFV不失为无毒性、无刺激性、无致病性、无致敏性反应的安全纯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