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 2 8例 ,术后 3月、6月随访复查患者临床症状及子宫瘤体改变情况。结果 :血管造影发现子宫肌瘤为富血管良性肿瘤 ,均由双侧子宫动脉共同供血。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 ,子宫肌瘤血供完全阻断 ,病理血管征象消失。术后 3月、6月随访患者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恢复正常 ,贫血改善 ,肌瘤和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结论 :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32例,术后3月、6个月随访复查患者临床症状及子宫肌瘤体积改变情况。结果32例患者子宫肌瘤均由双侧子宫动脉供血。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子宫肌瘤血供完全阻断,肿瘤血管消失。术后3月、6个月随访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结论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显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美一  杨斌 《吉林医学》2002,23(5):284-285
目的 :观察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5 4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法 ,用PVA作为栓塞剂 ,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术前及术后定期B超下测量子宫及肌瘤大小 ,记录术后相关症状变化。结果 :插管栓塞成功率 10 0 %,B超随访 1个月~ 12个月 ,治疗 6个月后 ,肌瘤体积平均缩小 5 8 2 1%,治疗 12个月后 ,平均缩小 75 15 %,93%患者经量恢复正常或明显减少。结论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性、临床效果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28例,术后3月、6月随访复查患者临床症状及子宫瘤体改变情况。结果:血管造影发现子宫肌瘤为富血管良性肿瘤,均由双侧子宫动脉共同供血。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子宫肌瘤血供完全阻断,病理血管征象消失。术后3月、6月随访患者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贫血改善,肌瘤和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结论: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价值、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对61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确认供血动脉后,选用碘化油与平阳霉素混悬液及明胶海绵颗粒行子宫肌瘤栓塞治疗。结果 61例子宫肌瘤栓塞治疗术后随访1~12个月,子宫肌瘤体积均有缩小,3个月后肌瘤体积缩小平均约50.2%,6个月后缩小约59.2%。16例轻、中度贫血患者12个月后贫血完全改善,2例重度贫血患者明显改善,临床压迫症状不同程度的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董自军  张旭  杨庆春 《当代医学》2011,17(14):36-38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和超低压间歇性栓塞法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髂内-子宫动脉造影,了解子宫肌瘤的血管构筑及其血供状况,然后,采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和超低压间歇性栓塞法行子宫肌瘤栓塞治疗。结果 26例患者子宫动脉均由同侧髂内动脉发出,子宫肌瘤由双侧子宫动脉供血并均显示丰富,呈双侧优势型16例,占61.5%;双侧子宫动脉均参与供血,但一侧供血较对侧明显丰富,占28.5%;经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和超低压间歇性栓塞法治疗后,患者原有的症状消失,术后并发症轻微,治疗3~1 2个月后,子宫及子宫肌瘤均明显缩小,临床总有效率100%。结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和超低压间歇性栓塞法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97例子宫肌瘤,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术后1、3、6个月复查患者瘤体大小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97例子宫肌瘤均表现为双侧子宫动脉供血,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肌瘤直径明显缩小,临床症状大部分缓解,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双例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子宫动脉栓塞(UAE)对11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经导管注入造影剂优维显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再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和明胶海绵粒栓塞治疗。随访3~24个月,观察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子宫(含瘤体)缩小情况。结果:118例患者血管造影均有明显富血管情况,栓塞治疗后,子宫(含瘤体)体积缩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临床有效率90.87%。结论:经导管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近期疗效显著,对卵巢内分泌功能及正常子宫肌组织无明显影响,是非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21例,术后3个月~3年随访复查患者临床症状及子宫瘤体改变情况。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可减少子宫肌瘤引起的月经量多、缓解贫血和痛经,缩小子宫及肌瘤体积,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1例闭经时间达2年后恢复。结论: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皮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20例患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用超液态碘油+明胶海绵颗粒(条)进行栓塞。随访(6~36)个月,B超检测肌瘤及子宫的体积。结果:术后6个月肌瘤及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经血量减少,有效率96%,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简单、安全、有效,对患者创伤小,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31例,术后1—12个月随访复查患者临床症状及子宫瘤体改变情况。结果肌瘤及子宫体积均有明显缩小,月经量及周期恢复正常,贫血改善,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和微创治疗方法,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96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Xia EL  Duan H  Huang XW  Zheng J  Yu D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173-176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子宫肌瘤(TCRM)的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对96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了TCRM手术,术中进行B超声或腹腔镜监护。962例中0型子宫肌瘤281例,Ⅰ型316例,Ⅱ型282例,多发黏膜下及壁间肌瘤34例,宫颈肌瘤11例,脱出肌瘤23例,子宫腺肌瘤15例。用TCRM五步手法实施手术。结果962例患者的子宫大小平均为孕(74±13)周(5~11周),宫腔深度平均(83±14)cm(7~13cm),切除肌瘤最大直径为72cm。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977%。切除肌瘤重量平均(23±31)g(4~145g)。手术时间平均(32±173)min(9~145min)。术中出血平均(8±19)ml(5~400ml),无输血者。并发症为一过性发热3例,子宫出血1例,子宫穿孔1例,TURP综合征2例。术后月经减少情况0型黏膜下肌瘤为100%,Ⅰ型为991%,Ⅱ型为9402%,宫颈肌瘤和脱出肌瘤为100%,多发黏膜下及壁间肌瘤为84%,子宫腺肌瘤为87%。术后痛经减轻的比例为78%,贫血治愈比例8295%。结论TCRM切除子宫肌瘤安全、高效,是子宫黏膜下和壁间肌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BBT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7年9月~2009年9月治疗子宫肌瘤患者156例,采用BBT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三种不同类型子宫肌瘤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5%、97.4%、78.3%;BBT方法有效率明显高于未使用BBT方法治疗子宫肌瘤(P〈0.05)。结论:BBT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有统计学意义,具有明确的临床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为子宫良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7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73例子宫肌瘤患者,口服米非司酮25 mg,睡前顿服,每日1次,连续3个月,为1疗程,观察子宫及肌瘤体积的变化,实验室观察血尿常规、肝功能、雌激素、孕酮。结果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缩小率分别为38.29%和41.87%(P<0.01),尤以肌瘤体积缩小明显,贫血得以纠正,雌、孕激素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肯定,但应严格掌握指证,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对38例经过专科检查、CT及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瘤的病人,进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造影,明胶海绵栓塞治疗。观察(术后随访)其子宫肌瘤体积的改变及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对子宫肌瘤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是一种较为成熟且相对安全的方法,并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射频消融(RFA)子宫肌瘤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201例子宫肌瘤患者在RFA术前、术后6个月时的子宫及肌瘤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变化;观察血流状况,并测量子宫动脉、肌瘤周边动脉的阻力指数的变化。【结果】RFA术前子宫平均体积为(252.3±51.5)cm3,肌瘤平均体积为(52.3±26.1)cm3。RFA术后6个月子宫平均体积为(145.8±38.7)cm3,缩小42.46%,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肌瘤体积(21.8±9.5)cm3,缩小59.62%,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术前肌瘤周边有晕环,血流丰富;术后晕环消失,肌瘤周边及内部血流消失。术前子宫动脉RI为(0.70±0.08),术后6个月子宫动脉RI为([0.84±0.09),P<0.01],恢复正常。治愈108例(53.73%),显效59例(29.35%),有效32例(15.92%),无效2例(1.00%),总有效率99.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观测RFA治疗前、后子宫及子宫肌瘤大小的变化,并能观测子宫及子宫肌瘤血供的变化,是评价RFA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选择绝经前子宫肌瘤患者40例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6例,采用米非司酮12.5mg,1次/d,共90d。观察子宫、肌瘤及卵巢巧克力囊肿(巧囊)体积和血雌二醇(E2)、孕酮(P)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后子宫、肌瘤及巧囊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临床症状改善,P明显降低,无严重副反应发生。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邓霭辉  陈晓园 《吉林医学》2013,34(7):1209-1210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接受治疗的3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一次性摘除肌瘤成功31例,术后仍有肌瘤存在的患者,在手术3个月后再次行宫腔镜手术治疗后全部清除;手术一次性摘除成功患者术后第3个月血清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血清钠含量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手术期间均未见子宫穿孔、脏器损伤、低钠血症、宫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0型和Ⅰ型子宫肌瘤患者,是目前内窥镜下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较佳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