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制备硝苯地平缓释滴丸,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法对硝苯地平缓释滴丸的处方工艺进行筛选,确定缓释载体材料种类(硬脂酸、十八醇)及用量(6%,9%,12%)、载药量(25%,35%,45%)及PEG4000与PEG6000比例(1:1,1:2)对硝苯地平滴丸体外释放度的影响.按照药典方法检测质量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雷公藤红素缓释滴丸,考察药物的分散状态和体外释放度,优化制备工艺。方法 以聚乙二醇4000(PEG 4000)和单硬脂酸甘油酯(GM)为载体材料,采用固体分散体方法制备雷公藤红素缓释滴丸,以圆整度和质量差异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滴丸成型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过优化缓释滴丸处方以雷公藤红素、GM和PEG 4000按质量比1∶3∶7组成,药料温度80 ℃,滴速20滴/min,滴距5 cm,冷凝液温度15 ℃。缓释滴丸中药物以非晶形存在,该缓释滴丸12 h的最大累积释放率可达91.2%。结论 所制得的雷公藤红素缓释滴丸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优化设计,研究白芍总苷缓释滴丸的处方和制备方法。方法 以滴丸的硬度、圆整度和黏连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影响滴丸成型的因素。以12 h的累积释放度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试验确定渗透性丙烯酸树脂缓控释包衣的最佳工艺和包衣组成。结果 白芍总苷缓释包衣滴丸和体外释放符合缓释设计的要求,体外12 h间隔的释放度符合一级动力学缓释特征。结论 以渗透性丙烯酸树脂包衣的白芍总苷缓释滴丸制备工艺简便,具有良好的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4.
双嘧达莫缓释滴丸的制备及体内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双嘧达莫缓释滴丸,使药物释放不受pH变化影响,提高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不同pH条件下缓释滴丸释放特性。以硬度、释放度为主要考察因素,选取代表处方制备缓释滴丸,在此基础上以正交试验优化处方。采用单次给药双周期交叉方案,以市售双嘧达莫普通片为参照,进行兔体内药动学初步研究。结果:缓释滴丸的体内外药物释放达12h,且不受pH变化影响,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7.4±3.4)%,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结论:采用联合载体技术制备的双嘧达莫缓释滴丸缓释性良好,药物释放不受pH变化影响,兔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生物利用度优于市售普通制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紫外光谱法测定齐墩果酸缓释滴丸药物含量及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尤尼柯UV-2102PCS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207 nm波长处,测定齐墩果酸缓释滴丸的约物含量及体外释放度.结果:含量测定时,齐墩果酸在20~8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n=7),回收率在98%~102%之间,RSD<1%(n=3);释放度测定时,齐墩果酸在10~7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7),回收率在98%~102%之间,RSD≤1%(n=3).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痹舒缓释胶囊的成型工艺。方法 以总皂苷体外累积释放百分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胶囊微丸的制备方法,并对药物释放动力学过程进行释药模型拟合。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为用淀粉作辅料泛制小丸,包苏丽丝衣膜,小丸增重16%~18%,装囊,得痹舒缓释胶囊。在1、4、8、10h,痹舒缓释胶囊总皂苷(UV法)体外累积释放百分率分别为10~30%、40~70%、70~90%、80~100%,经释药模型拟合,释放度与时间均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制订的成型工艺对研制的痹舒缓释胶囊达到缓释胶囊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盐酸二甲双胍缓释颗粒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 以盐酸二甲双胍的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羟丙甲纤维素(HPMC)、聚维酮k30和微晶纤维素的用量,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结果 以HPMC用量为4 g,聚维酮k30用量为0.5 g,微晶纤维素用量为1 g制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颗粒,该制剂2 h释放约33%,6 h释放约60%,12 h释放约90%,符合缓释制剂的要求.结论 本方法制备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颗粒外观较好,具有良好的释放性能,且工艺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痛必治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方法 以成型率及重量合格率作为评价指标,对滴头及冷凝液的温度、贮药槽药液高度、滴距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并确定其最佳成型工艺.结果 最佳成型工艺为贮药槽药液高度2cm、滴头温度80℃、滴距5cm、冷凝液温度15℃.丹参溶液在270nm波长处紫外吸收一阶导数光谱,振幅值(H)和丹参浓度(C)有线性关系:C=229.3981H-0.1208,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100.73%,RSD=0.80%(n=3).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好,质量控制方法简易、快速、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丹参酮缓释微囊的制备工艺和最优处方,并进行释放度的研究。方法 采用滴制法制备丹参酮缓释微囊,考察海藻酸钠与丹参酮质量比、海藻酸钠及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对微囊的影响。由于丹参酮是难溶性药物,采用β-环糊精(β-CD)作为吸收促进剂,进行微囊释放度研究。结果 最优处方为海藻酸钠与丹参酮的质量比为0.5、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2.0%、氯化钙质量分数为3.0%、β-CD用量为0.10%。结论 丹参酮缓释微囊的圆整度好、硬度较强,载药量和包封率较高,并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美沙芬缓释微丸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开发美沙芬新剂型 .[方法 ]利用正交设计法 ,以释放度实验为根据 ,筛选出最佳处方 ,制备美沙芬缓释微丸 .[结果 ]制备的美沙芬缓释微丸释药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 .[结论 ]乙基纤维素 10 0mg ,羟内基甲基纤维素 10 0mg ,蜂蜡 2 0mg ,聚乙烯咯烷酮 5mg为制备美沙芬缓释微丸的最佳处方 ,利用该处方制得的缓释微丸在体外释放时间为 11h .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立牡荆素-2"-O-鼠李糖苷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并建立牡荆素-2"-O-鼠李糖苷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丸重差异、溶散时限、外观质量为评价指标,对滴丸成型的工艺进行优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滴丸中牡荆素-2"-O-鼠李糖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PEG6000:PEG4000=1:1为基质.滴制温度90℃,液体石蜡为冷却剂,温度为-5~0℃,滴距为4cm,滴速50滴·min-1。牡荆素-2"-O-鼠李糖苷在2.0~20μg·mL。范围的内有良好线性,平均回收率为97.33%,RSD为0.93%。结论:制备工艺简单、合理,含量测定准确、重复性好,为牡荆素-2"-O-鼠李糖苷滴丸新药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健骨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健骨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圆整度及丸重差异作为综合评定指标,研究冷却剂及其温度、基质、基质与药物的配比、滴制温度等因素对滴丸成型性的影响。结果:以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3∶1)作冷却剂,PEG4000-PEG6000(2∶3)为基质,药物-基质1∶2配比,滴制温度为80℃,冷却液温度15℃时,健骨滴丸成型质量最好。结论:该成型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健骨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圆整度及丸重差异作为综合评定指标,研究冷却剂及其温度、基质、基质与药物的配比、滴制温度等因素对滴丸成型性的影响。结果:以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3∶1)作冷却剂,PEG4000-PEG6000(2∶3)为基质,药物-基质1∶2配比,滴制温度为80℃,冷却液温度15℃时,健骨滴丸成型质量最好。结论:该成型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4.
陶昌勇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2015-2017
目的: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PEG 4000为主要基质,研究非诺贝特滴丸的最佳制血工艺条件。方法:以滴丸的成型率(%)为筛选指标,以滴丸滴制过程的滴速、冷却液面至滴头距离及滴头口径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设计对非诺贝特滴丸的制血工艺进行优选。结果:非诺贝特滴丸的处方工艺,PEG 4000和泊洛沙姆(1:1),在滴制过程中的滴速为45d/min,滴头至冷却液面距离为5cm,滴头内径为5mm,按此优化条件制血的非诺贝特滴丸成型率最高。结论:初步确定了非诺贝特滴丸的处方组成及制血工艺,为提高非诺贝特滴丸制剂的进一步稳定性考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首乌滴丸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树脂纯化制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纯化产物与聚乙二醇(PEG)熔融制备滴丸;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滴丸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二苯乙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滴丸圆整度及硬度均较好,二苯乙烯苷在3~45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标准可行,可靠.  相似文献   

16.
经前方中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与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经前方中挥发油提取工艺与滴丸制备工艺进行研究,以提高挥发油得率,为后期制作滴丸以及临床研究做准备。方法:分别对经前方中的主要药味当归、川芎、玫瑰花、小茴香、赤芍有效成分进行提取。通过对制剂中的基质配比、滴制温度、冷却剂温度、辅料种类、滴速、滴距等因素进行研究,以重量差异、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筛选,验证最佳制备工艺。结果:实验确定的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是:当归、川芎、玫瑰花、小茴香以其10倍量的水,浸泡5 h后加热至微沸提取9 h。最后得出最佳制备条件为药物-基质比(1:4),药液温度为80℃,基质为聚乙二醇6000,冷却剂为液体石蜡,冷却剂温度为4℃,滴距为4 cm,滴速为40滴/min。结论:以其10倍量的水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得率有明显提高,依据实验条件所制得的经前方滴丸,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的滴丸制备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6月~2012年12月中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例,每组患者为50例。对于治疗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每天服用3次,每次10粒,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进行治疗,每次服用20mg,每天2次,2组患者治疗疗程为10周。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6例出现头痛、头胀等不良症状,其中有4例5天左右逐渐缓解。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无副作用,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最佳滴丸成型工艺.方法:以丸形,丸重差异、溶散时限为指标.通过药物与基质比例、滴制温度、冷却剂的选择和温度控制选出最佳滴制条件.结果:以聚乙二醇6000为基质,药物与基质比例为3:7,甲基硅油为冷却剂,控制科温在90℃时滴丸成型好.结论:该满丸成型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影响清脑降压滴丸成型的因素,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方法 通过单因素筛选和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清脑降压滴丸的制备工艺条件的研究。结果 优选的最佳成型工艺为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2、基质为聚乙二醇6000、滴制温度为75 ℃、冷却液温度为10 ℃。结论 优选的清脑降压滴丸成型工艺简便易行,成品得率高,丸质量差异、崩解时限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