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康复器械对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所用康复训练方式分组:对照组(n=40例)行简单肢体训练,观察组(n=40例)行康复器械训练,观察两组患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疗后患肢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康复器械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被动训练,可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尹文飞 《包头医学》2011,35(2):89-91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对肢体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的作用。方法:选择2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入院即给予肢体运动功能康复锻炼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并辅以心理护理;对照组2周后给予康复护理。应用徒手肌力评定标准Barthel指数分别对两组患者住院3周后上下肢肌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通:过早期康复护理,患侧上下肢肌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运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接诊的1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在早期运用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对照组在治疗后使用良肢位摆放进行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评估、患者满意度评分、生存品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应尽早运用良肢位摆放护理,可明显改善患病病情,提升后期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与实验组(41例),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后期采用少次良肢位摆放,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早期采用多次良肢位摆放,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日常生活能力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采用良肢位摆放,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可以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分析早期康复护理中良肢摆放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82例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应用SPSS 20.0软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组间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良肢摆放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之后在日常生活上的能力评价、脑卒中患者在运动方面的能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患肢运动能力评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是(71.39±11.72)分,研究组脑卒中患肢运动能力评分是(77.90±14.64)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8.43±7.20)分和(52.42±11.30)分(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7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8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康复治疗患者在早期康复护理中应用良肢摆放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患肢运动能力,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利用特殊卒中辅助器具预防和纠正卒中患者患肢挛缩和畸形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确诊的脑卒中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每位脑卒中患者患肢的具体情况而配备使用特殊的卒中辅助器具预防和纠正患肢的挛缩和畸形,对照组只是使用普通的软枕、固定带等预防和纠正患肢的挛缩和畸形。结果:康复治疗组有效纠正了肢体挛缩和畸形(96.83%)相对于对照组(73.02%),(p0.05)。康复治疗组的Brunstrom评分为9.8±7.6小于对照组的18.6±8.2,(p0.05),而Fugl-Meyer显示康复治疗组的评分为69.6±25.5,显著高于对照组46.6±27.3(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特殊的卒中辅助器具,可有效地预防和纠正患肢的挛缩和畸形,明显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于术后早期开始由康复专业的护士对其进行康复指导和训练。对照组患者常规进行护理宣教和指导,两组均在术前及术后21天评定患肢的恢复功能及水肿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患肢水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患肢恢复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减轻水肿的程度及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虔 《新疆医学》2011,41(1):42-44
目的:探讨锻炼健侧肢体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的治疗效果。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急性期均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药物治疗及患肢的康复治疗,治疗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及患肢的康复治疗外,同时锻炼健侧肢体并与对照组作对比。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锻炼健侧肢体对脑卒中患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舒晓炜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1):1396-139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步态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5例偏瘫步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0例,加强组235例。按传统的脑血管病护理方法设计良肢位,患肢的被动运动和按摩,肢体的主动运动训练,知识和技术上的指导等达到主动训练。结果:对患者入院时和1个月后的患肢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定,加强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脑卒中偏瘫步态患者患肢功能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促进作用,可降低偏瘫患者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于术后早期开始由康复专业的护士对其进行康复指导和训练。对照组患者常规进行护理宣教和指导,两组均在术前及术后21天评定患肢的恢复功能及水肿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患肢水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患肢恢复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减轻水肿的程度及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系统的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7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治疗照顾.结果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患肢疼痛、水肿及肩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 系统的康复护理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刘晓华  赵君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99-99,10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指导对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5月.2007年5月我科收治的11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51例早期给予心理护理和患肢功能锻炼指导,对照组65例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两组临床资料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果患侧上肢关节活动度(ROM)达正常范围,实验组优于常规组。结论乳腺癌术后早期进行积极康复指导可明显提高患侧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系统的康复治疗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与临床意义。方法将14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0例)和对照组(n=7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护理治疗照顾。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患肢疼痛、水肿及肩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系统的康复治疗护理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所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患者延续护理的干预措施.进而比较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评分以及满意度、复发的概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复发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加入延续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降低患者的复发概率,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辩证施护对脑卒中偏瘫及语言功能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法,对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观察辩证施护的方法。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患肢及语言功能比较,经Ridi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肢及语言功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辩证施护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脑卒中患者患肢及语言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脑卒中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介入心理干预,根据患者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护理干预,入院后即给予良肢位,病情稳定24 h后即开始给予患肢揉捏、按摩、拍打、关节的被动运动,指导患者行健侧带动患侧主动运动,坐、站、行、日常生活及自理能力训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Fud Meyer( FMA)运动功能积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提高( P <0.01),观察组FMA运动功能积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台阶训练提高脑卒中患者患肢动态负重及步行能力的效果.方法 将脑卒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即静态患侧单足负重;实验组同时进行常规训练和台阶训练.于训练前、训练4周后采用步态分析系统计算患侧单足负重时间、健侧步长、步速、步频.结果 训练前两组患侧单足负重时间、健侧步长、步速、步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4周后两组患侧单足负重时间、健侧步长、步速均较训练前明显增加(P<0.05),步频均明显低于训练前(P<0.05).训练4周后实验组患侧单足负重时间、健侧步长、步速均明显长于或高于对照组(P<0.05),步频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台阶训练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患侧动态负重能力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人早期康复治疗时间,对患者的患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按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及传统康复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两项评价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比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时间越早,对患者的患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效果就越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早期良肢位摆放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1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应用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59例)联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6个月后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良肢位摆放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50例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成各25例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患侧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比较好(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治疗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其患侧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