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肿瘤微转移的早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是恶性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虽然手术、放疗等局部治疗手段不断改进,但仍有不少常规诊断技术诊断的早期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技术检测淋巴结、骨髓、血液等组织中的肿瘤微转移灶,可能对肿瘤转移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提供有益的帮助.而寻找更为敏感、特异的肿瘤微转移检测指标,确定微转移灶的临床意义等方面则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微转移是分子诊断分期的重要依据,是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微转移,可明确术前肿瘤分期,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根据术中微转移可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检测外周血中肿瘤细胞及转移灶变化可以指导化疗;微转移灶的监测还可判断预后。检测微转移的方法包括常用的免疫组化法、逆转录PCR技术、流式细胞技术以及不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肿瘤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和侵袭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也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病理学、免疫组化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微转移的诊断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已能在肿瘤患者的外周血、骨髓、淋巴结中检测出常规临床检查无法发现的转移灶-微转移灶。淋巴结检测微转移阳性率较高,许多肿瘤的“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测对诊断微转移有重要意义。淋巴结微转移在肿瘤转移、复发和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引起重视。本文就肿瘤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胃癌微转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胃癌基因、肿瘤相关抗原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的深入,检测常规组织学难以诊断的胃的淋巴结、外周血、骨髓及腹腔等微转移灶已经成为可能,微转移灶诊断的科学性及其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仍在不断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胃癌基因、肿瘤相关抗原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的深入,检测常规组织学难以诊断的胃的淋巴结、外周血、骨髓及腹腔等微转移灶已经成为可能,微转移灶诊断的科学性及其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仍在不断研究。  相似文献   

6.
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微转移是分子诊断分期的重要依据,是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微转移,可明确术前肿瘤分期,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根据术中微转移可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检测外周血中肿瘤细胞及转移灶变化可以指导化疗;微转移灶的监测还可判断预后.检测微转移的方法包括常用的免疫组化法、逆转录PCR技术、流式细胞技术以及不常用的细胞培养方法等.  相似文献   

7.
基因检测肿瘤微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连杰  王灏 《中国肿瘤》2000,9(10):460-461
实体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率高达50%以上,微转移是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认识有无肿瘤转移、转移方式及范围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肿瘤的微转移检测成为可能并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1]。1微转移的概念 自 1869年首次在外周血中发现癌细胞以来,肿瘤微转移逐步引起人们重视。微转移一般指非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在发展过程中,播散并存活于淋巴系统、血循环、骨髓、肝、肺等组织器官中的微小肿瘤细胞灶,常无任何临床表现,常规检查方法如 …  相似文献   

8.
肺癌骨转移诊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癌骨转移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因此须尽早诊断和恰当处理。骨转移的临床诊断方法包括X线平片、CT、MRI、ECT、PET等,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各有不同;新近的基因芯片技术对肿瘤微转移灶进行早期诊断,对肿瘤细胞的基因分析还有助于更好了解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寻找有效措施早期清除微转移灶。治疗包括局部和全身治疗。外科手术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局部压迫及骨折,放疗则为止痛的有效措施。二磷酸盐类、特别是第三代二磷酸盐类的开发,为中晚期肺癌骨转移患者的姑息治疗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此外,积极的支持对症治疗同样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肿瘤微转移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影响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而肿瘤的转移大多通过淋巴及血液循环播散。非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在发展过程中 ,肿瘤细胞播散并存活于淋巴系统、血循环、骨髓、肝肾、肺等组织器官中的微小肿瘤灶 ,常无任何临床表现 ,这称为微转移[1] 。常规的检查方法如 :X线、CT、MRI、单抗放射显影技术以及普通的病理检查对于这些微转移的肿瘤细胞常难以检测。但微小的转移灶会迅速生长 ,成为复发和转移灶 ,因此检测患者淋巴结、骨髓和血液中有无肿瘤细胞对肿瘤的诊断、分期、复发、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据统计患者就诊时约50%~70%已有转移。即使常规病理检查淋巴结阴性者,仍有20%~30%于术后5年内因血行转移导致治疗失败。常规病理技术无法确定存在于血液、淋巴结、骨髓等脏器的微转移灶。因此,寻找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技术检测淋巴结、骨髓微转移灶对指导其诊断、分期、预后判断及综合治疗具有极其明显意义。1971年Huvos等以2mm直径转移灶为分界,首先引入微转移的概念,继之,Fisher又将其定为1.3mm。尽管划分标准尚不统一,但多数学者认为2mm直径作为淋巴结微转…  相似文献   

11.
吴飞翔  杨琦  黄盛鑫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2):116-118,122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手段, 然而手术切除后复发率、转移率高, 预后差是严重制约手术治疗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肝癌的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微转移是引起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根源, 微转移的检测对肿瘤的准确分期、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肝癌微转移灶检测标志物包括端粒酶、甲胎蛋白mRNA、MicroRNAs、上皮型钙黏素、CD44v6 mRNA和细胞角蛋白。本文从肝癌微转移灶的概念背景、标本来源、检测标志物、检测方法及相关临床意义等方面对肝癌微转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旨在探讨微转移灶检测在肝癌临床治疗及预后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被用于检测胃癌微转移病灶中特殊的mRNA表达,可以发现早、中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微小转移灶,对肿瘤分期、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等有重要临床意义。现综述RT-PCR在胃癌微转移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郑杰 《肿瘤》2000,20(3):218-221
肿瘤微转移(micrometastasis)通常是指临床和病理检查不出的实体瘤转移,一般不包括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目前认为许多恶性肿瘤很小时,临床仍处于怀疑状态时,便有瘤细胞进入血液的现象。因此,外周血瘤细胞的检测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是有帮助的。虽然血液中存在瘤细胞并不意味一定就会发生转移瘤,但肿瘤细胞进入血液是肿瘤发生远处转移的先决条件。提高肿瘤转移灶的早期检出率,可以降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作为评估肿瘤病人预后的监控指标。成功地进行肿瘤微转移的诊断取决于适当的肿瘤标志物。目前国外对大肠癌、前列腺癌和黑素瘤微…  相似文献   

14.
微转移检测在食管癌诊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食管癌患者在术后原发灶和转移灶被切除,病理检测也为阴性,但最后仍死于肿瘤的转移和复发。这是因为在恶性肿瘤的早期病程,肿瘤细胞可能已播散到原发灶以外的远处组织与器官,这种播散或者说转移,不能被常规的临床手段所检测,往往成为肿瘤高致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近些年来,关于肿瘤微转移的临床意义,检测及其控制成为肿瘤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就微转移检测在食管癌诊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恶性肿瘤患者往往由于转移灶的存在而加速了病情恶化。肿瘤患者的预后也与转移存在与否密切相关。常见的肿瘤转移在淋巴结、外周血和骨髓中,转移灶的检测对肿瘤患者的诊断分期、治疗。复发、预后判断、术后综合治疗的选择都有极大的意义[1]。反义PCR方法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肿瘤转移检测方法,具有高特异性、高敏感性、操作简便的特点。一、肿瘤转移检测的意义许多研究认为,肿瘤转移与预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转移灶扩散加速了病情恶化。如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有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约降低50%。同时淋巴结状态也将决…  相似文献   

16.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被用于检测胃癌微转移病灶中特殊的mRNA表达,可以发现早、中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微小转移灶,对肿瘤分期、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等有重要临床意义.现综述RT-PCR在胃癌微转移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微转移是恶性肿瘤早期即发生的行为,与预后密切相关。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其微转移的诊断与治疗应该引起注意。该文综述了微转移的概念、主要检测方法及膀胱癌微转移的检测方法与指标、针对性疗效观察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肿瘤的微转移及其检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微转移指用常规临床病理学方法不能检出的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转移。近年来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微转移的检测成为可能。正确认识和和判断有无肿瘤转移,转移渠道及范围,对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精准医疗在肝细胞癌(HCC)中的应用有望改善不良预后和高死亡率,而液体活检为精准肿瘤学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循环肿瘤DNA(ctDNA)作为液体活检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原发肿瘤、转移灶的坏死细胞或凋亡细胞中释放,携带肿瘤细胞的基因变异信息,在肿瘤进展的早期阶段即可监测到,有助于及时反映患者的肿瘤负荷,在HCC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分析中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分子标志物具有巨大潜力。ctDNA检测是非侵入性的,具有无创、多时间点监测、肿瘤定性、耐药机制确定等优势,可支持对肿瘤进行实时、全方位的动态监测,以分析肿瘤复发、转移或治疗反应。本文就ctDNA在HCC诊断、预后预测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黑色素瘤抗原基因(MAGE)表达产物是一种肿瘤特异性抗原,只在肿瘤、睾丸和胎盘组织中表达,在其他正常组织不表达,其发现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微小转移灶的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通过识别由MAGE基因编码的抗原而杀伤肿瘤细胞。MAGE抗原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和某些实体瘤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在肿瘤治疗中有着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