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肌肉跳动俗称肌跳 ,属祖国医学“肌肉动”范畴。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而是多种疾病在临床上的一个症状 ,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主要表现之一 ,是区别于其他神经疾病的要点。陈金亮教授从事临床工作 30余载 ,博采各家之长 ,学验俱丰 ,尤其是在治疗神经内科疑难杂病方面有一定造诣 ,1 0年来治疗运动神经元病 1 4 2 93例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仅就陈教授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所致肌跳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1 脾肾阳虚 ,水湿内停主证 :四肢肌肉萎缩 ,肌肉跳动 ,肢体僵直 ,心下悸 ,头眩 ,小便不利 ,四肢沉重疼痛 ,肢体浮肿 ,苔白不渴 ,脉沉。辨证分…  相似文献   

2.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I。s)是一种选择性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运动神经元病的最常见类型。它是以进行性的肌肉无力为特点的致死性疾病,多为中老年起病,主要表现为:首发症状为手指运动不灵活和力弱,随后大、小际肌和蚯蚓肌等手部小肌肉萎缩,渐渐向前臂、上臂及肩胛肌发展,四肢肢体无力,肌肉萎缩,无感觉障碍。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  相似文献   

3.
<正>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选择性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运动神经元病的最常见类型。它是以进行性的肌肉无力为特点的致死性疾病,多为中老年起病,主要表现为:首发症状为手指运动不灵活和力弱,随后大、小际肌和蚯蚓肌等手部小肌肉萎缩,渐渐向前臂、上臂及肩胛肌发展,四肢肢体无力,肌肉萎缩,无感觉障碍。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目前尚无阻止本病进展的  相似文献   

4.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以损害脊髓前角、大脑、脑干运动神经元和锥体束为主的一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主要包括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进行性延髓麻痹(PBP)、原发性侧索硬化症(PLS)等.该组疾病临床表现相似,主要为肢体肌肉萎缩、无力、肌肉跳动、咀嚼无力、吞咽困难、构音不清、胸闷气短、强哭、强笑等.发病率约为2~3/10万.目前没有确实有效的治疗手段,从有症状开始,平均仅能存活3~5年[1].  相似文献   

5.
罗兴梅 《重庆医学》2015,(10):1439-1440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系列以上、下运动神经元改变为突出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运动神经元病中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均有损害,特征表现为肌无力和萎缩、延髓麻痹及锥体束征。通常不影响感觉系统,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皮质-脑干-脊髓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常见首发症状为一侧或双侧的手指活动笨拙、无力,随后出现肌肉萎缩,逐渐波及四肢肌肉,受累部位可出现锥体束征,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后期可出现延髓麻痹,舌肌萎缩,吞咽困难,咀嚼无力,构音不清,患者意识始终清醒,多在3~5年因呼吸肌受累死于呼吸肌麻痹所致的肺部感染。该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方法确诊,多以临床表现加影像学诊断为主要依据,进行排除性诊断。本病例通过观察脑组织活检观察其病理结构的改变,有可能为该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癌肿性肌萎缩侧束硬化症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它是以脊髓锥体束髓鞘变性,前角灰质细胞萎缩为主,偶见脊髓后柱,后根神经节及周围神经变性,肌肉发生失神经支配而萎缩的一种疾病,可见于各种癌肿,尤其是肺癌。病历摘要: 李云辉,男性,50岁,四川省井研县人,井研县印刷厂工人。二月前开始四肢大关节呈游走性疼痛,且以左肩关节和左髋关节为剧,关节不红肿,亦无畏寒发热。半月后左肩臂肌肉出现不自主的跳动,跳动的肌肉很快发生萎缩,在县医院查白细胞:  相似文献   

7.
运动神经元疾病回顾性调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归纳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临床症侯、治疗用药的特点及其与中医脾肾相关理论的内在关系.方法 选取运动神经元疾病住院病人97例进行回顾性临床调研分析,运用频数统计、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运动神经元疾病临床以肌肉萎缩、肢体无力、肌束震颤、构音困难、吞咽困难为主要表现,治疗时应以健脾补肾、补中益气为主,加用活血通络之品.结论 中医脾肾相关理论对运动神经元疾病的诊疗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病(MND)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运动神经元病33例的一般状况、临床表现、既往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MND以肌无力、肌肉萎缩、肌肉跳动为首发症状,累及部位以颈髓、腰髓为主,常累及2~3部位。四肢肌电图检查:广泛神经源性损害30例(90.1%),胸锁乳突肌肌电图检查神经源性损害21例(63.6%)。肌萎缩侧索硬化是运动神经元病的最常见类型,MND可合并其他变性病,也可合并脑血管病,以对症治疗为主,不同的临床类型预后不同。结论对于存在进行性肌肉萎缩及肌无力的多系统变性或脑血管病患者,常规进行肌电图检查对于诊断运动神经元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肌萎缩侧索硬化 (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是一种以脑和脊髓中选择性的大运动神经元的变性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10 %~ 2 0 %的患者有家族性。家族性与散发性的ALS具有共同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临床表现为缓慢起病 ,进行性发展 ,逐渐出现四肢肌肉的无力、萎缩 ,并有锥体束征等。临床上治疗非常困难。为什么运动神经元在该疾病中选择性易损 ,是什么因素启动这些细胞的破坏 ,目前仍不清楚。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 ,综述如下。1 发病…  相似文献   

10.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常见的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损害的一种疾病,临床常见肢体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属中医学“痿证”范畴,本例验案患者双上肢及左下肢活动无力伴肌肉萎缩2年余,加重半年,伴随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等症状,辨证属肝肾亏虚型痿证,临床以针刺治疗为主,配合静脉注射、穴位注射以补益肝肾,养血柔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选择性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运动神经元病的最常见类型。它是以进行性的肌肉无力为特点的致死性疾病,多为中老年起病,主要表现为:首发症状为手指运动不灵活和力弱,随后大、小际肌和蚯蚓肌等手部小肌肉萎缩,渐渐向前臂、上臂及肩胛肌发展,四肢肢体无力,肌肉萎缩,无感觉障碍。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目前尚无阻止本病进展的有效措施,患者多死亡于呼吸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1]。我科于2010年05月2014年05月共收治ALS患者3例,通过良好的身心整体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运动神经元病的影响。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运动神经元病患者10例,均实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气管切开护理、基础护理、功能训练等综合护理,对护理后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4例四肢肌肉萎缩无力患者好转出院;4例肌肉萎缩无力伴言语不清,吞咽障碍者,有3例患者言语不清及吞咽障碍改善较为明显,1例无明显改善;1例呼吸困难,每天可以脱机5~10 h;另1例气管切开患者,最终拔出气管插管,病情稳定出院。结论综合护理能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延缓病情的发展,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河北以岭医院肌萎缩治疗中心传出喜讯,以该院副院长陈金亮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专家组,从"奇经"论治外伤性肌肉萎缩收到喜人效果。按照这一新的思路进行治疗,可使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人体肌肉之间的协调动作保证了人体和各器官的正常工作和运动。如果部分或全身的肌肉萎缩,轻则生活不便,重则瘫痪在床,尤其一些关键部位的肌肉萎缩,如呼吸肌萎缩会直接导致病人死亡,手部肌肉萎缩患者连一双小小的筷子都拿不住。 肌萎缩指骨骼肌肉体积减少,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医学上认为肌萎缩是一个症状,如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脊髓空洞症等疾病都可以出现肌萎缩。其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脊髓前角细胞和锥体束损害的慢性疾病,临床上首先出现上肢远端肌肉无力  相似文献   

15.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运动神经元变性疾病。是运动神经元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运动神经元病的80%,年发病率在2~3/10万。临床上常见肢体无力,肌肉萎缩,构音不清,进食咳呛,肌束震颤,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等不同表现。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损害为其  相似文献   

16.
遗传性近端脊肌萎缩症为遗传性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故将我科收治的一病例报道如下。患者,女性,55岁,已婚。1993年10月出现全身肌肉跳动,夜间较重。1995年4月下蹲时起立困难,平地行走不受影响,3个月后发现双下肢大腿肌肉萎缩,坐抬...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男,28岁,以四肢肌萎无力伴气短15年,加重3个月入院。15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伴有肌肉颤动、听力下降、气短,无麻木、疼痛,无晨轻暮重,无口舌歪斜,经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查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曾行中药、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等治疗,病情平稳,此后未行特殊诊治。3个月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加重,难以平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学认为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慢性变性疾病临床出现肌肉萎缩、无力、肌肉拘挛即肌束颤动咀嚼无力、构音不清、舌痱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吞咽困难等表现符合中医痿证即足萎、音痱证。多为肾气虚弱厥逆所致。西医无特效疗法 ,中医在临床辨证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近几年来临床中用地黄饮子加减治疗 10 4例获满意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73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均来自住院及门诊病人 ,分成两组 :治疗组 10 4例中 ,男性 4 5例 ,女性 5 9例 ;年龄在 4 5岁~ 6 0岁之间。平均病程为 4个月~ 2 5个月 ;对照组 72例 ,男性 4 3例 ,女性 …  相似文献   

19.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0岁。因四肢肌肉萎缩、乏力一年半、下肢浮肿、不能平卧3月,于1986年5月9日入院。患者在1985年元月开始下肢肌肉萎缩、麻木、无力,逐渐不能行支。同年10月,上肢出现类似症状,体重下降10公斤,有阵发性心悸。1986年3月开始下肢浮肿、不能平卧,在某医院疑诊为“心肌炎、心衰”,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从  相似文献   

20.
脊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urvival motor neuron 1, SMN1)纯合子缺失或突变而导致,其特征是脊髓前角细胞变性和由此引起的肌肉萎缩和无力,目前该疾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简要概述了SMA的分子机制及其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