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晋江市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2例96只眼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前常规降眼压,术后测量眼压,检查视力,随访3—12个月了解眼压控制情况及视力变化情况,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3—12个月89只眼(92.71%)眼压控制正常,眼压稳定在(15.32±2.62)mmHg,7只眼(7.29%)眼压波动于22—28mmHg之间,经局部用药,半个月恢复正常。96只眼术后视力均有不用程度的提高,其中视力恢复到0.5—0.8者76眼(79.17%)。96眼人工晶状体均位正,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并发症主要是:术后虹膜反应和晶状体前膜7眼,13只眼术后眼前节炎性反应较重,通过治疗后均消失。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眼压控制好、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6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且分别行单切口(白内障小切口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和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的眼压、视力和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视力明显改善(P<0.05);两种手术方式对视力、眼压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切口组术后前房炎性反应高于双切口组。结论 单切口与双切口两种手术方式均能良好的控制眼压和改善视力,对患者术后的视力和眼压没有影响,但双切口术后并发症较单切口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共9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采取分步手术方法;观察组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①观察组术后的视力和眼压恢复情况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也明显小于对照组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时,可以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i联手术方法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0月~2012年12月诊治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78例(91眼),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i联术)组38例(43眼),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小切口囊外j联术)组40例(48眼),对照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视力、眼压及滤过泡情况。结果两组三联手术均朱出现角膜失代偿、前房出血、低眼胝、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脉络膜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超声乳化三联术组术后早期发生角膜后弹力层皱褶7眼,前房纤维性渗出5眼,小切口囊外三联术组分别为8例、6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滤过泡多为Ⅱ型弥漫扁平型,均具有良好的控制眼压和恢复视力的作川。,结论超声乳化三联术和小切口囊外三联术均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经济的手术方式,对纤济闲难或高龄硬核不宜超声乳化的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囊外三联术治疗是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6.
两种不同三联手术方法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三联手术方法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2月诊治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30例(13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三联术),对照组实施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囊外三联术)。结果两组手术经过均顺利,未发生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前房出血等并发症,观察组术后早期发生角膜轻度水肿7眼,房水混浊5眼,对照组分别为8例、6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89,P〉0.05)。两组随访时间为6~26个月,平均(10.67±3.78)个月,均具有良好的控制眼压和恢复视力的作用;观察组角膜散光小(P〈0.05)。结论超声乳化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不失为首选术式,对经济条件有限或老年硬核不宜超声乳化和白内障患者施行囊外三联术治疗也不失为可选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8例(10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角膜散光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术后观察组视力、眼压和角膜散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控制眼压,提高患者视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种手术方法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B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C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咬切除术。结果C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咬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效果最优,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青光眼并白内障实施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粱切除术(即三联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5例(90只眼)实施三联术,了解术后视力恢复,眼压控制情况。结果 青光眼并白内障实施三联术能更好地控制眼压,提高和/或保证有效视功能。结论 三联术即能控制眼压,又能恢复视力,同时减少分次手术难度,提高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联合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探讨各种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到2012年12月西昌市人民医院五官科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行人工晶状体置入术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其中观察组另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对照组另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视力均显著升高[0.12±0.05 vs0.67±0.21;0.13±0.04 vs 0.63±0.19],观察组和对照组眼压均显著降低[(25.67±7.54)mm Hg vs(12.17±5.71)mm Hg;(25.65±7.31)mm Hg vs(13.27±5.03)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角膜散光显著低于对照组(1.31±0.36)D vs(6.42±2.03)D(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6%vs 38%)(P<0.05)。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适应症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2例(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四联式手术,对照组采用三联式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及眼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前后前房深度变化平均为(1.7±0.56)mm,对照组为(1.5±0.33)mm,P>0.05;眼压变化观察组平均为(4.39±0.82)mmHg,对照组分为(4.48±0.76)mmHg,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出现复视2例,畏光2例,未见眩光病例,对照组分为10例,2例,12例,P<0.05。结论:对于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来说,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复式小梁切除及囊袋内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和瞳孔成形术在临床上能效果控制眼压,并可明显减少术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半年随访观察,了解患者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的情况,并与术前进行系统对比。结果经治疗,该组100例患者(128眼)术前视力<0.1者59眼,0.1~0.3者69眼,术后视力<0.1者5眼,0.1~0.5者41眼,>0.5者82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经降眼压药物治疗后平均眼压维持在(22.3±6.8)mmHg,术后2个周测眼压,119眼平均眼压降至(12.8±4.6)mmHg,另有9眼经局部药物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术后半年随访观察发生并发症者12例,其中虹膜反应7例,角膜水肿3例,晶状体前膜2例。经及时治疗后均得以缓解。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主要手术方法,且具有操作简单、术后视力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等突出特点,在临床上广发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一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88眼)患者均分为3组,甲组接受抗青光眼手术,乙组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丙组接受白内障超声孔化术十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3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乙组视力水平高于4.6的患者显著多于甲组和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3组并发症发生率乙组与甲组、丙组比较差异显著,甲组与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l〈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3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患者视力恢复及眼内压控制情况,处理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视力都不同程度地提高,有29眼(76.3%)最佳矫正视力≥0.3,眼内压均降到正常范围内。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眼压升高及前房纤维样渗出,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通过一次手术能够恢复视力、降低眼压,且手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6例(41眼)应用联合手术治疗,随访3-12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功能性滤过泡36眼(87.80%)。术后并发症有:角膜水肿、暂时性眼压升高、葡萄膜反应等,经治疗后缓解。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联合手术,既能控制眼压,又能改善视力,避免了分期手术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病例的手术方式很多,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术后疗效有显著差异。随着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我们用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并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 相似文献
18.
1995年 1月~ 1 999年 1 2月 ,我院对 2 9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本组 2 9例 ,男 1 2例 ,女 1 7例 ;年龄 53~ 72岁 ;共 2 9眼 ,原发闭角型青光眼 1 6例 ,开角型青光眼 1 1例 ,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 2例 ;房角宽角 1 2例 ,窄角 1 7例 ;角膜水肿 8例 ;虹膜后粘连 7例 ;术前用降眼压药未能控制眼压 1 2例。视力 :光感~ 0 .1 ,光定位准确 ,晶状体明显混浊 1 5例 ,明显混浊前均有眼底检查记录 ,眼底情况 :C/D<0 .6者 1 6例 ,C/D≥ 0 .6者 1 …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称三联疗法)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109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三联疗法治疗,治疗后,对其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眼压及裸眼视力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治疗后眼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慢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与慢性组手术成功率均较高,分别为93.1%、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70,P=0.0478)。结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显著,尤其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施行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时白内障超声乳化或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56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或联合巩膜隧道切口内的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0.5~1年,平均眼压由术前32.40mmHg降至术后的(14.38±5.01)mmHg,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或联合巩膜隧道切口内小梁切除术可有效的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降眼压和提高视力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